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股票 > 投资组合 > 投资组合头条

605365立达信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2025-10-10 09:20:51 来源:本站 作者: admin888
分享到
关注ROE网在线: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ROE网在线客服

605365立达信股票,到底是个啥?

哎,最近老听人聊这只股票,605365,立达信。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没太在意,毕竟现在市面上的股票太多了,名字又长得拗口,记都记不住。但后来发现,身边好几个朋友都在讨论它,有的说这公司挺有潜力,有的说它概念不错,还有的说技术面看着挺稳。我就有点好奇了,这立达信到底是干啥的?值不值得多了解一下?

先来聊聊,立达信是做什么的?

你别说,我还真去查了一下。立达信这家公司,全名叫立达信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听着就挺高科技的吧?其实它最早是从做照明产品起家的,比如LED灯、教室灯、办公灯这些。不过这几年转型转得挺猛,现在已经不是单纯的灯具厂了,而是往“物联网+智慧教育”这个方向走。

他们现在主打的是智慧校园解决方案,简单点说,就是给学校装智能系统。比如教室里的灯光可以根据自然光自动调节亮度,空调能根据人数和温度自动开关,还有空气质量监测、安防监控、能耗管理等等。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未来学校的模样?而且他们还做智慧家居、智慧城市的一些项目,业务范围其实挺广的。

他们现在主打的是智慧校园解决方案,简单点

所以你看,它已经从一个传统的制造企业,慢慢变成了一个科技型、服务型的企业。这种转型在A股里还挺常见的,尤其是那些想摆脱“低端制造”标签的公司。不过转型成功不成功,还得看后面的实际业绩支撑。

所以你看,它已经从一个传统的制造企业,慢

那它的股票代码是605365,这是什么时候上市的?

对,605365是它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的代码。我记得它是2021年7月左右上的市,那时候发行价好像是14块多。刚上市那会儿,市场情绪还不错,毕竟是新股嘛,大家总有点新鲜感。一开始涨得也还可以,后来随着整个市场风格切换,特别是科技股波动加大,它的股价也就跟着上下起伏。

说实话,我翻了下K线图,这股票自从上市以来,走势不算特别强势,但也算不上弱势。中间有过一波小行情,尤其是在“智慧教育”这个概念被炒热的时候,股价明显动了一下。不过整体来看,属于那种走得比较稳,但爆发力不太强的类型。

说实话,我翻了下K线图,这股票自从上市以

说到概念,立达信到底沾了哪些热点?

这个问题问得好。现在炒股的人,谁不关心“概念”啊?有没有概念,有时候比业绩还重要。那立达信到底沾了哪些概念呢?

首先,最明显的肯定是“物联网”。你看它名字里就带“物联科技”,这不是明摆着吗?物联网这几年一直是政策支持的方向,不管是智慧城市还是工业互联网,都离不开这个概念。虽然它规模可能比不上华为、中兴那种大厂,但在细分领域也算有一席之地。

其次,就是“智慧教育”。这个概念近几年特别火,尤其是国家一直在推教育信息化、数字化校园建设。立达信正好踩在这个风口上,他们的智慧教室解决方案,确实有不少学校在用。有些地方的招投标信息里也能看到他们的身影,说明不是空喊口号。

其次,就是“智慧教育”。这个概念近几年特

再一个,就是“节能环保”和“碳中和”。你想啊,LED照明本身就是节能产品,再加上他们做的能耗管理系统,能帮学校、办公楼省电,这不就符合绿色发展的大趋势嘛?虽然这块业务的利润可能不高,但政治正确很重要啊,至少在宣传上占优势。

还有人说它沾边“人工智能”,这个我觉得稍微有点牵强。目前来看,他们的系统更多是自动化控制,离真正的AI还有点距离。不过未来如果加入大数据分析、行为识别这些功能,倒是可以往AI方向靠一靠。

总的来说,它的概念不算特别炸裂,但胜在“组合拳”打得不错——物联网+教育+节能,三个方向都能蹭到热度,不至于被市场完全遗忘。

那它的基本面怎么样?值不值得长期关注?

