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788北大医药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admin888
|000788北大医药股票,到底是个啥?
哎,你说这000788北大医药,我一开始也挺懵的。看到这个代码的时候,我还以为是哪个大学发的股票呢,结果一查,哦,原来是北大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大医药。名字听着就挺有来头的,毕竟带个“北大”俩字,总让人觉得背景不一般。不过说实话,光看名字可不能判断一个公司好不好,得往深了扒一扒才行。
这公司是1993年成立的,总部在重庆,听起来可能跟北大没啥直接关系,但其实它背后确实和北京大学有点渊源。它的实际控制人是北大方正集团,而北大方正又是北大旗下的企业。所以从股权结构上来说,它算是沾点“北大的光”。不过后来方正集团出了一些问题,重组之后控制权也发生了变化,现在的情况稍微复杂一点。但不管怎么说,这公司还是挂着“北大”的牌子,市场对它的关注度一直都不低。
我第一次听说这只股票,是因为有个朋友在研究医药股,顺口提了一句:“你看过000788吗?名字挺唬人。”我当时还笑他,说是不是冲着“北大”俩字去的。他说也不是,主要是因为最近医药板块整体热度高,再加上这公司涉及一些热门概念,比如创新药、原料药、化学制剂这些,所以有人开始关注它。
说实话,我对医药股一直挺感兴趣的。毕竟这行业跟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生病了就得吃药,需求是刚性的。而且这几年国家也在大力支持医药创新,政策上给了不少倾斜。所以像北大医药这种既有历史积累,又在搞研发的企业,自然容易被人盯上。
不过话说回来,光有兴趣不行,真要了解一只股票,还得从多个角度去看。不能光听名字响亮,或者概念炒得热闹就冲动下手。我后来花了不少时间查资料、看财报、翻研报,慢慢对这只股票有了点自己的理解。今天我就把我了解到的东西,用大白话跟你唠唠,咱们一起看看这000788到底是个啥情况。
北大医药的概念有哪些?值得炒吗?
说到概念,这可是A股市场最热闹的地方。你看啊,一只股票只要能贴上几个热门标签,立马就能被资金追捧。那北大医药都有哪些概念呢?我给你数数。
首先,最明显的肯定是“医药”这个大类。它属于医药生物板块,细分下来是化学制药。这听起来可能有点专业,简单说就是生产西药的,包括原料药和制剂。原料药是做药的基础材料,制剂就是我们平时吃的片剂、胶囊那些成品药。北大医药在这两块都有布局,尤其是原料药这块,做得还挺久的。
然后呢,它还有“创新药”的概念。虽然它不像一些生物科技公司那样主打前沿靶点或者基因疗法,但它确实在做一些新药的研发。比如抗肿瘤药、精神类药物这些领域,都有项目在推进。虽然目前还没出爆款,但至少说明公司在往创新方向走,不是只靠老产品混日子。
再一个,它还有“国企改革”的影子。虽然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央企或地方国企,但由于背后曾经是北大方正,属于校办企业体系,后来经历重整,现在的实控人变成了中国平安旗下的平安人寿。这么一来,它的股权结构变得更市场化了,有些人就觉得未来可能会有管理优化、资源整合的空间。所以“混改”或者“资产整合”这类预期,也让它沾上了点热点。
另外,它还被归入“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这个概念。你知道吧,国家这几年在推仿制药质量提升,要求国产药和原研药效果一致。北大医药有不少产品参与了这项工作,通过了几批评审。这对企业来说是个利好,意味着产品更有竞争力,能在集采中拿到更多份额。
还有人把它和“维生素概念股”扯上关系。因为它旗下有个子公司叫西南合成制药,以前是做维生素B1、B6这些产品的。虽然现在这块业务占比不大了,但市场上一炒作维生素涨价,就会有人想起它。
最后,它也被划进了“幽门螺杆菌概念股”。为啥?因为它有一些抗生素类产品,比如克拉霉素,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常用药之一。虽然它不是专门做这个的,但只要有相关药品,就会被资金拿来当题材炒。
你看,这么多概念堆在一起,是不是感觉挺丰富的?但我要说的是,概念归概念,真正决定股价的,还得看实际业绩和基本面。很多概念只是短期炒作的由头,风一过,股价也就回落了。所以我一直觉得,看概念可以,但别太当真,更别因为某个概念就盲目追高。
北大医药的前景怎么样?未来有机会吗?
