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股票 > 财经资讯 > 股票知识

002081金 螳 螂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2025-10-09 18:01:56 来源:本站 作者: admin888
分享到
关注ROE网在线: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ROE网在线客服

关于金螳螂(002081)这只股票,我最近也挺关注的

说实话,这段时间我一直在琢磨A股里的一些老面孔,尤其是像金螳螂这种在建筑装饰行业里待了这么多年的企业。你要是问我对它有没有印象,那必须有啊!毕竟这公司名字太特别了,“金螳螂”听着就像武侠小说里的门派名,但其实人家是正儿八经做装修的,而且还是上市公司。代码是002081,一提这个数字,很多老股民可能都会点点头,说:“哦,那个搞公装的老牌企业。”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市场环境变化太快了,房地产不景气,家装行业也卷得厉害,像金螳螂这样的公司还能不能扛得住?它的概念值不值得聊?未来前景到底怎么样?这些我都想好好理一理。所以今天我就以一个普通投资者的角度,来聊聊我对金螳螂这只股票的看法,包括它的概念、前景、个股情况、技术面和基本面这些方面。我不是专家,也不代表任何机构,就是自己看了些资料,结合行情,跟大家唠唠嗑。


金螳螂是个啥公司?先搞清楚它是干啥的

说到金螳螂,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这不是装修公司吗?”没错,你说对了一大半。全名叫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在苏州,成立时间挺早的,1993年就成立了,2006年就在深交所上市了。算是国内最早一批上市的装饰公司之一。

他们主要干的是公共建筑装修,比如写字楼、酒店、商场、机场、医院这些地方的室内设计和施工。你要是坐过国内一些高端机场或者住过五星级酒店,说不定就踩在他们做的地砖上,抬头看的吊顶也是他们装的。他们的客户名单里有不少响当当的名字,像万达、阿里巴巴、腾讯、华为这些大企业,都跟他们合作过。

他们主要干的是公共建筑装修,比如写字楼、

除了公装,他们也有涉足住宅装修,不过这块业务这些年做得不太顺,特别是精装修交付比例下降之后,影响还挺大的。另外,他们还搞了些EPC总承包项目,也就是从设计到施工一条龙服务,算是往产业链上游延伸了一下。

总的来说,这家公司过去十几年确实风光过,尤其是在地产黄金时代,靠着大开发商的订单活得挺滋润。但现在嘛……形势变了,大家都看得出来。


它的“概念”有哪些?现在还吃香吗?

现在炒股的人都喜欢听“概念”,什么新能源、人工智能、芯片、光伏,一听就热血沸腾。那金螳螂有啥概念呢?

说实话,它不属于那种热门赛道的概念股。你不会在“元宇宙”或者“固态电池”的名单里看到它。但它有几个相对传统的概念标签:

一个是“建筑装饰”,这是最直接的。只要是搞装修的,基本都归到这一类。另一个是“装配式建筑”,这几年国家提倡绿色建筑、工业化建造,装配式算是个政策支持的方向,金螳螂在这方面也有一些布局和技术储备。

还有就是“国企改革”和“基建复苏”这两个概念。虽然金螳螂本身是民企,但它承接了不少政府类项目,比如会展中心、文化场馆、交通枢纽等,所以一旦基建投资加码,市场就会联想到它可能受益。

另外,有些人也会把它划进“消费复苏”板块,毕竟装修也算是居民消费的一部分,尤其是二手房翻新、旧改这些需求起来的话,理论上对装饰公司有利。

但你要说这些概念有多强的爆发力?我觉得吧,不如新能源车或者AI那么吸引眼球。它的概念更偏向于“稳”而不是“爆”。属于那种你不注意它的时候它就在那儿,行情来了能蹭点热度,但很难成为主线题材。

所以如果你是冲着炒热点去的,金螳螂可能不是首选;但如果你看重的是行业地位和长期积累,那它的概念也算说得过去。


未来前景怎么样?还能回到巅峰吗?

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也一直在想。金螳螂曾经可是装饰行业的龙头,营收一度超过两三百亿,在行业内几乎是“天花板”级别的存在。可这几年,业绩是一年不如一年,净利润下滑得厉害,甚至出现过亏损。

为什么呢?原因挺复杂的。

首先,最大的冲击来自房地产行业。大家都知道,过去十几年,中国的房地产飞速发展,开发商盖楼不仅要结构好,还要内部装修高档,这就给了金螳螂大量订单。但现在房企日子不好过,恒大、碧桂园这些巨头都在收缩战线,有的甚至暴雷了,而金螳螂作为他们的供应商,应收账款越积越多,坏账风险直线上升。