哎,说到基本面,这就得认真看了。毕竟概念再好,最后还得看公司能不能赚钱,能不能持续发展。

我翻了它最近几年的财报,大致情况是这样的:营收一直在增长,从2020年的二十多亿,到2023年已经接近三十亿了,增速不算特别快,但还算稳定。净利润方面,大概在2亿到3亿之间波动,利润率不算高,大概8%到10%的样子。这在制造业里其实不算差,但跟那些动不动净利率20%以上的科技公司比,就显得平平无奇了。

它的客户结构也比较有意思,一部分是海外出口,主要是欧美市场,做传统照明产品的;另一部分是国内的政府和学校采购,做智慧校园项目的。这两个市场的特点不一样:海外市场相对成熟,但竞争激烈,利润薄;国内市场增长快,但回款周期长,账期压力大。

另外,它的研发投入占比这几年在提升,大概占到营收的4%到5%,这在传统制造企业里算是不错的了。毕竟转型要做软件、做系统集成,不投研发肯定不行。不过比起真正的科技公司,比如做芯片或者AI算法的那种,这个投入比例还是偏低。

资产负债表方面,整体还算健康,负债率不算高,现金流也基本能覆盖运营需求。但应收账款一直是个隐患,尤其是做政府和学校项目,经常要等一年甚至更久才能回款,这对企业的资金链是个考验。

还有一个问题是毛利率。它的综合毛利率大概在25%左右,其中传统照明产品毛利低,大概15%-20%,而智慧校园解决方案能到30%以上。这说明高附加值业务确实在提升,但占比还不够大,整体盈利能力受限。

所以你说它基本面好不好?我觉得属于“中规中矩”。没有暴雷风险,也没有特别亮眼的增长点。属于那种你不会一眼爱上,但深入了解后会觉得“嗯,还行”的公司。

技术面上,这只股票走得怎么样?

技术分析这块,我平时也喜欢看看。虽然我知道不能全信,但至少能帮我们判断一下市场情绪和短期趋势。

先看周线级别。605365自上市以来,整体走了一个“过山车”行情。刚上市冲到30多块,然后一路回调,最低跌到15块附近,差不多腰斩了。之后在15到25这个区间来回震荡,持续了快两年。今年年初有一次小幅突破,冲到26块左右,但没站稳,又回落了。

从均线系统看,目前股价在60周均线附近徘徊,MACD指标在零轴上下反复金叉死叉,说明多空双方拉锯得很厉害。成交量方面,大部分时间都比较清淡,只有在消息面刺激或者板块轮动时才会放量。

从均线系统看,目前股价在60周均线附近徘

再看日线。最近几个月,它基本上在一个箱体里运行,上沿大概是24-25块,下沿是18-19块。每次接近上沿就会遇到抛压,跌破下沿又会有资金进来托底。这种走势说明市场对它的分歧比较大——有人觉得便宜了该买,有人觉得没故事该卖。

RSI指标经常在40到60之间波动,既没进入超卖区,也没进超买区,典型的震荡市特征。布林带也是收口状态,意味着变盘可能不远了,就看是向上突破还是向下破位。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它和“智慧教育”板块的相关性越来越强。每当教育信息化有利好消息,比如某个城市启动智慧校园建设,或者政策文件提到数字化教学,它的股价往往会有反应。这说明资金已经开始把它当作板块标的来对待,而不是单纯看个股。

不过话说回来,技术面只能告诉我们“现在在哪”,不能保证“将来去哪”。尤其对于这种基本面一般、题材不算顶级的股票,光靠技术信号操作风险不小。

那它的行业地位如何?竞争对手都有谁?

这个问题我也琢磨过。你说一个公司好不好,除了自己看财报,还得看它在行业里排第几,对手强不强。

立达信在传统LED照明领域,算是国内比较靠前的品牌之一,但远远称不上龙头。像欧普照明、雷士照明、三雄极光这些,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都比它大。特别是在民用市场,立达信的存在感没那么强。

但在智慧校园这个细分赛道,它的布局算是比较早的。目前国内做这个方向的公司不多,主要有几家:一个是鸿合科技,做交互平板起家的,也在推智慧教室;另一个是科大讯飞,人家有AI语音技术加持,搞智慧教育有天然优势;还有一些系统集成商,比如太极股份、东软集团,但他们更多是做大型政务项目,不像立达信专注在校园场景。

所以严格来说,立达信在“智慧校园硬件+系统集成”这个细分领域,是有一定先发优势的。他们在全国做了不少样板工程,客户口碑也不错。但问题在于,这个市场总量还不大,而且很容易被巨头跨界打击。比如科大讯飞要是哪天决定全面发力硬件,立达信的压力就会很大。

另外,它的商业模式也有局限。现在主要靠项目制销售,也就是接一个学校做一个项目,标准化程度不高,复制扩张慢。如果未来不能推出更标准化的产品包,或者形成平台化服务能力,很难实现规模化增长。

管理层和公司治理方面,有什么值得关注的点?