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也琢磨了很久。前景这东西,说白了就是看未来能不能赚钱,能不能成长。那北大医药有没有机会呢?我觉得得从几个方面来看。
先说行业大环境。医药行业整体来说还是挺稳的。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慢性病患者越来越多,大家对健康的需求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再加上医保覆盖范围扩大,医疗支出逐年上升,整个行业的蛋糕是在变大的。所以从赛道上看,医药股长期是有支撑的。
具体到化学制药这个细分领域,竞争确实激烈。国内做化药的企业一大堆,同质化严重,利润空间被压缩得很厉害。尤其是国家推行药品集中采购以后,很多药品价格腰斩甚至更低,对企业盈利能力冲击不小。北大医药也没能幸免,它的部分产品也进入了集采名单,价格是降了,销量是上去了,但毛利率下来了。
那它靠什么突围呢?我觉得它可能在走“差异化+成本控制”的路子。一方面,它在做一些特色原料药和高端制剂,这类产品技术门槛高一点,竞争对手少,定价权也强一些。另一方面,它在生产端强调规模效应和成本管控,毕竟原料药是个重资产行业,谁的成本低,谁就有优势。
再说研发。前面提到了,它在搞创新药,但投入不算特别大。相比那些动不动就几十亿砸研发的Biotech公司,北大医药的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并不算高。它的策略更像是“小步快跑”,做一些风险相对可控的改良型新药或者仿创结合的产品。这种模式虽然爆发力不够强,但胜在稳健,不至于一下子把公司拖垮。
还有一个看点是它的国际化布局。它的一些原料药产品出口到欧美、东南亚等地,拿到了一些国际认证。这意味着它的产品质量达到了一定标准,未来如果能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可能会带来新的增长点。
另外,随着平安系成为实控人,公司的治理结构可能会有所改善。以前方正时期管理比较混乱,信息披露也不够透明,投资者信心受影响。现在换了更专业的机构股东,或许能在战略规划、资源配置上带来一些积极变化。
当然,挑战也不少。比如研发投入不足可能导致创新能力跟不上;集采压力持续存在,影响利润空间;还有行业监管趋严,环保、安全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都会增加运营成本。
总的来说,我觉得北大医药的前景谈不上特别亮眼,但也算不上没希望。它不是一个能让你一夜暴富的题材股,更像是一个需要耐心持有的稳健型选手。如果你看好医药行业的长期发展,又能接受它目前的成长节奏,那它或许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对象。
个股分析:北大医药到底值不值得看?
说到个股分析,这就得深入一点了。我不是那种一上来就说“这只股必须买”或者“赶紧跑”的人,我喜欢自己动手查数据,慢慢拼图,最后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画面。
先看它的主营业务。北大医药主要分三大块:制剂、原料药、医药流通。制剂这块主要是医院用的处方药,比如抗感染药、心血管药、神经系统用药等。原料药则是卖给其他药企做制剂的中间体,也有部分自用。医药流通规模不大,算是辅助业务。
从收入结构来看,制剂和原料药是两大支柱。近几年原料药的比重在上升,尤其是特色原料药,毛利率比普通制剂高不少。这说明公司在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这是个好信号。
再看财务数据。我翻了它最近几年的年报,营收总体是稳中有升的,没有大起大落。净利润波动稍微大一点,主要是受集采降价和原材料成本波动的影响。比如某一年某种关键原料涨价,利润就被压缩了;下一年成本回落,利润又恢复一些。
资产负债率不算高,大概在50%左右,说明财务结构还算健康,没到过度负债的地步。现金流方面,经营性现金流基本为正,说明主业还能产生真金白银,不是靠借钱活着的公司。
研发投入这块,每年大概占营收的5%-7%,不算特别高,但在化药企业里也算正常水平。毕竟不像创新药企那样需要烧钱做临床,它的研发更多集中在工艺改进、一致性评价和少量新药开发上。
股东结构方面,前几大股东比较集中,平安人寿是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20%。这种机构控股的结构一般来说稳定性更强,不太会出现频繁的股权变动。而且平安作为大型金融机构,资源和管理能力都比较强,理论上能给公司带来更多支持。
管理层方面,近几年相对稳定,没有频繁换人。董事长和总经理都是业内有经验的老将,至少表面上看治理结构在逐步规范。
不过也有让人担心的地方。比如它的产品线虽然不少,但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明星单品”。没有一款药能做到年销售额十几亿的那种级别,大部分产品都是几亿级别的,撑不起太大增长。这也限制了它的估值空间。
另外,它的品牌影响力在C端(消费者)几乎为零。普通人根本不知道北大医药是干啥的,不像云南白药、片仔癀那样有国民认知度。这在营销和渠道拓展上是个短板。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它在B端(医院、药企)有一定基础,客户资源稳定,合作关系长久。这对维持基本盘很重要。
综合来看,这只股票属于那种“不惊艳但也不差”的类型。它没有爆炸性增长的故事,也没有明显的爆雷风险。如果你喜欢找黑马,它可能不够刺激;但如果你偏好基本面扎实、波动不大的标的,它倒是可以放进观察名单。
技术分析:北大医药的走势怎么看?