其次,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以前金螳螂靠品牌和资质能拿下大部分高端项目,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公司通过低价策略抢市场,再加上互联网家装平台的兴起,传统大公司的优势被削弱了。

再者,成本压力也不小。人工费年年涨,材料价格波动大,而客户又要求工期短、质量高,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

那是不是就意味着它没前途了呢?也不完全是。

我觉得金螳螂还是有一些底子在的。比如它的设计能力在国内算是顶尖水平,拿过不少国际大奖;管理体系也比较成熟,项目执行能力强;而且在全国各地都有分支机构,资源网络广。

更重要的是,未来的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商业空间升级这些领域,其实还有不小的空间。如果金螳螂能转型成功,比如更多参与城市更新项目、拓展医疗康养类装修、或者发力数字化管理提升效率,未必不能找到新的增长点。

另外,海外市场也是一个潜在方向。虽然目前占比很小,但如果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接些项目,也能分散一下国内市场的风险。

所以综合来看,它的前景谈不上多乐观,但也别轻易下“没救了”的结论。更像是一个正在经历阵痛的传统企业,能不能涅槃重生,还得看管理层怎么走下一步棋。


个股分析:这只股票这些年经历了啥?

咱们来看看金螳螂这只股票的历史走势,说实话,挺让人心情起伏的。

它在2015年牛市的时候,股价最高冲到过十几块钱(复权后接近20元),那时候市场情绪高涨,加上公司业绩也不错,投资者信心满满。但自那以后,基本上就是一路震荡下行。

到了2020年左右,随着房地产问题逐渐暴露,金螳螂的财报开始亮红灯——营收增速放缓,利润下滑,应收账款飙升。资本市场反应很直接,股价开始加速下跌。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新闻还爆出他们跟某些房企的合作出现了回款困难,甚至计提了大额坏账准备。这对股价打击特别大,投资者信心一下子崩了。

从K线图上看,2021年到2023年这几年,股价长期在3块到5块之间来回磨底,成交量也不活跃,典型的“没人搭理”的状态。偶尔因为某个政策利好或者行业消息刺激一下,涨两天,然后又回落。

从K线图上看,2021年到2023年这几

市值方面,高峰期曾接近300亿,现在也就七八十亿的样子,缩水得厉害。市盈率(PE)一度变成负数,说明公司在亏钱,直到最近才勉强转正一点。

市值方面,高峰期曾接近300亿,现在也就

不过有意思的是,尽管股价表现差,但它的股东结构里一直有不少机构持仓,包括一些社保基金和QFII。这说明至少有一部分专业投资者认为它还没到“彻底放弃”的地步。

另外,它的分红记录还算稳定,虽然金额不大,但每年都分一点,对于喜欢收息的投资者来说,也算是一种安慰。

总体来说,这只个股走过的路,就是一个典型周期股在行业下行期的真实写照:曾经辉煌,如今沉寂,等待拐点。


技术分析:现在的股价处在什么位置?

接下来我们看看技术面。我知道有些人特别信这个,也有人觉得是“玄学”,但我个人觉得,技术分析更像是观察市场情绪的一个窗口。

先看周线级别。金螳螂的股价从2015年见顶后,整体处于一个长期的下降通道中。中间有过几次反弹,但都没能突破前高,反而一次次刷新低点。

到了2023年下半年,股价最低探到3元左右,之后开始小幅回升,最高摸到5块附近。这个位置,从技术角度看,算是前期密集成交区的下方支撑带。也就是说,很多人在3-4块这个区间买过,套牢盘比较多,所以跌到这里就不容易再往下砸了。

目前(假设是2024年中),股价在4块出头徘徊,短期均线开始走平,MACD指标有金叉迹象,RSI也没进入超卖区,说明空头力量有所减弱,但还没形成明确的上涨趋势。

日线上看,成交量时大时小,没有持续放量的迹象,说明资金关注度不高。偶尔有脉冲式上涨,可能是游资短线炒作一把就跑。

布林带显示股价贴着中轨运行,上下空间都不大,属于典型的震荡整理格局。要想打破这种僵局,要么有利好消息推动,要么行业整体回暖带动板块启动。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它的股价已经跌破了净资产,也就是常说的“破净”。按最新财报数据,每股净资产大概在5块以上,而现在股价才4块多,理论上讲是“低于内在价值”的。但这只是账面数字,实际能否兑现还得看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它的股价已经跌

所以从技术角度总结一下:当前位置不算高,风险释放得比较充分,但缺乏上涨动能,属于“趴着不动”的状态。能不能起来,得看基本面有没有改善信号。


基本面分析:财务状况到底如何?