这个我也稍微了解了一下。立达信的创始人叫李江淮,是技术出身,早期在电子行业做过研发,后来创业做照明。他现在既是董事长又是总经理,属于典型的“创始人大权在握”类型。

这种模式有利有弊。好处是战略执行效率高,老板说了算,不容易内耗;坏处是决策过于集中,万一方向错了没人能拦得住。而且从公开资料看,公司高管团队相对稳定,核心成员大多是老班底,外部引进的职业经理人不多。

股权结构方面,控股股东是立达信集团,持股比例超过50%,属于绝对控股。这意味着公司控制权很稳,不太可能出现控制权争夺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中小股东的话语权就弱一些,重大事项基本是大股东定调。

信息披露这块,总体还算规范。年报、季报都能按时发布,内容也比较详实。不过有时候对一些关键数据解释不够透明,比如某个季度净利润下降,只说是“受原材料价格影响”,但具体影响多少、后续如何应对,说得不够清楚。

另外,公司在投资者关系管理上表现一般。很少主动组织路演或反向路演,电话会议也不频繁。这可能跟公司风格有关——偏务实,不太擅长讲故事。但对于资本市场来说,沟通少容易被误解,导致估值长期偏低。

未来发展前景怎么看?有没有什么潜在机会?

说到前景,这真是个让人又期待又忐忑的话题。你说它没机会吧,它确实在往正确的方向走;你说它前途光明吧,又总觉得差点火候。

说到前景,这真是个让人又期待又忐忑的话题

先看机会面。第一,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是在加大的。不管是“十四五”规划,还是各地的新建学校项目,智慧校园都是标配。立达信如果能抓住这一波基建红利,订单量有望持续增长。

第二,它的海外业务其实也有潜力。虽然现在主要做传统照明出口,但如果能把智慧照明方案推广到国外学校或办公楼,可能会打开新的增长空间。毕竟欧美对节能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类产品是有市场的。

第三,未来如果能在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方面有所突破,比如通过数据分析优化教室环境、提升学习效率,那就不再是简单的设备供应商,而是变成教育科技服务商,估值逻辑就完全不同了。

但挑战也不少。首先是市场竞争加剧。现在不只是同行在卷,连互联网大厂都在盯着教育赛道。一旦它们意识到校园是个高频、稳定的入口,很可能杀进来抢地盘。

其次是盈利模式问题。目前还是以卖硬件为主,软件和服务收入占比太低。要想提高利润率,必须加快向“解决方案+运维服务”转型,但这需要时间和客户积累。

最后是资金压力。做项目就得垫资,回款又慢,这对现金流要求很高。如果未来扩张太快,融资跟不上,很容易陷入资金链紧张的局面。

所以总的来说,它的前景像是“慢牛型”的——不会一夜暴富,但如果能稳步推进,五年十年后说不定能成为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和其他同类公司比,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这也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毕竟市场上类似的公司不少,凭什么关注它?

我觉得它的特别之处在于“专注”。很多公司都想做智慧教育,但往往是哪个热就往哪凑,今天搞直播课,明天做AI批改作业。而立达信一直坚持从“物理环境智能化”切入,专注于灯光、空气、温控这些基础设施的改造。

你别小看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实际上,一个舒适的教室环境对学习效率的影响非常大。光线太暗伤眼睛,空气不好容易犯困,温度不合适注意力难集中。立达信做的事情,恰恰是解决了这些“看不见的需求”。

你别小看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实际上,一

而且他们在实施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真实场景数据,比如不同地区学校的光照变化规律、学生作息与能耗的关系等等。这些数据如果用得好,未来完全可以衍生出更有价值的应用,比如个性化学习环境推荐、能耗预测模型等。

相比之下,有些公司虽然技术更炫酷,但落地能力弱,项目做完就结束了,缺乏持续运营的能力。而立达信因为是从硬件做起,反而更容易深入一线,理解用户痛点。

当然,这也带来一个问题:它的创新速度可能不够快。毕竟天天忙着安装调试、处理售后,哪有时间搞颠覆式创新?所以在“技术领先性”和“落地执行力”之间,它显然选择了后者。

散户适不适合关注这只股票?

