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772众兴菌业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admin888
|《002772众兴菌业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一个普通投资者的视角》
一、我为什么会关注众兴菌业这只股票?
说实话,最开始我压根没听说过“众兴菌业”这四个字。那会儿我还在研究白酒和新能源,觉得那些才是风口上的猪,能飞起来。可后来有一次跟朋友吃饭,聊到最近菜价涨得厉害,尤其是金针菇、杏鲍菇这些菌类,超市里一小盒都要七八块。朋友随口说了一句:“现在吃蘑菇都快赶上吃肉了。”我当时就笑了,但转念一想,这背后是不是有啥机会?
回家后我就顺手搜了一下,结果发现还真有一家上市公司叫“众兴菌业”,代码是002772,专门做食用菌的。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原来这玩意儿还能上市?于是好奇心驱使我点进了它的财报、新闻、股价走势图……就这么着,我开始一点点了解这家公司。
二、众兴菌业到底是干啥的?它属于什么概念?
你要是问我众兴菌业是干啥的,我得先跟你解释清楚,它不是种地的老农民,也不是街边卖蘑菇的小贩。它是正儿八经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主要搞的是工厂化食用菌生产。
啥叫工厂化?简单来说,就是不像传统农户那样靠天吃饭,在大棚里种蘑菇。他们是用现代化的车间,控制温度、湿度、光照、通风,像流水线一样批量生产金针菇、杏鲍菇、蟹味菇这些常见的食用菌。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蘑菇界的富士康”?
所以从概念上讲,众兴菌业属于几个热门标签:
一个是“农业股”,毕竟它本质还是种地的;
一个是“消费股”,因为蘑菇是老百姓餐桌上的日常消费品;
还有一个是“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的代表企业之一;
另外,近年来“预制菜”火了,而食用菌又是很多预制菜的重要配料,所以它也沾上了“预制菜概念”的边。
更早之前,它还因为跨界投资光伏一度被市场热议,虽然最后项目终止了,但那时候确实让它在“新能源”圈子里露了个脸。不过现在大家提起它,主要还是回归到主业——种蘑菇。
三、这家公司的基本面到底怎么样?
说到基本面,我就得翻翻它的年报和季报了。我不是财务专家,但我能看懂一些基本的数据,比如营收、利润、毛利率这些。
先说营收吧。这几年众兴菌业的营业收入整体是在波动中前行的。疫情那几年,餐饮业受影响大,酒店、食堂都不怎么开火,对食用菌的需求就下降了,公司业绩也跟着承压。但2023年以后,随着经济复苏,餐饮回暖,它的销量又慢慢回升了。
再看净利润,这个更有意思。你会发现它的利润波动特别大,有时候赚得多,有时候甚至亏钱。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食用菌这个行业本身就有很强的周期性。价格受供需影响特别明显,比如某个季节大家都抢着种金针菇,市场上一窝蜂供应,价格立马跳水;反过来,如果天气不好或者产能收缩,价格又能猛涨一波。
所以你说它稳定吧,其实不太稳定;说它不行吧,它每年都能出货几万吨,规模摆在那儿。
毛利率方面,我记得2023年它的综合毛利率大概在15%左右,不算高也不算低。比起那些动辄50%以上的白酒或科技公司,肯定是差远了。但它胜在成本控制做得还不错,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单位生产成本比小作坊有优势。
资产负债率我看了一下,大概在40%上下,属于比较健康的水平。说明它没有过度负债,财务风险不大。现金流也还可以,至少没出现连续负数的情况。
总的来说,基本面谈不上多亮眼,但也绝对不是垃圾股。它就像一个勤勤恳恳的劳动者,不张扬,但一直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干活。
四、技术面上,这只股票走势如何?
技术分析这块儿我得承认,我是半路出家学的。以前总觉得看图说话太玄乎,后来吃了几次亏才明白,图形真的会“说话”。
我们来看众兴菌业(002772)近几年的走势。从K线图上看,它的股价长期处于一个宽幅震荡区间,基本上在4元到8元之间来回折腾。偶尔会有突破,比如2021年底因为光伏概念炒了一波,冲到了接近9块钱,但很快又跌回来了。
成交量方面,平时都挺清淡的,换手率不高,说明关注度一般。只有在题材热点来的时候,比如预制菜火了,或者农业板块集体上涨,才会突然放量拉升几天。
我注意到一个现象:每当大盘环境好的时候,它也能跟着蹭点涨幅;但一旦市场情绪转冷,它往往是第一批被打下来的。这说明它的“弹性”一般,缺乏独立走强的能力。
从均线系统来看,长期压制股价的是60日和120日均线。很多时候股价一碰这两条线就会回落,显示出上方套牢盘压力不小。MACD指标也经常在零轴附近徘徊,既没有明显的多头信号,也没有持续的空头趋势。
RSI相对强弱指标显示,它时不时会进入超买或超卖区域,但持续时间都不长,说明市场对它的博弈比较频繁,但缺乏一致性方向。
总体来说,技术面给我的感觉是:这只股票更适合做波段操作的人关注,而不是那种喜欢长期捂股不动的投资者。因为它缺少趋势性的大行情,更多是跟随板块轮动和消息刺激起舞。
五、行业前景怎么看?蘑菇真的有未来吗?
