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650ST加加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admin888
|002650ST加加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来聊聊我眼中的这家企业
嘿,朋友,今天咱们不聊别的,就来好好唠一唠这只叫“ST加加”的股票,代码是002650。说实话,这名字听着就有点意思,“加加”听起来挺亲切的,但前面又挂了个“ST”,这就让人心里咯噔一下了。你要是跟我一样,平时也爱看两眼股市,那肯定对这个名字不陌生。不过,它到底是个啥情况?值不值得我们多看一眼?今天我就用自己的话,像朋友聊天那样,跟你掰扯掰扯这只股。
一、先说说这是个啥公司?
你知道吗,ST加加其实全名叫“加加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听这名字就知道,它是做食品的,而且主打的是调味品这一块。你家厨房里有没有酱油?有没有生抽老抽?有没有蚝油或者鸡精?这些啊,可能就有它家的产品。他们最出名的应该就是“加加酱油”了,我记得小时候我家餐桌上就摆过一瓶,红黄相间的包装,还挺显眼的。
这家公司是湖南的企业,总部在宁乡,成立时间也不短了,大概是在1996年左右吧。后来在2012年的时候,成功在深交所上市了,当时也算是挺风光的一件事。毕竟那时候能上市的民营企业不多,尤其是做传统食品加工的,更显得不容易。
所以从背景来看,它不是那种突然冒出来的网红概念股,也不是搞高科技的,而是实打实地做实体经济的,属于消费类里的细分领域——调味品行业。你说它接地气吧,确实很接地气;你说它科技含量高吧,那还真谈不上。
二、“ST”到底是啥意思?为啥会被戴上这个帽子?
哎,说到这儿就得提那个让人心头一紧的“ST”了。很多人一看股票前面带个ST,第一反应就是:“完了,这公司是不是要完蛋了?”其实也不能完全这么说,但确实说明它出了问题。
ST是“Special Treatment”的缩写,翻译过来就是“特别处理”。这是交易所为了提醒投资者:这家公司财务状况或者其他方面有问题,风险比较高,你要小心点。一般来说,连续两年亏损,或者净资产为负,或者审计报告被出具非标意见,都有可能被戴上这个帽子。
加加食品就是在2023年因为净利润连续为负,加上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被实施了退市风险警示,也就是*ST,后来虽然摘掉了星号变成了ST,但还是在风险区里晃荡着。
我查了一下它的年报,前几年业绩确实不太好看。2021年亏了一大笔,2022年也没扭亏,到了2023年才勉强有点起色,但整体盈利能力还是弱。而且你还记得吗?之前还爆出过信息披露违规的事儿,董事长都被罚了,这对公司的信誉影响可不小。
所以说,这个“ST”不是白来的,是有原因的。但它现在还在交易,说明还没到退市那一步,还有整改和翻身的机会。
三、它的主营业务是啥?靠什么赚钱?
咱们再往深了挖一挖,看看这家公司到底靠啥吃饭。前面说了,它是做调味品的,那具体有哪些产品呢?
主要就是酱油、食醋、鸡精、蚝油、料酒这些厨房常备的东西。其中酱油是它的拳头产品,占营收的大头。你去超市转一圈,货架上能看到“加加”牌的酱油,价格不算贵,定位应该是中端市场,比海天便宜一点,但比一些杂牌子又要好些。
除了酱油,它也在推一些高端系列,比如有机酱油、零添加酱油之类的,想往健康方向靠。这几年大家不是都讲究“减盐”“无添加”嘛,它也顺势推出了这类产品,算是跟上了消费趋势。
另外,它还有植物油业务,比如菜籽油、花生油这些,不过这块占比不大,而且竞争太激烈了,金龙鱼、鲁花这些巨头压着,它在这块基本没啥话语权。
销售渠道方面,它还是以传统经销为主,线上也有布局,但说实话,比起那些玩直播带货、短视频营销的品牌来说,它的电商动作慢了半拍。你在抖音、小红书上搜“加加酱油”,相关内容少得可怜,热度完全没法跟头部品牌比。
所以总结一下,它的主业还算清晰,就是调味品制造和销售,核心产品是酱油。但问题是,这个行业已经非常成熟了,龙头老大牢牢占据市场份额,它作为一个二线品牌,想要突围并不容易。
四、行业竞争有多激烈?它处在什么位置?
