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股票 > 财经资讯 > 财经

600738丽尚国潮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2025-10-10 09:25:39 来源:本站 作者: admin888
分享到
关注ROE网在线: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ROE网在线客服

600738丽尚国潮股票,到底是个啥?

哎,你说这600738丽尚国潮,最近在股吧里还挺火的,我也是偶然刷到才注意到这只票。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没太在意,毕竟现在“国潮”这个词满天飞,什么品牌都往这上面靠,搞得我都快审美疲劳了。但后来有朋友提了一嘴,说这家公司其实有点东西,我就开始琢磨了:它到底是干嘛的?值不值得看看?

丽尚国潮是干啥的?

你别说,我还真去查了一下。丽尚国潮全名叫兰州丽尚国潮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听名字挺长的,但其实它最早是做百货零售起家的,就是那种老式的商场,比如兰州的亚欧商厦,很多人可能小时候都去过。不过这几年它转型转得挺猛,不再只是守着几个商场收租金了,而是开始搞“新零售+国潮IP运营”。

简单来说,它现在一边还在做传统商业地产业务,比如商场管理、物业租赁这些,另一边呢,就开始布局新消费赛道,尤其是围绕“国潮”这个概念,跟一些国风品牌合作,搞联名款,甚至自己孵化一些国潮相关的项目。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李宁、安踏那种从传统走向潮流的感觉?但又不太一样,因为它不是做服装的,更像是一个平台型公司,在整合资源。

那“国潮”到底算不算个靠谱的概念?

说到“国潮”,我现在听到这两个字都有点条件反射了。你看啊,从茶饮到美妆,从服饰到文创,好像不挂上“国潮”俩字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新消费品牌。那问题来了,这概念到底有没有持续性?还是说就是一阵风,吹完就没了?

我个人觉得吧,“国潮”背后反映的是年轻一代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在增强。以前大家追的是欧美日韩,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为有中国元素的设计买单。你看故宫文创多火,还有像花西子、观夏这些品牌,都是打着国风旗号起来的。所以从趋势上看,这个方向没错。

但问题是,光有概念不行啊。市场上打着“国潮”幌子的公司一大把,真正能做出差异化、形成品牌壁垒的没几个。丽尚国潮能不能在这个赛道里脱颖而出,还得看它具体怎么玩。比如说,它是真的在做内容、做设计、做用户运营,还是只是蹭个热点,炒个股价?这就得往下深挖了。

它的主营业务现在怎么样?

咱们来掰扯掰扯它的业务结构。根据最新的财报数据,丽尚国潮的收入主要还是来自两个部分:一个是传统的商业运营管理,另一个是新拓展的供应链和电商业务。

传统这块,主要是靠几个核心商场的租金和管理费,像兰州亚欧商厦、南京金鹰这些,虽然增长慢,但胜在稳定,现金流还行。毕竟地段好的商场,租户稳定,空置率低,每年都能带来一笔固定的收入。

而新业务这边,近几年公司在发力“新零售供应链”,比如跟一些网红品牌合作,做代运营、分销,甚至参与产品开发。这部分增长倒是挺快的,营收占比也在逐年提升。不过说实话,这块竞争太激烈了,京东、阿里、拼多多都在抢市场,小玩家想分一杯羹不容易。

而且你发现没有,它的新业务虽然增长快,但利润率并不高。为啥?因为供应链和电商本来就是薄利多销的生意,加上现在流量成本越来越高,赚的都是辛苦钱。所以整体来看,公司处于一个转型期——旧业务撑着底子,新业务在试水,能不能成功还得观察。

基本面分析:这家公司财务状况咋样?

说到基本面,咱就得看财报了。我不是那种专业分析师,但我也会翻翻关键指标,心里有个数。

先看营收,过去三年,丽尚国潮的总营收算是稳中有升,没大起大落。2021年大概10亿出头,2022年差不多持平,2023年略有增长。看起来不算猛,但也别指望一个转型中的传统企业突然爆发。

利润方面就有点意思了。净利润波动比较大,有时候涨,有时候跌。比如2022年利润下滑了不少,主要是因为疫情对线下商场影响太大,客流少了,租金收入也受影响。但2023年恢复了一些,说明经营在回暖。

资产负债率呢?目前大概在50%左右,不算特别高,说明债务压力不大。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也都还过得去,短期偿债能力没问题。这点我觉得挺重要,毕竟现在经济环境不确定,手里有钱、负债少的企业更抗压。

