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股票 > 财经资讯 > 股票知识

001311多利科技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2025-10-09 18:19:20 来源:本站 作者: admin888
分享到
关注ROE网在线: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ROE网在线客服

001311多利科技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一、我最近在看这只股票,叫001311多利科技,你听说过吗?

说实话,我也是最近才注意到这只股票的。之前一直关注新能源、光伏这些热门赛道,结果有朋友聊起多利科技,说它虽然名字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其实已经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干了好多年了。我就顺手查了一下,发现它确实是2023年才上市的新股,代码是001311,全名叫“上海多利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听这名字,就知道它是做汽车相关的,而且还是科技类企业。

一开始我还以为它是搞智能驾驶或者芯片的,后来一了解,原来它的主业是冲压零部件和模具制造,主要客户包括特斯拉、比亚迪、蔚来这些新能源车企。这就挺有意思的了,毕竟现在新能源车这么火,给这些大厂供货的企业,自然也容易被市场关注到。


二、那它到底属于什么概念?是不是蹭热点啊?

这个问题我也琢磨过一阵子。你说它是新能源概念吧,它确实沾边;说是汽车零部件,也没错;还有人说它是特斯拉概念股,因为公开资料里提到它是特斯拉的一级供应商。所以你看,它身上贴了不少标签。

不过我觉得吧,它还真不是纯粹蹭热点的那种公司。你想想,它从2004年就成立了,最早是做模具起家的,后来慢慢转型做车身结构件、底盘件这些冲压产品。这么多年下来,技术积累是实打实的。而且它能进特斯拉的供应链,说明品控和交付能力都得过硬,这种门槛可不是随便哪家小厂都能跨过去的。

另外,它也被归类为“专精特新”企业,这个称号在国内制造业里算是个含金量比较高的标签了。说明它在细分领域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不是那种靠低价拼市场的低端厂商。

所以综合来看,它的概念不算虚,至少业务是落地的,客户也是真实的。当然,市场炒概念的时候可能会放大它的光环,但我们自己心里得清楚,它本质上是一家制造型企业,不是互联网公司那种讲故事的类型。


三、那它的主营业务到底是什么?靠什么赚钱?

说到赚钱这块,我就得仔细捋一捋了。多利科技的核心业务其实是两大块:一块是冲压零部件,另一块是模具开发。其中,冲压件占了收入的大头,大概有八成以上。

什么叫冲压件呢?简单说,就是把钢板放进大型冲压机里,压成车身上的各种结构件,比如车门框、A柱、B柱、底盘支架这些。这些东西看起来不起眼,但对整车的安全性和刚性特别重要。尤其是新能源车,电池包要装在底盘上,对结构件的要求更高。

而模具呢,是生产这些冲压件的前提。你可以理解为“生产机器的机器”。多利科技不仅能做零件,还能自己设计和制造模具,这就形成了一个闭环。这样一来,客户找他们合作,就不只是买个零件那么简单,而是可以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

他们的客户名单还挺亮眼的。除了前面提到的特斯拉、比亚迪,还有理想、小鹏、长城、上汽这些主流车企。特别是特斯拉,据说多利在上海和江苏的工厂都紧挨着特斯拉的超级工厂,就是为了实现“近距离配套”,减少物流成本,提高响应速度。

至于盈利模式,主要是按订单生产和销售。价格方面会根据材料成本、加工难度、订单规模来谈,利润率不会特别高,毕竟制造业嘛,走的是规模化路线。但他们这几年毛利率稳定在25%左右,在同行里算不错的水平了。


四、这家公司的发展前景怎么样?未来有机会吗?

谈到前景,我觉得得分短期和长期来看。短期来说,它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新能源车的放量。你想啊,现在国内新能源渗透率已经超过30%,还在往上走,每多卖一辆电动车,就需要更多的车身结构件。而多利又是几家头部新势力的供应商,订单基本不愁。

而且他们还在不断扩产能。比如在江苏盐城建的新基地,规划年产能几十万吨,专门服务于长三角一带的车企集群。这种布局很聪明,既降低了运输成本,又能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但从长期看,挑战也不少。首先是行业竞争太激烈了。国内做冲压件的厂家一大把,像宁波华翔、常青股份、联明股份这些上市公司都在抢市场。大家拼价格、拼交付、拼服务,利润空间很容易被压缩。

