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股票 > 财经资讯 > 股票知识

000518*ST四环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2025-10-09 18:11:46 来源:本站 作者: admin888
分享到
关注ROE网在线: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ROE网在线客服

000518*ST四环股票,到底是个啥?

哎,你说这000518*ST四环,我最近也老刷到这个名字,心里就琢磨着,这到底是家干啥的公司啊?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挺懵的,毕竟带“*ST”前缀的股票,一听就让人有点紧张。但咱也不能光看标签就下结论对吧?所以我就自己查了查资料,翻了翻公告,跟几个炒股的朋友也聊了聊,慢慢对这家公司有了点了解。

先说说名字吧,“*ST四环”,听着像是医药行业的?因为“四环”这两个字,让我第一反应就是四环药业,以前好像听说过。果不其然,一查才知道,这公司全名叫“四环生物”,注册地在江苏江阴,最早是做生物医药起家的。不过现在嘛,情况可复杂多了,主业早就不是单纯的制药了。

你要是去翻它的历史,会发现这家公司其实挺“传奇”的。90年代上市,算是A股的老牌企业了,那时候主打产品是干扰素,治疗肝炎什么的,在当时还挺火。可后来呢?发展没跟上节奏,业绩一年不如一年,再加上各种管理问题、财务问题,慢慢就成了“披星戴帽”的对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ST”股。

说到“*ST”,可能有些人不太清楚这是啥意思。简单讲,就是公司连续两年亏损,被交易所特别处理,戴上“风险警示”的帽子。这种股票波动大,风险高,很多人避而远之,但也有人专门盯着这类股,想赌一把重组或者摘帽的机会。所以你看,*ST四环这票,本身就自带话题性。

那它现在到底在干啥呢?说实话,现在的业务结构挺乱的。表面上看,它还有医药板块,比如子公司江苏晨薇生态园科技有限公司,搞的是绿化苗木种植和销售。等等,你没听错,种树的!一个原本做生物医药的公司,现在主要收入来源居然是卖树苗?这跨度是不是有点大?

而且我还注意到,它旗下还有做肝素钠原料药的,但这块业务规模不大,利润贡献有限。更离谱的是,这几年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里,林业收入居然占了大头。你说这算不算“跨界跨得有点远”?从治病救人到种树造林,画风突变啊。

不过话说回来,这也不能全怪公司。毕竟医药行业竞争太激烈了,研发周期长、投入大,像四环这种资金和技术都不足的企业,很难突围。再加上过去几年公司内部治理问题频出,比如信息披露违规、实际控制人争议、甚至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这些都让它的经营雪上加霜。

所以你现在去看它的财报,可能会觉得有点“看不懂”。营收看着还行,但净利润常年亏损,扣非净利润更是惨不忍睹。资产负债率也不低,现金流紧张,典型的“僵尸企业”特征。但偏偏它还没退市,还在市场上交易,这就给了很多人想象空间。

*概念这块,ST四环有啥可炒的?

说到概念,我觉得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毕竟现在炒股,很多时候不是看基本面,而是看“故事”讲得好不好。那*ST四环有没有什么能讲的故事呢?

说到概念,我觉得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毕

首先,最直接的一个概念就是“ST摘帽预期”。你想啊,只要公司今年能扭亏为盈,明年就有机会申请撤销风险警示,变成普通股。这对股价来说,往往是一波刺激。所以每年年底到次年年报披露期间,总有一批资金盯着这类ST股,想找“乌鸦变凤凰”的机会。

其次,它还有个“生物医药”的老概念。虽然现在实际业务占比小,但毕竟基因还在。万一哪天突然宣布研发突破,或者引进新药项目,市场情绪一激动,股价说不定就能飞一下。尤其是现在国家大力支持创新药,哪怕只是沾点边,也可能被资金拿来炒作。

再一个,它还有“国企改革”或者“资产注入”的想象空间。虽然目前控股股东比较分散,也没有明确的国资背景,但如果未来有战略投资者进来,或者大股东想盘活这个壳资源,也不是完全没可能。毕竟A股里“借壳上市”的案例不少,*ST股有时候就是那个“壳”。

另外,你还得提一句“长江经济带”或者“江苏区域振兴”这类宏观概念。公司地处江阴,属于长三角核心区域,地方政府对本地上市公司一般都有一定的扶持意愿。万一哪天政策利好落地,说不定也能蹭上一波热度。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概念大多都是“预期”和“想象”,真正落地的少。比如生物医药这块,这么多年也没见它推出什么重磅新药;林业业务更是没啥技术含量,靠天吃饭,利润薄得很。所以你要问我有没有硬核概念?我觉得真不多,更多是情绪驱动下的短期题材炒作。

而且我还发现一个问题:这家公司在投资者关系管理上做得不太好。董秘回复慢,电话打不通,互动平台上提问一堆,回应寥寥无几。这种态度,说实话挺影响市场信心的。你想啊,连基本沟通都不顺畅,谁还敢长期持有?