说到调味品这个行业,你可能觉得不就是瓶瓶罐罐嘛,能有多大技术含量?但实际上,这个行业的门槛虽然不高,但品牌壁垒和渠道壁垒非常高。
你想啊,老百姓买酱油,一般都会认牌子。家里用惯了海天,就不会轻易换别的。超市货架就那么点地方,谁家铺货多、促销猛,谁就能抢到消费者的眼球。再加上物流成本、经销商关系这些隐形门槛,新品牌想进来很难,老品牌想翻身也不容易。
目前整个调味品市场的格局基本上是“一超多强”。海天味业是绝对的老大,市占率遥遥领先,就像白酒里的茅台一样,地位稳固。然后是中炬高新(厨邦)、千禾味业这些,算是第二梯队。而加加食品呢,勉强算在第三梯队边缘,稍微再往下掉一点,可能就被归为“其他”了。
我在网上看过一组数据,说是全国酱油市场的集中度越来越高,前五大品牌的市场份额加起来已经超过70%。这意味着剩下的几百家企业只能瓜分不到三成的市场,竞争那是相当惨烈。
而且这几年原材料价格波动也大,大豆、小麦这些涨价,直接压缩了利润空间。像加加这样的企业,既没有规模优势来摊薄成本,又缺乏强大的品牌溢价能力,定价权很弱,夹在中间真是左右为难。
所以你说它有没有机会?有,但前提是必须找到差异化路线,要么打出真正的品质优势,要么在营销上实现突破。否则光靠传统的打法,很难杀出重围。
五、基本面分析:财务状况到底咋样?
好了,接下来咱们得动点真格的了,看看它的“底子”怎么样。毕竟炒股不能光听故事,还得看财报,对吧?
我翻了它近几年的年报,说实话,看得我心里有点发毛。先说营业收入,2021年大概是20亿出头,2022年掉到了18亿左右,2023年略有回升,大概回到了19亿上下。这说明它的销售规模一直在原地踏步,甚至还有倒退的趋势。
再看净利润,那就更惨了。2021年亏损近一个亿,2022年继续亏,差不多亏了八九千万,直到2023年才勉强盈利了几百万。注意啊,是“几百万”,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这点利润真的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了。
毛利率方面,大概维持在20%左右,相比海天30%以上的水平,明显偏低。净利率更是低得可怜,有时候连1%都不到。这说明它的盈利能力非常脆弱,稍微有点风吹草动,立马就会亏损。
资产负债率倒是不算太高,大概在40%-50%之间,属于可控范围。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也都还行,短期偿债压力不算太大。但它有一个隐患,就是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比较长,说明回款速度慢,资金占用严重。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它的存货周转率逐年下降,意味着产品卖得越来越慢,库存积压的风险在上升。这对于快消品行业来说可不是个好信号。
研发投入这块,说实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每年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例不到1%,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说明它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上的投入非常有限,更多还是依赖老产品吃老本。
综合来看,它的基本面可以说是“弱而不崩”。没有资不抵债,也没有现金流断裂,但盈利能力差、增长停滞、竞争力不足这些问题都很明显。属于那种“还能活着,但活得不太滋润”的状态。
六、技术分析:股价走势透露了啥信息?
聊完基本面,咱们换个角度,来看看它的股价表现。毕竟咱们炒股票,最终还是要看图形和走势的,对吧?
ST加加的股价这些年可以说是“跌宕起伏”,但总体趋势是向下的。我记得它刚上市那会儿,股价一度冲到过十几块钱(复权后),但现在呢?长期在2块到3块之间徘徊,最低的时候甚至跌破过2元。
从K线图上看,这几年基本上是一个震荡下行的通道。偶尔会有反弹,比如2023年下半年有过一波拉升,涨到了3块多,但很快又被打下来了。这种行情特别折磨人,进去的人容易套牢,出来的又怕错过反转。
成交量方面也比较低迷,大部分时间都是缩量运行,说明市场关注度不高,主力资金也不太愿意碰这种ST股。只有在一些消息刺激下,比如传闻要重组、要摘帽的时候,才会突然放量拉几个涨停,然后迅速回落。
技术指标上,MACD经常处于死叉状态,RSI也多数时间在低位徘徊,显示空头力量占优。均线系统呈现空头排列,短期均线压着长期均线,典型的弱势格局。
当然啦,也有朋友说:“你看它现在价格这么低,会不会是底部区域?”这话听起来有道理,但你要知道,低价≠便宜,尤其是在ST股里。很多ST股都能在1块多待好几年,根本看不到反转的迹象。所以不能单纯因为价格低就觉得它有潜力。
另外,它的日K线波动幅度有时候挺大的,特别是遇到利好或利空消息时,一天涨5%、跌5%都很常见。这说明它的投机属性比较强,适合短线博弈,但不适合长期持有。
总的来说,从技术面看,它目前仍处于弱势调整阶段,缺乏明确的趋势性机会。如果有资金关注,可能会有一些波段性的炒作,但持续性存疑。
七、有哪些概念题材可以讲?