但从长期看,挑战也不少。首先是行业竞争太

其次,汽车行业本身就在转型。以后如果一体化压铸技术普及了,传统冲压件的需求会不会被替代?这也是个潜在风险。像特斯拉已经在用6000吨甚至更大的压铸机直接做出整个后底板,省去了几十个冲压件的焊接组装过程。这对传统冲压企业来说,是个不小的冲击。

不过话说回来,一体化压铸也不是万能的。它适合做大部件,但很多小件、异形件还是得靠冲压。而且新技术推广需要时间,传统工艺在未来十年内应该还是主流。所以多利只要能保持技术和管理上的优势,不至于被淘汰。

还有一个看点是国际化。目前他们的客户基本都在国内,但如果哪天能打进欧洲或者美国的供应链,比如成为特斯拉柏林工厂或德州工厂的供应商,那成长空间就打开了。不过这条路不容易,海外认证周期长,标准也更严,得一步步来。

总的来说,前景有亮点也有压力,不能光看好的一面,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关键还得看管理层能不能把握住趋势,持续提升竞争力。


五、那我们来看看它的财务情况,基本面到底扎实不扎实?

说到基本面,我就得翻财报了。多利科技是2023年2月上市的,所以公开的年报数据还不多,主要是2022年和2023年的。不过从已有的信息来看,整体还算健康。

说到基本面,我就得翻财报了。多利科技是2

先看营收。2022年营业收入大概是36亿左右,到了2023年涨到了接近45亿,同比增长差不多25%。这个增速在制造业里算是挺快的了,说明市场需求确实在释放。

净利润方面,2022年大约是5.8亿,2023年到了7.2亿上下,增幅也跟得上营收。更难得的是,它的净利率一直维持在16%左右,在汽车零部件行业里算是偏高的。一般这类企业能做到10%就算不错了,说明它的成本控制和议价能力都不弱。

再看资产负债表。截至2023年底,总资产大概90亿出头,负债率在50%左右。这个水平不算低,但考虑到它正在扩张期,建新厂、买设备都需要钱,适度加杠杆也能理解。关键是它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还过得去,短期偿债压力不大。

现金流方面,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连续两年为正,2023年超过6亿元,比净利润还高一点,说明赚的钱是真的落袋了,没有太多应收账款堆积。这一点我很看重,毕竟有些公司账面利润好看,但钱收不回来,最后还是白忙。

现金流方面,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连续两年为正

研发投入这块,他们每年投入大概占营收的3%-4%,不算特别高,但在传统制造企业里也算正常。毕竟不像芯片或软件公司那样需要疯狂烧钱搞研发。他们的创新更多体现在工艺优化和自动化升级上,比如引入机器人焊接、智能检测系统这些。

研发投入这块,他们每年投入大概占营收的3

股东结构方面,控股股东是公司创始人团队,持股比例比较高,说明控制权集中,决策效率可能更高一些。机构投资者也在逐步进入,北向资金和几只公募基金都有持仓,说明专业投资者对它是有一定认可的。

股东结构方面,控股股东是公司创始人团队,

当然,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它的客户集中度有点高,前五大客户贡献了将近七成的收入,其中特斯拉一家就占了两成以上。一旦某个大客户调整供应链,或者压价厉害,对公司业绩影响会比较大。

当然,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它的客

另外,原材料成本波动也是一个变量。钢铁价格起伏大的时候,即使他们有成本转嫁机制,也不可能完全规避风险。这部分在财报附注里也有提示。

总的来说,基本面属于中等偏上水平——不是那种惊艳型选手,但也没有明显硬伤。属于那种脚踏实地干活、慢慢积累实力的类型。


六、技术面上看,这只股票走势如何?有没有什么规律?

技术分析这块,我是边学边看,不敢说得太绝对。但我观察了多利科技上市以来的日线图、周线图,还是能看出一些特点的。

它2023年2月上市,发行价是每股62元左右。刚上市那会儿,因为赶上新能源热度,一度冲到90元以上,涨幅不小。但随后就开始震荡回落,最低跌到60元附近,几乎回到发行价。这种走势在新股里挺常见的,先炒一波,然后回归理性。

从2024年开始,股价逐渐企稳,成交量也开始温和放大。特别是在一季度财报发布前后,有过一波明显的上涨,最高摸到78元。这说明市场对它的业绩兑现是有反应的。

目前(以2025年初为参考)股价在70-75元区间来回震荡,均线系统呈现多头排列的迹象,5日、10日、20日均线依次向上,MACD指标也在零轴上方运行,短期趋势看起来偏强。