所以总结一下,*ST四环的概念属性更多体现在“困境反转”和“壳资源”这两个方向上。有没有价值?取决于你怎么看待它的未来走向。如果是短线投机,或许能找到机会;但要是想长期投资,就得掂量掂量这些概念到底靠不靠谱了。

前景怎么样?这家公司还能翻身吗?

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也一直在想。*ST四环的前景,说实话,真不好说。你说它没希望吧,它还在挂牌交易,没退市;你说它有希望吧,业绩年年亏,主业不清,管理层还时不时出点事。

先看看它面临的挑战吧。最大的问题就是盈利能力太弱。你翻翻近几年的财报,营业收入勉强维持在一两亿左右,但净利润动不动就是上千万甚至上亿的亏损。这意味着它不仅赚不到钱,还在持续烧钱。这种模式能撑多久?全靠外部输血或者变卖资产续命,显然不可持续。

然后是主营业务的问题。前面说了,现在主要靠林业收入撑着,但这块业务受季节、气候、市场需求影响很大,利润率低,抗风险能力差。而且种树这事儿,周期长,回款慢,根本没法支撑一家上市公司的估值逻辑。

然后是主营业务的问题。前面说了,现在主要

医药业务呢?理论上是有潜力的,但现实很骨感。它的干扰素产品已经老化,市场竞争激烈,新药研发又没见动静。研发投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专利数量也不多。在这种情况下,指望它靠创新药逆袭,难度太大。

再说治理结构。这家公司多年来一直存在实际控制人认定不清的问题。明明有股东持股比例不低,却没人敢站出来担责。董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内控漏洞百出。这样的公司,别说发展了,能正常运转都不容易。

还有监管压力。它已经被证监会多次处罚,包括信息披露违规、年报虚假记载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公司形象,还可能导致进一步的法律后果。一旦再被立案调查,股价很可能直接崩盘。

那有没有转机呢?也不是完全没有。比如,如果能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带来资金和管理经验,或许能盘活现有资产。或者通过资产重组,剥离亏损业务,聚焦某个有前景的方向,也有可能走出困境。

另外,退市制度也在逐步完善。现在A股对连续亏损的公司退市执行得越来越严,但同时也给了企业一定的整改期。如果*ST四环能在规定时间内实现盈利,还是有机会保住上市地位的。

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这种可能性并不高。没有明显的资产注入计划,也没有重大重组公告,日常经营也是按部就班,看不出任何积极变革的迹象。所以你说它能翻身?我觉得短期内难度非常大。

当然,资本市场从来不缺奇迹。有些ST股就是因为一次重组、一笔注资,瞬间逆转命运。但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更多是运气成分。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押注这种不确定性,风险实在太高。

所以我个人的看法是:*ST四环的前景不容乐观,除非出现重大利好事件,否则大概率会继续在低位徘徊,甚至面临退市风险。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基于现有信息做出的判断。

个股分析:这只股票到底值不值得研究?

你说值不值得研究?我觉得吧,只要是公开交易的股票,都有研究的价值。关键是你用什么角度去研究,抱着什么样的目的。

如果你是那种喜欢挖掘冷门股、寻找潜在机会的投资者,那*ST四环确实值得关注。毕竟它价格低,市值小,流动性虽然一般但不至于完全没人买。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比如年报预盈、股东变更、政策支持之类的,股价波动可能会比较大,适合做短线博弈。

但如果你是稳健型投资者,追求的是稳定回报和本金安全,那这只股票可能就不那么适合你了。它的不确定性太多了,财务数据经不起推敲,业务模式缺乏可持续性,管理层信誉也有瑕疵。拿着这样的股票,晚上睡觉估计都不踏实。