好了,重头戏来了——基本面。毕竟股票最终还是要看公司赚不赚钱、有没有竞争力。

我们先看近几年的主要财务数据。

营业收入方面,金螳螂从2019年的近300亿,一路下滑到2023年的不到200亿,降幅明显。这说明市场需求萎缩,订单减少,或者公司在主动收缩业务。

净利润更惨。2020年还能赚十几个亿,2021年开始大幅下滑,2022年直接亏损超过20亿,创下历史最差纪录。主要原因就是对几家大型房企的应收款收不回来,不得不计提巨额坏账。

净利润更惨。2020年还能赚十几个亿,2

到了2023年,情况稍微好转,年报显示扭亏为盈,净利润回到几个亿的水平。但这其中有多少是靠主业恢复,多少是靠资产处置或会计调整,还需要仔细拆解。

毛利率这几年也在下滑,从前几年的15%左右降到现在的10%以下。这意味着每做一单生意,赚的钱越来越少,要么是降价抢客户,要么是成本控制出了问题。

毛利率这几年也在下滑,从前几年的15%左

资产负债表上,最让人担心的是应收账款。截至2023年底,应收账款高达上百亿,占总资产的比例超过一半。这笔钱能不能收回,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现金流和后续运营能力。

当然,也不是全无亮点。比如经营活动现金流在2023年有所改善,说明回款节奏在加快;存货周转率也在提升,表明项目交付效率提高;另外,公司近年来一直在压降费用,销售和管理费用占比下降,显示出一定的成本管控意识。

股权结构方面,大股东仍然是创始人团队,控制权稳定,没有频繁质押或减持的情况,这点让人稍微安心一点。

研发投入虽然不算特别高,但在行业内还算可以,每年有几个亿投入到设计创新和BIM技术应用上,这对提升项目附加值有帮助。

总的来说,基本面正处于修复阶段。最坏的时候可能过去了,但离真正健康还有距离。尤其是应收账款这个“雷”,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引爆一次。


和其他同行比,金螳螂算强还是弱?

光看自己还不够,还得横向比较一下。

国内做建筑装饰的上市公司不多,主要对手有亚厦股份、广田集团、洪涛股份等。这几家公司命运也都差不多,这几年都不太好过。

拿亚厦来说,它也是老牌企业,业务结构和金螳螂类似,但规模稍小一点。它的业绩同样受地产拖累严重,也曾出现过大额亏损。不过它的装配式装修布局更早一些,在工厂化生产方面有一定优势。

广田集团的情况更糟,已经连续多年亏损,甚至面临退市风险,基本属于掉队选手。

洪涛股份则更偏教育和文化类装修,市场规模有限,抗风险能力较弱。

相比之下,金螳螂无论是品牌影响力、项目经验还是财务实力,仍然算是行业里的“优等生”。虽然现在受伤重,但底子厚,恢复的可能性更大。

另外,它在高端商业空间的设计能力上,依然是业内公认的强者。很多地标性建筑的内部装修都是他们做的,这种口碑不是一朝一夕能建立起来的。

所以说,在同行普遍低迷的情况下,金螳螂至少还没倒下,还在坚持出年报、做项目、维持团队运转,这份韧性本身就值得肯定。


它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什么?

聊完优点,咱们也得正视问题。投资最怕的就是只看好的一面,忽视潜在的风险。

金螳螂目前最大的风险,我认为有三个:

第一个就是应收账款风险。前面说了,上百亿的应收款挂在账上,里面有不少是来自那些已经出问题的房企。哪怕只有10%收不回来,对公司利润也是巨大打击。而且这种坏账不是一次性计提完就没事了,未来几年可能还会陆续爆出新的减值,影响报表。

第二个是行业需求萎缩。现在新房开工量断崖式下跌,精装修比例也在降低,意味着公装市场的蛋糕在变小。如果没有新的业务增长点,光靠存量竞争,日子只会越来越难。

第三个是人才流失和创新能力不足。装饰行业本质上是人力密集型+创意驱动型产业。过去金螳螂靠一群优秀的设计师打天下,但现在年轻人更愿意去互联网公司或新兴行业,传统建筑类岗位吸引力下降。如果不能吸引和留住核心人才,长期竞争力会打折扣。

此外,还有一个隐忧是管理模式是否适应新时代。以前靠“项目经理负责制”能高效推进项目,但现在客户要求更高、监管更严、环保标准更细,传统的粗放式管理可能跟不上节奏。

所以你看,这些问题都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需要时间和战略定力。


有没有什么积极的变化值得关注?