但也有一些隐患。比如上方80元是一个心理关口,同时也是前期高点区域,压力不小。如果不能有效突破并站稳,可能会再次回调。另外,RSI指标有时候会冲到70以上,显示超买状态,这时候追高就得小心了。

从成交量来看,大部分时间都比较平稳,没有出现异常放量的情况。只有在重大消息出来时,比如中标新项目、公布分红方案,才会突然放量拉升。这说明主力资金操作相对克制,不太喜欢搞剧烈波动。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它的换手率不算高,日均大概在2%-3%之间。这意味着流通盘里的筹码比较稳定,散户参与度不高,更多是机构和中长期投资者在持有。

如果你喜欢做波段,我觉得可以在68元以下适当关注,75元以上谨慎追涨。当然,这只是基于历史走势的一个观察,不代表未来一定会这样走。

总之,技术面目前处于震荡偏强的状态,没有明显的破位风险,但也缺乏爆发性的催化剂。属于那种需要耐心持有的类型。


七、和其他同类公司比,它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这个问题我也对比过几家同行,比如宁波华翔、常青股份、联明股份、文灿股份这些。横向一对比,优缺点就出来了。

先说优势。第一,客户质量高。多利科技的客户名单里,特斯拉、比亚迪、蔚来这些全是当前最能打的新能源品牌,订单稳定性强。相比之下,有些同行还在依赖传统燃油车客户,转型没那么快。

第二,区位布局好。它的生产基地集中在长三角,靠近上海、江苏一带,正好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带的核心区域。物流效率高,响应速度快,这点在主机厂眼里很重要。

第三,一体化服务能力较强。既能做模具,又能做冲压件,还能提供焊接总成,相当于一条龙服务。客户省心,粘性也高。而有些公司只做单一环节,议价能力就弱一些。

再说劣势。第一,规模还不够大。虽然营收四五十亿听着不少,但在整个汽车零部件行业里只能算中游水平。像华域汽车那种千亿级的巨头,根本不是一个量级。规模小意味着采购议价能力弱,抗风险能力也差一些。

第二,技术壁垒不算顶尖。它的核心技术还是传统的冷冲压工艺,虽然成熟可靠,但跟文灿股份那种主打高压铸造、轻量化材料的企业相比,创新性略显不足。未来如果行业技术路线变了,可能会被动。

第三,盈利能力虽好,但增长可持续性有待验证。目前的高毛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客户订单饱满,一旦需求放缓,或者竞争对手降价抢份额,利润空间可能被压缩。

第三,盈利能力虽好,但增长可持续性有待验

第四,品牌知名度不高。普通投资者甚至很多业内人士都没怎么听说过这家公司,导致它的估值长期偏低。同样是汽配股,有些名字响亮的就能享受溢价,而多利就得靠业绩一点点证明自己。

所以综合来看,它属于“有亮点但不够突出”的那一类。比下有余,比上不足。要想脱颖而出,还得在技术研发、产能扩张、客户多元化方面继续努力。


八、它的估值现在贵吗?值不值得长期拿着?

估值这个问题,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来拆解一下。

首先看市盈率(PE)。按2023年净利润7.2亿计算,当前市值大概在250亿左右,对应动态市盈率大约是35倍。这个数字放在整个A股市场里不算便宜,但如果放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里,尤其是零部件板块,其实也算合理。

你看同行业的宁波华翔,PE大概30倍左右;文灿股份因为押注一体化压铸,炒得比较高,曾经到过50倍以上。相比之下,多利科技的估值并没有明显泡沫。

再看市净率(PB),目前大概在2.8倍左右。对于一家净资产收益率(ROE)常年保持在15%以上的公司来说,这个PB水平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它赚钱能力还不错,资产质量也行。

不过也要注意,现在的估值已经反映了对未来增长的预期。如果你认为它接下来几年还能保持20%以上的复合增速,那35倍PE不算贵;但如果你觉得行业增速会放缓,或者它面临激烈竞争导致利润下滑,那这个价格可能就偏高了。

至于要不要长期拿着,这就得看你自己的投资风格了。如果你偏好稳健型标的,愿意陪一家企业慢慢成长,那它的基本面支撑是够的。但如果你追求高弹性、快回报,可能就会觉得它节奏太慢,不如去选一些题材更猛的股票。

另外还得提醒一句,估值是动态的。今天看着合理,不代表一年后还合理。万一哪季度业绩不及预期,或者行业政策变化,股价也可能大幅调整。所以别光看静态数字,得持续跟踪它的经营变化。


九、我对这只股票的整体印象是什么?

