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789鲁抗医药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admin888
|一、这股票我最近也挺关注的——600789鲁抗医药
哎,你说这股市啊,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前两天朋友跟我聊起鲁抗医药这只股,代码是600789,我就顺手查了查,越看越觉得有意思。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家企业还真不太熟,只知道名字听着像是个老牌药厂,结果一翻资料,嚯,还真是有年头的企业了。它属于山东那边的老牌制药公司,历史挺悠久的,算是国内抗生素领域的“老资格”之一了。
你要是对医药行业有点了解,可能听说过鲁抗在青霉素、头孢这些原料药方面曾经特别强。不过这几年,整个行业变化太快了,我也一直在琢磨,像这种传统药企还能不能跟上节奏?所以今天就干脆坐下来,好好捋一捋这只股到底是个啥情况,从概念到前景,再到技术面和基本面,咱都唠唠。
二、先说说它的“概念”是啥,现在炒的是哪一出?
说到“概念”,现在炒股的人最看重这个了。你看,什么新能源、人工智能、芯片,哪个不是先炒概念再看业绩?那鲁抗医药属于啥概念呢?我查了一下,它主要被归在几个热门板块里:一个是“医药医疗”,这个不用说了,刚需;另一个是“抗生素概念股”,毕竟这是它的老本行;还有就是“国企改革”这一块,因为它背后是山东国资委控股的,属于地方国企。
另外,这几年国家提“国产替代”,尤其是在高端药品、生物制药这块,很多人就开始关注有没有潜力企业能突围。鲁抗虽然不算顶尖,但它确实在往生物药、兽用疫苗这些方向拓展,所以也有分析师把它划进“生物医药”或者“创新药”的边缘概念里。不过说实话,我觉得它在这块的标签还不算特别硬,更多还是靠传统抗生素撑着。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疫情期间,抗生素类药物需求一度上升,市场情绪带动下,这类股票也跟着涨了一波。虽然现在疫情过去了,但大家对公共卫生、应急药品储备的关注度没降,所以像鲁抗这种有抗生素生产能力的企业,时不时会被资金拿出来炒一炒。
总的来说,它的概念不算特别亮眼,但胜在“稳”——属于那种不会突然爆红,但也不会轻易被市场遗忘的类型。
三、那它的前景怎么样?未来能不能走得更远?
这个问题问得好,前景这东西,谁都说不准,但我可以把我看到的信息摆出来,咱们一起分析分析。
首先得承认,鲁抗医药这些年确实面临不少挑战。传统抗生素市场竞争太激烈了,价格战打得厉害,利润空间被压缩得很紧。再加上环保要求越来越严,像这种生产型药企,排污、能耗都是大问题,稍不注意就被整改、限产,影响业绩。
但话说回来,它也不是坐以待毙。这几年公司也在转型,比如加大研发投入,布局一些兽用疫苗、动保产品,甚至尝试进入人用疫苗和生物类似药领域。你别小看这些动作,虽然目前占比不大,但如果真能做成一两个爆款,对公司估值会有不小提升。
我还注意到,它在环保治理方面投入了不少钱,建了新的污水处理系统,拿到了绿色工厂认证。这说明管理层至少意识到问题所在,也在努力改善。这对长期发展是有好处的,毕竟现在ESG(环境、社会、治理)越来越受重视,投资者也会更青睐合规、可持续的企业。
另外,作为国企,它在资源获取上有一定优势。比如政府项目支持、土地政策、融资渠道等,都比民营企业要稳定一些。特别是在集采背景下,很多小药厂活不下去了,而鲁抗这种有一定规模和资质的企业,反而有机会承接更多订单。
不过你也得清醒一点,它的创新能力跟恒瑞、复星这种头部药企比,差距还是明显的。研发管线不算丰富,真正有竞争力的创新药不多。所以指望它短期内逆袭成“药中茅台”,那是不太现实的。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整个医药板块回暖,尤其是抗生素、原料药板块迎来周期性上涨,鲁抗作为行业老兵,说不定也能搭上顺风车。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底子还在那儿。
所以综合来看,它的前景谈不上多惊艳,但也算不上没希望。属于那种“慢慢走,别急”的类型,适合长期观察,而不是短期追高的标的。
四、个股分析:这家公司到底是个啥模样?