当然也不是一片灰暗,我还是看到一些积极信号的。

首先是公司开始重视现金流管理。以前为了抢项目,什么都接,现在明显谨慎多了,优先选择付款条件好、信用高的客户。这种策略调整虽然会影响短期收入,但从长远看是对的。

其次是在探索新业务方向。比如他们现在加大了对医疗康养、文旅空间、数据中心等细分领域的投入。这些领域不像住宅装修那样受地产周期影响大,反而有一定的刚性需求。

还有就是在推数字化转型。上线了项目管理系统,用BIM技术做设计模拟,提升效率和准确性。虽然听起来有点“务虚”,但如果真能落地,对降低成本、缩短工期会有实质帮助。

另外,政府主导的城市更新项目越来越多,像老旧小区改造、公共设施升级这类工程,资金来源相对稳定,回款有保障。金螳螂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试点项目,未来可能会成为新的收入来源。

最后,股东层面也比较稳定,没有出现大规模减持或控制权变更的传闻,说明内部还算团结。

这些变化不一定立刻反映在股价上,但对企业长期生存至关重要。


散户适合关注这只股票吗?

这个问题我得坦白说,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没法一刀切回答。

如果你是那种喜欢追热点、炒短线的资金,那金螳螂可能不太适合你。它波动小,消息少,涨停板都难得见一次,炒起来没劲。

但如果你是偏稳健型的投资者,愿意花时间研究基本面,关注企业的长期价值,那它可以作为一个观察对象。毕竟它曾经是行业龙头,现在估值也不高,属于那种“跌多了可能有机会”的类型。

不过你也得承受相应的不确定性。比如财报发布前后可能会因为计提坏账导致股价大跌,或者某个大客户暴雷引发连锁反应。这些都是无法完全规避的风险。

另外,这只股票流动性一般,买卖盘有时候挂单不多,大资金进出不方便,更适合小额配置。

所以我个人观点是:它可以出现在你的自选股列表里,定期跟踪一下财报和行业动态,但没必要重仓押注,更不适合拿来博反弹。

所以我个人观点是:它可以出现在你的自选股


总结一下我的看法

说了这么多,我自己也捋一捋思路。

金螳螂是一家有历史、有实力、也有伤痕的企业。它见证了中国房地产的繁荣,也亲身经历了行业的寒冬。现在的它,就像一个经历过风雨的中年人,不再年轻气盛,但也没有躺平认输。

它的概念不算新颖,前景充满挑战,个股走势疲软,技术面缺乏亮点,基本面正在缓慢修复。整体来看,属于典型的“困境反转”类标的。

它有没有希望?有,但前提是行业环境改善、自身改革见效、应收账款风险逐步化解。

它会不会一夜翻身?可能性很低。这种传统行业的企业,想重回巅峰,难度太大。

所以我对它的态度是:保持关注,理性看待,既不盲目唱多,也不轻易否定。毕竟市场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谁知道哪天风向一变,它又能站起来呢?


相关问答环节(自问自答)

问:金螳螂现在算便宜吗?
答:从市盈率和市净率来看,确实不算贵,甚至可以说偏低。但便宜不代表马上会涨,还得看盈利能否持续恢复。

问:它还会继续亏损吗?
答:2023年已经实现盈利,说明最困难的阶段可能过去了。但未来是否稳定盈利,还要看地产端的回款情况。

问:金螳螂和家装公司有什么区别?
答:它主要做的是公共建筑装修,比如写字楼、酒店、机场,和个人家庭装修(家装)不是一个赛道,客户群体和商业模式都不同。

问:它有没有可能被借壳上市或者重组?
答:目前没有相关迹象。公司仍在正常经营,管理层也没有释放这类信号,短期内可能性不大。

问:为什么它的股价这么低还不退市?
答:退市要看财务指标是否连续不达标。虽然它有过亏损,但还没有触及强制退市标准,而且2023年已扭亏,暂时安全。

问:它和万科、保利这些房企关系大吗?
答:过去合作较多,但现在更加谨慎,减少了与高风险房企的合作,转向政府类和国企类项目为主。

问:普通人要不要买这只股票?
答:这个问题我不能替你决定。我只是提供了信息和分析,买不买、何时买,得你自己判断,结合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定。

问:它有没有海外业务?
答:有,但占比很小,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和中东的一些项目,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问:它的设计团队还强吗?
答:业内仍认可其设计能力,尤其在高端商业空间领域,多次获得国际奖项,核心团队相对稳定。

问:它的设计团队还强吗?
答:业内仍认

问:未来几年最大的机会在哪?
答:可能在于城市更新、旧改、医疗康养装修以及政府类基建项目,这些领域的稳定性比地产相关业务更高。


好了,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也不知道有没有帮到你。反正我是把我所知道的、想到的都掏出来了。股市这东西,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看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金螳螂这只股票,就像一杯凉了的茶,你说它没味道吧,其实还能喝;你说它香吧,又不够热乎。你怎么对待它,取决于你想要什么。