说实话,看完这么多资料,我对多利科技的印象是:它不像那种让人一眼惊艳的明星股,但它有种“踏实干活”的气质。

它不做PPT,不讲故事,就是老老实实给车企供货,一年接几十亿订单,赚几亿利润。它的增长逻辑也很清晰——跟着新能源车一起长大。只要电动车还在卖,它的生意就不会差。

当然,它也有局限。比如技术上不够前沿,估值上缺乏想象力,股价波动也不够刺激。但它胜在真实、可追踪、有数据支撑。

我觉得它更适合那些相信“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基本盘”的投资者。你不指望它一夜暴富,但愿意相信时间的力量,相信优质制造企业终会被市场看见。

它不是风口上的猪,而是默默修路的人。也许短期内没人注意,但路修好了,车自然会跑上来。


十、总结一下,我能从这只股票上学到什么?

通过研究多利科技,我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区分“热闹”和“价值”。

市场上每天都有各种概念在炒,今天AI,明天机器人,后天又换成低空经济。大家都想抓住下一个十倍股,结果往往是追高被套。

而像多利科技这样的公司,它不在聚光灯下,新闻不多,讨论很少,但它实实在在地参与着中国制造业的升级进程。它的成长可能缓慢,但每一步都踩在实地上。

这也让我意识到,投资不只是选股票,更是选择一种认知方式。你是愿意追逐短期情绪,还是愿意理解一家企业的运作逻辑?

当然,我不是说所有冷门股都值得投,也不是说热门股都不能碰。我只是觉得,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静下心来读一份年报,看一张财务报表,搞清楚一家公司到底是干什么的,本身就是一种修行。

多利科技不一定适合每个人,但它提醒了我:在这个浮躁的市场里,依然有人在认真做事。而作为投资者,我们至少可以做到——认真看待。


相关自问自答问题

Q:多利科技是国企还是民企?
A:它是民营企业,实际控制人是创始人团队,没有国资背景。

Q:它主要的产品有哪些?
A:主要包括车身结构件、底盘件、座椅骨架等冲压零部件,以及配套的模具开发。

Q:它和特斯拉的合作关系稳定吗?
A:根据公开信息,它是特斯拉的一级供应商,合作关系已持续多年,但具体合同细节未披露。

Q:它有没有涉及出口业务?
A:目前主要市场在国内,海外业务占比很小,尚未大规模拓展国际市场。

Q:它的分红情况怎么样?
A:上市后有过现金分红,2022年度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含税),股息率在当时环境下属于中等水平。

Q:它有没有被机构调研过?
A:有,多家券商和基金公司曾对其进行调研,关注点集中在客户结构、产能扩张和毛利率变化。

Q:它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什么?
A:主要包括客户集中度高、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新技术替代的风险。

Q:它有没有参与一体化压铸?
A:目前主营业务仍以传统冲压为主,尚未大规模布局一体化压铸,但已在关注相关技术趋势。

Q:它有没有参与一体化压铸?
A:目前

Q:它的ROE水平如何?
A:近年来净资产收益率保持在15%左右,在制造业中属于较好水平。

Q:它未来会不会发可转债或增发?
A:目前没有公告相关计划,但不排除未来因扩产需要进行再融资的可能性。

Q:它在行业内的排名是多少?
A:没有权威的全国排名,但从客户质量和营收规模看,属于国内汽车冲压件领域的中上游企业。

Q:它有没有获得过政府补贴?
A:有部分政府补助计入其他收益,但金额不大,不是利润的主要来源。

Q:它的员工人数有多少?
A:截至2023年,员工总数约3000人左右,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苏、安徽等地的生产基地。

Q:它有没有环保方面的隐患?
A:作为制造企业,存在一定的能耗和排放,但据公开资料,其环保设施齐全,未发生重大违规事件。

Q:它是否具备智能制造能力?
A:正在推进智能化改造,部分车间已引入自动化生产线和MES系统,但整体仍处于转型升级过程中。

责任编辑:admin888 标签:001311多利科技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广告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ROE网 |股票知识

001311多利科技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admin888

|

001311多利科技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一、我最近在看这只股票,叫001311多利科技,你听说过吗?