我还特意看了下它的股东结构。前十大股东里有不少是自然人,机构持仓极少。这说明专业投资者对它的认可度不高,更多的是散户在折腾。而散户集中度高的股票,往往容易出现非理性波动,追涨杀跌的情况比较多。

我还特意看了下它的股东结构。前十大股东里

成交量方面,平时一天也就几百万成交额,活跃的时候能到两三千万。比起那些动辄几十亿成交的大票来说,简直是“迷你级”的。这意味着买卖不方便,挂单稍微大一点就可能影响价格,流动性风险不小。

股价走势也是典型的ST股特征:长期横盘,偶尔来一波脉冲式上涨,然后又回到原点。你看它这几年的K线图,基本上就是在2块到4块之间来回震荡,没什么趋势性行情。这种走势,对技术派来说挺难操作的,很容易被洗出去。

股价走势也是典型的ST股特征:长期横盘,

还有一个问题是退市风险。虽然目前还没到强制退市的地步,但按照现在的经营状况,如果未来几年继续亏损,退市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一旦真退到三板市场,流动性会更差,变现难度更大。

不过话说回来,研究它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比如说,你可以把它当作一个观察A股ST生态的样本。看看这类公司是怎么挣扎求生的,有哪些常见的保壳手段,市场又是如何反应的。这对理解整个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其实是很有帮助的。

另外,它的历史变迁也很有意思。从曾经的“生物制药明星”沦落到今天的境地,背后反映的是很多老牌上市公司在转型过程中的困境。技术落后、管理僵化、战略失误……这些问题在其他公司身上也能看到影子。

所以我的看法是:*ST四环这只股票,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价值的,尤其适合对ST股、壳资源、退市机制感兴趣的人。但它是否适合作为投资标的,那就得看你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策略了。

技术分析:它的走势透露了哪些信号?

咱们再来聊聊技术面。虽然很多人说ST股不适合做技术分析,因为消息驱动太强,但我还是习惯性地看了看它的走势图,想看看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循。

先看月线级别。*ST四环的月K线整体呈现一个长期下行后的平台整理态势。从最高点十几块一路跌下来,最低探到过1块多,近几年基本在2-4元区间震荡。这种走势很典型,就是“阴跌之后横盘等待变盘”。

成交量方面,月线级别的量能一直很低迷,说明长期资金参与度不高。偶尔放量,基本都是配合一些消息,比如年报披露、监管处罚、股东增持之类的消息出来时,会有短期资金进场搏一把。

再看周线。你会发现它有几个明显的波段:比如2020年底到2021年初,有一波从2块多涨到近4块的行情;2022年下半年也有一次小幅反弹。这些上涨的共同特点是——持续时间短,涨幅有限,之后很快回落。典型的“消息驱动+游资快进快出”模式。

再看周线。你会发现它有几个明显的波段:比

MACD指标在这类股票上参考价值有限。经常出现底背离,但股价就是不涨;也有金叉信号,结果第二天就开始回调。说明单纯依赖技术指标在这里容易吃亏。

布林带来看,股价多数时间运行在中轨和下轨之间,偶尔触及上轨就会遭遇压制。这说明上方套牢盘较重,缺乏有效突破动能。只有当基本面或政策面出现实质性变化时,才有可能真正向上突破。

日线层面就更复杂了。由于波动频繁,K线形态杂乱,均线系统经常被打乱。5日、10日均线频繁交叉,30日和60日均线则长期向下倾斜,显示中期趋势仍然偏空。

但你也别忽视一些细节信号。比如当股价连续缩量下跌后突然放量阳线拉起,往往是短线资金介入的标志;或者当RSI进入超卖区(低于30)并开始拐头,配合成交量温和放大,也可能酝酿反弹。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ST四环的股价经常在某些整数关口附近反复震荡,比如2元、3元、4元。这些位置既是心理关口,也是筹码密集区,容易形成支撑或阻力。

另外,我发现它有个特点:每逢季报或年报发布前后,股价往往会提前异动。可能是有资金提前埋伏摘帽预期,也可能是利空兑现后的反抽。这种规律虽然不能保证每次都准,但至少提供了一个观察窗口。

另外,我发现它有个特点:每逢季报或年报发

总体来说,技术分析在这只股票上的作用更多是辅助性的。它不能告诉你该不该买,但可以帮助你判断当前所处的位置、市场情绪的变化以及可能的短期波动方向。如果你要做交易,建议结合消息面和资金流向一起看,别光盯着K线图。

基本面分析:它的底子到底有多薄?