说实话,这个问题真不好回答。每个人的风险偏好不一样,投资目标也不一样。

如果你是那种喜欢追热点、炒短线的资金,那它可能不太适合你。因为它没有特别爆炸的概念,股价波动也不够剧烈,很难让你在短时间内赚快钱。

但如果你是偏稳健型的投资者,愿意花时间研究公司基本面,能接受中长期持有,那它倒是可以作为一个观察对象。毕竟它不属于那种随时可能暴雷的公司,行业也算有一定政策支持,只要不出现重大失误,大概率是稳步前行的。

不过提醒一点:它目前的估值并不算特别便宜。按照2023年的净利润算,市盈率大概在20倍左右,在整个A股里属于中等水平。对于一个增长不算特别快、利润率一般的公司来说,这个估值谈不上低估。

而且它的流动性一般,日均成交额经常不到一亿元,大资金进出不方便。小散户倒是影响不大,但也要注意别在冷门时段交易,容易滑点。

所以我的看法是:可以关注,但别重仓;可以研究,但别迷信。把它当成众多备选标的中的一个,结合自己的投资体系来判断。

总结一下,我对605365立达信的看法

聊了这么多,我自己也捋了捋思路。总的来说,立达信是一家正在转型中的制造企业,从传统照明走向智慧物联,方向是对的,步伐也算稳健。

它有概念,但不算顶级;有业绩,但不算惊艳;有前景,但需要时间兑现。技术面上处于震荡整理阶段,短期内看不出明确方向,中长期则取决于它能否在智慧教育赛道真正建立起护城河。

我不觉得它是那种能让你“翻身”的黑马股,但也不认为它是毫无价值的鸡肋。它更像是一个“需要耐心培育”的品种——你得愿意陪它走过转型的阵痛期,才有可能分享到未来的成长红利。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你要真的了解它,而不是听别人说一句“这股不错”就跟风买入。股市里最怕的就是盲目,尤其是面对这种不温不火的股票,更容易让人失去耐心,结果低位割肉,高位追涨。

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想深入了解它,那就静下心来看看它的年报,去官网看看他们的案例,甚至可以实地走访一下使用他们产品的学校。只有当你真正理解这家公司在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你才有资格谈论它的价值。

相关自问自答环节

Q:立达信是国企还是民企?
A:它是民营企业,实际控制人是自然人李江淮,通过立达信集团控股。

Q:它主要的收入来源是什么?
A:目前主要来自两块:一是海外LED照明产品的出口,二是国内智慧校园系统的项目收入。

Q:它有没有参与过大型国家级项目?
A:公开资料显示,它参与过多个省市的智慧校园建设项目,但尚未有明确信息显示其主导国家级重大项目。

Q:它有没有参与过大型国家级项目?
A

Q:它的产品和技术是自主研发的吗?
A:大部分核心技术和产品是自主研发的,尤其在智能控制系统和物联网平台方面有自己的专利积累。

Q:为什么它的股价长期不涨?
A:可能原因包括:市场关注度不高、业绩增长平稳缺乏爆发力、行业竞争激烈、以及整体板块热度不足等。

Q:它有没有分红?
A:有,上市以来每年都有现金分红,分红比例相对稳定,属于重视股东回报的类型。

Q:它面临的主要风险有哪些?
A: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项目延期风险、以及行业竞争加剧带来的毛利率压力。

Q:它和科大讯飞在智慧教育上有合作吗?
A:目前没有公开的合作信息,两者更多是竞争关系,尤其是在智慧课堂解决方案领域。

Q:它的产品在国内覆盖率高吗?
A:在部分省份的公立学校中有一定覆盖率,但全国范围来看仍处于推广阶段,尚未形成绝对优势。

Q:未来它会不会被大公司收购?
A:理论上存在可能性,尤其是对想布局智慧校园硬件的科技公司而言,但它目前盈利能力尚可,大股东控股比例高,被收购的概率暂时不大。

Q:它有没有海外智慧校园项目?
A:目前海外业务仍以传统照明为主,智慧校园解决方案主要集中在境内市场,海外拓展还在初期阶段。

Q:它的研发投入主要用于哪些方向?
A:主要投向物联网平台开发、智能传感技术、节能控制系统以及教育场景下的应用软件研发。

Q:它是否涉及新能源或储能业务?
A:目前主营业务未涉及新能源发电或储能系统,但其节能管理技术与能源优化有一定关联。

Q:它的客户主要是政府还是企业?
A:国内客户以政府单位和公立学校为主,属于政府采购项目;海外客户则多为商业照明经销商和工程承包商。

Q:它有没有被列入专精特新企业名单?
A:根据公开信息,其子公司曾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但未明确列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

Q:它的股价受哪些因素影响最大?
A:主要受教育信息化政策、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节奏、原材料成本变动以及市场对物联网板块的整体情绪影响较大。

责任编辑:admin888 标签:605365立达信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广告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ROE网 |投资组合头条

605365立达信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admin888

|

605365立达信股票,到底是个啥?

