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股票 > 财经资讯 > 财经

300343ST联创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2025-10-11 09:40:05 来源:本站 作者: admin888
分享到
关注ROE网在线: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ROE网在线客服

300343ST联创股票,到底是个啥?

哎,你说这300343,ST联创,最近在股吧里还挺火的,不少人聊它。说实话,我一开始也没太注意这只票,毕竟名字带“ST”,一听就有点悬乎,心里本能地就打了个问号。但后来刷着刷着,发现讨论的人越来越多,有说它快退市的,也有说它可能翻身的,搞得我也挺好奇的。于是我就自己扒了点资料,想看看这到底是只什么样的股票,值不值得多看两眼。

你别说,这一查还真有点意思。它全名叫“山东联创产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前叫“联创互联”,再早的时候是做化工材料起家的。现在呢,主营业务看起来挺杂的,既有互联网营销,又搞过新能源材料,还涉足过影视文化,听起来像是个“跨界达人”。不过这几年业绩波动大,财务问题频出,最后被戴上了“ST”的帽子,也就是特别处理,意味着公司存在退市风险或者其他重大问题。

说实话,这种公司吧,一般人看到ST两个字可能就绕道走了,觉得风险太大。但也有不少投资者喜欢在这种地方“淘金”,赌一把重组或者反转的机会。所以啊,关于ST联创,大家看法分歧挺大的,有人说是“垃圾股”,也有人说是“潜力股”,关键看你从哪个角度看。

那今天我就试着用咱们普通人聊天的方式,来聊聊这只股票。不吹不黑,就是把我知道的、查到的东西,掰开揉碎了讲一遍。咱们一起看看它的概念、前景、技术面、基本面,还有市场情绪这些方面,到底是个啥情况。反正炒股嘛,信息多一点,判断才能更全面一点,对吧?


ST联创是个什么概念?听起来好像挺复杂的

说到ST联创的概念,说实话,我一开始也是一头雾水。你看它一会儿搞互联网广告,一会儿又说自己是新能源材料概念股,甚至还能蹭上元宇宙、数字经济这些热门词,感觉哪儿热往哪儿靠。这让我想起以前有个朋友炒股,专挑“概念多”的票买,结果发现这些概念大多是“蹭热点”,真正落地的没几个。

那咱们先理一理,ST联创到底有哪些概念标签。首先,它最早是做聚氨酯材料的,属于化工行业。那时候主业还算清晰,产品主要用在冰箱、建筑保温这些领域。后来公司转型,收购了几家互联网营销公司,比如上海新合、鏊投网络这些,一下子就成了“数字营销”概念股。那会儿正好是2015到2017年,互联网+特别火,股价也跟着涨了一波。

可好景不长,被收购的公司业绩没达标,商誉暴雷,直接导致公司巨亏。再加上管理问题、资金链紧张,股价一路往下掉。到了2020年以后,公司又开始往新能源方向转,说自己布局了PVDF(聚偏氟乙烯),这玩意儿是锂电池和光伏膜的重要材料,听起来是不是立马高大上了?于是它又成了“新能源材料概念股”。

但问题来了,你说它是新能源吧,它的产能到底有多大?实际订单有多少?有没有稳定的客户?这些细节很多人其实不清楚。我去翻了年报,发现它的PVDF项目确实有规划,但投产进度慢,收入占比也不高。换句话说,目前这块业务还没真正撑起整个公司。

但问题来了,你说它是新能源吧,它的产能到

另外,它还提过“数字经济”、“智慧城市”这些概念,主要是因为之前做过一些政府信息化项目。但这类业务规模小,持续性差,更像是零散接单,谈不上核心竞争力。

所以综合来看,ST联创的概念确实不少,但大多处于“布局阶段”或“早期投入”,真正能带来稳定利润的业务不多。而且因为公司经历过多次转型,战略方向显得有点摇摆不定,给人一种“追热点”的感觉。你说它是化工股吧,它说自己是科技;你说它是科技股吧,它又拿不出过硬的技术壁垒。

这也是为什么市场上对它的定位一直模糊的原因。有些人觉得它概念丰富,想象空间大;但也有人认为它主业不清,缺乏聚焦。我个人的看法是,概念可以看,但不能光看概念,还得看它能不能兑现。毕竟股市里,讲故事的多了去了,最后能落地的才是真本事。


ST联创的前景怎么样?未来有没有希望?