资产负债率呢?目前大概在50%左右,不算

再看看ROE(净资产收益率),这几年一直在5%-7%之间徘徊,说实话不算高。对比一下行业平均水平,有些消费类公司能做到10%以上,它这个水平只能算中等偏下。说明资产利用效率还有提升空间。

总体来说,基本面属于“稳健但不出彩”的类型。没有暴雷风险,也没有特别亮眼的增长点。就像一个中年人,身体还行,但想跑马拉松估计够呛。

总体来说,基本面属于“稳健但不出彩”的类

技术分析:股价走势怎么看?

好了,基本面聊完了,咱们来看看图形。我知道很多人炒股喜欢看K线,我也一样,虽然不敢说多懂,但多少能看出点门道。

先看日线图,600738这几年的走势挺典型的——长期横盘震荡。从2020年到现在,基本就在4块到7块之间来回晃荡,像坐电梯似的,上上下下,就是不突破。

你要是拉个周线图,会发现它有过几次小行情。比如2021年下半年,因为“国潮”概念被热炒,股价一度冲到7块多,成交量也明显放大。但热度一过,又慢慢回落了。这种走势很常见,题材炒作带动一波情绪,然后资金撤退,回归平静。

你要是拉个周线图,会发现它有过几次小行情

最近几个月呢,股价又在5块附近磨叽。MACD指标在零轴附近粘合,没有明显方向;均线系统也是乱糟糟的,短期均线上穿下穿好几回,根本没法作为操作依据。RSI(相对强弱指标)在50上下波动,既不超买也不超卖,典型的无趋势状态。

成交量方面,平时都很清淡,偶尔哪天突然放量,第二天又缩回去,说明没有主力资金持续介入。这种情况下,技术面很难给出明确信号,更多是跟随大盘或者消息面波动。

所以你要问我技术面怎么样,我只能说:目前没啥趋势,观望为主。除非哪天放量突破前期高点,或者出现明显的底部形态,否则很难判断下一步方向。

股东结构和机构持仓情况咋样?

这个我也顺带看了看。股东人数方面,最近几个季度变化不大,大概在3万多人左右,属于中小市值公司的正常水平。没有出现大幅增加或减少的情况,说明筹码比较稳定,没发生剧烈换手。

机构持仓嘛……说实话,不多。前十大流通股东里,能看到的主要是些地方国资背景的投资公司,还有一些信托计划,公募基金的身影很少。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主流机构对这只票关注度不高,至少目前还没把它当成重点配置对象。

当然,也不是说没机构买就一定不好。有些冷门股反而容易被游资盯上,炒一把就走。但从长期持有的角度看,如果缺乏机构资金的认可,股价的稳定性可能会差一些,容易受情绪影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实际控制人是兰州市国资委,属于地方国企背景。这一点有利有弊。好处是资源支持可能更强,比如在拿地、政策扶持上有优势;坏处是机制可能不如民企灵活,创新动力不足。

未来发展前景怎么样?

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也一直在琢磨。丽尚国潮未来的前景,关键就看它能不能把“国潮”这件事真正做实了。

一方面,它有线下场景的优势。毕竟手里握着几个成熟的商场,这些人流基础摆在那里。如果能好好利用,搞些国潮主题展、快闪店、文化市集之类的活动,说不定能打造成区域性的消费地标。现在很多城市都在推“城市更新”“文商旅融合”,它要是能搭上这班车,机会不小。

一方面,它有线下场景的优势。毕竟手里握着

另一方面,它的供应链和电商业务如果能做出特色,比如聚焦某个细分领域(像国风美妆、汉服周边),建立起自己的选品能力和渠道优势,也不是没可能突围。但现在的问题是,它做的东西太泛了,缺乏清晰的品牌定位,消费者记不住你是谁。

另一方面,它的供应链和电商业务如果能做出

还有一个潜在看点是资产重组或外延并购。之前它收购过一些新零售相关的公司,未来会不会继续通过并购来补强产业链?如果有动作,可能会带来新的想象空间。但反过来,万一并购失败或者整合不好,也可能拖累业绩。

总的来说,它的前景取决于三个字:执行力。想法可以很美好,但落地才是最难的。尤其是在当前消费复苏还不稳固的大环境下,每一步都得走得稳才行。

和其他同类公司比,它有啥不一样?