责任编辑:admin888 标签:002081金 螳 螂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广告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ROE网 |股票知识

002081金 螳 螂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admin888

|

关于金螳螂(002081)这只股票,我最近也挺关注的

说实话,这段时间我一直在琢磨A股里的一些老面孔,尤其是像金螳螂这种在建筑装饰行业里待了这么多年的企业。你要是问我对它有没有印象,那必须有啊!毕竟这公司名字太特别了,“金螳螂”听着就像武侠小说里的门派名,但其实人家是正儿八经做装修的,而且还是上市公司。代码是002081,一提这个数字,很多老股民可能都会点点头,说:“哦,那个搞公装的老牌企业。”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市场环境变化太快了,房地产不景气,家装行业也卷得厉害,像金螳螂这样的公司还能不能扛得住?它的概念值不值得聊?未来前景到底怎么样?这些我都想好好理一理。所以今天我就以一个普通投资者的角度,来聊聊我对金螳螂这只股票的看法,包括它的概念、前景、个股情况、技术面和基本面这些方面。我不是专家,也不代表任何机构,就是自己看了些资料,结合行情,跟大家唠唠嗑。


金螳螂是个啥公司?先搞清楚它是干啥的

说到金螳螂,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这不是装修公司吗?”没错,你说对了一大半。全名叫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在苏州,成立时间挺早的,1993年就成立了,2006年就在深交所上市了。算是国内最早一批上市的装饰公司之一。

他们主要干的是公共建筑装修,比如写字楼、酒店、商场、机场、医院这些地方的室内设计和施工。你要是坐过国内一些高端机场或者住过五星级酒店,说不定就踩在他们做的地砖上,抬头看的吊顶也是他们装的。他们的客户名单里有不少响当当的名字,像万达、阿里巴巴、腾讯、华为这些大企业,都跟他们合作过。

他们主要干的是公共建筑装修,比如写字楼、

除了公装,他们也有涉足住宅装修,不过这块业务这些年做得不太顺,特别是精装修交付比例下降之后,影响还挺大的。另外,他们还搞了些EPC总承包项目,也就是从设计到施工一条龙服务,算是往产业链上游延伸了一下。

总的来说,这家公司过去十几年确实风光过,尤其是在地产黄金时代,靠着大开发商的订单活得挺滋润。但现在嘛……形势变了,大家都看得出来。


它的“概念”有哪些?现在还吃香吗?

现在炒股的人都喜欢听“概念”,什么新能源、人工智能、芯片、光伏,一听就热血沸腾。那金螳螂有啥概念呢?

说实话,它不属于那种热门赛道的概念股。你不会在“元宇宙”或者“固态电池”的名单里看到它。但它有几个相对传统的概念标签:

一个是“建筑装饰”,这是最直接的。只要是搞装修的,基本都归到这一类。另一个是“装配式建筑”,这几年国家提倡绿色建筑、工业化建造,装配式算是个政策支持的方向,金螳螂在这方面也有一些布局和技术储备。

还有就是“国企改革”和“基建复苏”这两个概念。虽然金螳螂本身是民企,但它承接了不少政府类项目,比如会展中心、文化场馆、交通枢纽等,所以一旦基建投资加码,市场就会联想到它可能受益。

另外,有些人也会把它划进“消费复苏”板块,毕竟装修也算是居民消费的一部分,尤其是二手房翻新、旧改这些需求起来的话,理论上对装饰公司有利。

但你要说这些概念有多强的爆发力?我觉得吧,不如新能源车或者AI那么吸引眼球。它的概念更偏向于“稳”而不是“爆”。属于那种你不注意它的时候它就在那儿,行情来了能蹭点热度,但很难成为主线题材。

所以如果你是冲着炒热点去的,金螳螂可能不是首选;但如果你看重的是行业地位和长期积累,那它的概念也算说得过去。


未来前景怎么样?还能回到巅峰吗?

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也一直在想。金螳螂曾经可是装饰行业的龙头,营收一度超过两三百亿,在行业内几乎是“天花板”级别的存在。可这几年,业绩是一年不如一年,净利润下滑得厉害,甚至出现过亏损。

为什么呢?原因挺复杂的。

首先,最大的冲击来自房地产行业。大家都知道,过去十几年,中国的房地产飞速发展,开发商盖楼不仅要结构好,还要内部装修高档,这就给了金螳螂大量订单。但现在房企日子不好过,恒大、碧桂园这些巨头都在收缩战线,有的甚至暴雷了,而金螳螂作为他们的供应商,应收账款越积越多,坏账风险直线上升。

其次,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以前金螳螂靠品牌和资质能拿下大部分高端项目,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公司通过低价策略抢市场,再加上互联网家装平台的兴起,传统大公司的优势被削弱了。