哎,最近老听人聊这只股票,605365,立达信。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没太在意,毕竟现在市面上的股票太多了,名字又长得拗口,记都记不住。但后来发现,身边好几个朋友都在讨论它,有的说这公司挺有潜力,有的说它概念不错,还有的说技术面看着挺稳。我就有点好奇了,这立达信到底是干啥的?值不值得多了解一下?

先来聊聊,立达信是做什么的?

你别说,我还真去查了一下。立达信这家公司,全名叫立达信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听着就挺高科技的吧?其实它最早是从做照明产品起家的,比如LED灯、教室灯、办公灯这些。不过这几年转型转得挺猛,现在已经不是单纯的灯具厂了,而是往“物联网+智慧教育”这个方向走。

他们现在主打的是智慧校园解决方案,简单点说,就是给学校装智能系统。比如教室里的灯光可以根据自然光自动调节亮度,空调能根据人数和温度自动开关,还有空气质量监测、安防监控、能耗管理等等。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未来学校的模样?而且他们还做智慧家居、智慧城市的一些项目,业务范围其实挺广的。

他们现在主打的是智慧校园解决方案,简单点

所以你看,它已经从一个传统的制造企业,慢慢变成了一个科技型、服务型的企业。这种转型在A股里还挺常见的,尤其是那些想摆脱“低端制造”标签的公司。不过转型成功不成功,还得看后面的实际业绩支撑。

所以你看,它已经从一个传统的制造企业,慢

那它的股票代码是605365,这是什么时候上市的?

对,605365是它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的代码。我记得它是2021年7月左右上的市,那时候发行价好像是14块多。刚上市那会儿,市场情绪还不错,毕竟是新股嘛,大家总有点新鲜感。一开始涨得也还可以,后来随着整个市场风格切换,特别是科技股波动加大,它的股价也就跟着上下起伏。

说实话,我翻了下K线图,这股票自从上市以来,走势不算特别强势,但也算不上弱势。中间有过一波小行情,尤其是在“智慧教育”这个概念被炒热的时候,股价明显动了一下。不过整体来看,属于那种走得比较稳,但爆发力不太强的类型。

说实话,我翻了下K线图,这股票自从上市以

说到概念,立达信到底沾了哪些热点?

这个问题问得好。现在炒股的人,谁不关心“概念”啊?有没有概念,有时候比业绩还重要。那立达信到底沾了哪些概念呢?

首先,最明显的肯定是“物联网”。你看它名字里就带“物联科技”,这不是明摆着吗?物联网这几年一直是政策支持的方向,不管是智慧城市还是工业互联网,都离不开这个概念。虽然它规模可能比不上华为、中兴那种大厂,但在细分领域也算有一席之地。

其次,就是“智慧教育”。这个概念近几年特别火,尤其是国家一直在推教育信息化、数字化校园建设。立达信正好踩在这个风口上,他们的智慧教室解决方案,确实有不少学校在用。有些地方的招投标信息里也能看到他们的身影,说明不是空喊口号。

其次,就是“智慧教育”。这个概念近几年特

再一个,就是“节能环保”和“碳中和”。你想啊,LED照明本身就是节能产品,再加上他们做的能耗管理系统,能帮学校、办公楼省电,这不就符合绿色发展的大趋势嘛?虽然这块业务的利润可能不高,但政治正确很重要啊,至少在宣传上占优势。

还有人说它沾边“人工智能”,这个我觉得稍微有点牵强。目前来看,他们的系统更多是自动化控制,离真正的AI还有点距离。不过未来如果加入大数据分析、行为识别这些功能,倒是可以往AI方向靠一靠。

总的来说,它的概念不算特别炸裂,但胜在“组合拳”打得不错——物联网+教育+节能,三个方向都能蹭到热度,不至于被市场完全遗忘。

那它的基本面怎么样?值不值得长期关注?