说实话,我也是最近才注意到这只股票的。之前一直关注新能源、光伏这些热门赛道,结果有朋友聊起多利科技,说它虽然名字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其实已经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干了好多年了。我就顺手查了一下,发现它确实是2023年才上市的新股,代码是001311,全名叫“上海多利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听这名字,就知道它是做汽车相关的,而且还是科技类企业。

一开始我还以为它是搞智能驾驶或者芯片的,后来一了解,原来它的主业是冲压零部件和模具制造,主要客户包括特斯拉、比亚迪、蔚来这些新能源车企。这就挺有意思的了,毕竟现在新能源车这么火,给这些大厂供货的企业,自然也容易被市场关注到。


二、那它到底属于什么概念?是不是蹭热点啊?

这个问题我也琢磨过一阵子。你说它是新能源概念吧,它确实沾边;说是汽车零部件,也没错;还有人说它是特斯拉概念股,因为公开资料里提到它是特斯拉的一级供应商。所以你看,它身上贴了不少标签。

不过我觉得吧,它还真不是纯粹蹭热点的那种公司。你想想,它从2004年就成立了,最早是做模具起家的,后来慢慢转型做车身结构件、底盘件这些冲压产品。这么多年下来,技术积累是实打实的。而且它能进特斯拉的供应链,说明品控和交付能力都得过硬,这种门槛可不是随便哪家小厂都能跨过去的。

另外,它也被归类为“专精特新”企业,这个称号在国内制造业里算是个含金量比较高的标签了。说明它在细分领域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不是那种靠低价拼市场的低端厂商。

所以综合来看,它的概念不算虚,至少业务是落地的,客户也是真实的。当然,市场炒概念的时候可能会放大它的光环,但我们自己心里得清楚,它本质上是一家制造型企业,不是互联网公司那种讲故事的类型。


三、那它的主营业务到底是什么?靠什么赚钱?

说到赚钱这块,我就得仔细捋一捋了。多利科技的核心业务其实是两大块:一块是冲压零部件,另一块是模具开发。其中,冲压件占了收入的大头,大概有八成以上。

什么叫冲压件呢?简单说,就是把钢板放进大型冲压机里,压成车身上的各种结构件,比如车门框、A柱、B柱、底盘支架这些。这些东西看起来不起眼,但对整车的安全性和刚性特别重要。尤其是新能源车,电池包要装在底盘上,对结构件的要求更高。

而模具呢,是生产这些冲压件的前提。你可以理解为“生产机器的机器”。多利科技不仅能做零件,还能自己设计和制造模具,这就形成了一个闭环。这样一来,客户找他们合作,就不只是买个零件那么简单,而是可以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

他们的客户名单还挺亮眼的。除了前面提到的特斯拉、比亚迪,还有理想、小鹏、长城、上汽这些主流车企。特别是特斯拉,据说多利在上海和江苏的工厂都紧挨着特斯拉的超级工厂,就是为了实现“近距离配套”,减少物流成本,提高响应速度。

至于盈利模式,主要是按订单生产和销售。价格方面会根据材料成本、加工难度、订单规模来谈,利润率不会特别高,毕竟制造业嘛,走的是规模化路线。但他们这几年毛利率稳定在25%左右,在同行里算不错的水平了。


四、这家公司的发展前景怎么样?未来有机会吗?

谈到前景,我觉得得分短期和长期来看。短期来说,它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新能源车的放量。你想啊,现在国内新能源渗透率已经超过30%,还在往上走,每多卖一辆电动车,就需要更多的车身结构件。而多利又是几家头部新势力的供应商,订单基本不愁。

而且他们还在不断扩产能。比如在江苏盐城建的新基地,规划年产能几十万吨,专门服务于长三角一带的车企集群。这种布局很聪明,既降低了运输成本,又能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但从长期看,挑战也不少。首先是行业竞争太激烈了。国内做冲压件的厂家一大把,像宁波华翔、常青股份、联明股份这些上市公司都在抢市场。大家拼价格、拼交付、拼服务,利润空间很容易被压缩。