再者,成本压力也不小。人工费年年涨,材料价格波动大,而客户又要求工期短、质量高,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

那是不是就意味着它没前途了呢?也不完全是。

我觉得金螳螂还是有一些底子在的。比如它的设计能力在国内算是顶尖水平,拿过不少国际大奖;管理体系也比较成熟,项目执行能力强;而且在全国各地都有分支机构,资源网络广。

更重要的是,未来的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商业空间升级这些领域,其实还有不小的空间。如果金螳螂能转型成功,比如更多参与城市更新项目、拓展医疗康养类装修、或者发力数字化管理提升效率,未必不能找到新的增长点。

另外,海外市场也是一个潜在方向。虽然目前占比很小,但如果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接些项目,也能分散一下国内市场的风险。

所以综合来看,它的前景谈不上多乐观,但也别轻易下“没救了”的结论。更像是一个正在经历阵痛的传统企业,能不能涅槃重生,还得看管理层怎么走下一步棋。


个股分析:这只股票这些年经历了啥?

咱们来看看金螳螂这只股票的历史走势,说实话,挺让人心情起伏的。

它在2015年牛市的时候,股价最高冲到过十几块钱(复权后接近20元),那时候市场情绪高涨,加上公司业绩也不错,投资者信心满满。但自那以后,基本上就是一路震荡下行。

到了2020年左右,随着房地产问题逐渐暴露,金螳螂的财报开始亮红灯——营收增速放缓,利润下滑,应收账款飙升。资本市场反应很直接,股价开始加速下跌。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新闻还爆出他们跟某些房企的合作出现了回款困难,甚至计提了大额坏账准备。这对股价打击特别大,投资者信心一下子崩了。

从K线图上看,2021年到2023年这几年,股价长期在3块到5块之间来回磨底,成交量也不活跃,典型的“没人搭理”的状态。偶尔因为某个政策利好或者行业消息刺激一下,涨两天,然后又回落。

从K线图上看,2021年到2023年这几

市值方面,高峰期曾接近300亿,现在也就七八十亿的样子,缩水得厉害。市盈率(PE)一度变成负数,说明公司在亏钱,直到最近才勉强转正一点。

市值方面,高峰期曾接近300亿,现在也就

不过有意思的是,尽管股价表现差,但它的股东结构里一直有不少机构持仓,包括一些社保基金和QFII。这说明至少有一部分专业投资者认为它还没到“彻底放弃”的地步。

另外,它的分红记录还算稳定,虽然金额不大,但每年都分一点,对于喜欢收息的投资者来说,也算是一种安慰。

总体来说,这只个股走过的路,就是一个典型周期股在行业下行期的真实写照:曾经辉煌,如今沉寂,等待拐点。


技术分析:现在的股价处在什么位置?

接下来我们看看技术面。我知道有些人特别信这个,也有人觉得是“玄学”,但我个人觉得,技术分析更像是观察市场情绪的一个窗口。

先看周线级别。金螳螂的股价从2015年见顶后,整体处于一个长期的下降通道中。中间有过几次反弹,但都没能突破前高,反而一次次刷新低点。

到了2023年下半年,股价最低探到3元左右,之后开始小幅回升,最高摸到5块附近。这个位置,从技术角度看,算是前期密集成交区的下方支撑带。也就是说,很多人在3-4块这个区间买过,套牢盘比较多,所以跌到这里就不容易再往下砸了。

目前(假设是2024年中),股价在4块出头徘徊,短期均线开始走平,MACD指标有金叉迹象,RSI也没进入超卖区,说明空头力量有所减弱,但还没形成明确的上涨趋势。

日线上看,成交量时大时小,没有持续放量的迹象,说明资金关注度不高。偶尔有脉冲式上涨,可能是游资短线炒作一把就跑。

布林带显示股价贴着中轨运行,上下空间都不大,属于典型的震荡整理格局。要想打破这种僵局,要么有利好消息推动,要么行业整体回暖带动板块启动。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它的股价已经跌破了净资产,也就是常说的“破净”。按最新财报数据,每股净资产大概在5块以上,而现在股价才4块多,理论上讲是“低于内在价值”的。但这只是账面数字,实际能否兑现还得看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它的股价已经跌

所以从技术角度总结一下:当前位置不算高,风险释放得比较充分,但缺乏上涨动能,属于“趴着不动”的状态。能不能起来,得看基本面有没有改善信号。


基本面分析:财务状况到底如何?