哎,说到基本面,这就得认真看了。毕竟概念再好,最后还得看公司能不能赚钱,能不能持续发展。

我翻了它最近几年的财报,大致情况是这样的:营收一直在增长,从2020年的二十多亿,到2023年已经接近三十亿了,增速不算特别快,但还算稳定。净利润方面,大概在2亿到3亿之间波动,利润率不算高,大概8%到10%的样子。这在制造业里其实不算差,但跟那些动不动净利率20%以上的科技公司比,就显得平平无奇了。

它的客户结构也比较有意思,一部分是海外出口,主要是欧美市场,做传统照明产品的;另一部分是国内的政府和学校采购,做智慧校园项目的。这两个市场的特点不一样:海外市场相对成熟,但竞争激烈,利润薄;国内市场增长快,但回款周期长,账期压力大。

另外,它的研发投入占比这几年在提升,大概占到营收的4%到5%,这在传统制造企业里算是不错的了。毕竟转型要做软件、做系统集成,不投研发肯定不行。不过比起真正的科技公司,比如做芯片或者AI算法的那种,这个投入比例还是偏低。

资产负债表方面,整体还算健康,负债率不算高,现金流也基本能覆盖运营需求。但应收账款一直是个隐患,尤其是做政府和学校项目,经常要等一年甚至更久才能回款,这对企业的资金链是个考验。

还有一个问题是毛利率。它的综合毛利率大概在25%左右,其中传统照明产品毛利低,大概15%-20%,而智慧校园解决方案能到30%以上。这说明高附加值业务确实在提升,但占比还不够大,整体盈利能力受限。

所以你说它基本面好不好?我觉得属于“中规中矩”。没有暴雷风险,也没有特别亮眼的增长点。属于那种你不会一眼爱上,但深入了解后会觉得“嗯,还行”的公司。

技术面上,这只股票走得怎么样?

技术分析这块,我平时也喜欢看看。虽然我知道不能全信,但至少能帮我们判断一下市场情绪和短期趋势。

先看周线级别。605365自上市以来,整体走了一个“过山车”行情。刚上市冲到30多块,然后一路回调,最低跌到15块附近,差不多腰斩了。之后在15到25这个区间来回震荡,持续了快两年。今年年初有一次小幅突破,冲到26块左右,但没站稳,又回落了。

从均线系统看,目前股价在60周均线附近徘徊,MACD指标在零轴上下反复金叉死叉,说明多空双方拉锯得很厉害。成交量方面,大部分时间都比较清淡,只有在消息面刺激或者板块轮动时才会放量。

从均线系统看,目前股价在60周均线附近徘

再看日线。最近几个月,它基本上在一个箱体里运行,上沿大概是24-25块,下沿是18-19块。每次接近上沿就会遇到抛压,跌破下沿又会有资金进来托底。这种走势说明市场对它的分歧比较大——有人觉得便宜了该买,有人觉得没故事该卖。

RSI指标经常在40到60之间波动,既没进入超卖区,也没进超买区,典型的震荡市特征。布林带也是收口状态,意味着变盘可能不远了,就看是向上突破还是向下破位。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它和“智慧教育”板块的相关性越来越强。每当教育信息化有利好消息,比如某个城市启动智慧校园建设,或者政策文件提到数字化教学,它的股价往往会有反应。这说明资金已经开始把它当作板块标的来对待,而不是单纯看个股。

不过话说回来,技术面只能告诉我们“现在在哪”,不能保证“将来去哪”。尤其对于这种基本面一般、题材不算顶级的股票,光靠技术信号操作风险不小。

那它的行业地位如何?竞争对手都有谁?

这个问题我也琢磨过。你说一个公司好不好,除了自己看财报,还得看它在行业里排第几,对手强不强。

立达信在传统LED照明领域,算是国内比较靠前的品牌之一,但远远称不上龙头。像欧普照明、雷士照明、三雄极光这些,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都比它大。特别是在民用市场,立达信的存在感没那么强。

但在智慧校园这个细分赛道,它的布局算是比较早的。目前国内做这个方向的公司不多,主要有几家:一个是鸿合科技,做交互平板起家的,也在推智慧教室;另一个是科大讯飞,人家有AI语音技术加持,搞智慧教育有天然优势;还有一些系统集成商,比如太极股份、东软集团,但他们更多是做大型政务项目,不像立达信专注在校园场景。

所以严格来说,立达信在“智慧校园硬件+系统集成”这个细分领域,是有一定先发优势的。他们在全国做了不少样板工程,客户口碑也不错。但问题在于,这个市场总量还不大,而且很容易被巨头跨界打击。比如科大讯飞要是哪天决定全面发力硬件,立达信的压力就会很大。

另外,它的商业模式也有局限。现在主要靠项目制销售,也就是接一个学校做一个项目,标准化程度不高,复制扩张慢。如果未来不能推出更标准化的产品包,或者形成平台化服务能力,很难实现规模化增长。

管理层和公司治理方面,有什么值得关注的点?