这个问题问得好,前景这东西,谁都说不准,尤其是像ST联创这种处境复杂的公司。你说它没希望吧,它还在运作,还在搞项目;你说它有希望吧,财务数据又不太好看。所以我得实话实说,它的前景真的挺“拧巴”的。

先说积极的一面。这几年公司一直在努力“摘帽”,也就是去掉ST的标识。要摘帽,就得满足交易所的要求,比如净利润为正、净资产为正、审计意见没问题等等。从2023年的年报来看,公司实现了扭亏为盈,虽然利润不多,但至少账面上是盈利的。这对ST股来说是个好消息,说明它暂时保住了上市资格。

而且公司也在推进一些新项目,比如那个PVDF生产线,据说已经部分投产了。如果这个产品真能打开市场,未来在新能源产业链里分一杯羹,那对公司来说确实是条出路。毕竟现在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锂电池、光伏这些赛道热度不减,原材料需求也在增长。要是ST联创能抓住机会,说不定真能翻身。

另外,公司还尝试通过资产处置、债务重组等方式改善财务状况。比如卖掉了部分闲置资产,偿还了一些欠款,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这些动作虽然不算大刀阔斧,但至少说明管理层还在想办法自救,没躺平。

但话说回来,挑战也不少。首先是盈利能力太弱。你看它近几年的营收波动很大,2022年还出现过大幅下滑,2023年虽然盈利了,但扣非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利润)其实还是负的。这意味着它的盈利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变卖资产、政府补贴这些“一次性收益”,而不是主营业务带来的持续赚钱能力。

其次,公司的现金流一直是个隐患。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常年偏低,有时候甚至是负数。这就意味着它靠自己“造血”的能力不足,很多支出得靠外部输血,比如借款或者股东支持。一旦资金链断了,问题就会立刻暴露。

再一个就是市场竞争激烈。就说PVDF吧,现在国内做这个的厂家不少,像东岳集团、巨化股份这些企业早就布局多年,技术和规模都比ST联创强得多。你一个后来者,既没有成本优势,也没有品牌积累,凭什么在市场上站住脚?除非你有独家技术或者大客户订单,否则很难突围。

还有就是公司治理的问题。过去几年,ST联创因为信息披露违规、内部控制缺陷等问题被监管层多次警示,甚至处罚。这说明公司在管理上存在短板,投资者信心自然会打折扣。你想啊,一家连基本合规都做不好的公司,谁能放心把钱投进去?

所以综合来看,ST联创的前景可以说是“有机会,但风险也大”。它不像那些稳扎稳打的企业,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它更像一个正在挣扎求生的病人,一边治病一边还想重新站起来跑步。能不能成功,取决于后续的战略执行、市场环境以及外部支持等多种因素。

我个人觉得,它的未来不会一帆风顺,但如果能在新能源材料这条路上走出点名堂,同时改善内部管理,逐步恢复盈利能力,那还是有可能迎来转机的。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如果”之上,现实往往比设想复杂得多。


个股分析:ST联创到底值不值得关注?

说到个股分析,我觉得得从多个角度来聊,不能光看K线图,也不能只盯着财报数字。毕竟每只股票背后都是一个活生生的公司,有它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可能性。

说到个股分析,我觉得得从多个角度来聊,不

先说说它的市值和股价表现。ST联创现在的总市值不算大,大概几十亿的样子,在A股里属于中小盘股。这种体量的公司,弹性大,涨起来可能很快,跌起来也猛。它的股价这几年坐过山车,最高时候十几块,最低跌到一块多,典型的“高波动”特征。这种走势,吸引了不少短线投机者,但也吓跑了很多稳健型投资者。

从股东结构来看,它的前十大股东里有不少是自然人和私募基金,机构持股比例不高。这说明主流资金对它的认可度有限,更多是游资或者个人投资者在参与。这也导致它的股价容易受到情绪影响,消息一出,可能第二天就涨停或跌停,波动剧烈。

再看它的业务构成。前面说了,现在主要有两大块:一块是原有的化工材料业务,另一块是转型后的新能源材料。传统业务虽然稳定,但增长空间有限,利润率也不高;新业务有想象空间,但还没形成规模效应。这就造成一个尴尬的局面——老业务撑不起增长,新业务又还没长大。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是它的“壳资源”属性。因为是创业板公司,虽然被ST了,但毕竟还在上市状态。对于一些想借壳上市的企业来说,这种市值不大、股权相对集中的公司是有吸引力的。所以市场上一直有关于它可能被重组的传闻。不过截至目前,并没有实质性进展,更多是猜测。

另外,它的信息披露质量也需要打个问号。我去看了几份公告,发现有些内容写得比较模糊,比如项目进展、客户情况、技术参数等,缺乏具体数据支撑。这让人很难判断它说的是真是假,是吹牛还是真有底气。