现在炒股的人都喜欢听“故事”,尤其是那些带概念的股票,哪怕业绩不好,只要有题材,也能炒一把。那ST加加有没有啥概念可讲呢?
首先,它本身属于“食品饮料”板块,这是大消费的一部分。虽然这两年消费股整体不太景气,但毕竟民以食为天,总有人关注。
其次,它也算是“调味品概念股”,跟海天、中炬高新这些是一类的。只不过人家是龙头,它是边缘选手。
再者,它还有“ST摘帽预期”这个题材。每年年报发布前后,总会有一波ST股因为业绩改善而申请撤销风险警示,市场就会提前炒作。如果加加今年能顺利扭亏,并且解决内控问题,理论上是有摘帽可能性的。这个预期一旦形成,短期内可能会吸引一些资金进场。
另外,它也曾被传过“国企混改”或者“引入战投”的消息,虽然最后都没落地,但也说明市场上有人在猜测它的资本运作空间。毕竟现在不少地方都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像这种老牌食品企业,说不定哪天就被国资接手了。
还有人提到它是“湖南本地股”,在区域振兴政策下,也可能受到一定关注。不过这方面的影响比较间接,不能当成主要逻辑。
总的来说,它的概念不算多,也不算强,但在特定时间段里,比如年报季、摘帽季,还是有可能被资金拿出来炒一炒的。只是这种炒作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追高的话风险不小。
八、未来前景怎么样?有没有翻身的机会?
这个问题可能是大家最关心的:它以后到底有没有希望?
我觉得吧,这事得分两面看。如果说它能回到十年前那种高速增长的状态,那基本不可能了。行业红利期早就过去了,市场饱和,竞争白热化,它又没足够的资源去打价格战或者品牌战。
但如果换个思路,只要管理层真下决心改革,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
比如说,它可以聚焦细分市场。现在很多人追求健康饮食,零添加、有机、减盐酱油需求在上升。如果它能把这部分产品做出特色,建立起口碑,未必不能打开新局面。
再比如,它可以加强渠道建设,特别是在电商和新零售方面发力。现在很多老品牌都在转型,通过直播、社群营销等方式触达年轻消费者。加加如果能在这方面补课,或许能找回一些存在感。
还有就是内部治理问题。之前因为信披违规被处罚,说明公司治理存在漏洞。如果能真正完善内部控制,提升透明度,恢复资本市场信心,对未来融资和发展都有好处。
至于资本运作,不排除将来会有资产重组、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可能性。毕竟它是个上市公司壳资源,虽然质地一般,但在某些资本眼里,还是有价值的。
当然了,这些都只是“可能性”,能不能实现,还得看实际行动。目前来看,它的动作还不够快,改革力度也不够大,给人一种“温水煮青蛙”的感觉。
所以我的判断是:短期内难有大作为,中长期要看变革决心。如果一切顺利,也许能慢慢走出困境;如果继续原地踏步,那恐怕只会越来越边缘化。
九、和其他同类公司比,它差在哪?
咱们不妨拿它跟几个同行比一比,看看差距到底出在哪。
先看海天味业。人家营收上百亿,净利润几十亿,品牌家喻户晓,渠道遍布全国,研发实力强,管理规范。无论是规模、利润还是抗风险能力,都不是一个量级的。
再说中炬高新(厨邦)。虽然也被ST过,但它背靠大股东支持,地理位置优越(广东),品牌形象鲜明(“厨邦=美味+生活”),近年来也在积极拓展新品类。相比之下,加加的品牌辨识度就弱多了。
还有千禾味业,主打“零添加”概念,精准切入健康赛道,在西南地区根基深厚,增长势头也不错。而加加虽然也推零添加产品,但宣传力度不够,消费者认知度低。
就连李锦记、龟甲万这些外资品牌,在高端市场都有稳定的客户群,而加加几乎没有涉足高端领域。
所以你看,不管是比规模、比品牌、比渠道、比创新,它都落在后面。唯一的优势可能是价格亲民,但这在当前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反而成了劣势——便宜不代表受欢迎。
这也反映出一个问题:它缺乏清晰的战略定位。想走大众路线吧,拼不过海天;想走高端路线吧,品牌支撑不了;想搞差异化吧,又缺乏持续投入。结果就是卡在中间,不上不下。
十、散户该不该关注这只股?