我特意拿它跟几家类似的公司做了个对比,比如王府井、百大集团、居然之家这些,发现它们虽然都是做商业运营的,但路径不太一样。

王府井早就开始转型免税业务,背靠首旅集团,资源雄厚,已经跳出传统百货的框框了;百大集团也在搞直播电商、社区团购,动作挺多;居然之家则是深耕家居赛道,绑定家装产业链,走的是垂直路线。

相比之下,丽尚国潮选择“国潮”这个标签,算是找到了一个差异化的切入点。但它的问题是,这个概念太宽泛了,不像免税或家居那样有明确的商业模式和盈利路径。你怎么定义“国潮运营”?怎么量化它的价值?这些都还不够清晰。

所以它现在的处境有点尴尬:既不像纯商业地产公司那么稳,也不像新兴消费品牌那么有爆发力。像是走在一条中间路上,两边都不靠岸。

市场对它的预期高吗?

从估值来看,目前它的市盈率(PE)大概在20倍左右,市净率(PB)不到2倍。这个水平在A股里算不上贵,尤其是比起那些动辄五六十倍PE的新消费股,它显得挺“便宜”的。

但便宜也有便宜的道理。市场给它的估值不高,可能就是因为对它的成长性存疑。大家认可它有一定的资产底子,但不太相信它能在新业务上做出大成绩。换句话说,现在的价格反映的是一种“谨慎乐观”的态度。

如果你去看券商研报,关于它的覆盖也不多,寥寥几家写的报告,语气也都比较保守,大多是“关注转型进展”“等待业绩验证”这类话术,没什么强烈推荐的意思。

如果你去看券商研报,关于它的覆盖也不多,

这也说明一个问题:目前市场对它的兴趣更多是题材层面的,而不是基于扎实的基本面反转。一旦“国潮”热度退去,或者公司业绩不及预期,股价很容易被打回原形。

它有哪些潜在的风险?

任何投资都有风险,丽尚国潮也不例外。我觉得有几个点值得特别注意。

首先是转型不确定性。你说它要做国潮,要搞新零售,听着挺好,但这些业务都需要大量投入,而且见效慢。万一投了一堆钱,最后没做成,反而拖累了主业,那就麻烦了。

其次是消费复苏乏力。这几年大家都知道,线下零售一直不太好做。年轻人更喜欢网购,商场人流下降,租金收入承压。虽然疫情过去了,但消费意愿还没完全恢复,这对依赖线下场景的公司来说是个长期挑战。

再者是竞争太激烈。你想啊,现在哪个公司不想沾点“国潮”的光?从大厂到小品牌,都在抢这个赛道。丽尚国潮既没有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也没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凭什么能杀出重围?

最后还有一个隐患,就是管理层的战略定力。国企背景的公司有时候决策会比较慢,内部协调成本高。如果高层对转型方向摇摆不定,或者执行不到位,再好的战略也白搭。

所以你看,表面看着风平浪静,底下其实暗流涌动。投资这种处于转型期的公司,最怕的就是“雷声大雨点小”。

它有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亮点?

当然也不是一无是处。我觉得它有几个亮点还是值得留意的。

第一,它确实有在尝试创新。不像有些老牌企业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丽尚国潮至少在主动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哪怕现在做得还不够好,但这种求变的态度本身就值得肯定。

第二,它的资产质量还不错。几个核心商场位置都不错,属于优质物业。这些资产在账上,就算不做新业务,也能提供稳定的现金流。相当于手里有张“安全垫”。

第三,它在区域市场有一定影响力。特别是在西北地区,它的品牌认知度比较高。如果能把区域优势转化为全国性的品牌势能,或许有机会走出一条特色之路。

第四,政策环境其实对它有利。国家现在鼓励发展新消费、推动文化自信,国潮正好契合这个方向。如果能争取到一些政府支持项目,比如文旅融合试点、城市更新工程,可能会获得额外助力。

第四,政策环境其实对它有利。国家现在鼓励

所以综合来看,它不是一个闪闪发光的明星股,但也不是毫无希望的“僵尸股”。更像是一个正在努力转身的老兵,能不能焕发第二春,还得时间来检验。

散户适合关注它吗?