好了,咱们来点实在的,看看*ST四环的基本面到底怎么样。毕竟股价可以炒,但公司终究是要靠业绩说话的。

先看最新的财务报表。我翻了一下它最近几年的年报和季报,说实话,数据真的不太好看。营业收入勉强维持在1亿到2亿之间,但净利润几乎年年亏损。2022年亏了几千万,2023年前三季度继续亏,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更是惨不忍睹。

什么叫“扣非净利润”?简单说就是剔除卖资产、政府补贴这些一次性收益后的真实盈利能力。*ST四环这块几乎是负的,说明它主业根本不赚钱,靠变卖东西或者拿补贴才能勉强维持账面不那么难看。

再看毛利率。林业业务的毛利大概在30%左右,听起来还行,但实际上这块业务规模有限,且受外部因素影响大。医药业务的毛利更高一些,但收入占比太小,对整体利润贡献微乎其微。

资产负债率方面,超过60%,不算特别高,但也绝对谈不上健康。特别是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偏低,说明短期偿债压力不小。账上现金也不多,经营活动现金流常年为负,靠融资活动勉强维持运转。

研发投入更是几乎可以忽略。作为一家曾以“生物制药”为名的公司,它的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连1%都不到。对比一下行业龙头动辄百分之十几的研发投入,差距不是一般的大。这意味着它根本没有能力开发新产品,只能吃老本。

资产质量方面也存在问题。应收账款占比较高,存货周转慢,固定资产折旧压力大。尤其是那些苗木资产,评估价值主观性强,变现困难,真要卖出去未必能值多少钱。

治理结构上,前面提过了,实控人模糊,董事会不稳定,内控缺陷多次被审计机构出具非标意见。这种公司,别说吸引优秀人才了,连正常的经营管理都成问题。

还有一个致命问题:持续经营能力存疑。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报告里多次提示“存在重大不确定性”,这就是明摆着告诉你——这公司能不能活下去,还得打个问号。

你说它有没有资产?有。比如土地、厂房、部分苗木资源,甚至还有一些药品批文。但这些资产能不能转化为实际收益,就是另一回事了。现实中,很多ST公司就是靠着这些“纸面资产”勉强维持不退市。

所以综合来看,*ST四环的基本面可以说是相当薄弱。盈利能力差、主业不清晰、管理混乱、现金流紧张,几乎集齐了所有高风险公司的特征。虽然还没到资不抵债的地步,但距离真正的危机也不远了。

当然,也有人会说:“只要不退市,就有希望。”这话没错,但希望归希望,现实归现实。投资者最终还是要面对公司能否产生真实价值这个问题。而现在看来,*ST四环在这方面交出的答卷,显然不及格。

相关自问自答

问:*ST四环现在还能买吗?
答:这我可说不准,每个人的风险偏好不一样。我只是把我知道的信息告诉你,买不买你自己决定。

问:它会不会退市?
答:目前还没有触发强制退市条件,但如果连续亏损下去,风险肯定是有的。具体还得看后续财报表现。

问:为什么一个制药公司现在主要靠种树赚钱?
答:这其实就是主业萎缩后的无奈之举。原来的医药业务做不起来,只好找点别的生意维持营收,不然连年报都出不了。

问:有没有可能重组?
答:理论上有可能,但到现在为止没看到实质性动作。如果有,肯定会发布公告,到时候市场反应也会很明显。

问:它的股价为什么总是涨不起来?
答:主要是缺乏业绩支撑和市场信心。没有好的基本面,光靠概念炒一阵子也就歇了。

问:散户能玩这种股票吗?
答:当然能,市场上大部分参与者都是散户。但得清楚自己在干什么,别盲目跟风。

问:它还有没有生物医药的技术积累?
答:有一些老产品和批文,但新技术、新药研发方面几乎没有进展,竞争力很弱。

问:它还有没有生物医药的技术积累?
答

问:为什么机构很少持仓?
答:因为风险太高,不确定性太大,不符合大多数机构的投资标准。

问:它和四环药业是一家吗?
答:不是,虽然名字像,但这是两家不同的公司,别搞混了。

问:如果想深入了解它,该看哪些资料?
答:建议去看它的定期报告、交易所公告、审计意见,还有券商的研究点评(如果有),这些都是公开信息。

责任编辑:admin888 标签:000518*ST四环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广告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ROE网 |股票知识

000518*ST四环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admin888

|

000518*ST四环股票,到底是个啥?