好了,重头戏来了——基本面。毕竟股票最终还是要看公司赚不赚钱、有没有竞争力。

我们先看近几年的主要财务数据。

营业收入方面,金螳螂从2019年的近300亿,一路下滑到2023年的不到200亿,降幅明显。这说明市场需求萎缩,订单减少,或者公司在主动收缩业务。

净利润更惨。2020年还能赚十几个亿,2021年开始大幅下滑,2022年直接亏损超过20亿,创下历史最差纪录。主要原因就是对几家大型房企的应收款收不回来,不得不计提巨额坏账。

净利润更惨。2020年还能赚十几个亿,2

到了2023年,情况稍微好转,年报显示扭亏为盈,净利润回到几个亿的水平。但这其中有多少是靠主业恢复,多少是靠资产处置或会计调整,还需要仔细拆解。

毛利率这几年也在下滑,从前几年的15%左右降到现在的10%以下。这意味着每做一单生意,赚的钱越来越少,要么是降价抢客户,要么是成本控制出了问题。

毛利率这几年也在下滑,从前几年的15%左

资产负债表上,最让人担心的是应收账款。截至2023年底,应收账款高达上百亿,占总资产的比例超过一半。这笔钱能不能收回,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现金流和后续运营能力。

当然,也不是全无亮点。比如经营活动现金流在2023年有所改善,说明回款节奏在加快;存货周转率也在提升,表明项目交付效率提高;另外,公司近年来一直在压降费用,销售和管理费用占比下降,显示出一定的成本管控意识。

股权结构方面,大股东仍然是创始人团队,控制权稳定,没有频繁质押或减持的情况,这点让人稍微安心一点。

研发投入虽然不算特别高,但在行业内还算可以,每年有几个亿投入到设计创新和BIM技术应用上,这对提升项目附加值有帮助。

总的来说,基本面正处于修复阶段。最坏的时候可能过去了,但离真正健康还有距离。尤其是应收账款这个“雷”,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引爆一次。


和其他同行比,金螳螂算强还是弱?

光看自己还不够,还得横向比较一下。

国内做建筑装饰的上市公司不多,主要对手有亚厦股份、广田集团、洪涛股份等。这几家公司命运也都差不多,这几年都不太好过。

拿亚厦来说,它也是老牌企业,业务结构和金螳螂类似,但规模稍小一点。它的业绩同样受地产拖累严重,也曾出现过大额亏损。不过它的装配式装修布局更早一些,在工厂化生产方面有一定优势。

广田集团的情况更糟,已经连续多年亏损,甚至面临退市风险,基本属于掉队选手。

洪涛股份则更偏教育和文化类装修,市场规模有限,抗风险能力较弱。

相比之下,金螳螂无论是品牌影响力、项目经验还是财务实力,仍然算是行业里的“优等生”。虽然现在受伤重,但底子厚,恢复的可能性更大。

另外,它在高端商业空间的设计能力上,依然是业内公认的强者。很多地标性建筑的内部装修都是他们做的,这种口碑不是一朝一夕能建立起来的。

所以说,在同行普遍低迷的情况下,金螳螂至少还没倒下,还在坚持出年报、做项目、维持团队运转,这份韧性本身就值得肯定。


它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什么?

聊完优点,咱们也得正视问题。投资最怕的就是只看好的一面,忽视潜在的风险。

金螳螂目前最大的风险,我认为有三个:

第一个就是应收账款风险。前面说了,上百亿的应收款挂在账上,里面有不少是来自那些已经出问题的房企。哪怕只有10%收不回来,对公司利润也是巨大打击。而且这种坏账不是一次性计提完就没事了,未来几年可能还会陆续爆出新的减值,影响报表。

第二个是行业需求萎缩。现在新房开工量断崖式下跌,精装修比例也在降低,意味着公装市场的蛋糕在变小。如果没有新的业务增长点,光靠存量竞争,日子只会越来越难。

第三个是人才流失和创新能力不足。装饰行业本质上是人力密集型+创意驱动型产业。过去金螳螂靠一群优秀的设计师打天下,但现在年轻人更愿意去互联网公司或新兴行业,传统建筑类岗位吸引力下降。如果不能吸引和留住核心人才,长期竞争力会打折扣。

此外,还有一个隐忧是管理模式是否适应新时代。以前靠“项目经理负责制”能高效推进项目,但现在客户要求更高、监管更严、环保标准更细,传统的粗放式管理可能跟不上节奏。

所以你看,这些问题都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需要时间和战略定力。


有没有什么积极的变化值得关注?