这个问题我得实话实说。对于普通散户来说,投资丽尚国潮这样的股票,门槛其实不低。

首先你得有足够的耐心。它不是那种能短期内翻倍的妖股,也不会天天涨停。你得能忍受长时间的横盘震荡,还得顶得住各种噪音干扰。

其次你得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不能光听别人说“国潮概念好”就跟风买,得自己去看财报、分析业务、跟踪进展。否则很容易成为“接盘侠”。

再者你还得对市场风格有一定判断。比如什么时候题材股吃香,什么时候价值股受宠。像这种偏概念+转型的股票,往往在市场偏好成长风格的时候表现更好,熊市里可能就被冷落了。

所以我觉得,如果你是那种喜欢短线炒作、追涨杀跌的投资者,可能不太适合碰它;但如果你是偏中长期布局,愿意花时间跟踪一家公司变化的人,倒是可以把它放进自选股里,慢慢观察。

总结一下我的看法

说了这么多,我自己也捋一捋思路。600738丽尚国潮这家公司,本质上是一家从传统百货向新消费转型的企业。它有资产底子,有转型意愿,踩上了“国潮”这个热点,但同时也面临增长瓶颈、竞争加剧和执行难度大的问题。

它的基本面还算稳健,但谈不上优秀;技术面处于盘整阶段,缺乏明确方向;未来发展有想象空间,但兑现难度不小。整体来看,属于那种“有故事可讲,但需要验证”的类型。

我不敢说它将来一定能成,也不敢说它注定失败。投资嘛,本来就是概率游戏。你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多地了解它,评估它是否符合你的投资逻辑和风险承受能力。

毕竟每个人的账户不一样,心态不一样,能拿住的时间也不一样。有人看重它的低价和概念,有人嫌弃它增长慢、机构少。这都没错,关键是你要清楚自己为什么买,又能承受什么样的结果。

相关自问自答环节

Q:丽尚国潮是国企还是民企?
A:它是国有控股企业,实际控制人是兰州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属于地方国企背景。

Q:它现在的主营业务有哪些?
A:主要包括商业运营管理(如商场租赁、物业管理)和新零售供应链业务(如品牌代理、电商分销),近年来也在探索国潮IP相关的新消费项目。

Q:它的“国潮”业务具体做什么?
A:目前主要是通过合作或自营方式,引入国风类品牌,举办国潮主题活动,并尝试孵化自有国潮产品线,但尚未形成规模化收入。

Q:最近几年业绩怎么样?
A:营业收入总体保持平稳,略有增长;净利润有所波动,受疫情影响较大,2023年有所恢复,但仍处于转型调整期。

Q:机构投资者持股多吗?
A:不多。前十大流通股东中以地方国资和信托计划为主,公募基金等主流机构持仓较少,说明机构关注度相对较低。

Q:它的股价为什么长期不涨?
A:可能是因为缺乏持续的业绩支撑和明确的增长逻辑,同时“国潮”概念热度周期性强,导致资金进出频繁,难以形成趋势性行情。

Q:它的股价为什么长期不涨?
A:可能

Q:它有没有重组或并购的可能?
A:公司过去有过并购动作,未来不排除继续通过外延式扩张完善产业链,但这需要看战略规划和资源整合能力。

Q:它和李宁、安踏这些国潮品牌是一类公司吗?
A:不是。丽尚国潮更像是一个运营平台或服务商,而不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国潮品牌制造商。

Q:它的分红情况如何?
A:近年来有进行现金分红,股息率不算高,属于中等水平,具体需参考当年利润分配方案。

Q:现在这个价位适合进场吗?
A:这个问题因人而异。价格本身只是一个因素,更重要的是你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判断以及自身的投资策略是否匹配。

Q:它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A:最大的风险在于转型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新业务投入大但回报低,导致业绩持续低迷,失去市场信心。

Q:它有哪些竞争对手?
A:在传统商业运营方面,面对区域性百货公司竞争;在新零售和国潮领域,则与各类新兴消费平台和品牌争夺资源与用户。

Q:它有没有可能被借壳上市或者退市?
A:目前没有迹象表明它会被借壳或退市。作为上市公司且有国资背景,稳定性较强,但一切仍需以公告为准。

Q:它的电商平台做得怎么样?
A:目前电商业务处于发展阶段,主要作为线下业务的补充,规模有限,尚未形成独立的流量入口或品牌影响力。

Q:普通人要不要关注这只股票?
A:可以关注,但建议建立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它不适合作为盲目跟风的对象,更适合有兴趣研究转型企业的投资者长期跟踪。

责任编辑:admin888 标签:600738丽尚国潮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广告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ROE网 |财经

600738丽尚国潮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admin888

|

600738丽尚国潮股票,到底是个啥?

