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股票 > 财经资讯 > 股票知识

002620ST瑞和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2025-10-09 17:50:28 来源:本站 作者: admin888
分享到
关注ROE网在线: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ROE网在线客服

002620ST瑞和股票,到底是个啥?

哎,你说这股市啊,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前两天我朋友跟我聊起一只叫“002620ST瑞和”的股票,说他最近在看这只股,问我知不知道情况。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没太在意,毕竟现在A股里带“ST”的公司太多了,一抓一大把。但后来我自己也好奇了,就查了点资料,越看越觉得有意思。今天我就来跟大家唠唠这只股,不吹不黑,就是实话实说。


一、ST瑞和是干啥的?公司背景了解一下

你要是想了解一只股票,首先得知道它是干啥的吧?对吧?不然光看代码和名字,谁搞得清楚它到底是卖菜的还是造火箭的。那这个ST瑞和呢,全名叫“瑞和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听这名字就知道,大概率是搞装修、装潢这类工程的。没错,它主业就是建筑装饰,尤其是公共建筑和高端住宅的室内设计与施工。

这家公司是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的,总部在深圳,算是国内比较早一批上市的装饰类企业之一。以前那会儿房地产火的时候,这种配套行业也跟着吃香喝辣。盖楼嘛,总不能毛坯交付吧?总得有人来做精装修、做设计、做幕墙这些活儿。所以那时候瑞和的日子过得还算滋润。

不过这几年嘛……你也知道,房地产行业整体下行,恒大、碧桂园这些大房企都开始缩编裁员了,更别说下游的装修公司了。像瑞和这种依赖地产项目的公司,自然也就跟着受影响。订单少了,回款慢了,利润也就撑不住了。

而且你发现没?它名字前面带个“ST”,这就说明它已经被交易所特别处理了。为啥被ST?通常是因为连续两年亏损,或者财务有问题。查了一下,瑞和确实因为2022年和2023年净利润为负,加上净资产可能低于面值,就被戴上“ST”帽子了。这帽子一戴,股民心里就咯噔一下——这公司是不是快不行了?

但话说回来,也不是所有ST股都是垃圾。有些公司虽然暂时困难,但还在努力自救,比如重组、卖资产、引入战投什么的。所以咱们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还得往下细看。


二、概念题材这块,它沾边吗?

现在炒股的人,都喜欢看“概念”。你说一个公司业绩一般,但如果它能蹭上几个热门题材,比如新能源、人工智能、光伏、芯片啥的,股价立马就能炒起来。那ST瑞和有没有什么亮眼的概念呢?

坦白讲,它的主营业务太传统了——建筑装饰。这不是什么高科技赛道,也不属于风口行业。你说它算不算“基建”?勉强沾点边,但基建现在更多指的是高铁、水利、新基建这些大项目,而瑞和做的大多是商业空间、写字楼、酒店这类民用工程,规模和影响力有限。

不过呢,它倒也不是完全没概念。比如它参与过一些医院、学校、政府办公楼的装修项目,这些属于“民生工程”,也算政策支持的方向。另外,近年来国家提倡绿色建筑、节能环保,瑞和也在推一些节能材料和装配式装修技术,理论上可以往“绿色建筑”或“低碳经济”方向靠一靠。

还有人说它涉及“乡村振兴”概念,因为它在一些三四线城市做过文旅小镇、特色小镇的项目。但这部分业务占比很小,能不能算核心题材,我觉得还得打个问号。

总的来说,ST瑞和的概念属性偏弱。它不像某些ST股那样有资产重组预期或者跨界转型故事可讲。你想炒题材?它真的不太适合。除非哪天突然宣布要进军光伏屋顶或者智能家装,否则很难吸引短线资金进来爆炒。


三、前景怎么样?未来还能翻身吗?

这个问题才是关键,对吧?谁都想知道:这只股以后有没有希望?会不会摘帽?甚至逆袭翻盘?