这个我也稍微了解了一下。立达信的创始人叫李江淮,是技术出身,早期在电子行业做过研发,后来创业做照明。他现在既是董事长又是总经理,属于典型的“创始人大权在握”类型。

这种模式有利有弊。好处是战略执行效率高,老板说了算,不容易内耗;坏处是决策过于集中,万一方向错了没人能拦得住。而且从公开资料看,公司高管团队相对稳定,核心成员大多是老班底,外部引进的职业经理人不多。

股权结构方面,控股股东是立达信集团,持股比例超过50%,属于绝对控股。这意味着公司控制权很稳,不太可能出现控制权争夺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中小股东的话语权就弱一些,重大事项基本是大股东定调。

信息披露这块,总体还算规范。年报、季报都能按时发布,内容也比较详实。不过有时候对一些关键数据解释不够透明,比如某个季度净利润下降,只说是“受原材料价格影响”,但具体影响多少、后续如何应对,说得不够清楚。

另外,公司在投资者关系管理上表现一般。很少主动组织路演或反向路演,电话会议也不频繁。这可能跟公司风格有关——偏务实,不太擅长讲故事。但对于资本市场来说,沟通少容易被误解,导致估值长期偏低。

未来发展前景怎么看?有没有什么潜在机会?

说到前景,这真是个让人又期待又忐忑的话题。你说它没机会吧,它确实在往正确的方向走;你说它前途光明吧,又总觉得差点火候。

说到前景,这真是个让人又期待又忐忑的话题

先看机会面。第一,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是在加大的。不管是“十四五”规划,还是各地的新建学校项目,智慧校园都是标配。立达信如果能抓住这一波基建红利,订单量有望持续增长。

第二,它的海外业务其实也有潜力。虽然现在主要做传统照明出口,但如果能把智慧照明方案推广到国外学校或办公楼,可能会打开新的增长空间。毕竟欧美对节能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类产品是有市场的。

第三,未来如果能在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方面有所突破,比如通过数据分析优化教室环境、提升学习效率,那就不再是简单的设备供应商,而是变成教育科技服务商,估值逻辑就完全不同了。

但挑战也不少。首先是市场竞争加剧。现在不只是同行在卷,连互联网大厂都在盯着教育赛道。一旦它们意识到校园是个高频、稳定的入口,很可能杀进来抢地盘。

其次是盈利模式问题。目前还是以卖硬件为主,软件和服务收入占比太低。要想提高利润率,必须加快向“解决方案+运维服务”转型,但这需要时间和客户积累。

最后是资金压力。做项目就得垫资,回款又慢,这对现金流要求很高。如果未来扩张太快,融资跟不上,很容易陷入资金链紧张的局面。

所以总的来说,它的前景像是“慢牛型”的——不会一夜暴富,但如果能稳步推进,五年十年后说不定能成为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和其他同类公司比,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这也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毕竟市场上类似的公司不少,凭什么关注它?

我觉得它的特别之处在于“专注”。很多公司都想做智慧教育,但往往是哪个热就往哪凑,今天搞直播课,明天做AI批改作业。而立达信一直坚持从“物理环境智能化”切入,专注于灯光、空气、温控这些基础设施的改造。

你别小看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实际上,一个舒适的教室环境对学习效率的影响非常大。光线太暗伤眼睛,空气不好容易犯困,温度不合适注意力难集中。立达信做的事情,恰恰是解决了这些“看不见的需求”。

你别小看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实际上,一

而且他们在实施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真实场景数据,比如不同地区学校的光照变化规律、学生作息与能耗的关系等等。这些数据如果用得好,未来完全可以衍生出更有价值的应用,比如个性化学习环境推荐、能耗预测模型等。

相比之下,有些公司虽然技术更炫酷,但落地能力弱,项目做完就结束了,缺乏持续运营的能力。而立达信因为是从硬件做起,反而更容易深入一线,理解用户痛点。

当然,这也带来一个问题:它的创新速度可能不够快。毕竟天天忙着安装调试、处理售后,哪有时间搞颠覆式创新?所以在“技术领先性”和“落地执行力”之间,它显然选择了后者。

散户适不适合关注这只股票?