哎,你说这600738丽尚国潮,最近在股吧里还挺火的,我也是偶然刷到才注意到这只票。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没太在意,毕竟现在“国潮”这个词满天飞,什么品牌都往这上面靠,搞得我都快审美疲劳了。但后来有朋友提了一嘴,说这家公司其实有点东西,我就开始琢磨了:它到底是干嘛的?值不值得看看?

丽尚国潮是干啥的?

你别说,我还真去查了一下。丽尚国潮全名叫兰州丽尚国潮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听名字挺长的,但其实它最早是做百货零售起家的,就是那种老式的商场,比如兰州的亚欧商厦,很多人可能小时候都去过。不过这几年它转型转得挺猛,不再只是守着几个商场收租金了,而是开始搞“新零售+国潮IP运营”。

简单来说,它现在一边还在做传统商业地产业务,比如商场管理、物业租赁这些,另一边呢,就开始布局新消费赛道,尤其是围绕“国潮”这个概念,跟一些国风品牌合作,搞联名款,甚至自己孵化一些国潮相关的项目。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李宁、安踏那种从传统走向潮流的感觉?但又不太一样,因为它不是做服装的,更像是一个平台型公司,在整合资源。

那“国潮”到底算不算个靠谱的概念?

说到“国潮”,我现在听到这两个字都有点条件反射了。你看啊,从茶饮到美妆,从服饰到文创,好像不挂上“国潮”俩字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新消费品牌。那问题来了,这概念到底有没有持续性?还是说就是一阵风,吹完就没了?

我个人觉得吧,“国潮”背后反映的是年轻一代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在增强。以前大家追的是欧美日韩,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为有中国元素的设计买单。你看故宫文创多火,还有像花西子、观夏这些品牌,都是打着国风旗号起来的。所以从趋势上看,这个方向没错。

但问题是,光有概念不行啊。市场上打着“国潮”幌子的公司一大把,真正能做出差异化、形成品牌壁垒的没几个。丽尚国潮能不能在这个赛道里脱颖而出,还得看它具体怎么玩。比如说,它是真的在做内容、做设计、做用户运营,还是只是蹭个热点,炒个股价?这就得往下深挖了。

它的主营业务现在怎么样?

咱们来掰扯掰扯它的业务结构。根据最新的财报数据,丽尚国潮的收入主要还是来自两个部分:一个是传统的商业运营管理,另一个是新拓展的供应链和电商业务。

传统这块,主要是靠几个核心商场的租金和管理费,像兰州亚欧商厦、南京金鹰这些,虽然增长慢,但胜在稳定,现金流还行。毕竟地段好的商场,租户稳定,空置率低,每年都能带来一笔固定的收入。

而新业务这边,近几年公司在发力“新零售供应链”,比如跟一些网红品牌合作,做代运营、分销,甚至参与产品开发。这部分增长倒是挺快的,营收占比也在逐年提升。不过说实话,这块竞争太激烈了,京东、阿里、拼多多都在抢市场,小玩家想分一杯羹不容易。

而且你发现没有,它的新业务虽然增长快,但利润率并不高。为啥?因为供应链和电商本来就是薄利多销的生意,加上现在流量成本越来越高,赚的都是辛苦钱。所以整体来看,公司处于一个转型期——旧业务撑着底子,新业务在试水,能不能成功还得观察。

基本面分析:这家公司财务状况咋样?

说到基本面,咱就得看财报了。我不是那种专业分析师,但我也会翻翻关键指标,心里有个数。

先看营收,过去三年,丽尚国潮的总营收算是稳中有升,没大起大落。2021年大概10亿出头,2022年差不多持平,2023年略有增长。看起来不算猛,但也别指望一个转型中的传统企业突然爆发。

利润方面就有点意思了。净利润波动比较大,有时候涨,有时候跌。比如2022年利润下滑了不少,主要是因为疫情对线下商场影响太大,客流少了,租金收入也受影响。但2023年恢复了一些,说明经营在回暖。

资产负债率呢?目前大概在50%左右,不算特别高,说明债务压力不大。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也都还过得去,短期偿债能力没问题。这点我觉得挺重要,毕竟现在经济环境不确定,手里有钱、负债少的企业更抗压。

资产负债率呢?目前大概在50%左右,不算

再看看ROE(净资产收益率),这几年一直在5%-7%之间徘徊,说实话不算高。对比一下行业平均水平,有些消费类公司能做到10%以上,它这个水平只能算中等偏下。说明资产利用效率还有提升空间。

总体来说,基本面属于“稳健但不出彩”的类型。没有暴雷风险,也没有特别亮眼的增长点。就像一个中年人,身体还行,但想跑马拉松估计够呛。

总体来说,基本面属于“稳健但不出彩”的类

技术分析:股价走势怎么看?