还有一点让我有点担心的是,它的高管变动频繁。这几年董事长、总经理换了不少人,核心团队稳定性不够。你想啊,一个公司战略要持续推进,离不开稳定的管理班子。频繁换人,很容易导致政策断档、执行力下降。

当然,也不是全无亮点。比如它在某些细分材料领域有一定的技术积累,虽然不算顶尖,但也不是完全从零开始。而且公司所在地山东淄博,当地政府对企业的支持力度还不错,有时候能拿到一些产业扶持资金。

总的来说,ST联创这只个股,属于那种“有故事、有题材、有风险、有争议”的类型。它不像蓝筹股那样让人安心,也不像纯题材股那样纯粹炒作。它处在一种中间状态——既没彻底垮掉,也没真正崛起。

如果你是那种喜欢研究冷门股、愿意花时间跟踪细节的投资者,那它可以作为一个观察对象。但如果你追求的是稳定回报、低风险配置,那它可能不太适合你。

毕竟,投资这件事,最重要的不是别人怎么说,而是你自己能不能看得懂、扛得住、等得起。


技术分析:ST联创的K线图透露了啥信号?

好了,咱们来聊聊技术分析这块。我知道很多人炒股特别喜欢看图,觉得K线就像天气预报,能提前预判走势。但我得坦白说,技术分析这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尤其是在ST股这种波动大的品种上,更要谨慎对待。

先看ST联创的日线图。你一眼就能看出,它的走势非常“锯齿状”,上下跳动特别厉害。这说明什么?说明筹码不稳定,买卖双方分歧大,情绪主导明显。很多时候,一根阳线冲上去,第二天可能就一根大阴线砸下来,追高的容易被套。

我们拉长时间周期来看,从2020年到现在,它的整体趋势其实是向下的。虽然中间有过几次反弹,比如2021年底那次因为新能源概念炒了一波,股价翻倍都不止,但最终都没能突破长期下降趋势线。这说明空头力量依然占优,大的方向还没逆转。

再看成交量。你会发现,它平时交易量不大,属于那种“冷门股”,但一旦有利好消息或者市场情绪升温,成交量就会突然放大,甚至出现“天量”。比如某次公告说PVDF项目取得进展,当天成交额比平时高出好几倍,股价也直接拉涨停。但问题是,这种放量往往是短期资金推动的,持续性不强,几天后又回到原点。

再看成交量。你会发现,它平时交易量不大,

我还注意到一个现象:它的MACD指标经常在零轴附近来回穿梭,金叉死叉反复出现。这种信号在震荡市里很常见,但如果频繁失效,那就说明趋势不明朗,单纯依赖技术指标容易踩坑。

RSI(相对强弱指数)也是类似的情况。有时候RSI进入超买区(比如超过70),你以为要回调了,结果它还能继续涨;有时候跌到超卖区(低于30),你以为该反弹了,结果它继续阴跌。这说明在ST股里,传统的技术指标参考价值有限,更多要结合基本面和消息面来看。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涨停板敢死队”的痕迹。你会发现,它时不时会出现连续涨停,尤其是当市场炒作ST板块的时候。这时候往往是游资进场,利用小市值、低价的优势快速拉升,吸引散户跟风。但这类行情来得快去得也快,普通投资者很难把握节奏。

至于支撑位和压力位,说实话,在这种缺乏基本面支撑的股票上,画出来的线参考意义不大。今天看似有支撑,明天一个利空就破位;今天看着有压力,一个利好直接突破。所以我不太建议死磕这些技术位。

不过,如果你非要从技术角度找点规律,那我可以告诉你:ST联创的股价目前处于历史低位区域,估值(如果按市净率算)也不高。从“超跌反弹”的逻辑看,确实存在修复空间。但有没有持续上涨的动力,还得看有没有实质性的利好兑现。

总之,技术分析在这只股票上更多是辅助工具,不能作为决策的主要依据。它能告诉你“现在在哪”,但很难准确预测“接下来去哪”。如果你想参与,最好别光看图,得多关注公司动态、行业变化和资金流向。


基本面分析:ST联创的财报到底说了啥?