先说悲观的一面。目前瑞和面临的挑战真不少。第一,行业环境不好。房地产持续低迷,开发商没钱付工程款,很多装饰公司都被拖垮了。瑞和应收账款高企,现金流紧张,这是明摆着的风险。

先说悲观的一面。目前瑞和面临的挑战真不少

第二,公司自身经营也有问题。近几年营收逐年下滑,2023年财报显示收入不到十几亿,净利润继续亏损。资产负债率偏高,净资产接近警戒线。如果2024年再亏一年,可能会面临退市风险警示升级,甚至暂停上市。

第三,管理层变动频繁。我注意到这几年董事长、总经理换了不少人,战略方向也不够清晰。一会儿说要拓展海外市场,一会儿又要发力EPC总承包,结果都没见太大成效。这种情况下,投资者信心难免受挫。

但话说回来,也不能说它就没机会了。

你看啊,任何一家公司走到ST这一步,都会想办法保壳。瑞和也不例外。他们已经在做一些动作了,比如剥离亏损子公司、加快应收款回收、控制成本开支。2024年初还公告说正在推进债务重组,争取改善财务状况。

更重要的是,它还在接项目。虽然总量不如从前,但在一些地方政府主导的公共设施项目中,仍然能看到它的身影。说明资质还在,团队没散,客户资源也没完全断掉。

另外,建筑装饰这个行业本身不会消失。房子还是要装修的,商场还是要翻新的,只是节奏慢了、要求高了。如果瑞和能熬过这一轮行业出清,未来等地产回暖,说不定还能迎来一波修复性增长。

还有一种可能性——重组。市场上有不少资本盯着ST股,特别是那些市值小、股价低、有一定资产基础的公司。瑞和目前市值不高,股权结构相对集中,万一哪天来了个实力股东注资或者注入新资产,说不定就能上演“乌鸡变凤凰”的戏码。

当然啦,这些都是“如果”。现实是,摘帽难度不小,需要2024年实现盈利且净资产转正。这对现在的瑞和来说,压力山大。但它至少还没躺平,还在挣扎求生,这就比那些直接摆烂的公司强一点。


四、个股分析:从财务数据看真相

咱老百姓炒股,最怕的就是被表面数字忽悠。所以得扒一扒它的财报,看看底子到底咋样。

先看营收。2021年瑞和的营业收入还有约28亿元,到了2022年降到17亿左右,2023年进一步下滑到12亿上下。三年时间缩水超过一半,这说明它的订单确实在大幅减少。

再看净利润。2021年已经亏了将近5个亿,2022年又亏了3个多亿,2023年预亏1.5亿到2.5亿之间。三年累计亏损快十个亿了,这可不是小数目。净资产也因此一路下滑,2023年末预计只有两三千万左右,离“资不抵债”就差一口气。

毛利率方面,过去几年一直维持在15%-20%之间,不算特别高,但也说得过去。问题是期间费用压不住,尤其是管理费用和信用减值损失太大。为什么?主要是坏账计提多了。很多项目做完收不到钱,只能计提损失,直接影响利润。

现金流更是惨不忍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连续多年为负,说明它不是靠主业赚钱养活自己,而是靠借钱、卖资产续命。投资活动现金流也是负的,基本没有新增投资,反倒是不断处置资产来回血。

资产负债表上看,总资产大约三四十亿,但负债也差不多这个数,资产负债率长期在70%以上,属于偏高水平。流动比率偏低,短期偿债能力堪忧。

不过也有亮点。比如它的资质还挺全的,拥有建筑装饰专项一级、建筑幕墙一级、建筑设计甲级等资质,在业内算是老牌企业。客户名单里也有不少知名地产商和政府单位,品牌信誉还在。

另外,它的员工人数虽然减少了,但核心团队基本保留,研发和技术人员也没大规模流失。这意味着一旦市场好转,它具备一定的反弹基础。

另外,它的员工人数虽然减少了,但核心团队

总结一下:财务基本面确实很差,处于危机边缘。但如果只看数据不说背景,那就太机械了。要知道,很多企业都是在亏损中完成转型的。关键是看它有没有自救的决心和外部支持的可能性。


五、技术分析:股价走势透露了啥信号?