哎,你说这000518*ST四环,我最近也老刷到这个名字,心里就琢磨着,这到底是家干啥的公司啊?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挺懵的,毕竟带“*ST”前缀的股票,一听就让人有点紧张。但咱也不能光看标签就下结论对吧?所以我就自己查了查资料,翻了翻公告,跟几个炒股的朋友也聊了聊,慢慢对这家公司有了点了解。

先说说名字吧,“*ST四环”,听着像是医药行业的?因为“四环”这两个字,让我第一反应就是四环药业,以前好像听说过。果不其然,一查才知道,这公司全名叫“四环生物”,注册地在江苏江阴,最早是做生物医药起家的。不过现在嘛,情况可复杂多了,主业早就不是单纯的制药了。

你要是去翻它的历史,会发现这家公司其实挺“传奇”的。90年代上市,算是A股的老牌企业了,那时候主打产品是干扰素,治疗肝炎什么的,在当时还挺火。可后来呢?发展没跟上节奏,业绩一年不如一年,再加上各种管理问题、财务问题,慢慢就成了“披星戴帽”的对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ST”股。

说到“*ST”,可能有些人不太清楚这是啥意思。简单讲,就是公司连续两年亏损,被交易所特别处理,戴上“风险警示”的帽子。这种股票波动大,风险高,很多人避而远之,但也有人专门盯着这类股,想赌一把重组或者摘帽的机会。所以你看,*ST四环这票,本身就自带话题性。

那它现在到底在干啥呢?说实话,现在的业务结构挺乱的。表面上看,它还有医药板块,比如子公司江苏晨薇生态园科技有限公司,搞的是绿化苗木种植和销售。等等,你没听错,种树的!一个原本做生物医药的公司,现在主要收入来源居然是卖树苗?这跨度是不是有点大?

而且我还注意到,它旗下还有做肝素钠原料药的,但这块业务规模不大,利润贡献有限。更离谱的是,这几年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里,林业收入居然占了大头。你说这算不算“跨界跨得有点远”?从治病救人到种树造林,画风突变啊。

不过话说回来,这也不能全怪公司。毕竟医药行业竞争太激烈了,研发周期长、投入大,像四环这种资金和技术都不足的企业,很难突围。再加上过去几年公司内部治理问题频出,比如信息披露违规、实际控制人争议、甚至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这些都让它的经营雪上加霜。

所以你现在去看它的财报,可能会觉得有点“看不懂”。营收看着还行,但净利润常年亏损,扣非净利润更是惨不忍睹。资产负债率也不低,现金流紧张,典型的“僵尸企业”特征。但偏偏它还没退市,还在市场上交易,这就给了很多人想象空间。

*概念这块,ST四环有啥可炒的?

说到概念,我觉得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毕竟现在炒股,很多时候不是看基本面,而是看“故事”讲得好不好。那*ST四环有没有什么能讲的故事呢?

说到概念,我觉得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毕

首先,最直接的一个概念就是“ST摘帽预期”。你想啊,只要公司今年能扭亏为盈,明年就有机会申请撤销风险警示,变成普通股。这对股价来说,往往是一波刺激。所以每年年底到次年年报披露期间,总有一批资金盯着这类ST股,想找“乌鸦变凤凰”的机会。

其次,它还有个“生物医药”的老概念。虽然现在实际业务占比小,但毕竟基因还在。万一哪天突然宣布研发突破,或者引进新药项目,市场情绪一激动,股价说不定就能飞一下。尤其是现在国家大力支持创新药,哪怕只是沾点边,也可能被资金拿来炒作。

再一个,它还有“国企改革”或者“资产注入”的想象空间。虽然目前控股股东比较分散,也没有明确的国资背景,但如果未来有战略投资者进来,或者大股东想盘活这个壳资源,也不是完全没可能。毕竟A股里“借壳上市”的案例不少,*ST股有时候就是那个“壳”。

另外,你还得提一句“长江经济带”或者“江苏区域振兴”这类宏观概念。公司地处江阴,属于长三角核心区域,地方政府对本地上市公司一般都有一定的扶持意愿。万一哪天政策利好落地,说不定也能蹭上一波热度。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概念大多都是“预期”和“想象”,真正落地的少。比如生物医药这块,这么多年也没见它推出什么重磅新药;林业业务更是没啥技术含量,靠天吃饭,利润薄得很。所以你要问我有没有硬核概念?我觉得真不多,更多是情绪驱动下的短期题材炒作。

而且我还发现一个问题:这家公司在投资者关系管理上做得不太好。董秘回复慢,电话打不通,互动平台上提问一堆,回应寥寥无几。这种态度,说实话挺影响市场信心的。你想啊,连基本沟通都不顺畅,谁还敢长期持有?