终于说到基本面了。我知道很多人炒股不爱看财报,觉得枯燥,全是数字。但说实话,这才是最真实的东西,不像K线可以骗人,财报里的数据虽然也能修饰,但大方向是藏不住的。

我专门扒了ST联创最近三年的年报,一页一页看下来,感受就俩字:揪心

先看营收。2021年它还有将近13亿的营业收入,到了2022年直接掉到6个多亿,腰斩都不止。2023年稍微回升到8亿左右,但比起巅峰时期差远了。这说明它的主营业务根本不稳定,客户流失、订单减少、市场萎缩这些问题肯定存在。

再看净利润。2021年亏损十几个亿,吓人吧?主要是商誉减值和资产减值搞得。2022年继续亏,亏了差不多一个亿。到了2023年,年报显示净利润为正,大约赚了几千万。听着不错,对吧?但你仔细一看附注,发现这利润大部分来自非经常性损益,比如卖房子、卖设备、收补贴这些。真正的主营业务利润(扣非净利润)还是负的!也就是说,它靠“卖东西”赚钱,不是靠“做生意”赚钱。

资产负债率呢?这几年一直维持在60%以上,有的年份接近70%。这个水平不算极端高,但对于一个盈利能力弱的公司来说,压力不小。特别是它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偏低,说明短期偿债能力堪忧。万一哪个月要还一大笔债,现金流跟不上,麻烦就来了。

应收账款也是一大问题。它的应收款金额长期高于营业收入的一半,甚至有时候接近营收总额。这意味着它卖出去的东西,钱还没收回来。万一客户赖账或者破产,这部分就成了坏账,直接侵蚀利润。

研发投入方面,说实话不太理想。每年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例不到3%,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你一个想转型做高科技材料的公司,研发投入这么低,怎么让人相信你有创新能力?相比之下,同行龙头企业动辄投入5%以上,甚至更高。

研发投入方面,说实话不太理想。每年研发费

现金流更是惨淡。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多年为负,2023年好不容易转正了一点点,但数额很小。这说明公司靠自身运营“赚现金”的能力很差,大部分钱都是靠融资或者变卖资产来的。长期这样下去,迟早出问题。

股东权益这块,2022年一度出现净资产为负的情况,也就是“资不抵债”。虽然2023年通过盈利和资本公积转增等方式恢复为正,但基础并不牢固。一旦再来一次大额亏损,很可能再次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

股东权益这块,2022年一度出现净资产为

最后说说股本结构。它经历了多次定增、转增、减持,总股本不断扩张,但每股收益却越来越薄。这说明股东回报能力在下降,投资价值打了折扣。

所以综合来看,ST联创的基本面确实不容乐观。虽然2023年实现了扭亏,表面看有所好转,但深层次的问题依然存在:主业不振、盈利模式不可持续、现金流紧张、负债压力大、创新投入不足。这些都不是一两年能解决的。

所以综合来看,ST联创的基本面确实不容乐

当然,也不能说它完全没有改善迹象。至少管理层在努力控制成本、优化资产结构、推进重点项目。只要新能源材料业务能逐步放量,未来还是有希望走出困境的。但这条路注定艰难,需要时间和耐心。

当然,也不能说它完全没有改善迹象。至少管


相关自问自答

问:ST联创会被退市吗?
答:目前来看,公司2023年实现了净利润和净资产双转正,且审计意见为标准无保留意见,暂时符合撤销ST的条件。只要2024年不再出现重大亏损或其他违规事项,理论上是可以申请摘帽的。但退市风险并未完全消除,仍需持续关注其经营状况和合规表现。

问:ST联创的PVDF项目靠谱吗?
答:公司确实在推进PVDF项目建设,部分生产线已投产。但从公开信息看,产能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尚不明确,客户渠道和订单情况披露有限。能否实现规模化生产和盈利,还需观察后续进展。

问:为什么ST联创股价波动这么大?
答:一方面是因为公司本身属于ST股,风险较高,容易引发资金博弈;另一方面是市值较小,容易被游资炒作;再加上概念题材较多,市场情绪影响大,导致股价波动剧烈。

问:ST联创有重组的可能性吗?
答:市场上一直有关于重组的传闻,但由于公司尚未发布相关公告,目前并无确切信息。作为创业板公司,其“壳”价值存在一定想象空间,但是否会有实质性动作,还需以官方披露为准。

问:ST联创的管理层靠谱吗?
答:近年来公司高管变动较为频繁,内部控制曾被出具非标意见,说明管理稳定性有待提升。投资者可通过定期报告中的“公司治理”章节了解其管理架构和内控改进情况。

问:现在买入ST联创会不会抄到底?
答:股价高低并不能单独作为判断依据。即使价格低,若基本面持续恶化,也可能继续下跌。投资决策应基于对公司整体情况的综合评估,而非单纯的价格判断。

问:ST联创属于什么行业?
答:公司目前业务涵盖化工新材料和互联网数字营销,但近年重点向新能源材料方向转型,因此常被归类为“新材料”或“新能源”概念股,但主营业务仍以传统材料为主。

问:散户适合投资ST联创吗?
答:ST股票风险较高,信息披露要求虽严格,但公司经营不确定性大,不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若参与,建议充分了解公司情况,控制仓位,避免盲目追高。

责任编辑:admin888 标签:300343ST联创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广告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ROE网 |财经

300343ST联创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admin888

|

300343ST联创股票,到底是个啥?