但从长期看,挑战也不少。首先是行业竞争太

其次,汽车行业本身就在转型。以后如果一体化压铸技术普及了,传统冲压件的需求会不会被替代?这也是个潜在风险。像特斯拉已经在用6000吨甚至更大的压铸机直接做出整个后底板,省去了几十个冲压件的焊接组装过程。这对传统冲压企业来说,是个不小的冲击。

不过话说回来,一体化压铸也不是万能的。它适合做大部件,但很多小件、异形件还是得靠冲压。而且新技术推广需要时间,传统工艺在未来十年内应该还是主流。所以多利只要能保持技术和管理上的优势,不至于被淘汰。

还有一个看点是国际化。目前他们的客户基本都在国内,但如果哪天能打进欧洲或者美国的供应链,比如成为特斯拉柏林工厂或德州工厂的供应商,那成长空间就打开了。不过这条路不容易,海外认证周期长,标准也更严,得一步步来。

总的来说,前景有亮点也有压力,不能光看好的一面,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关键还得看管理层能不能把握住趋势,持续提升竞争力。


五、那我们来看看它的财务情况,基本面到底扎实不扎实?

说到基本面,我就得翻财报了。多利科技是2023年2月上市的,所以公开的年报数据还不多,主要是2022年和2023年的。不过从已有的信息来看,整体还算健康。

说到基本面,我就得翻财报了。多利科技是2

先看营收。2022年营业收入大概是36亿左右,到了2023年涨到了接近45亿,同比增长差不多25%。这个增速在制造业里算是挺快的了,说明市场需求确实在释放。

净利润方面,2022年大约是5.8亿,2023年到了7.2亿上下,增幅也跟得上营收。更难得的是,它的净利率一直维持在16%左右,在汽车零部件行业里算是偏高的。一般这类企业能做到10%就算不错了,说明它的成本控制和议价能力都不弱。

再看资产负债表。截至2023年底,总资产大概90亿出头,负债率在50%左右。这个水平不算低,但考虑到它正在扩张期,建新厂、买设备都需要钱,适度加杠杆也能理解。关键是它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还过得去,短期偿债压力不大。

现金流方面,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连续两年为正,2023年超过6亿元,比净利润还高一点,说明赚的钱是真的落袋了,没有太多应收账款堆积。这一点我很看重,毕竟有些公司账面利润好看,但钱收不回来,最后还是白忙。

现金流方面,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连续两年为正

研发投入这块,他们每年投入大概占营收的3%-4%,不算特别高,但在传统制造企业里也算正常。毕竟不像芯片或软件公司那样需要疯狂烧钱搞研发。他们的创新更多体现在工艺优化和自动化升级上,比如引入机器人焊接、智能检测系统这些。

研发投入这块,他们每年投入大概占营收的3

股东结构方面,控股股东是公司创始人团队,持股比例比较高,说明控制权集中,决策效率可能更高一些。机构投资者也在逐步进入,北向资金和几只公募基金都有持仓,说明专业投资者对它是有一定认可的。

股东结构方面,控股股东是公司创始人团队,

当然,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它的客户集中度有点高,前五大客户贡献了将近七成的收入,其中特斯拉一家就占了两成以上。一旦某个大客户调整供应链,或者压价厉害,对公司业绩影响会比较大。

当然,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它的客

另外,原材料成本波动也是一个变量。钢铁价格起伏大的时候,即使他们有成本转嫁机制,也不可能完全规避风险。这部分在财报附注里也有提示。

总的来说,基本面属于中等偏上水平——不是那种惊艳型选手,但也没有明显硬伤。属于那种脚踏实地干活、慢慢积累实力的类型。


六、技术面上看,这只股票走势如何?有没有什么规律?

技术分析这块,我是边学边看,不敢说得太绝对。但我观察了多利科技上市以来的日线图、周线图,还是能看出一些特点的。

它2023年2月上市,发行价是每股62元左右。刚上市那会儿,因为赶上新能源热度,一度冲到90元以上,涨幅不小。但随后就开始震荡回落,最低跌到60元附近,几乎回到发行价。这种走势在新股里挺常见的,先炒一波,然后回归理性。

从2024年开始,股价逐渐企稳,成交量也开始温和放大。特别是在一季度财报发布前后,有过一波明显的上涨,最高摸到78元。这说明市场对它的业绩兑现是有反应的。

目前(以2025年初为参考)股价在70-75元区间来回震荡,均线系统呈现多头排列的迹象,5日、10日、20日均线依次向上,MACD指标也在零轴上方运行,短期趋势看起来偏强。