当然也不是一片灰暗,我还是看到一些积极信号的。

首先是公司开始重视现金流管理。以前为了抢项目,什么都接,现在明显谨慎多了,优先选择付款条件好、信用高的客户。这种策略调整虽然会影响短期收入,但从长远看是对的。

其次是在探索新业务方向。比如他们现在加大了对医疗康养、文旅空间、数据中心等细分领域的投入。这些领域不像住宅装修那样受地产周期影响大,反而有一定的刚性需求。

还有就是在推数字化转型。上线了项目管理系统,用BIM技术做设计模拟,提升效率和准确性。虽然听起来有点“务虚”,但如果真能落地,对降低成本、缩短工期会有实质帮助。

另外,政府主导的城市更新项目越来越多,像老旧小区改造、公共设施升级这类工程,资金来源相对稳定,回款有保障。金螳螂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试点项目,未来可能会成为新的收入来源。

最后,股东层面也比较稳定,没有出现大规模减持或控制权变更的传闻,说明内部还算团结。

这些变化不一定立刻反映在股价上,但对企业长期生存至关重要。


散户适合关注这只股票吗?

这个问题我得坦白说,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没法一刀切回答。

如果你是那种喜欢追热点、炒短线的资金,那金螳螂可能不太适合你。它波动小,消息少,涨停板都难得见一次,炒起来没劲。

但如果你是偏稳健型的投资者,愿意花时间研究基本面,关注企业的长期价值,那它可以作为一个观察对象。毕竟它曾经是行业龙头,现在估值也不高,属于那种“跌多了可能有机会”的类型。

不过你也得承受相应的不确定性。比如财报发布前后可能会因为计提坏账导致股价大跌,或者某个大客户暴雷引发连锁反应。这些都是无法完全规避的风险。

另外,这只股票流动性一般,买卖盘有时候挂单不多,大资金进出不方便,更适合小额配置。

所以我个人观点是:它可以出现在你的自选股列表里,定期跟踪一下财报和行业动态,但没必要重仓押注,更不适合拿来博反弹。

所以我个人观点是:它可以出现在你的自选股


总结一下我的看法

说了这么多,我自己也捋一捋思路。

金螳螂是一家有历史、有实力、也有伤痕的企业。它见证了中国房地产的繁荣,也亲身经历了行业的寒冬。现在的它,就像一个经历过风雨的中年人,不再年轻气盛,但也没有躺平认输。

它的概念不算新颖,前景充满挑战,个股走势疲软,技术面缺乏亮点,基本面正在缓慢修复。整体来看,属于典型的“困境反转”类标的。

它有没有希望?有,但前提是行业环境改善、自身改革见效、应收账款风险逐步化解。

它会不会一夜翻身?可能性很低。这种传统行业的企业,想重回巅峰,难度太大。

所以我对它的态度是:保持关注,理性看待,既不盲目唱多,也不轻易否定。毕竟市场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谁知道哪天风向一变,它又能站起来呢?


相关问答环节(自问自答)

问:金螳螂现在算便宜吗?
答:从市盈率和市净率来看,确实不算贵,甚至可以说偏低。但便宜不代表马上会涨,还得看盈利能否持续恢复。

问:它还会继续亏损吗?
答:2023年已经实现盈利,说明最困难的阶段可能过去了。但未来是否稳定盈利,还要看地产端的回款情况。

问:金螳螂和家装公司有什么区别?
答:它主要做的是公共建筑装修,比如写字楼、酒店、机场,和个人家庭装修(家装)不是一个赛道,客户群体和商业模式都不同。

问:它有没有可能被借壳上市或者重组?
答:目前没有相关迹象。公司仍在正常经营,管理层也没有释放这类信号,短期内可能性不大。

问:为什么它的股价这么低还不退市?
答:退市要看财务指标是否连续不达标。虽然它有过亏损,但还没有触及强制退市标准,而且2023年已扭亏,暂时安全。

问:它和万科、保利这些房企关系大吗?
答:过去合作较多,但现在更加谨慎,减少了与高风险房企的合作,转向政府类和国企类项目为主。

问:普通人要不要买这只股票?
答:这个问题我不能替你决定。我只是提供了信息和分析,买不买、何时买,得你自己判断,结合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定。

问:它有没有海外业务?
答:有,但占比很小,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和中东的一些项目,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问:它的设计团队还强吗?
答:业内仍认可其设计能力,尤其在高端商业空间领域,多次获得国际奖项,核心团队相对稳定。

问:它的设计团队还强吗?
答:业内仍认

问:未来几年最大的机会在哪?
答:可能在于城市更新、旧改、医疗康养装修以及政府类基建项目,这些领域的稳定性比地产相关业务更高。


好了,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也不知道有没有帮到你。反正我是把我所知道的、想到的都掏出来了。股市这东西,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看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金螳螂这只股票,就像一杯凉了的茶,你说它没味道吧,其实还能喝;你说它香吧,又不够热乎。你怎么对待它,取决于你想要什么。


股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