哎,你说这300343,ST联创,最近在股吧里还挺火的,不少人聊它。说实话,我一开始也没太注意这只票,毕竟名字带“ST”,一听就有点悬乎,心里本能地就打了个问号。但后来刷着刷着,发现讨论的人越来越多,有说它快退市的,也有说它可能翻身的,搞得我也挺好奇的。于是我就自己扒了点资料,想看看这到底是只什么样的股票,值不值得多看两眼。

你别说,这一查还真有点意思。它全名叫“山东联创产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前叫“联创互联”,再早的时候是做化工材料起家的。现在呢,主营业务看起来挺杂的,既有互联网营销,又搞过新能源材料,还涉足过影视文化,听起来像是个“跨界达人”。不过这几年业绩波动大,财务问题频出,最后被戴上了“ST”的帽子,也就是特别处理,意味着公司存在退市风险或者其他重大问题。

说实话,这种公司吧,一般人看到ST两个字可能就绕道走了,觉得风险太大。但也有不少投资者喜欢在这种地方“淘金”,赌一把重组或者反转的机会。所以啊,关于ST联创,大家看法分歧挺大的,有人说是“垃圾股”,也有人说是“潜力股”,关键看你从哪个角度看。

那今天我就试着用咱们普通人聊天的方式,来聊聊这只股票。不吹不黑,就是把我知道的、查到的东西,掰开揉碎了讲一遍。咱们一起看看它的概念、前景、技术面、基本面,还有市场情绪这些方面,到底是个啥情况。反正炒股嘛,信息多一点,判断才能更全面一点,对吧?


ST联创是个什么概念?听起来好像挺复杂的

说到ST联创的概念,说实话,我一开始也是一头雾水。你看它一会儿搞互联网广告,一会儿又说自己是新能源材料概念股,甚至还能蹭上元宇宙、数字经济这些热门词,感觉哪儿热往哪儿靠。这让我想起以前有个朋友炒股,专挑“概念多”的票买,结果发现这些概念大多是“蹭热点”,真正落地的没几个。

那咱们先理一理,ST联创到底有哪些概念标签。首先,它最早是做聚氨酯材料的,属于化工行业。那时候主业还算清晰,产品主要用在冰箱、建筑保温这些领域。后来公司转型,收购了几家互联网营销公司,比如上海新合、鏊投网络这些,一下子就成了“数字营销”概念股。那会儿正好是2015到2017年,互联网+特别火,股价也跟着涨了一波。

可好景不长,被收购的公司业绩没达标,商誉暴雷,直接导致公司巨亏。再加上管理问题、资金链紧张,股价一路往下掉。到了2020年以后,公司又开始往新能源方向转,说自己布局了PVDF(聚偏氟乙烯),这玩意儿是锂电池和光伏膜的重要材料,听起来是不是立马高大上了?于是它又成了“新能源材料概念股”。

但问题来了,你说它是新能源吧,它的产能到底有多大?实际订单有多少?有没有稳定的客户?这些细节很多人其实不清楚。我去翻了年报,发现它的PVDF项目确实有规划,但投产进度慢,收入占比也不高。换句话说,目前这块业务还没真正撑起整个公司。

但问题来了,你说它是新能源吧,它的产能到

另外,它还提过“数字经济”、“智慧城市”这些概念,主要是因为之前做过一些政府信息化项目。但这类业务规模小,持续性差,更像是零散接单,谈不上核心竞争力。

所以综合来看,ST联创的概念确实不少,但大多处于“布局阶段”或“早期投入”,真正能带来稳定利润的业务不多。而且因为公司经历过多次转型,战略方向显得有点摇摆不定,给人一种“追热点”的感觉。你说它是化工股吧,它说自己是科技;你说它是科技股吧,它又拿不出过硬的技术壁垒。

这也是为什么市场上对它的定位一直模糊的原因。有些人觉得它概念丰富,想象空间大;但也有人认为它主业不清,缺乏聚焦。我个人的看法是,概念可以看,但不能光看概念,还得看它能不能兑现。毕竟股市里,讲故事的多了去了,最后能落地的才是真本事。


ST联创的前景怎么样?未来有没有希望?