好了,接下来咱们深入一点,看看鲁抗医药这家公司本身是个啥情况。
先说背景吧,全名叫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就在A股上市了,算得上是医药板块的“元老级”选手了。总部在山东济宁,实际控制人是山东省国资委,典型的国有控股企业。这种背景决定了它的风格——稳健有余,激进不足。
它的主营业务分几块:一块是人用抗生素原料药和制剂,这是它的基本盘;另一块是动物保健品,也就是兽药,这块业务增长还挺快的;还有就是中间体、化工产品之类的配套业务。
财报数据显示,近几年它的营收大概在40亿左右徘徊,净利润波动比较大,有时候赚几个亿,有时候甚至亏损。比如2020年因为疫情相关产品需求增加,业绩不错;但2021年原材料涨价、环保成本上升,利润就被吃掉了不少。
我翻了下它的股东结构,前十大股东里大部分是国资背景,也有几家基金在列,但整体持股集中度比较高,说明机构对它的关注度不算特别高,属于那种“看得见但不太追”的状态。
再说说它的资产状况。资产负债率大概在50%上下,不算太高也不算低,属于行业中游水平。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也都还过得去,短期偿债能力没问题。但应收账款偏高,说明回款周期比较长,这对现金流是个压力。
研发投入方面,每年占营收的比例大概在5%-6%,比起那些动辄10%以上的创新药企,确实不算高。但考虑到它的主营业务还是以仿制药和原料药为主,这个投入也算合理。只是要想转型成功,未来可能还得加大投入。
还有一个点我觉得挺关键的——它的生产基地分布。除了山东本部,它在内蒙古、宁夏也有布局,主要是为了利用当地的能源和土地成本优势。这种跨区域扩张策略,有助于降低成本,但也带来了管理上的挑战,毕竟距离远,协调起来不容易。
总体来说,鲁抗医药是一家典型的传统制药企业,有历史、有产能、有牌照,但缺乏爆发力。它不像新兴生物科技公司那样充满想象力,但也不像一些濒临退市的小企业那样风雨飘摇。属于那种“家底尚可,但需要重整旗鼓”的状态。
五、技术分析:股价走势到底透露了啥信号?
好了,前面聊的都是公司本身,现在咱们来看看它的股价表现,毕竟咱们炒股,最终还是要看图形和数据说话。
先看长期走势。600789这只股从2015年那波大牛市之后,基本上就进入了漫长的震荡期。最高冲过10块钱,后来一路回调,最低跌到3块多。这几年一直在3.5到6块之间来回折腾,典型的“横盘整理”格局。
我用的是周线图,发现它有几个明显的特征:一是成交量长期低迷,说明市场关注度不高;二是每次上涨都伴随着消息刺激,比如疫情、环保政策调整、国企改革传闻等等;三是缺乏持续的资金推动,涨一波很快就回落,很难形成趋势性行情。
再看近期走势。从去年底到今年初,股价有过一波小幅拉升,从4块附近涨到接近6块,成交量也有所放大。我当时还以为是不是有什么利好没公布,结果一看公告,也没啥特别的大动作。后来分析了一下,可能是市场风格切换,资金开始关注低估值、高分红的防御性品种,鲁抗刚好符合这个标签。
技术指标上,MACD在零轴附近反复金叉死叉,说明多空双方拉锯严重,没有明确方向。KDJ有时候进入超买区,但很快又被打回来,显示上方抛压不小。布林带一直处于收口状态,意味着变盘可能临近,但到底是向上突破还是向下破位,现在还不好说。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它的换手率一直很低,日均大概在1%左右,偶尔放量到3%-5%,就已经算是“活跃”了。这说明主力资金介入不深,更多是散户在交易。这种情况下,股价容易受到情绪影响,涨跌都可能比较剧烈。
如果你喜欢做波段,可能会觉得这种震荡市有机会;但如果你追求稳定收益,那它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可能就让你有点犯怵。
总之,从技术面看,鲁抗医药目前处于一个“等待方向选择”的阶段。没有明显的上涨趋势,也没有崩盘迹象,更像是在积蓄能量,等一个催化剂来打破平衡。
六、基本面分析:赚钱能力到底怎么样?