但也有一些隐患。比如上方80元是一个心理关口,同时也是前期高点区域,压力不小。如果不能有效突破并站稳,可能会再次回调。另外,RSI指标有时候会冲到70以上,显示超买状态,这时候追高就得小心了。

从成交量来看,大部分时间都比较平稳,没有出现异常放量的情况。只有在重大消息出来时,比如中标新项目、公布分红方案,才会突然放量拉升。这说明主力资金操作相对克制,不太喜欢搞剧烈波动。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它的换手率不算高,日均大概在2%-3%之间。这意味着流通盘里的筹码比较稳定,散户参与度不高,更多是机构和中长期投资者在持有。

如果你喜欢做波段,我觉得可以在68元以下适当关注,75元以上谨慎追涨。当然,这只是基于历史走势的一个观察,不代表未来一定会这样走。

总之,技术面目前处于震荡偏强的状态,没有明显的破位风险,但也缺乏爆发性的催化剂。属于那种需要耐心持有的类型。


七、和其他同类公司比,它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这个问题我也对比过几家同行,比如宁波华翔、常青股份、联明股份、文灿股份这些。横向一对比,优缺点就出来了。

先说优势。第一,客户质量高。多利科技的客户名单里,特斯拉、比亚迪、蔚来这些全是当前最能打的新能源品牌,订单稳定性强。相比之下,有些同行还在依赖传统燃油车客户,转型没那么快。

第二,区位布局好。它的生产基地集中在长三角,靠近上海、江苏一带,正好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带的核心区域。物流效率高,响应速度快,这点在主机厂眼里很重要。

第三,一体化服务能力较强。既能做模具,又能做冲压件,还能提供焊接总成,相当于一条龙服务。客户省心,粘性也高。而有些公司只做单一环节,议价能力就弱一些。

再说劣势。第一,规模还不够大。虽然营收四五十亿听着不少,但在整个汽车零部件行业里只能算中游水平。像华域汽车那种千亿级的巨头,根本不是一个量级。规模小意味着采购议价能力弱,抗风险能力也差一些。

第二,技术壁垒不算顶尖。它的核心技术还是传统的冷冲压工艺,虽然成熟可靠,但跟文灿股份那种主打高压铸造、轻量化材料的企业相比,创新性略显不足。未来如果行业技术路线变了,可能会被动。

第三,盈利能力虽好,但增长可持续性有待验证。目前的高毛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客户订单饱满,一旦需求放缓,或者竞争对手降价抢份额,利润空间可能被压缩。

第三,盈利能力虽好,但增长可持续性有待验

第四,品牌知名度不高。普通投资者甚至很多业内人士都没怎么听说过这家公司,导致它的估值长期偏低。同样是汽配股,有些名字响亮的就能享受溢价,而多利就得靠业绩一点点证明自己。

所以综合来看,它属于“有亮点但不够突出”的那一类。比下有余,比上不足。要想脱颖而出,还得在技术研发、产能扩张、客户多元化方面继续努力。


八、它的估值现在贵吗?值不值得长期拿着?

估值这个问题,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来拆解一下。

首先看市盈率(PE)。按2023年净利润7.2亿计算,当前市值大概在250亿左右,对应动态市盈率大约是35倍。这个数字放在整个A股市场里不算便宜,但如果放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里,尤其是零部件板块,其实也算合理。

你看同行业的宁波华翔,PE大概30倍左右;文灿股份因为押注一体化压铸,炒得比较高,曾经到过50倍以上。相比之下,多利科技的估值并没有明显泡沫。

再看市净率(PB),目前大概在2.8倍左右。对于一家净资产收益率(ROE)常年保持在15%以上的公司来说,这个PB水平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它赚钱能力还不错,资产质量也行。

不过也要注意,现在的估值已经反映了对未来增长的预期。如果你认为它接下来几年还能保持20%以上的复合增速,那35倍PE不算贵;但如果你觉得行业增速会放缓,或者它面临激烈竞争导致利润下滑,那这个价格可能就偏高了。

至于要不要长期拿着,这就得看你自己的投资风格了。如果你偏好稳健型标的,愿意陪一家企业慢慢成长,那它的基本面支撑是够的。但如果你追求高弹性、快回报,可能就会觉得它节奏太慢,不如去选一些题材更猛的股票。

另外还得提醒一句,估值是动态的。今天看着合理,不代表一年后还合理。万一哪季度业绩不及预期,或者行业政策变化,股价也可能大幅调整。所以别光看静态数字,得持续跟踪它的经营变化。


九、我对这只股票的整体印象是什么?

