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
手机网
沙滩财经网网站欢迎您!
广告
主页 > 期货 > 农副产品 > 正文

中国大豆供应量与消费量介绍(历史数据)

2022-07-19 19:57 来源:未知 作者: admin
分享到
关注沙滩财经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沙滩财经网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沙滩财经网在线客服

   首先,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大豆供应量的构成。大豆供应量是由期初库存、当年产量和进口量这三部分构成。其中,期初库存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在总供应量中的比重一般不会超过10%;我国大豆的产量较平稳,近3年的数据显示在1500万吨左右徘徊;但是,进口量却是大幅度上升,2006年时进口量2873万吨,2008年时大豆进口量已经上涨到4070万吨(见表6-5)。

6-5 2006~2008年我国大豆供应量  单位:万吨




图6-9 2006~2008年我国大豆总供应量中的结构比例

   从图6-9中可以明显看出,进口在总供应量中所占的比重最大,说明我国大豆对进口依赖度较高。
   我国大豆消费有四种途径:榨油、食用、种用及工业消费,其中主要以榨油和食用为主。从20世纪末以来,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我国大豆消费中用于榨油消费的比重逐步提高,同时,畜牧业快速发展对饲料产品形成的强劲需求,使豆粕价格看好,在这种背景下,部分主产地为了提高大豆生产附加值,纷纷组建榨油厂,对大豆榨油用量增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90年用于榨油的大豆为376万吨,占当年大豆消费量的39.6%;1993年食油市场的放开导致食油供应紧张,当年用于榨油的大豆数量猛增到647万吨,占大豆消费量的比重提高到51.1%;1994年、1995年又分别增加到859万吨和747万吨,占大豆消费量的比重仍在50%以上。
   1998年初以来畜牧业不景气和豆粕大量进口导致上半年榨油用大豆消费萎缩,但是1998年下半年以后,豆油市场随着国内加大打击走私力度明显回升,大豆榨油需求又有一定幅度的增长,1998年用于榨油的大豆消费量约为1040万吨,占大豆消费量的63%。2001年这个比例提高到73%,到2005年再提高到77.2%,7年间提高了14.2个百分点。从食用消费看,中国人民长期以来保持着食用大豆及其制品的膳食传统,各收入阶层都喜爱大豆的优质植物蛋白,豆奶、豆粉、豆腐等花样豆制品适合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豆制品的消费量稳步增加。但是,由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大豆加工技术比较落后,后续产品品种单一,且人们对大豆的营养价值认识不足,1990~1992年大豆食用消费量一直稳定在500万吨的水平上。随着1993年和1994年大豆产量创记录的增长及人们食物结构趋向高蛋白化,大豆食用消费量分别增加到518万吨和573万吨,2005年大豆直接食用消费已达700万吨。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的膳食结构的升级,大豆消费量总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居民对精炼食用油和以动物蛋白为主的食品需求迅速增加,使得大豆的需求也随之迅速增加,因此大豆的消费量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
   2008年我国大豆的消费量达到5134万吨,而2006年和2007年时分别为4560万吨和4825万吨。2008年大豆消费量比2007年增长了6.4%(见图6-10)。2008年我国已经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大豆消费国。


图6-10 2006~2008年中国大豆消费量

广告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农副产品 频道

中国大豆供应量与消费量介绍(历史数据)

admin

|
   首先,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大豆供应量的构成。大豆供应量是由期初库存、当年产量和进口量这三部分构成。其中,期初库存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在总供应量中的比重一般不会超过10%;我国大豆的产量较平稳,近3年的数据显示在1500万吨左右徘徊;但是,进口量却是大幅度上升,2006年时进口量2873万吨,2008年时大豆进口量已经上涨到4070万吨(见表6-5)。

6-5 2006~2008年我国大豆供应量  单位:万吨




图6-9 2006~2008年我国大豆总供应量中的结构比例

   从图6-9中可以明显看出,进口在总供应量中所占的比重最大,说明我国大豆对进口依赖度较高。
   我国大豆消费有四种途径:榨油、食用、种用及工业消费,其中主要以榨油和食用为主。从20世纪末以来,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我国大豆消费中用于榨油消费的比重逐步提高,同时,畜牧业快速发展对饲料产品形成的强劲需求,使豆粕价格看好,在这种背景下,部分主产地为了提高大豆生产附加值,纷纷组建榨油厂,对大豆榨油用量增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90年用于榨油的大豆为376万吨,占当年大豆消费量的39.6%;1993年食油市场的放开导致食油供应紧张,当年用于榨油的大豆数量猛增到647万吨,占大豆消费量的比重提高到51.1%;1994年、1995年又分别增加到859万吨和747万吨,占大豆消费量的比重仍在50%以上。
   1998年初以来畜牧业不景气和豆粕大量进口导致上半年榨油用大豆消费萎缩,但是1998年下半年以后,豆油市场随着国内加大打击走私力度明显回升,大豆榨油需求又有一定幅度的增长,1998年用于榨油的大豆消费量约为1040万吨,占大豆消费量的63%。2001年这个比例提高到73%,到2005年再提高到77.2%,7年间提高了14.2个百分点。从食用消费看,中国人民长期以来保持着食用大豆及其制品的膳食传统,各收入阶层都喜爱大豆的优质植物蛋白,豆奶、豆粉、豆腐等花样豆制品适合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豆制品的消费量稳步增加。但是,由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大豆加工技术比较落后,后续产品品种单一,且人们对大豆的营养价值认识不足,1990~1992年大豆食用消费量一直稳定在500万吨的水平上。随着1993年和1994年大豆产量创记录的增长及人们食物结构趋向高蛋白化,大豆食用消费量分别增加到518万吨和573万吨,2005年大豆直接食用消费已达700万吨。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的膳食结构的升级,大豆消费量总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居民对精炼食用油和以动物蛋白为主的食品需求迅速增加,使得大豆的需求也随之迅速增加,因此大豆的消费量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
   2008年我国大豆的消费量达到5134万吨,而2006年和2007年时分别为4560万吨和4825万吨。2008年大豆消费量比2007年增长了6.4%(见图6-10)。2008年我国已经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大豆消费国。


图6-10 2006~2008年中国大豆消费量


农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