接下来咱们重点聊聊基本面,毕竟这是判断一家公司值不值得长期持有的核心。
先看盈利能力。我拉了它过去五年的ROE(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在4%左右,最高的时候也就6%,最低的时候还是负数。这个水平说实话,在整个A股上市公司里算是偏低的。要知道,很多银行股都能做到10%以上,更别说那些成长型科技公司了。
毛利率方面,大概维持在25%-30%之间,净利率则在5%上下波动。这意味着每卖100块钱的产品,最后能落到口袋里的利润只有5块左右。对比一下同行,像石药集团、华北制药这些,虽然也不算高,但鲁抗的利润率还是略逊一筹。
为啥会这样?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产品同质化严重,议价能力弱;二是成本控制压力大,尤其是原材料和环保支出逐年上升。
我们再看看成长性。营业收入增速这几年基本在个位数徘徊,有时候甚至是负增长。这说明它的主业已经进入成熟甚至饱和阶段,很难再实现高速增长。反倒是兽药板块增速还不错,年均两位数增长,算是为数不多的亮点。
现金流方面,经营性现金流还算健康,多数年份为正,说明主营业务还能产生真金白银。但投资性现金流常年为负,主要是因为公司在搞技改、建新厂、买设备,这些都是长期投入,短期看不到回报。
资产负债表上,总资产大概80亿左右,其中固定资产占比很高,超过40%。这说明它是重资产型企业,折旧摊销压力不小。同时,无形资产里专利和技术占比不高,反映出技术创新能力有限。
分红情况呢?它确实有分红习惯,近几年每年都会派息,股息率大概在1.5%到2.5%之间。虽然不算特别高,但在医药股里也算说得过去,尤其对于偏好稳定分红的投资者来说,有一定吸引力。
最后说说估值。目前它的市盈率(PE)在30倍左右,市净率(PB)大约1.2倍。横向对比的话,这个估值不算便宜也不算贵。比起那些动不动上百倍PE的创新药企,它显得很“接地气”;但比起一些破净的周期股,它又不算特别低估。
所以综合来看,鲁抗医药的基本面属于“中等偏下”水平。没有明显的财务风险,但也缺乏强劲的增长动力。它像一个中年人,身体还算健康,但活力不如年轻人,想干大事有点力不从心。
七、行业地位和竞争格局:它在圈子里排第几?
说到这儿,你可能想知道,鲁抗在整个医药行业里到底算个啥角色?
这么说吧,在全国范围看,它绝对算不上一线药企。恒瑞、复星、石药、科伦这些才是真正的“大佬”。鲁抗更像是区域性的重要玩家,在山东省内影响力比较大,但在全国市场的品牌认知度相对一般。
特别是在处方药领域,医生和医院对它的认可度不如那些大厂。它的产品更多是通过招标、集采进入市场,靠价格优势取胜,而不是品牌溢价。
不过在某些细分领域,它还是有话语权的。比如青霉素工业盐、6-APA这些关键中间体,它是国内主要供应商之一。这类产品虽然不直接面向消费者,但在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相当于“幕后英雄”。
另外,它的兽药业务近年来发展不错,在动保行业有一定的市场份额。随着养殖业规模化程度提高,对高质量兽药的需求也在上升,这块业务未来还有拓展空间。
竞争对手方面,人用药这块面对的是华北制药、哈药集团、联邦制药等老牌企业;兽药则要跟中牧股份、普莱柯这些专业动保公司抢市场。可以说,每个方向都有强敌环伺,想突围不容易。
但它也有自己的护城河,比如多年的生产经验、完整的产业链布局、GMP认证齐全的生产线,以及国企背景带来的政策支持。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复制的。
所以总结一下,鲁抗在行业里属于“二线偏后”的位置,有基础、有资源,但缺乏突出的竞争优势。它不是领头羊,但也不是可以忽视的配角。
八、风险点在哪?哪些地方得特别留神?