好了,基本面聊完了,咱们来看看图形。我知道很多人炒股喜欢看K线,我也一样,虽然不敢说多懂,但多少能看出点门道。

先看日线图,600738这几年的走势挺典型的——长期横盘震荡。从2020年到现在,基本就在4块到7块之间来回晃荡,像坐电梯似的,上上下下,就是不突破。

你要是拉个周线图,会发现它有过几次小行情。比如2021年下半年,因为“国潮”概念被热炒,股价一度冲到7块多,成交量也明显放大。但热度一过,又慢慢回落了。这种走势很常见,题材炒作带动一波情绪,然后资金撤退,回归平静。

你要是拉个周线图,会发现它有过几次小行情

最近几个月呢,股价又在5块附近磨叽。MACD指标在零轴附近粘合,没有明显方向;均线系统也是乱糟糟的,短期均线上穿下穿好几回,根本没法作为操作依据。RSI(相对强弱指标)在50上下波动,既不超买也不超卖,典型的无趋势状态。

成交量方面,平时都很清淡,偶尔哪天突然放量,第二天又缩回去,说明没有主力资金持续介入。这种情况下,技术面很难给出明确信号,更多是跟随大盘或者消息面波动。

所以你要问我技术面怎么样,我只能说:目前没啥趋势,观望为主。除非哪天放量突破前期高点,或者出现明显的底部形态,否则很难判断下一步方向。

股东结构和机构持仓情况咋样?

这个我也顺带看了看。股东人数方面,最近几个季度变化不大,大概在3万多人左右,属于中小市值公司的正常水平。没有出现大幅增加或减少的情况,说明筹码比较稳定,没发生剧烈换手。

机构持仓嘛……说实话,不多。前十大流通股东里,能看到的主要是些地方国资背景的投资公司,还有一些信托计划,公募基金的身影很少。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主流机构对这只票关注度不高,至少目前还没把它当成重点配置对象。

当然,也不是说没机构买就一定不好。有些冷门股反而容易被游资盯上,炒一把就走。但从长期持有的角度看,如果缺乏机构资金的认可,股价的稳定性可能会差一些,容易受情绪影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实际控制人是兰州市国资委,属于地方国企背景。这一点有利有弊。好处是资源支持可能更强,比如在拿地、政策扶持上有优势;坏处是机制可能不如民企灵活,创新动力不足。

未来发展前景怎么样?

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也一直在琢磨。丽尚国潮未来的前景,关键就看它能不能把“国潮”这件事真正做实了。

一方面,它有线下场景的优势。毕竟手里握着几个成熟的商场,这些人流基础摆在那里。如果能好好利用,搞些国潮主题展、快闪店、文化市集之类的活动,说不定能打造成区域性的消费地标。现在很多城市都在推“城市更新”“文商旅融合”,它要是能搭上这班车,机会不小。

一方面,它有线下场景的优势。毕竟手里握着

另一方面,它的供应链和电商业务如果能做出特色,比如聚焦某个细分领域(像国风美妆、汉服周边),建立起自己的选品能力和渠道优势,也不是没可能突围。但现在的问题是,它做的东西太泛了,缺乏清晰的品牌定位,消费者记不住你是谁。

另一方面,它的供应链和电商业务如果能做出

还有一个潜在看点是资产重组或外延并购。之前它收购过一些新零售相关的公司,未来会不会继续通过并购来补强产业链?如果有动作,可能会带来新的想象空间。但反过来,万一并购失败或者整合不好,也可能拖累业绩。

总的来说,它的前景取决于三个字:执行力。想法可以很美好,但落地才是最难的。尤其是在当前消费复苏还不稳固的大环境下,每一步都得走得稳才行。

和其他同类公司比,它有啥不一样?