所以总结一下,*ST四环的概念属性更多体现在“困境反转”和“壳资源”这两个方向上。有没有价值?取决于你怎么看待它的未来走向。如果是短线投机,或许能找到机会;但要是想长期投资,就得掂量掂量这些概念到底靠不靠谱了。

前景怎么样?这家公司还能翻身吗?

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也一直在想。*ST四环的前景,说实话,真不好说。你说它没希望吧,它还在挂牌交易,没退市;你说它有希望吧,业绩年年亏,主业不清,管理层还时不时出点事。

先看看它面临的挑战吧。最大的问题就是盈利能力太弱。你翻翻近几年的财报,营业收入勉强维持在一两亿左右,但净利润动不动就是上千万甚至上亿的亏损。这意味着它不仅赚不到钱,还在持续烧钱。这种模式能撑多久?全靠外部输血或者变卖资产续命,显然不可持续。

然后是主营业务的问题。前面说了,现在主要靠林业收入撑着,但这块业务受季节、气候、市场需求影响很大,利润率低,抗风险能力差。而且种树这事儿,周期长,回款慢,根本没法支撑一家上市公司的估值逻辑。

然后是主营业务的问题。前面说了,现在主要

医药业务呢?理论上是有潜力的,但现实很骨感。它的干扰素产品已经老化,市场竞争激烈,新药研发又没见动静。研发投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专利数量也不多。在这种情况下,指望它靠创新药逆袭,难度太大。

再说治理结构。这家公司多年来一直存在实际控制人认定不清的问题。明明有股东持股比例不低,却没人敢站出来担责。董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内控漏洞百出。这样的公司,别说发展了,能正常运转都不容易。

还有监管压力。它已经被证监会多次处罚,包括信息披露违规、年报虚假记载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公司形象,还可能导致进一步的法律后果。一旦再被立案调查,股价很可能直接崩盘。

那有没有转机呢?也不是完全没有。比如,如果能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带来资金和管理经验,或许能盘活现有资产。或者通过资产重组,剥离亏损业务,聚焦某个有前景的方向,也有可能走出困境。

另外,退市制度也在逐步完善。现在A股对连续亏损的公司退市执行得越来越严,但同时也给了企业一定的整改期。如果*ST四环能在规定时间内实现盈利,还是有机会保住上市地位的。

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这种可能性并不高。没有明显的资产注入计划,也没有重大重组公告,日常经营也是按部就班,看不出任何积极变革的迹象。所以你说它能翻身?我觉得短期内难度非常大。

当然,资本市场从来不缺奇迹。有些ST股就是因为一次重组、一笔注资,瞬间逆转命运。但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更多是运气成分。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押注这种不确定性,风险实在太高。

所以我个人的看法是:*ST四环的前景不容乐观,除非出现重大利好事件,否则大概率会继续在低位徘徊,甚至面临退市风险。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基于现有信息做出的判断。

个股分析:这只股票到底值不值得研究?

你说值不值得研究?我觉得吧,只要是公开交易的股票,都有研究的价值。关键是你用什么角度去研究,抱着什么样的目的。

如果你是那种喜欢挖掘冷门股、寻找潜在机会的投资者,那*ST四环确实值得关注。毕竟它价格低,市值小,流动性虽然一般但不至于完全没人买。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比如年报预盈、股东变更、政策支持之类的,股价波动可能会比较大,适合做短线博弈。

但如果你是稳健型投资者,追求的是稳定回报和本金安全,那这只股票可能就不那么适合你了。它的不确定性太多了,财务数据经不起推敲,业务模式缺乏可持续性,管理层信誉也有瑕疵。拿着这样的股票,晚上睡觉估计都不踏实。