好了,前面聊的都是基本面,现在咱们换个角度,来看看技术面。我知道很多人炒股特别看重K线图,觉得走势能预示未来。我不完全认同,但也不能忽视。
先看北大医药的日线图。这几年它的走势整体偏弱,长期在低位震荡。从2018年到现在,基本就在6块到12块之间来回折腾,没怎么突破过。偶尔有一波上涨,也是跟着医药板块整体行情走的,独立性不强。
成交量方面,平时很清淡,一天几千万成交额都算多了。只有在题材炒作或者有利好消息时,才会突然放量。比如哪天新闻说它某个药获批了,或者被纳入某个概念,第二天成交量可能翻倍,股价也往上冲一冲。但这种行情往往持续不了几天,很快又回到原点。
周线级别上看,它有过几次尝试突破年线(250日均线)的动作,但都没成功。说明上方压力不小,套牢盘多,想往上走不容易。MACD指标经常在零轴附近徘徊,既不算强势也不算弱势,典型的“鸡肋行情”。
布林带来看,股价多数时间运行在中轨和下轨之间,偶尔触及上轨就被打回来。这说明趋势性不强,缺乏明确方向。
再看RSI(相对强弱指数),经常在40-60之间波动,很少进入超买或超卖区域。这意味着市场情绪比较平稳,没有极端的贪婪或恐慌。
有意思的是,它有时候会走出“W底”或者“头肩底”这样的形态,看起来像是要启动了。但每次刚有点起色,就被大盘拖累或者自身消息面平淡给压下去了。所以技术派玩家要是盯着它做波段,得特别小心,很容易被假突破骗进去。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比如在2020年疫情初期,医药股集体大涨,它也跟着涨了一波,最高冲到11块多。还有2022年四季度,因为防疫政策调整,退烧药、抗生素需求上升,它的一些产品受益,股价也有过一波反弹。
但从长期看,它的技术走势反映出一个问题:缺乏主力资金持续关注。没有大资金愿意长期建仓拉升,所以很难走出像样的主升浪。
所以我的看法是,技术分析可以参考,但别太依赖。对于北大医药这种基本面平平、题材轮动的股票,单纯靠图形交易风险不小。最好是结合消息面和基本面,等一个相对安全的位置再考虑介入。
基本面分析:北大医药到底强不强?