聊了这么多优点,咱们也得冷静下来,看看它有哪些潜在的风险。
第一个就是行业政策风险。医药行业受政策影响太大了,尤其是集采。一旦某个产品被纳入集采名单,价格可能直接腰斩,利润瞬间缩水。鲁抗有不少产品在医保目录里,未来不排除被纳入集采的可能。
第二个是环保风险。前面提到它在环保上投入不少,但毕竟是化学合成类企业,生产过程中难免有污染隐患。万一哪天被查出违规排放,轻则罚款整顿,重则停产整改,对业绩打击会很大。
第三个是研发滞后风险。现在医药行业拼的就是创新,谁有新药谁就有话语权。鲁抗的研发投入和成果都相对有限,如果长期依赖老产品,迟早会被市场淘汰。
第四个是国企机制问题。国有企业的决策流程通常比较慢,市场化程度不够高,激励机制也不如民企灵活。这可能导致错失一些发展机遇,或者执行力跟不上战略规划。
第五个是财务风险。虽然目前债务可控,但如果未来继续加大投资,而主业增长乏力,很容易导致现金流紧张。特别是如果遇到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成本端压力会进一步加剧。
最后还有一个市场情绪风险。这种冷门股平时没人关注,一旦有利好消息,可能暴涨;但利空出现时,也可能快速下跌,因为流动性差,散户容易踩踏。
所以说,投资鲁抗医药,不能只看表面数据,还得时刻警惕这些潜在的地雷。
九、总结一下:这只股到底适不适合你?
说了这么多,你可能最想知道的是:那这股票到底能不能买?
哎,这个问题真没法一句话回答。每个人的投资风格不一样,风险承受能力也不同。有人喜欢稳健的,有人就爱搏一把。
我可以告诉你的是,鲁抗医药这家公司,它不是一个风口上的明星,也不是一个即将退市的垃圾股。它就像一辆开了十几年的老车,发动机还能响,油耗也不算太高,但你要指望它飙高速、跑赛道,那是不现实的。
它的优势在于稳定、有底线、有牌照、有产能;劣势在于增长慢、创新弱、估值不便宜、关注度低。
如果你是那种追求高成长、喜欢追逐热点的投资者,那它可能不太适合你。但如果你更看重安全性,愿意长期持有,能接受慢节奏的回报,那它或许可以作为一个配置选项。
当然啦,任何投资都不能光听别人说,你自己还得去做功课。看看它的年报、听听电话会议、跟踪一下行业动态,心里才有谱。
反正我是这么想的:股市里没有完美的股票,只有适不适合你的股票。鲁抗医药也许不是最好的选择,但它也不是最差的那个。
十、自问自答环节:关于鲁抗医药,你还想知道啥?
Q:鲁抗医药是国企吗?
A:是的,它是国有企业,实际控制人是山东省国资委,属于地方国资控股的上市公司。
Q:它主要生产什么药?
A:主要产品包括人用抗生素原料药及制剂,比如青霉素类、头孢类;另外还有动物保健品、兽药、中间体等。
Q:它有没有参与国家集采?
A:部分制剂产品已被纳入国家或省级药品集中采购范围,具体品种需查阅最新招标结果。
Q:它的研发方向是什么?
A:近年来在推进向生物制药、动保疫苗等领域转型,但目前仍以传统化学药为主。
Q:为什么股价长期不涨?
A:可能与行业竞争激烈、增长乏力、市场关注度低、缺乏重大利好等因素有关。
Q:它有分红吗?
A:有的,公司近年来保持年度现金分红,股息率在1.5%-2.5%之间浮动。
Q:它的环保问题严重吗?
A:历史上曾因环保问题被处罚,但近年已加大治理投入,建成绿色工厂,情况有所改善。
Q:它在抗生素领域有优势吗?
A:在青霉素系列中间体和原料药方面有一定产能和技术积累,是国内主要供应商之一。
Q:它的市值大吗?
A:目前总市值在50亿元左右,属于中小市值医药股。
Q:它被机构看好吗?
A:机构持股比例不高,券商研报覆盖较少,整体市场关注度偏低。
Q:它有海外业务吗?
A:有一定出口业务,主要向东南亚、非洲等地出口原料药,但占比较小。
Q:它的管理层稳定吗?
A:作为国企,高管变动相对平稳,但决策效率可能受体制影响。
Q:它未来有机会转型成功吗?
A:转型正在进行中,能否成功取决于研发投入、市场拓展和内部改革进展。
Q:它和华北制药、哈药集团比怎么样?
A:规模和盈利能力相近,各有侧重,整体处于同一梯队。
Q:它适合长期持有吗?
A:这取决于个人投资目标和风险偏好,需结合自身情况判断。
(全文约7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