这个问题问得好,前景这东西,谁都说不准,尤其是像ST联创这种处境复杂的公司。你说它没希望吧,它还在运作,还在搞项目;你说它有希望吧,财务数据又不太好看。所以我得实话实说,它的前景真的挺“拧巴”的。

先说积极的一面。这几年公司一直在努力“摘帽”,也就是去掉ST的标识。要摘帽,就得满足交易所的要求,比如净利润为正、净资产为正、审计意见没问题等等。从2023年的年报来看,公司实现了扭亏为盈,虽然利润不多,但至少账面上是盈利的。这对ST股来说是个好消息,说明它暂时保住了上市资格。

而且公司也在推进一些新项目,比如那个PVDF生产线,据说已经部分投产了。如果这个产品真能打开市场,未来在新能源产业链里分一杯羹,那对公司来说确实是条出路。毕竟现在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锂电池、光伏这些赛道热度不减,原材料需求也在增长。要是ST联创能抓住机会,说不定真能翻身。

另外,公司还尝试通过资产处置、债务重组等方式改善财务状况。比如卖掉了部分闲置资产,偿还了一些欠款,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这些动作虽然不算大刀阔斧,但至少说明管理层还在想办法自救,没躺平。

但话说回来,挑战也不少。首先是盈利能力太弱。你看它近几年的营收波动很大,2022年还出现过大幅下滑,2023年虽然盈利了,但扣非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利润)其实还是负的。这意味着它的盈利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变卖资产、政府补贴这些“一次性收益”,而不是主营业务带来的持续赚钱能力。

其次,公司的现金流一直是个隐患。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常年偏低,有时候甚至是负数。这就意味着它靠自己“造血”的能力不足,很多支出得靠外部输血,比如借款或者股东支持。一旦资金链断了,问题就会立刻暴露。

再一个就是市场竞争激烈。就说PVDF吧,现在国内做这个的厂家不少,像东岳集团、巨化股份这些企业早就布局多年,技术和规模都比ST联创强得多。你一个后来者,既没有成本优势,也没有品牌积累,凭什么在市场上站住脚?除非你有独家技术或者大客户订单,否则很难突围。

还有就是公司治理的问题。过去几年,ST联创因为信息披露违规、内部控制缺陷等问题被监管层多次警示,甚至处罚。这说明公司在管理上存在短板,投资者信心自然会打折扣。你想啊,一家连基本合规都做不好的公司,谁能放心把钱投进去?

所以综合来看,ST联创的前景可以说是“有机会,但风险也大”。它不像那些稳扎稳打的企业,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它更像一个正在挣扎求生的病人,一边治病一边还想重新站起来跑步。能不能成功,取决于后续的战略执行、市场环境以及外部支持等多种因素。

我个人觉得,它的未来不会一帆风顺,但如果能在新能源材料这条路上走出点名堂,同时改善内部管理,逐步恢复盈利能力,那还是有可能迎来转机的。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如果”之上,现实往往比设想复杂得多。


个股分析:ST联创到底值不值得关注?

说到个股分析,我觉得得从多个角度来聊,不能光看K线图,也不能只盯着财报数字。毕竟每只股票背后都是一个活生生的公司,有它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可能性。

说到个股分析,我觉得得从多个角度来聊,不

先说说它的市值和股价表现。ST联创现在的总市值不算大,大概几十亿的样子,在A股里属于中小盘股。这种体量的公司,弹性大,涨起来可能很快,跌起来也猛。它的股价这几年坐过山车,最高时候十几块,最低跌到一块多,典型的“高波动”特征。这种走势,吸引了不少短线投机者,但也吓跑了很多稳健型投资者。

从股东结构来看,它的前十大股东里有不少是自然人和私募基金,机构持股比例不高。这说明主流资金对它的认可度有限,更多是游资或者个人投资者在参与。这也导致它的股价容易受到情绪影响,消息一出,可能第二天就涨停或跌停,波动剧烈。

再看它的业务构成。前面说了,现在主要有两大块:一块是原有的化工材料业务,另一块是转型后的新能源材料。传统业务虽然稳定,但增长空间有限,利润率也不高;新业务有想象空间,但还没形成规模效应。这就造成一个尴尬的局面——老业务撑不起增长,新业务又还没长大。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是它的“壳资源”属性。因为是创业板公司,虽然被ST了,但毕竟还在上市状态。对于一些想借壳上市的企业来说,这种市值不大、股权相对集中的公司是有吸引力的。所以市场上一直有关于它可能被重组的传闻。不过截至目前,并没有实质性进展,更多是猜测。

另外,它的信息披露质量也需要打个问号。我去看了几份公告,发现有些内容写得比较模糊,比如项目进展、客户情况、技术参数等,缺乏具体数据支撑。这让人很难判断它说的是真是假,是吹牛还是真有底气。