除了基本面,我也看了看它的K线图和技术指标,毕竟很多人炒股是看图形的。

ST瑞和的股价这几年可以说是“跌跌不休”。2015年最高时接近18块(复权价),现在才两块多,跌幅超过80%,妥妥的价值毁灭型选手。尤其是2022年以来,几乎是一路阴跌,中间偶尔有几个涨停,也都跟ST板块整体异动有关,持续性很差。

从月线图看,长期处于下降通道中,均线系统空头排列,没有任何反转迹象。日线上偶尔会有放量拉升,但很快又被打回原形,说明上方抛压很重,抄底资金一旦获利就跑,没人愿意长期持有。

成交量方面,平时非常清淡,每天几百万成交额都算多了。只有在发布重大消息,比如年报预告、重整进展、监管问询回复时,才会突然放量。这种典型的“消息驱动型”交易特征,说明市场关注度极低,缺乏稳定资金介入。

技术指标上,MACD长期在零轴下方运行,偶尔金叉也是死叉前的回光返照。RSI经常处于超卖区,但超卖不代表马上反弹,有时候可以一直超卖下去。BOLL带持续收窄,说明波动率极低,处于变盘前夜,但往哪个方向突破还不知道。

值得一提的是,它的股价已经跌破每股净资产,也就是所谓的“破净股”。理论上讲,这种股票估值很低,但现实中破净的原因往往就是因为资产质量差、变现难。比如它的应收账款能不能收回?存货是不是积压?固定资产是不是闲置?这些都要打个问号。

所以从技术面来看,目前没有明显的买入信号。趋势仍是向下,情绪偏悲观,流动性差,操作难度大。如果你是短线玩家,可能会关注它的涨停板博弈;如果是长线投资者,估计很难看得上这种走势。


六、风险与机会并存,该怎么看待它?

说到这儿,我想你也听出来了,ST瑞和这家公司,现状确实不太乐观。但它也不是完全没有看点。

我觉得吧,看待这类股票,最重要的是摆正心态。它不适合追求稳健收益的人,也不适合小白新手。你要是抱着“捡便宜”的心理去买ST股,那得做好亏光的准备。毕竟ST股最大的风险就是退市。

我觉得吧,看待这类股票,最重要的是摆正心

但反过来说,高风险也可能带来高回报。历史上确实有不少ST股最后成功摘帽,甚至走出大行情。比如以前的ST舍得、ST康美(现*ST康美)、ST海航等等,都有过戏剧性的反转。

所以关键在于判断:这家公司是真的病入膏肓,还是只是暂时困难?是有实质性重组动作,还是光喊口号没落实?管理层是否积极应对,还是任由局势恶化?

就瑞和目前的情况看,它属于“尚未放弃治疗”的那一类。虽然财务指标难看,但业务没停,项目还在做,也在尝试各种方式自救。只要2024年能扭亏为盈,就有望申请撤销ST。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它得活下去。而活下去的关键,一是现金流不断裂,二是债务问题得到缓解,三是主营业务能稳住基本盘。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它得活下去。而活

另外,政策环境也很重要。如果接下来国家加大对城中村改造、保障房建设、城市更新的投资力度,那么像瑞和这样的装饰企业或许能分一杯羹。毕竟老旧小区改造也需要重新装修啊,这部分市场潜力还不小。

还有一个变量是资本市场的情绪。每年年底到次年年初,ST板块往往会有一波“摘帽行情”,资金会提前布局那些有望脱星的公司。如果你相信瑞和能在2024年实现盈利,那现在可能是观察窗口期。

但必须强调一点:这种博弈带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你无法准确预测它会不会被审计出具非标意见,会不会因净资产为负而继续被ST,更不知道会不会突然爆出新的诉讼或担保问题。

所以啊,玩ST股,更像是在走钢丝。你能看到机会,但脚下就是深渊。要不要参与,完全是个人选择,别人没法替你决定。


七、散户该不该碰?听听不同人的说法

我身边有几个炒股的朋友,对这只股看法完全不同。

老李是个价值投资者,他说:“这种公司早就该远离了,净资产都快没了,还谈什么投资?纯粹是赌博。”他认为应该把资金放在那些盈利能力强、分红稳定的蓝筹股上,而不是在这种边缘公司上浪费时间。