说实话,这个问题真不好回答。每个人的风险偏好不一样,投资目标也不一样。

如果你是那种喜欢追热点、炒短线的资金,那它可能不太适合你。因为它没有特别爆炸的概念,股价波动也不够剧烈,很难让你在短时间内赚快钱。

但如果你是偏稳健型的投资者,愿意花时间研究公司基本面,能接受中长期持有,那它倒是可以作为一个观察对象。毕竟它不属于那种随时可能暴雷的公司,行业也算有一定政策支持,只要不出现重大失误,大概率是稳步前行的。

不过提醒一点:它目前的估值并不算特别便宜。按照2023年的净利润算,市盈率大概在20倍左右,在整个A股里属于中等水平。对于一个增长不算特别快、利润率一般的公司来说,这个估值谈不上低估。

而且它的流动性一般,日均成交额经常不到一亿元,大资金进出不方便。小散户倒是影响不大,但也要注意别在冷门时段交易,容易滑点。

所以我的看法是:可以关注,但别重仓;可以研究,但别迷信。把它当成众多备选标的中的一个,结合自己的投资体系来判断。

总结一下,我对605365立达信的看法

聊了这么多,我自己也捋了捋思路。总的来说,立达信是一家正在转型中的制造企业,从传统照明走向智慧物联,方向是对的,步伐也算稳健。

它有概念,但不算顶级;有业绩,但不算惊艳;有前景,但需要时间兑现。技术面上处于震荡整理阶段,短期内看不出明确方向,中长期则取决于它能否在智慧教育赛道真正建立起护城河。

我不觉得它是那种能让你“翻身”的黑马股,但也不认为它是毫无价值的鸡肋。它更像是一个“需要耐心培育”的品种——你得愿意陪它走过转型的阵痛期,才有可能分享到未来的成长红利。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你要真的了解它,而不是听别人说一句“这股不错”就跟风买入。股市里最怕的就是盲目,尤其是面对这种不温不火的股票,更容易让人失去耐心,结果低位割肉,高位追涨。

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想深入了解它,那就静下心来看看它的年报,去官网看看他们的案例,甚至可以实地走访一下使用他们产品的学校。只有当你真正理解这家公司在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你才有资格谈论它的价值。

相关自问自答环节

Q:立达信是国企还是民企?
A:它是民营企业,实际控制人是自然人李江淮,通过立达信集团控股。

Q:它主要的收入来源是什么?
A:目前主要来自两块:一是海外LED照明产品的出口,二是国内智慧校园系统的项目收入。

Q:它有没有参与过大型国家级项目?
A:公开资料显示,它参与过多个省市的智慧校园建设项目,但尚未有明确信息显示其主导国家级重大项目。

Q:它有没有参与过大型国家级项目?
A

Q:它的产品和技术是自主研发的吗?
A:大部分核心技术和产品是自主研发的,尤其在智能控制系统和物联网平台方面有自己的专利积累。

Q:为什么它的股价长期不涨?
A:可能原因包括:市场关注度不高、业绩增长平稳缺乏爆发力、行业竞争激烈、以及整体板块热度不足等。

Q:它有没有分红?
A:有,上市以来每年都有现金分红,分红比例相对稳定,属于重视股东回报的类型。

Q:它面临的主要风险有哪些?
A: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项目延期风险、以及行业竞争加剧带来的毛利率压力。

Q:它和科大讯飞在智慧教育上有合作吗?
A:目前没有公开的合作信息,两者更多是竞争关系,尤其是在智慧课堂解决方案领域。

Q:它的产品在国内覆盖率高吗?
A:在部分省份的公立学校中有一定覆盖率,但全国范围来看仍处于推广阶段,尚未形成绝对优势。

Q:未来它会不会被大公司收购?
A:理论上存在可能性,尤其是对想布局智慧校园硬件的科技公司而言,但它目前盈利能力尚可,大股东控股比例高,被收购的概率暂时不大。

Q:它有没有海外智慧校园项目?
A:目前海外业务仍以传统照明为主,智慧校园解决方案主要集中在境内市场,海外拓展还在初期阶段。

Q:它的研发投入主要用于哪些方向?
A:主要投向物联网平台开发、智能传感技术、节能控制系统以及教育场景下的应用软件研发。

Q:它是否涉及新能源或储能业务?
A:目前主营业务未涉及新能源发电或储能系统,但其节能管理技术与能源优化有一定关联。

Q:它的客户主要是政府还是企业?
A:国内客户以政府单位和公立学校为主,属于政府采购项目;海外客户则多为商业照明经销商和工程承包商。

Q:它有没有被列入专精特新企业名单?
A:根据公开信息,其子公司曾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但未明确列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

Q:它的股价受哪些因素影响最大?
A:主要受教育信息化政策、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节奏、原材料成本变动以及市场对物联网板块的整体情绪影响较大。


投资组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