还有一点让我有点担心的是,它的高管变动频繁。这几年董事长、总经理换了不少人,核心团队稳定性不够。你想啊,一个公司战略要持续推进,离不开稳定的管理班子。频繁换人,很容易导致政策断档、执行力下降。

当然,也不是全无亮点。比如它在某些细分材料领域有一定的技术积累,虽然不算顶尖,但也不是完全从零开始。而且公司所在地山东淄博,当地政府对企业的支持力度还不错,有时候能拿到一些产业扶持资金。

总的来说,ST联创这只个股,属于那种“有故事、有题材、有风险、有争议”的类型。它不像蓝筹股那样让人安心,也不像纯题材股那样纯粹炒作。它处在一种中间状态——既没彻底垮掉,也没真正崛起。

如果你是那种喜欢研究冷门股、愿意花时间跟踪细节的投资者,那它可以作为一个观察对象。但如果你追求的是稳定回报、低风险配置,那它可能不太适合你。

毕竟,投资这件事,最重要的不是别人怎么说,而是你自己能不能看得懂、扛得住、等得起。


技术分析:ST联创的K线图透露了啥信号?

好了,咱们来聊聊技术分析这块。我知道很多人炒股特别喜欢看图,觉得K线就像天气预报,能提前预判走势。但我得坦白说,技术分析这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尤其是在ST股这种波动大的品种上,更要谨慎对待。

先看ST联创的日线图。你一眼就能看出,它的走势非常“锯齿状”,上下跳动特别厉害。这说明什么?说明筹码不稳定,买卖双方分歧大,情绪主导明显。很多时候,一根阳线冲上去,第二天可能就一根大阴线砸下来,追高的容易被套。

我们拉长时间周期来看,从2020年到现在,它的整体趋势其实是向下的。虽然中间有过几次反弹,比如2021年底那次因为新能源概念炒了一波,股价翻倍都不止,但最终都没能突破长期下降趋势线。这说明空头力量依然占优,大的方向还没逆转。

再看成交量。你会发现,它平时交易量不大,属于那种“冷门股”,但一旦有利好消息或者市场情绪升温,成交量就会突然放大,甚至出现“天量”。比如某次公告说PVDF项目取得进展,当天成交额比平时高出好几倍,股价也直接拉涨停。但问题是,这种放量往往是短期资金推动的,持续性不强,几天后又回到原点。

再看成交量。你会发现,它平时交易量不大,

我还注意到一个现象:它的MACD指标经常在零轴附近来回穿梭,金叉死叉反复出现。这种信号在震荡市里很常见,但如果频繁失效,那就说明趋势不明朗,单纯依赖技术指标容易踩坑。

RSI(相对强弱指数)也是类似的情况。有时候RSI进入超买区(比如超过70),你以为要回调了,结果它还能继续涨;有时候跌到超卖区(低于30),你以为该反弹了,结果它继续阴跌。这说明在ST股里,传统的技术指标参考价值有限,更多要结合基本面和消息面来看。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涨停板敢死队”的痕迹。你会发现,它时不时会出现连续涨停,尤其是当市场炒作ST板块的时候。这时候往往是游资进场,利用小市值、低价的优势快速拉升,吸引散户跟风。但这类行情来得快去得也快,普通投资者很难把握节奏。

至于支撑位和压力位,说实话,在这种缺乏基本面支撑的股票上,画出来的线参考意义不大。今天看似有支撑,明天一个利空就破位;今天看着有压力,一个利好直接突破。所以我不太建议死磕这些技术位。

不过,如果你非要从技术角度找点规律,那我可以告诉你:ST联创的股价目前处于历史低位区域,估值(如果按市净率算)也不高。从“超跌反弹”的逻辑看,确实存在修复空间。但有没有持续上涨的动力,还得看有没有实质性的利好兑现。

总之,技术分析在这只股票上更多是辅助工具,不能作为决策的主要依据。它能告诉你“现在在哪”,但很难准确预测“接下来去哪”。如果你想参与,最好别光看图,得多关注公司动态、行业变化和资金流向。


基本面分析:ST联创的财报到底说了啥?