小王是个短线高手,他说:“我专门盯着ST股,尤其是两块左右的低价股。只要有风吹草动,比如公告重组、签大单、高管增持,我就敢冲进去搏一把。赚了就跑,亏了认栽。”对他来说,ST瑞和这种流动性差的股反而有机会,因为一旦有资金进场,容易拉涨停。

张姐是瑞和的老股东,她持股好几年了,被套得很深。她说:“我知道公司现在困难,但我还是相信它能挺过去。毕竟做了这么多年,资质都在,人也没散。我不指望翻倍,只要能回本我就卖。”她的心态代表了一部分长期被套散户的想法——不甘心割肉,只能等待奇迹。

还有个做财务的朋友提醒我:“你们别光看股价便宜,要看它的资产质量。瑞和那么多应收账款,很多都是开发商欠的,现在房企都自身难保,这些账款能收回多少?提完坏账后,实际净资产可能更低。”

所以你看,每个人的角度都不一样。有人看风险,有人看机会,有人看情感,有人看数据。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适不适合你自己。


八、监管动态和最新消息值得关注

炒股不能闭门造车,还得关注官方信息。我特意去翻了深交所的公告和公司的披露文件。

最近几个月,瑞和的动作其实不少。比如:

  • 发布了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确认将继续亏损;
  • 回复了交易所关于持续经营能力的问询函,解释了亏损原因和应对措施;
  • 公告称正在与债权人协商债务展期或重组方案;
  • 拟出售部分非核心资产以回笼资金;
  • 高管承诺不减持股份,稳定市场信心。

这些动作说明公司并没有躺平,而是在积极应对危机。虽然效果还没体现出来,但至少态度是端正的。

另外,证监会和交易所对ST公司的监管越来越严。特别是对于通过“财技”手段规避退市的行为,打击力度很大。所以瑞和要想摘帽,必须是实实在在的盈利,而不是靠卖资产、甩包袱来粉饰报表。

这也意味着,未来的财报将更加真实透明。投资者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它的经营状况,而不是被各种会计手段绕晕。


九、总结一下我的看法

说了这么多,我自己也捋一捋思路。

ST瑞和这家公司,曾经有过辉煌时期,但现在确实陷入了困境。行业下行、自身亏损、财务恶化、被ST,每一条都不是好消息。从基本面看,它目前不具备长期投资价值;从技术面看,也没有明显的上涨趋势。

但它也没有彻底崩盘。公司仍在运营,项目还在推进,管理层也在想办法自救。只要2024年能实现盈利,就有希望摆脱ST身份。万一有外部资本介入,甚至可能迎来转折。

所以我认为,这只股票更适合那些愿意承担高风险、具备一定研究能力和信息获取渠道的投资者去关注。普通人如果只是听说它便宜就想买,那真的要三思而后行。

股市里有句话叫:“买ST股就像在垃圾桶里找金子。”有可能找到,但更多时候是被垃圾扎伤手。关键是你得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能不能承受最坏的结果。

至于我嘛,目前是不会买的。但我也会继续留意它的动态,看看它能不能上演逆袭好戏。毕竟资本市场从来不缺奇迹,只是奇迹往往只属于少数人。


相关自问自答问题:

Q:ST瑞和是什么类型的公司?
A:它是一家主营建筑装饰工程的企业,主要承接公共建筑、住宅、酒店等室内外装修项目,总部在深圳,2011年上市。

Q:ST瑞和是什么类型的公司?
A:它

Q:为什么叫“ST瑞和”?
A:“ST”是“特别处理”的缩写,表示公司最近两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负,且净资产可能低于面值,存在退市风险。

Q:ST瑞和有重组预期吗?
A:目前没有明确的重组计划公告,但公司正在推进债务重组和资产处置,不排除未来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可能性。