我特意拿它跟几家类似的公司做了个对比,比如王府井、百大集团、居然之家这些,发现它们虽然都是做商业运营的,但路径不太一样。

王府井早就开始转型免税业务,背靠首旅集团,资源雄厚,已经跳出传统百货的框框了;百大集团也在搞直播电商、社区团购,动作挺多;居然之家则是深耕家居赛道,绑定家装产业链,走的是垂直路线。

相比之下,丽尚国潮选择“国潮”这个标签,算是找到了一个差异化的切入点。但它的问题是,这个概念太宽泛了,不像免税或家居那样有明确的商业模式和盈利路径。你怎么定义“国潮运营”?怎么量化它的价值?这些都还不够清晰。

所以它现在的处境有点尴尬:既不像纯商业地产公司那么稳,也不像新兴消费品牌那么有爆发力。像是走在一条中间路上,两边都不靠岸。

市场对它的预期高吗?

从估值来看,目前它的市盈率(PE)大概在20倍左右,市净率(PB)不到2倍。这个水平在A股里算不上贵,尤其是比起那些动辄五六十倍PE的新消费股,它显得挺“便宜”的。

但便宜也有便宜的道理。市场给它的估值不高,可能就是因为对它的成长性存疑。大家认可它有一定的资产底子,但不太相信它能在新业务上做出大成绩。换句话说,现在的价格反映的是一种“谨慎乐观”的态度。

如果你去看券商研报,关于它的覆盖也不多,寥寥几家写的报告,语气也都比较保守,大多是“关注转型进展”“等待业绩验证”这类话术,没什么强烈推荐的意思。

如果你去看券商研报,关于它的覆盖也不多,

这也说明一个问题:目前市场对它的兴趣更多是题材层面的,而不是基于扎实的基本面反转。一旦“国潮”热度退去,或者公司业绩不及预期,股价很容易被打回原形。

它有哪些潜在的风险?

任何投资都有风险,丽尚国潮也不例外。我觉得有几个点值得特别注意。

首先是转型不确定性。你说它要做国潮,要搞新零售,听着挺好,但这些业务都需要大量投入,而且见效慢。万一投了一堆钱,最后没做成,反而拖累了主业,那就麻烦了。

其次是消费复苏乏力。这几年大家都知道,线下零售一直不太好做。年轻人更喜欢网购,商场人流下降,租金收入承压。虽然疫情过去了,但消费意愿还没完全恢复,这对依赖线下场景的公司来说是个长期挑战。

再者是竞争太激烈。你想啊,现在哪个公司不想沾点“国潮”的光?从大厂到小品牌,都在抢这个赛道。丽尚国潮既没有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也没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凭什么能杀出重围?

最后还有一个隐患,就是管理层的战略定力。国企背景的公司有时候决策会比较慢,内部协调成本高。如果高层对转型方向摇摆不定,或者执行不到位,再好的战略也白搭。

所以你看,表面看着风平浪静,底下其实暗流涌动。投资这种处于转型期的公司,最怕的就是“雷声大雨点小”。

它有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亮点?

当然也不是一无是处。我觉得它有几个亮点还是值得留意的。

第一,它确实有在尝试创新。不像有些老牌企业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丽尚国潮至少在主动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哪怕现在做得还不够好,但这种求变的态度本身就值得肯定。

第二,它的资产质量还不错。几个核心商场位置都不错,属于优质物业。这些资产在账上,就算不做新业务,也能提供稳定的现金流。相当于手里有张“安全垫”。

第三,它在区域市场有一定影响力。特别是在西北地区,它的品牌认知度比较高。如果能把区域优势转化为全国性的品牌势能,或许有机会走出一条特色之路。

第四,政策环境其实对它有利。国家现在鼓励发展新消费、推动文化自信,国潮正好契合这个方向。如果能争取到一些政府支持项目,比如文旅融合试点、城市更新工程,可能会获得额外助力。

第四,政策环境其实对它有利。国家现在鼓励

所以综合来看,它不是一个闪闪发光的明星股,但也不是毫无希望的“僵尸股”。更像是一个正在努力转身的老兵,能不能焕发第二春,还得时间来检验。

散户适合关注它吗?