终于说到基本面了。我知道很多人炒股不爱看财报,觉得枯燥,全是数字。但说实话,这才是最真实的东西,不像K线可以骗人,财报里的数据虽然也能修饰,但大方向是藏不住的。

我专门扒了ST联创最近三年的年报,一页一页看下来,感受就俩字:揪心

先看营收。2021年它还有将近13亿的营业收入,到了2022年直接掉到6个多亿,腰斩都不止。2023年稍微回升到8亿左右,但比起巅峰时期差远了。这说明它的主营业务根本不稳定,客户流失、订单减少、市场萎缩这些问题肯定存在。

再看净利润。2021年亏损十几个亿,吓人吧?主要是商誉减值和资产减值搞得。2022年继续亏,亏了差不多一个亿。到了2023年,年报显示净利润为正,大约赚了几千万。听着不错,对吧?但你仔细一看附注,发现这利润大部分来自非经常性损益,比如卖房子、卖设备、收补贴这些。真正的主营业务利润(扣非净利润)还是负的!也就是说,它靠“卖东西”赚钱,不是靠“做生意”赚钱。

资产负债率呢?这几年一直维持在60%以上,有的年份接近70%。这个水平不算极端高,但对于一个盈利能力弱的公司来说,压力不小。特别是它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偏低,说明短期偿债能力堪忧。万一哪个月要还一大笔债,现金流跟不上,麻烦就来了。

应收账款也是一大问题。它的应收款金额长期高于营业收入的一半,甚至有时候接近营收总额。这意味着它卖出去的东西,钱还没收回来。万一客户赖账或者破产,这部分就成了坏账,直接侵蚀利润。

研发投入方面,说实话不太理想。每年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例不到3%,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你一个想转型做高科技材料的公司,研发投入这么低,怎么让人相信你有创新能力?相比之下,同行龙头企业动辄投入5%以上,甚至更高。

研发投入方面,说实话不太理想。每年研发费

现金流更是惨淡。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多年为负,2023年好不容易转正了一点点,但数额很小。这说明公司靠自身运营“赚现金”的能力很差,大部分钱都是靠融资或者变卖资产来的。长期这样下去,迟早出问题。

股东权益这块,2022年一度出现净资产为负的情况,也就是“资不抵债”。虽然2023年通过盈利和资本公积转增等方式恢复为正,但基础并不牢固。一旦再来一次大额亏损,很可能再次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

股东权益这块,2022年一度出现净资产为

最后说说股本结构。它经历了多次定增、转增、减持,总股本不断扩张,但每股收益却越来越薄。这说明股东回报能力在下降,投资价值打了折扣。

所以综合来看,ST联创的基本面确实不容乐观。虽然2023年实现了扭亏,表面看有所好转,但深层次的问题依然存在:主业不振、盈利模式不可持续、现金流紧张、负债压力大、创新投入不足。这些都不是一两年能解决的。

所以综合来看,ST联创的基本面确实不容乐

当然,也不能说它完全没有改善迹象。至少管理层在努力控制成本、优化资产结构、推进重点项目。只要新能源材料业务能逐步放量,未来还是有希望走出困境的。但这条路注定艰难,需要时间和耐心。

当然,也不能说它完全没有改善迹象。至少管


相关自问自答

问:ST联创会被退市吗?
答:目前来看,公司2023年实现了净利润和净资产双转正,且审计意见为标准无保留意见,暂时符合撤销ST的条件。只要2024年不再出现重大亏损或其他违规事项,理论上是可以申请摘帽的。但退市风险并未完全消除,仍需持续关注其经营状况和合规表现。

问:ST联创的PVDF项目靠谱吗?
答:公司确实在推进PVDF项目建设,部分生产线已投产。但从公开信息看,产能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尚不明确,客户渠道和订单情况披露有限。能否实现规模化生产和盈利,还需观察后续进展。

问:为什么ST联创股价波动这么大?
答:一方面是因为公司本身属于ST股,风险较高,容易引发资金博弈;另一方面是市值较小,容易被游资炒作;再加上概念题材较多,市场情绪影响大,导致股价波动剧烈。

问:ST联创有重组的可能性吗?
答:市场上一直有关于重组的传闻,但由于公司尚未发布相关公告,目前并无确切信息。作为创业板公司,其“壳”价值存在一定想象空间,但是否会有实质性动作,还需以官方披露为准。

问:ST联创的管理层靠谱吗?
答:近年来公司高管变动较为频繁,内部控制曾被出具非标意见,说明管理稳定性有待提升。投资者可通过定期报告中的“公司治理”章节了解其管理架构和内控改进情况。

问:现在买入ST联创会不会抄到底?
答:股价高低并不能单独作为判断依据。即使价格低,若基本面持续恶化,也可能继续下跌。投资决策应基于对公司整体情况的综合评估,而非单纯的价格判断。

问:ST联创属于什么行业?
答:公司目前业务涵盖化工新材料和互联网数字营销,但近年重点向新能源材料方向转型,因此常被归类为“新材料”或“新能源”概念股,但主营业务仍以传统材料为主。

问:散户适合投资ST联创吗?
答:ST股票风险较高,信息披露要求虽严格,但公司经营不确定性大,不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若参与,建议充分了解公司情况,控制仓位,避免盲目追高。


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