Q:它的股价为什么这么低?
A:主要是由于连续亏损、行业景气度下降、市场信心不足等因素导致股价长期下跌,目前已处于历史低位。

Q:ST瑞和会退市吗?
A:如果2024年仍未能实现盈利且净资产继续为负,可能会被终止上市。具体结果需等待年报审计意见和交易所裁定。

Q:它有哪些主要风险?
A:包括持续亏损、现金流紧张、应收账款回收难、资产负债率高、行业需求疲软等。

Q:它有什么潜在机会?
A:若能成功扭亏、改善财务状况、获得债务重组支持,或受益于城市更新、保障房建设等政策,存在摘帽或反弹的可能。

Q:它的财务状况如何?
A:近年营收下滑,净利润连续亏损,净资产接近零,资产负债率较高,现金流为负,整体财务压力较大。

Q:普通散户适合投资它吗?
A:这类股票波动大、风险高,适合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和信息分析能力的投资者,不适合追求稳健收益的普通散户。

Q:在哪里可以查到它的最新公告?
A:可以通过巨潮资讯网、深交所官网或主流财经APP搜索“ST瑞和”查看其定期报告、临时公告及相关监管文件。

Q:在哪里可以查到它的最新公告?
A:

Q:它现在还接项目吗?
A:是的,尽管订单量减少,但仍有一些地方政府和公共设施类项目在推进,业务并未完全停滞。

Q:它的竞争对手有哪些?
A:同类企业包括金螳螂、亚厦股份、广田集团等,这些公司在规模、资金实力和抗风险能力上普遍强于ST瑞和。

Q:它的竞争对手有哪些?
A:同类企业

Q:它有没有分红?
A:近年来因亏损严重,未进行现金分红,投资者主要依赖股价波动获取收益。

Q:它的市值大概是多少?
A:截至近期数据,总市值在10亿元左右,属于小市值股票范畴。

Q:它有没有海外业务?
A:曾尝试拓展海外市场,但占比极小,目前主要业务仍集中在国内。

Q:它的管理层稳定吗?
A:近年来高管变动较频繁,反映出公司在战略调整和治理层面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Q:它是否涉及诉讼?
A:公开信息显示存在部分合同纠纷和工程款追讨案件,属于行业常见现象,但需关注其对财务的影响。

Q:它是否具备“摘帽”条件?
A:前提是2024年经审计净利润和净资产均为正,且无其他退市风险,目前尚不确定能否达成。

Q:它的股票流动性好吗?
A:较差,日均成交额较低,买卖价差大,不适合大资金进出。

Q:它属于哪个板块?
A:属于建筑装饰板块,细分行业为建筑装修装饰工程,归类于房地产产业链下游。

(全文约7100字)

责任编辑:admin888 标签:002620ST瑞和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广告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ROE网 |股票知识

002620ST瑞和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admin888

|

002620ST瑞和股票,到底是个啥?

哎,你说这股市啊,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前两天我朋友跟我聊起一只叫“002620ST瑞和”的股票,说他最近在看这只股,问我知不知道情况。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没太在意,毕竟现在A股里带“ST”的公司太多了,一抓一大把。但后来我自己也好奇了,就查了点资料,越看越觉得有意思。今天我就来跟大家唠唠这只股,不吹不黑,就是实话实说。


一、ST瑞和是干啥的?公司背景了解一下

你要是想了解一只股票,首先得知道它是干啥的吧?对吧?不然光看代码和名字,谁搞得清楚它到底是卖菜的还是造火箭的。那这个ST瑞和呢,全名叫“瑞和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听这名字就知道,大概率是搞装修、装潢这类工程的。没错,它主业就是建筑装饰,尤其是公共建筑和高端住宅的室内设计与施工。

这家公司是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的,总部在深圳,算是国内比较早一批上市的装饰类企业之一。以前那会儿房地产火的时候,这种配套行业也跟着吃香喝辣。盖楼嘛,总不能毛坯交付吧?总得有人来做精装修、做设计、做幕墙这些活儿。所以那时候瑞和的日子过得还算滋润。

不过这几年嘛……你也知道,房地产行业整体下行,恒大、碧桂园这些大房企都开始缩编裁员了,更别说下游的装修公司了。像瑞和这种依赖地产项目的公司,自然也就跟着受影响。订单少了,回款慢了,利润也就撑不住了。

而且你发现没?它名字前面带个“ST”,这就说明它已经被交易所特别处理了。为啥被ST?通常是因为连续两年亏损,或者财务有问题。查了一下,瑞和确实因为2022年和2023年净利润为负,加上净资产可能低于面值,就被戴上“ST”帽子了。这帽子一戴,股民心里就咯噔一下——这公司是不是快不行了?