我还特意看了下它的股东结构。前十大股东里有不少是自然人,机构持仓极少。这说明专业投资者对它的认可度不高,更多的是散户在折腾。而散户集中度高的股票,往往容易出现非理性波动,追涨杀跌的情况比较多。

我还特意看了下它的股东结构。前十大股东里

成交量方面,平时一天也就几百万成交额,活跃的时候能到两三千万。比起那些动辄几十亿成交的大票来说,简直是“迷你级”的。这意味着买卖不方便,挂单稍微大一点就可能影响价格,流动性风险不小。

股价走势也是典型的ST股特征:长期横盘,偶尔来一波脉冲式上涨,然后又回到原点。你看它这几年的K线图,基本上就是在2块到4块之间来回震荡,没什么趋势性行情。这种走势,对技术派来说挺难操作的,很容易被洗出去。

股价走势也是典型的ST股特征:长期横盘,

还有一个问题是退市风险。虽然目前还没到强制退市的地步,但按照现在的经营状况,如果未来几年继续亏损,退市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一旦真退到三板市场,流动性会更差,变现难度更大。

不过话说回来,研究它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比如说,你可以把它当作一个观察A股ST生态的样本。看看这类公司是怎么挣扎求生的,有哪些常见的保壳手段,市场又是如何反应的。这对理解整个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其实是很有帮助的。

另外,它的历史变迁也很有意思。从曾经的“生物制药明星”沦落到今天的境地,背后反映的是很多老牌上市公司在转型过程中的困境。技术落后、管理僵化、战略失误……这些问题在其他公司身上也能看到影子。

所以我的看法是:*ST四环这只股票,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价值的,尤其适合对ST股、壳资源、退市机制感兴趣的人。但它是否适合作为投资标的,那就得看你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策略了。

技术分析:它的走势透露了哪些信号?

咱们再来聊聊技术面。虽然很多人说ST股不适合做技术分析,因为消息驱动太强,但我还是习惯性地看了看它的走势图,想看看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循。

先看月线级别。*ST四环的月K线整体呈现一个长期下行后的平台整理态势。从最高点十几块一路跌下来,最低探到过1块多,近几年基本在2-4元区间震荡。这种走势很典型,就是“阴跌之后横盘等待变盘”。

成交量方面,月线级别的量能一直很低迷,说明长期资金参与度不高。偶尔放量,基本都是配合一些消息,比如年报披露、监管处罚、股东增持之类的消息出来时,会有短期资金进场搏一把。

再看周线。你会发现它有几个明显的波段:比如2020年底到2021年初,有一波从2块多涨到近4块的行情;2022年下半年也有一次小幅反弹。这些上涨的共同特点是——持续时间短,涨幅有限,之后很快回落。典型的“消息驱动+游资快进快出”模式。

再看周线。你会发现它有几个明显的波段:比

MACD指标在这类股票上参考价值有限。经常出现底背离,但股价就是不涨;也有金叉信号,结果第二天就开始回调。说明单纯依赖技术指标在这里容易吃亏。

布林带来看,股价多数时间运行在中轨和下轨之间,偶尔触及上轨就会遭遇压制。这说明上方套牢盘较重,缺乏有效突破动能。只有当基本面或政策面出现实质性变化时,才有可能真正向上突破。

日线层面就更复杂了。由于波动频繁,K线形态杂乱,均线系统经常被打乱。5日、10日均线频繁交叉,30日和60日均线则长期向下倾斜,显示中期趋势仍然偏空。

但你也别忽视一些细节信号。比如当股价连续缩量下跌后突然放量阳线拉起,往往是短线资金介入的标志;或者当RSI进入超卖区(低于30)并开始拐头,配合成交量温和放大,也可能酝酿反弹。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ST四环的股价经常在某些整数关口附近反复震荡,比如2元、3元、4元。这些位置既是心理关口,也是筹码密集区,容易形成支撑或阻力。

另外,我发现它有个特点:每逢季报或年报发布前后,股价往往会提前异动。可能是有资金提前埋伏摘帽预期,也可能是利空兑现后的反抽。这种规律虽然不能保证每次都准,但至少提供了一个观察窗口。

另外,我发现它有个特点:每逢季报或年报发

总体来说,技术分析在这只股票上的作用更多是辅助性的。它不能告诉你该不该买,但可以帮助你判断当前所处的位置、市场情绪的变化以及可能的短期波动方向。如果你要做交易,建议结合消息面和资金流向一起看,别光盯着K线图。

基本面分析:它的底子到底有多薄?

