客服 |
手机网
沙滩财经网网站欢迎您!
广告
主页 > 期货 > 大学期货 > 正文

国家目前通过哪些管理制度保障白糖生产?

2022-07-19 19:57 来源:未知 作者: admin
分享到
关注沙滩财经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沙滩财经网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沙滩财经网在线客服

   白糖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国家对制糖行业进行扶持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对制糖行业的管理,规范制糖行业秩序,促进制糖行业的健康发展,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制定糖料收购价制度
   糖料收购价的制定,是国家在白糖生产进行管理调控政策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制定收购价的原因:一是为了提高糖料对其他农产品的竞争力;二是为了稳定糖料生产,促进农民种蔗积极性。在广西、云南等南方主要产糖区,甘蔗与大部分农产品相比,种植成本相对较低,实行甘蔗收购价政策,可以提高甘蔗的种植竞争力,促进农民的种蔗积极性,使农民、企业和地方政府都能获得较为稳定的收益,极大地促进了蔗糖生产的发展。而在北方的新疆、黑龙江等甜菜主产区,也都推行了最低收购价制度。
   (二)实行进口配额制度
   在1994年下半年、1995年,一些不法分子以来料、进料加工为借口,大量走私进口食糖,凭借走私逃税、价低的优势在国内低价倾销,使我国糖业受到致命打击。对于走私糖、非法进口糖的问题,国家采取了严厉打击、综合治理的措施,收到了成效。到1998年,走私糖、非法进口糖已基本被取缔。我国加入WTO之后,按照承诺,食糖市场以关税配额的形式逐步对外开放,同时承诺,从1999年起发放160万吨进口食糖关税配额,5年内配额数量每年增加5%。在配额内,进口原糖关税起点为30%,配额外进口关税为76%,每年递减3%,到2004年进口配额增长到194.50万吨,配额内关税降为15%,配额外最惠国税率为50%,其他国家为125%。并同时打破国家对食糖进口的垄断。进口配额所确定的数量不是必须要进口的量,而是“准入”即可以进口的数量限额,在此限额内政府不得阻止进口,而进口商只能在配额内进口。至于是否利用配额进口则是进口商依当时的国内外食糖差价和关税税率等情况做决定,当国内外差价较小,利润空间有限时,进口商可以放弃配额。目前,我国进口配额及关税维持在2004年的水平上。
   (三)实行糖精限产限销制度
   糖精是一种化学甜味剂,也是多年来世界上唯一大量生产与使用的甜味剂,甜度约为白砂糖的450~500倍。糖精虽甜,但糖精是食品添加剂而不是食品,除了在味觉上能引起甜的感觉外,对人体无任何营养价值。相反,当食用较多的糖精时,反而会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由于我国当时对糖精的生产和销售失控等一系列问题没有及时妥善地解决,糖精挤占了大量白糖市场,导致糖农、制糖企业和国家的利益都受到了严重损害。为此,国家出台了糖精生产销售使用管理的规定,严格限制糖精的生产、销售及出口。
   (四)实行国储糖调控制度
   国储调控是我国惯用的一种调控手段,对保证市场供求平衡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最主要的调控手段之一。白糖收储是国家基于白糖的供过于求、糖价低迷的情况而通过暂时收购市场上过剩的白糖来调控市场的供求关系,防止由于糖价过低而导致蔗农收入减少,并保护制糖企业的利益,其目的在于长远平衡市场供给、维护糖价的平稳运行,着眼于整个白糖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而非一时救市。同时,放储也是一样的道理。
   以上白糖生产管理制度的实施,对强化蔗区管理、完善蔗糖价格挂钩联动政策、规范糖料购销及运输、推进食糖生产产业化、提高食糖竞争力、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等方面都有着积极显著作用,很好地促进了糖业健康、协调发展。

广告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大学期货 频道

国家目前通过哪些管理制度保障白糖生产?

admin

|
   白糖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国家对制糖行业进行扶持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对制糖行业的管理,规范制糖行业秩序,促进制糖行业的健康发展,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制定糖料收购价制度
   糖料收购价的制定,是国家在白糖生产进行管理调控政策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制定收购价的原因:一是为了提高糖料对其他农产品的竞争力;二是为了稳定糖料生产,促进农民种蔗积极性。在广西、云南等南方主要产糖区,甘蔗与大部分农产品相比,种植成本相对较低,实行甘蔗收购价政策,可以提高甘蔗的种植竞争力,促进农民的种蔗积极性,使农民、企业和地方政府都能获得较为稳定的收益,极大地促进了蔗糖生产的发展。而在北方的新疆、黑龙江等甜菜主产区,也都推行了最低收购价制度。
   (二)实行进口配额制度
   在1994年下半年、1995年,一些不法分子以来料、进料加工为借口,大量走私进口食糖,凭借走私逃税、价低的优势在国内低价倾销,使我国糖业受到致命打击。对于走私糖、非法进口糖的问题,国家采取了严厉打击、综合治理的措施,收到了成效。到1998年,走私糖、非法进口糖已基本被取缔。我国加入WTO之后,按照承诺,食糖市场以关税配额的形式逐步对外开放,同时承诺,从1999年起发放160万吨进口食糖关税配额,5年内配额数量每年增加5%。在配额内,进口原糖关税起点为30%,配额外进口关税为76%,每年递减3%,到2004年进口配额增长到194.50万吨,配额内关税降为15%,配额外最惠国税率为50%,其他国家为125%。并同时打破国家对食糖进口的垄断。进口配额所确定的数量不是必须要进口的量,而是“准入”即可以进口的数量限额,在此限额内政府不得阻止进口,而进口商只能在配额内进口。至于是否利用配额进口则是进口商依当时的国内外食糖差价和关税税率等情况做决定,当国内外差价较小,利润空间有限时,进口商可以放弃配额。目前,我国进口配额及关税维持在2004年的水平上。
   (三)实行糖精限产限销制度
   糖精是一种化学甜味剂,也是多年来世界上唯一大量生产与使用的甜味剂,甜度约为白砂糖的450~500倍。糖精虽甜,但糖精是食品添加剂而不是食品,除了在味觉上能引起甜的感觉外,对人体无任何营养价值。相反,当食用较多的糖精时,反而会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由于我国当时对糖精的生产和销售失控等一系列问题没有及时妥善地解决,糖精挤占了大量白糖市场,导致糖农、制糖企业和国家的利益都受到了严重损害。为此,国家出台了糖精生产销售使用管理的规定,严格限制糖精的生产、销售及出口。
   (四)实行国储糖调控制度
   国储调控是我国惯用的一种调控手段,对保证市场供求平衡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最主要的调控手段之一。白糖收储是国家基于白糖的供过于求、糖价低迷的情况而通过暂时收购市场上过剩的白糖来调控市场的供求关系,防止由于糖价过低而导致蔗农收入减少,并保护制糖企业的利益,其目的在于长远平衡市场供给、维护糖价的平稳运行,着眼于整个白糖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而非一时救市。同时,放储也是一样的道理。
   以上白糖生产管理制度的实施,对强化蔗区管理、完善蔗糖价格挂钩联动政策、规范糖料购销及运输、推进食糖生产产业化、提高食糖竞争力、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等方面都有着积极显著作用,很好地促进了糖业健康、协调发展。


大学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