这个问题我也问过自己好几遍:咱们天天吃的金针菇,真能撑起一家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吗?
一开始我觉得挺荒唐的,但现在想想,还真不能小瞧这一朵朵小蘑菇。
首先,中国人爱吃菌类,这是饮食习惯决定的。无论是火锅、炒菜、汤品还是凉拌菜,蘑菇都是常见食材。而且随着健康饮食观念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菌类低脂肪、高蛋白、富含膳食纤维的好处,市场需求其实在稳步增长。
其次,传统的农户种植模式正在被淘汰。过去农村谁家都能搭个棚子种点平菇,但现在人工贵、土地紧张、质量不稳定,根本拼不过工业化生产。像众兴菌业这种标准化、规模化的企业,反而越来越有竞争力。
再者,冷链物流和电商平台的发展也让食用菌更容易走向全国。以前可能只有本地才能吃到新鲜蘑菇,现在京东、盒马、叮咚买菜都能次日达,这对工厂化生产企业是个巨大利好。
还有个趋势值得注意:中央厨房和团餐市场的崛起。学校、企业、医院的食堂都需要稳定供应的食材,而食用菌正好符合“易储存、易加工、标准化”的要求,成了团餐供应链里的香饽饽。
当然,挑战也不少。比如原材料成本上涨(玉米、麦麸等主料价格波动)、能源费用增加(恒温车间耗电大)、同行竞争加剧(雪榕生物、星河生物这些对手也不弱)等等。
但从长远看,我认为这个行业是有整合空间的。未来可能会形成几家大型龙头企业主导的局面,而众兴菌业作为已经上市的老牌企业,至少有机会参与这场洗牌。
所以我说,别看它是“种蘑菇的”,说不定哪天就成了“蘑菇界的伊利”呢。
六、公司管理团队靠谱吗?有没有战略定力?
炒股除了看业务和财务,我还挺在意管理层的。毕竟钱是他们花的,决策也是他们做的。
众兴菌业的董事长叫陶军,公开资料显示他是公司创始人之一,从基层一步步做起来的,对行业非常熟悉。他不像某些资本玩家那样热衷于讲故事、搞并购,风格偏稳健务实。
这几年公司虽然尝试过转型,比如之前想投光伏,后来发现不合适就果断止损了。这种“试错—调整”的做法我觉得挺正常的,毕竟企业也要探索新出路。关键是你能不能及时回头,而不是一条道走到黑。
另外,公司在研发投入上也没完全躺平。他们有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也在推新品种,比如海鲜菇、白玉菇这些附加值更高的产品。虽然目前主力还是金针菇,但至少看得出他们在努力升级产品结构。
不过也有让我担心的地方。比如高管薪酬整体偏低,核心人员持股比例也不算高。这会不会影响长期激励?万一哪天被竞争对手挖墙脚怎么办?这些都是潜在的风险点。
还有就是信息披露方面,有时候公告写得比较简略,重大事项披露不够及时。作为小股东,看到这种情况总会有点不安。
总的来说,管理层不算惊艳,但也不至于让人失望。属于那种“不会带你飞,但也不会把你坑得太惨”的类型。
七、估值现在贵吗?便宜吗?
说到估值,我就得搬出PE(市盈率)、PB(市净率)这些术语了。我知道很多人一听这些词就头疼,但我尽量说得通俗一点。
我们先看PE。截至2024年上半年,众兴菌业的动态市盈率大概在25倍左右。这个数字放在整个A股里不算高也不算低。比起动辄上百倍的科技股,它是便宜的;但比起一些破净的银行股,它又显得有点贵。
关键是你要结合它的盈利能力来看。它不是一个高速增长的公司,净利润增速常年在个位数甚至负增长,所以给它25倍PE,其实是有点偏高的。如果是成长股,这个估值没问题;但它是周期股,市场通常会给更低的溢价。
再看PB,大概是1.3倍左右。也就是说,公司的股价比它的账面净资产高出30%。这个水平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还算合理,毕竟它有不少固定资产,比如厂房、设备、土地等。
还有一个指标叫PEG,也就是市盈率除以盈利增长率。如果PEG小于1,说明估值相对合理;大于1则可能高估。按它近几年的平均利润增速算下来,PEG差不多在2以上,这意味着当前估值可能略微透支了未来的增长预期。
当然,估值这事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有人觉得它现在便宜,是因为股价一直在低位趴着;也有人觉得它不便宜,是因为业绩支撑不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八、它有哪些利好和利空因素?