说实话,看完这么多资料,我对多利科技的印象是:它不像那种让人一眼惊艳的明星股,但它有种“踏实干活”的气质。

它不做PPT,不讲故事,就是老老实实给车企供货,一年接几十亿订单,赚几亿利润。它的增长逻辑也很清晰——跟着新能源车一起长大。只要电动车还在卖,它的生意就不会差。

当然,它也有局限。比如技术上不够前沿,估值上缺乏想象力,股价波动也不够刺激。但它胜在真实、可追踪、有数据支撑。

我觉得它更适合那些相信“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基本盘”的投资者。你不指望它一夜暴富,但愿意相信时间的力量,相信优质制造企业终会被市场看见。

它不是风口上的猪,而是默默修路的人。也许短期内没人注意,但路修好了,车自然会跑上来。


十、总结一下,我能从这只股票上学到什么?

通过研究多利科技,我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区分“热闹”和“价值”。

市场上每天都有各种概念在炒,今天AI,明天机器人,后天又换成低空经济。大家都想抓住下一个十倍股,结果往往是追高被套。

而像多利科技这样的公司,它不在聚光灯下,新闻不多,讨论很少,但它实实在在地参与着中国制造业的升级进程。它的成长可能缓慢,但每一步都踩在实地上。

这也让我意识到,投资不只是选股票,更是选择一种认知方式。你是愿意追逐短期情绪,还是愿意理解一家企业的运作逻辑?

当然,我不是说所有冷门股都值得投,也不是说热门股都不能碰。我只是觉得,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静下心来读一份年报,看一张财务报表,搞清楚一家公司到底是干什么的,本身就是一种修行。

多利科技不一定适合每个人,但它提醒了我:在这个浮躁的市场里,依然有人在认真做事。而作为投资者,我们至少可以做到——认真看待。


相关自问自答问题

Q:多利科技是国企还是民企?
A:它是民营企业,实际控制人是创始人团队,没有国资背景。

Q:它主要的产品有哪些?
A:主要包括车身结构件、底盘件、座椅骨架等冲压零部件,以及配套的模具开发。

Q:它和特斯拉的合作关系稳定吗?
A:根据公开信息,它是特斯拉的一级供应商,合作关系已持续多年,但具体合同细节未披露。

Q:它有没有涉及出口业务?
A:目前主要市场在国内,海外业务占比很小,尚未大规模拓展国际市场。

Q:它的分红情况怎么样?
A:上市后有过现金分红,2022年度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含税),股息率在当时环境下属于中等水平。

Q:它有没有被机构调研过?
A:有,多家券商和基金公司曾对其进行调研,关注点集中在客户结构、产能扩张和毛利率变化。

Q:它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什么?
A:主要包括客户集中度高、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新技术替代的风险。

Q:它有没有参与一体化压铸?
A:目前主营业务仍以传统冲压为主,尚未大规模布局一体化压铸,但已在关注相关技术趋势。

Q:它有没有参与一体化压铸?
A:目前

Q:它的ROE水平如何?
A:近年来净资产收益率保持在15%左右,在制造业中属于较好水平。

Q:它未来会不会发可转债或增发?
A:目前没有公告相关计划,但不排除未来因扩产需要进行再融资的可能性。

Q:它在行业内的排名是多少?
A:没有权威的全国排名,但从客户质量和营收规模看,属于国内汽车冲压件领域的中上游企业。

Q:它有没有获得过政府补贴?
A:有部分政府补助计入其他收益,但金额不大,不是利润的主要来源。

Q:它的员工人数有多少?
A:截至2023年,员工总数约3000人左右,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苏、安徽等地的生产基地。

Q:它有没有环保方面的隐患?
A:作为制造企业,存在一定的能耗和排放,但据公开资料,其环保设施齐全,未发生重大违规事件。

Q:它是否具备智能制造能力?
A:正在推进智能化改造,部分车间已引入自动化生产线和MES系统,但整体仍处于转型升级过程中。


股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