这个问题我得实话实说。对于普通散户来说,投资丽尚国潮这样的股票,门槛其实不低。

首先你得有足够的耐心。它不是那种能短期内翻倍的妖股,也不会天天涨停。你得能忍受长时间的横盘震荡,还得顶得住各种噪音干扰。

其次你得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不能光听别人说“国潮概念好”就跟风买,得自己去看财报、分析业务、跟踪进展。否则很容易成为“接盘侠”。

再者你还得对市场风格有一定判断。比如什么时候题材股吃香,什么时候价值股受宠。像这种偏概念+转型的股票,往往在市场偏好成长风格的时候表现更好,熊市里可能就被冷落了。

所以我觉得,如果你是那种喜欢短线炒作、追涨杀跌的投资者,可能不太适合碰它;但如果你是偏中长期布局,愿意花时间跟踪一家公司变化的人,倒是可以把它放进自选股里,慢慢观察。

总结一下我的看法

说了这么多,我自己也捋一捋思路。600738丽尚国潮这家公司,本质上是一家从传统百货向新消费转型的企业。它有资产底子,有转型意愿,踩上了“国潮”这个热点,但同时也面临增长瓶颈、竞争加剧和执行难度大的问题。

它的基本面还算稳健,但谈不上优秀;技术面处于盘整阶段,缺乏明确方向;未来发展有想象空间,但兑现难度不小。整体来看,属于那种“有故事可讲,但需要验证”的类型。

我不敢说它将来一定能成,也不敢说它注定失败。投资嘛,本来就是概率游戏。你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多地了解它,评估它是否符合你的投资逻辑和风险承受能力。

毕竟每个人的账户不一样,心态不一样,能拿住的时间也不一样。有人看重它的低价和概念,有人嫌弃它增长慢、机构少。这都没错,关键是你要清楚自己为什么买,又能承受什么样的结果。

相关自问自答环节

Q:丽尚国潮是国企还是民企?
A:它是国有控股企业,实际控制人是兰州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属于地方国企背景。

Q:它现在的主营业务有哪些?
A:主要包括商业运营管理(如商场租赁、物业管理)和新零售供应链业务(如品牌代理、电商分销),近年来也在探索国潮IP相关的新消费项目。

Q:它的“国潮”业务具体做什么?
A:目前主要是通过合作或自营方式,引入国风类品牌,举办国潮主题活动,并尝试孵化自有国潮产品线,但尚未形成规模化收入。

Q:最近几年业绩怎么样?
A:营业收入总体保持平稳,略有增长;净利润有所波动,受疫情影响较大,2023年有所恢复,但仍处于转型调整期。

Q:机构投资者持股多吗?
A:不多。前十大流通股东中以地方国资和信托计划为主,公募基金等主流机构持仓较少,说明机构关注度相对较低。

Q:它的股价为什么长期不涨?
A:可能是因为缺乏持续的业绩支撑和明确的增长逻辑,同时“国潮”概念热度周期性强,导致资金进出频繁,难以形成趋势性行情。

Q:它的股价为什么长期不涨?
A:可能

Q:它有没有重组或并购的可能?
A:公司过去有过并购动作,未来不排除继续通过外延式扩张完善产业链,但这需要看战略规划和资源整合能力。

Q:它和李宁、安踏这些国潮品牌是一类公司吗?
A:不是。丽尚国潮更像是一个运营平台或服务商,而不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国潮品牌制造商。

Q:它的分红情况如何?
A:近年来有进行现金分红,股息率不算高,属于中等水平,具体需参考当年利润分配方案。

Q:现在这个价位适合进场吗?
A:这个问题因人而异。价格本身只是一个因素,更重要的是你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判断以及自身的投资策略是否匹配。

Q:它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A:最大的风险在于转型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新业务投入大但回报低,导致业绩持续低迷,失去市场信心。

Q:它有哪些竞争对手?
A:在传统商业运营方面,面对区域性百货公司竞争;在新零售和国潮领域,则与各类新兴消费平台和品牌争夺资源与用户。

Q:它有没有可能被借壳上市或者退市?
A:目前没有迹象表明它会被借壳或退市。作为上市公司且有国资背景,稳定性较强,但一切仍需以公告为准。

Q:它的电商平台做得怎么样?
A:目前电商业务处于发展阶段,主要作为线下业务的补充,规模有限,尚未形成独立的流量入口或品牌影响力。

Q:普通人要不要关注这只股票?
A:可以关注,但建议建立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它不适合作为盲目跟风的对象,更适合有兴趣研究转型企业的投资者长期跟踪。


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