咱们来掰扯掰扯这只股票可能面临的利好和利空。
先说利好:
第一,政策支持。国家一直在提“粮食安全”“菜篮子工程”,食用菌作为重要的农产品,自然也在扶持范围内。地方政府对农业产业化项目的补贴力度也不小,这对降低成本有帮助。
第二,消费升级。现在人越来越讲究吃得健康,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受欢迎,而工厂化生产的食用菌更容易实现标准化和可追溯,更容易拿到相关认证,抢占高端市场。
第三,渠道拓展。除了传统的批发市场,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布局电商、社区团购、直播带货。众兴菌业也在尝试和叮咚买菜、美团优选这些平台合作,销售渠道多元化是个加分项。
第四,产品升级。他们正在研发一些功能性菌类,比如富硒蘑菇、益生菌发酵菇等,这类产品单价更高,利润空间更大,未来有可能成为新的增长点。
再说利空:
第一,价格波动太大。食用菌属于鲜活农产品,价格受季节、气候、供需关系影响极大。丰产时价格暴跌,减产时又供不应求,企业很难稳定盈利。
第二,成本压力上升。玉米、豆粕这些原材料价格这几年一直涨,再加上电价、人工费也在提高,压缩了本来就不高的利润空间。
第三,竞争激烈。国内做工厂化食用菌的企业不少,除了雪榕生物这样的巨头,还有很多区域性企业也在扩张产能,打价格战是常事。
第四,食品安全风险。虽然工厂化生产比散户更可控,但一旦出现菌种污染或质检问题,品牌形象会受到严重影响,恢复起来很慢。
第五,市场关注度低。这只股票流动性一般,机构持仓不多,缺乏长期资金推动,容易被边缘化。
所以你看,利好和利空几乎是五五开的状态。这也决定了它很难走出单边牛市,更多是震荡中寻找机会。
九、和其他同类公司比,它有什么优劣势?
我特意拿它跟另一家知名的食用菌上市公司——雪榕生物做了个对比。
先说优势:
众兴菌业的区域布局更均衡。它在甘肃、山东、江苏、贵州等地都有生产基地,形成了跨区域的产能分布。这样一来,既能规避单一地区自然灾害的影响,又能贴近不同市场的消费需求。
另外,它的负债率比雪榕生物低一些,财务结构相对更稳健。雪榕前几年扩张太快,借了不少钱,导致利息负担较重,而众兴在这方面控制得更好。
再说劣势:
最大的问题是品牌影响力不够。你在超市里能看到“雪榕”品牌的包装蘑菇,但很少见到“众兴”牌子的产品。说明它在终端消费者心中的认知度不高,更多是以B端供货为主。
其次,产品结构相对单一。雪榕已经在发力杏鲍菇、香菇、木耳等多个品类,而众兴目前还是以金针菇为主力,抗风险能力稍弱。
研发投入方面,雪榕的科研投入占比也更高,专利数量更多,技术创新走在前面。
所以综合来看,众兴菌业算是行业中规中矩的一员,不算领先,也不算落后,属于“中等生”水平。
十、散户适合投资这只股票吗?
这是我最常被人问的问题之一。每次我在群里提到众兴菌业,总有人问我:“老哥,这票能进吗?”