终于说到基本面了。这是我最看重的部分。毕竟股价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机。公司到底有没有实力,还得看基本面硬不硬。
先看盈利能力。我算了几个关键指标。ROE(净资产收益率)近几年在5%-7%之间波动,不算高。对比一下行业平均水平,好的药企能做到10%以上,它这个水平只能算中等偏下。说明股东回报能力一般。
毛利率大概在35%左右,净利率在8%上下。这个利润率在化药企业里属于正常范围,不算特别优秀。毕竟集采压价厉害,能保住这个水平已经不容易了。
营收增长率嘛,过去五年复合增速大概在6%-8%,不算快,但也没下滑。说明业务还在稳步前进,至少没掉队。
资产质量方面,固定资产占比不低,毕竟有生产线、厂房这些。存货和应收账款周转率还可以,没有明显积压,说明销售回款效率尚可。
研发方面,前面说了,投入不算大,但也不是完全不投。它有几个在研项目,比如抗肿瘤药、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等,处于临床前或早期临床阶段。进展不算快,但至少没停下脚步。
销售费用率大概在20%左右,这在医药行业里不算离谱。毕竟要进医院、做推广,总得花钱。但比起一些靠营销驱动的药企,它的销售费用还算克制。
治理结构上,自从平安入主后,信息披露更及时了,股东大会也开得更规范了。虽然偶尔还有小问题,比如年报延期披露之类的,但整体在往好的方向走。
风险点也有。比如它的一些老旧生产线可能面临环保升级压力;部分产品依赖单一客户或渠道;还有就是新药研发周期长、成功率低,万一哪个项目失败,会影响市场信心。
另外,它的市值一直不大,现在也就七八十亿的样子,在医药股里算是小盘股。小盘股弹性大,但抗风险能力也弱,容易被资金操纵,波动剧烈。
总的来说,它的基本面属于“及格线以上,优秀线以下”。没有致命缺陷,但亮点也不突出。就像一个班里的中等生,不调皮捣蛋,作业也能按时交,但考试 rarely 拿高分。
自问自答环节:关于北大医药,你还想知道啥?
Q:北大医药和北京大学到底啥关系?真的有北大背景吗?
A:名义上有关系,实际上关联已经弱化了。最早它是北大方正旗下的企业,而方正是北大的校办公司,所以算是“挂靠”北大。但现在方正重组后,实际控制人变成了平安人寿,北大已经不直接参与管理了。所以现在更多是品牌上的联想,实际关系不大。
Q:这只股票适合长期持有吗?
A:这得看你自己的投资风格。如果追求高成长、高回报,它可能达不到你的预期;但如果偏好稳健、波动小的标的,且能接受慢速增长,那它可以作为一个配置选项。长期持有没有问题,但别指望它短期内翻倍。
Q:为什么北大医药股价一直涨不起来?
A: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一是缺乏爆款产品,业绩增长乏力;二是题材炒作过后没有实质兑现;三是机构关注度不高,缺少大资金推动;四是整个化药行业受集采影响,市场给予的估值普遍偏低。
Q:它有哪些主要竞争对手?
A:在原料药领域,对手有浙江医药、新和成、鲁维制药等;在制剂方面,面对的是恒瑞医药、科伦药业、华润双鹤这类综合性药企。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在价格敏感的集采市场。
Q:未来有没有可能被借壳或者重组?
A:目前来看可能性不大。它本身是上市公司,业务也在正常运转,而且有平安这样的大股东坐镇,不太可能轻易被借壳。除非出现重大经营危机,否则维持现状的概率更大。
Q:它的分红怎么样?
A:分红还算稳定,近几年每年都分,虽然金额不大。股息率大概在1%左右,不算高,但对于不想卖出股票又想拿点现金的投资者来说,也算是个小安慰。
Q:现在这个价位算贵还是便宜?
A:这个真不好说。从市盈率看,它比行业平均略低,可能反映市场对它的成长性信心不足;但从市净率看,又不算特别低估。估值这事,仁者见仁,得结合你对未来业绩的判断来看。
Q:它有没有海外业务?
A:有,主要是原料药出口。部分产品通过了欧美GMP认证,销往欧洲、东南亚等地。不过海外收入占比还不高,暂时不是主要增长引擎。
Q:如果想深入了解它,该看哪些资料?
A:建议看它近几年的年报、半年报,重点关注主营业务构成、毛利率变化、研发进展和现金流情况。也可以看看券商的研究报告,但要有辨别能力,别全信。
Q:它会不会推出新冠相关药物?
A:目前没有公开信息显示它在研发新冠特效药。它有一些抗生素和退烧药,在疫情期间曾短暂受益,但并非专门针对新冠病毒的产品。
写到这里,我已经把我所知道的关于000788北大医药的信息都掏出来了。说实在的,投资这件事,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的风险偏好、信息来源、判断逻辑都不一样。我能做的,就是把我看到的事实摆出来,用普通人说话的方式讲清楚,让你自己去掂量。
毕竟,买不买,什么时候买,终究是你自己的决定。我只希望,你在做决定之前,能多看一点,多想一点,别被名字唬住,也别被概念迷住。股市里从来不缺机会,缺的是清醒的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