这个问题真不好回答。你说它完全没有看点吧,也不是;但要说值得重点配置,那显然也不现实。
如果你是个稳健型投资者,追求的是稳定分红和长期增值,那我觉得它可能不太适合你。毕竟现在连盈利都不稳定,分红更是多年未见,基本面支撑太弱。
但如果你是个喜欢折腾的短线玩家,愿意承担一定风险去博弈政策变化或者题材炒作,那它倒是可以纳入观察池。特别是每年临近年报披露的时候,ST股的摘帽行情总是会引发一波关注,这时候说不定有机会。
不过我得提醒一句,玩ST股就跟走钢丝似的,收益可能高,但摔下来也疼。你看它每天的振幅,动不动就百分之四五,情绪驱动明显,很容易被主力资金牵着鼻子走。你要是心态不好,追涨杀跌,很可能就成了接盘侠。
另外,信息透明度也是个问题。ST公司有时候公告发得不及时,或者内容模棱两可,普通散户很难第一时间掌握真实情况。等你知道的时候,股价早就反应完了。
所以我个人的看法是:可以了解,可以跟踪,但别重仓,更别当成主仓位来操作。把它当作市场情绪的一个观察窗口,也许更有意义。
十一、总结一下我的看法
唠了这么多,我自己也捋一捋思路。
ST加加这家公司,本质上是一家传统的调味品制造商,有过辉煌,也经历过低谷。它的问题很明显:业绩长期低迷、盈利能力弱、市场竞争激烈、品牌影响力不足、内部管理有待提升。这些都是硬伤。
但它也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至少还在正常经营,产品还在市场上流通,员工也没大规模裁员,说明基本盘还在。而且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它还有一定的融资能力和资本运作空间。
未来的路怎么走,关键看管理层有没有决心和能力推动变革。如果是小修小补,估计也就这样了;但如果能真正动刀改革,比如优化产品结构、强化品牌营销、改善公司治理,还是有可能逐步走出泥潭的。
至于股价,短期内受情绪和消息影响较大,中长期还得看基本面能否实质性改善。技术面上目前偏弱,缺乏趋势性机会,更多是结构性或事件性行情。
总之,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好股”或“烂股”,而是一个充满矛盾和不确定性的复杂个体。你可以说它风险高,也可以说它有潜在弹性。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自然会有不同的解读。
相关自问自答环节
Q:ST加加是什么类型的股票?
A:它是一家主营调味品的消费品公司股票,目前因财务问题被实施风险警示,属于ST类股票。
Q:它为什么会被ST?
A:主要是因为连续年度亏损,同时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和信息披露违规等问题,触发了交易所的风险警示条件。
Q:它现在还能正常生产吗?
A:能,根据公开信息,公司仍在持续经营,产品仍在市场销售,生产经营并未中断。
Q:它有摘帽的可能性吗?
A:理论上有可能,前提是2024年财报实现盈利,且内部控制问题得到整改并通过审计,才能申请撤销ST。
Q:它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谁?
A:主要包括海天味业、中炬高新、千禾味业、李锦记等调味品企业。
Q:它最近有没有重组计划?
A:截至目前,并无官方公告显示正在进行重大资产重组,但市场偶有相关传闻。
Q:它的股价为什么这么低?
A:一方面是因为业绩不佳导致估值下修,另一方面是ST身份降低了投资者信心,流动性较差。
Q:它分红吗?
A:近年来由于盈利不稳定,基本没有现金分红记录。
Q:它属于哪个板块?
A:属于食品饮料板块中的调味品细分行业,同时也是ST板块的一员。
Q:普通人能不能买这只股票?
A:可以买卖,但需开通ST股交易权限,且应充分了解其高风险特性。
Q:它有没有核心技术?
A:调味品行业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其生产工艺较为成熟,目前未见显著技术壁垒。
Q:它在网上卖得好吗?
A:电商平台有一定布局,但销量和品牌声量相较于头部品牌仍有较大差距。
Q:它未来有机会翻身吗?
A:有机会,但需要管理层有效推进改革,提升产品竞争力和运营效率,过程可能较漫长。
Q:它和加加酱油是同一家吗?
A:是的,市面上常见的“加加酱油”就是这家公司生产的主打产品。
Q:它会被退市吗?
A:目前尚未触及强制退市标准,若后续年度继续亏损或出现其他合规问题,则存在退市风险。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儿吧。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帮你更全面地了解这只股票。我不是专家,也不代表任何机构,纯粹是以一个普通股民的角度,分享一些我看过的资料和自己的思考。希望对你有点帮助。炒股这事儿,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做功课,别轻信别人一句话就冲动下单。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