我的回答永远是:我不知道。
因为适不适合,取决于你是哪种类型的投资者。
如果你是那种追求稳定分红、长期持有的价值投资者,那你可能要慎重考虑。这只股票分红不算多,股息率常年在1%左右徘徊,还不如银行定期存款。而且业绩波动大,拿着心里不一定踏实。
但如果你是短线交易者,喜欢跟着题材和情绪炒作,那它倒是可以纳入观察池。毕竟只要有风吹草动——比如农业板块异动、预制菜概念升温、或者突发涨价消息——它都可能蹦跶几下。
还有一种人,是对农业股有兴趣的研究型投资者。他们愿意花时间去调研产业链、跟踪产地价格、分析季度产量数据。这类人可能会从中找到一些预期差的机会。
但我要提醒一句:千万别因为“它便宜”就去买。股价低不代表估值低,更不代表一定会涨。很多低价股常年趴在地板上,十年都不动弹。
所以归根结底,适不适合你,得看你自己的投资风格、风险承受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十一、我对这只股票的几点个人看法
写到这里,我也该总结一下我自己对众兴菌业的看法了。
第一,它是一家真实经营的企业,不是空壳公司。它确实在种蘑菇,每年卖出成千上万吨,养活了几千名员工。这一点值得尊重。
第二,它的商业模式不算性感,但有一定的护城河。比如规模化生产带来的成本优势、全国化的基地布局、稳定的客户资源等,都不是随便哪个小厂就能复制的。
第三,它的成长性有限,天花板看得见。毕竟蘑菇再怎么普及,人均消费量也不可能无限增长。要想突破瓶颈,必须靠产品创新或跨界延伸。
第四,它受外部环境影响太大。天气、原料、电价、餐饮景气度……任何一个变量变了,都会直接影响它的利润。这种不确定性,让长期预测变得困难。
第五,它目前处在行业整合的过程中。未来几年,可能会有一些中小厂商被淘汰,市场份额向头部集中。如果众兴能抓住机会提升效率、优化产品,还是有机会脱颖而出的。
最后我想说,投资这样的股票,更像是在赌行业的周期反转,而不是押注企业的爆发式增长。你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也要接受它可能长时间不涨的事实。
十二、结语:平凡的公司,也有它的价值
写完这么多,我自己也感慨万千。
众兴菌业不是那种能让人心跳加速的明星股,没有炫酷的概念,没有惊人的增速,也没有大佬站台。它就像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样东西——不起眼,但每天都在用。
也许正是因为这份平凡,才让它显得格外真实。
在这个人人都追逐AI、芯片、新能源的时代,还有这样一家公司在默默耕耘土地,为我们提供一日三餐的食材。它或许不会让你一夜暴富,但至少提醒我们:资本市场不只是代码和K线,背后还有无数人在为生活奔波。
所以,当我再看到超市里那一盒盒整齐摆放的金针菇时,我会想起002772这个代码,想起那些在车间里忙碌的技术工人,想起财报里一个个冰冷的数字背后的汗水与坚持。
这就是我对话众兴菌业的方式。
相关自问自答(Q&A)
Q:众兴菌业是国企吗?
A:不是,它是一家民营企业,实际控制人是自然人陶军等人,不属于国有企业体系。
Q:众兴菌业的主要产品是什么?
A:主要是金针菇,其次是双孢菇、杏鲍菇、蟹味菇等食用菌品种,其中金针菇是其传统优势产品。
Q:它现在还做光伏吗?
A:已经不做了。此前曾计划收购一家光伏公司,但因市场变化和审批问题最终终止,目前主营业务仍聚焦食用菌。
Q:它的分红情况怎么样?
A:分红较为稳定但金额不大,近年来每股分红多在0.1元左右,股息率大约在1%-1.5%之间,属于偏低水平。
Q:为什么它的股价一直涨不起来?
A: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包括行业周期性强、业绩波动大、缺乏持续增长故事、市场关注度低、流动性较差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Q:它和雪榕生物哪个更强?
A:雪榕生物在规模、品牌、研发和产品多样性方面略占优势,但众兴菌业在财务稳健性和区域布局上有一定特色,两者各有长短。
Q:食用菌行业会被替代吗?
A:短期内不会。尽管人造肉、植物蛋白等新兴食品兴起,但传统食用菌因其口感、营养和烹饪习惯,仍是不可替代的日常食材。
Q:它有没有出口业务?
A:有少量出口,但主要市场仍在国内。出口占比很小,受国际贸易影响有限。
Q:它的生产基地都在哪些地方?
A:分布在甘肃武威、山东德州、江苏徐州、贵州铜仁、四川眉山等多个省市,形成全国化布局。
Q:现在买入会不会被套?
A:这个问题没人能准确回答。任何投资都有风险,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走势,需结合自身判断和风险偏好决定。
Q:它属于创业板吗?
A:是的,众兴菌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002772,属于中小板(现合并入主板),非创业板。
Q:它的客户主要是谁?
A:主要包括大型商超、农贸市场批发商、餐饮连锁企业以及部分食品加工厂,B端客户占比较大。
Q:它有没有有机认证产品?
A:部分基地和产品已获得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认证,正在逐步推进高端化路线。
Q:它的竞争对手有哪些?
A:主要有雪榕生物、星河生物、如意情、万辰生物等,均为国内工厂化食用菌生产企业。
Q:它未来会推出新产品吗?
A:公司表示将持续研发高附加值菌种,如功能性食用菌、药用菌等,但目前尚未大规模商业化。
(全文约7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