好了,咱们来点实在的,看看*ST四环的基本面到底怎么样。毕竟股价可以炒,但公司终究是要靠业绩说话的。

先看最新的财务报表。我翻了一下它最近几年的年报和季报,说实话,数据真的不太好看。营业收入勉强维持在1亿到2亿之间,但净利润几乎年年亏损。2022年亏了几千万,2023年前三季度继续亏,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更是惨不忍睹。

什么叫“扣非净利润”?简单说就是剔除卖资产、政府补贴这些一次性收益后的真实盈利能力。*ST四环这块几乎是负的,说明它主业根本不赚钱,靠变卖东西或者拿补贴才能勉强维持账面不那么难看。

再看毛利率。林业业务的毛利大概在30%左右,听起来还行,但实际上这块业务规模有限,且受外部因素影响大。医药业务的毛利更高一些,但收入占比太小,对整体利润贡献微乎其微。

资产负债率方面,超过60%,不算特别高,但也绝对谈不上健康。特别是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偏低,说明短期偿债压力不小。账上现金也不多,经营活动现金流常年为负,靠融资活动勉强维持运转。

研发投入更是几乎可以忽略。作为一家曾以“生物制药”为名的公司,它的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连1%都不到。对比一下行业龙头动辄百分之十几的研发投入,差距不是一般的大。这意味着它根本没有能力开发新产品,只能吃老本。

资产质量方面也存在问题。应收账款占比较高,存货周转慢,固定资产折旧压力大。尤其是那些苗木资产,评估价值主观性强,变现困难,真要卖出去未必能值多少钱。

治理结构上,前面提过了,实控人模糊,董事会不稳定,内控缺陷多次被审计机构出具非标意见。这种公司,别说吸引优秀人才了,连正常的经营管理都成问题。

还有一个致命问题:持续经营能力存疑。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报告里多次提示“存在重大不确定性”,这就是明摆着告诉你——这公司能不能活下去,还得打个问号。

你说它有没有资产?有。比如土地、厂房、部分苗木资源,甚至还有一些药品批文。但这些资产能不能转化为实际收益,就是另一回事了。现实中,很多ST公司就是靠着这些“纸面资产”勉强维持不退市。

所以综合来看,*ST四环的基本面可以说是相当薄弱。盈利能力差、主业不清晰、管理混乱、现金流紧张,几乎集齐了所有高风险公司的特征。虽然还没到资不抵债的地步,但距离真正的危机也不远了。

当然,也有人会说:“只要不退市,就有希望。”这话没错,但希望归希望,现实归现实。投资者最终还是要面对公司能否产生真实价值这个问题。而现在看来,*ST四环在这方面交出的答卷,显然不及格。

相关自问自答

问:*ST四环现在还能买吗?
答:这我可说不准,每个人的风险偏好不一样。我只是把我知道的信息告诉你,买不买你自己决定。

问:它会不会退市?
答:目前还没有触发强制退市条件,但如果连续亏损下去,风险肯定是有的。具体还得看后续财报表现。

问:为什么一个制药公司现在主要靠种树赚钱?
答:这其实就是主业萎缩后的无奈之举。原来的医药业务做不起来,只好找点别的生意维持营收,不然连年报都出不了。

问:有没有可能重组?
答:理论上有可能,但到现在为止没看到实质性动作。如果有,肯定会发布公告,到时候市场反应也会很明显。

问:它的股价为什么总是涨不起来?
答:主要是缺乏业绩支撑和市场信心。没有好的基本面,光靠概念炒一阵子也就歇了。

问:散户能玩这种股票吗?
答:当然能,市场上大部分参与者都是散户。但得清楚自己在干什么,别盲目跟风。

问:它还有没有生物医药的技术积累?
答:有一些老产品和批文,但新技术、新药研发方面几乎没有进展,竞争力很弱。

问:它还有没有生物医药的技术积累?
答

问:为什么机构很少持仓?
答:因为风险太高,不确定性太大,不符合大多数机构的投资标准。

问:它和四环药业是一家吗?
答:不是,虽然名字像,但这是两家不同的公司,别搞混了。

问:如果想深入了解它,该看哪些资料?
答:建议去看它的定期报告、交易所公告、审计意见,还有券商的研究点评(如果有),这些都是公开信息。


股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