但话说回来,也不是所有ST股都是垃圾。有些公司虽然暂时困难,但还在努力自救,比如重组、卖资产、引入战投什么的。所以咱们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还得往下细看。


二、概念题材这块,它沾边吗?

现在炒股的人,都喜欢看“概念”。你说一个公司业绩一般,但如果它能蹭上几个热门题材,比如新能源、人工智能、光伏、芯片啥的,股价立马就能炒起来。那ST瑞和有没有什么亮眼的概念呢?

坦白讲,它的主营业务太传统了——建筑装饰。这不是什么高科技赛道,也不属于风口行业。你说它算不算“基建”?勉强沾点边,但基建现在更多指的是高铁、水利、新基建这些大项目,而瑞和做的大多是商业空间、写字楼、酒店这类民用工程,规模和影响力有限。

不过呢,它倒也不是完全没概念。比如它参与过一些医院、学校、政府办公楼的装修项目,这些属于“民生工程”,也算政策支持的方向。另外,近年来国家提倡绿色建筑、节能环保,瑞和也在推一些节能材料和装配式装修技术,理论上可以往“绿色建筑”或“低碳经济”方向靠一靠。

还有人说它涉及“乡村振兴”概念,因为它在一些三四线城市做过文旅小镇、特色小镇的项目。但这部分业务占比很小,能不能算核心题材,我觉得还得打个问号。

总的来说,ST瑞和的概念属性偏弱。它不像某些ST股那样有资产重组预期或者跨界转型故事可讲。你想炒题材?它真的不太适合。除非哪天突然宣布要进军光伏屋顶或者智能家装,否则很难吸引短线资金进来爆炒。


三、前景怎么样?未来还能翻身吗?

这个问题才是关键,对吧?谁都想知道:这只股以后有没有希望?会不会摘帽?甚至逆袭翻盘?

先说悲观的一面。目前瑞和面临的挑战真不少。第一,行业环境不好。房地产持续低迷,开发商没钱付工程款,很多装饰公司都被拖垮了。瑞和应收账款高企,现金流紧张,这是明摆着的风险。

先说悲观的一面。目前瑞和面临的挑战真不少

第二,公司自身经营也有问题。近几年营收逐年下滑,2023年财报显示收入不到十几亿,净利润继续亏损。资产负债率偏高,净资产接近警戒线。如果2024年再亏一年,可能会面临退市风险警示升级,甚至暂停上市。

第三,管理层变动频繁。我注意到这几年董事长、总经理换了不少人,战略方向也不够清晰。一会儿说要拓展海外市场,一会儿又要发力EPC总承包,结果都没见太大成效。这种情况下,投资者信心难免受挫。

但话说回来,也不能说它就没机会了。

你看啊,任何一家公司走到ST这一步,都会想办法保壳。瑞和也不例外。他们已经在做一些动作了,比如剥离亏损子公司、加快应收款回收、控制成本开支。2024年初还公告说正在推进债务重组,争取改善财务状况。

更重要的是,它还在接项目。虽然总量不如从前,但在一些地方政府主导的公共设施项目中,仍然能看到它的身影。说明资质还在,团队没散,客户资源也没完全断掉。

另外,建筑装饰这个行业本身不会消失。房子还是要装修的,商场还是要翻新的,只是节奏慢了、要求高了。如果瑞和能熬过这一轮行业出清,未来等地产回暖,说不定还能迎来一波修复性增长。

还有一种可能性——重组。市场上有不少资本盯着ST股,特别是那些市值小、股价低、有一定资产基础的公司。瑞和目前市值不高,股权结构相对集中,万一哪天来了个实力股东注资或者注入新资产,说不定就能上演“乌鸡变凤凰”的戏码。

当然啦,这些都是“如果”。现实是,摘帽难度不小,需要2024年实现盈利且净资产转正。这对现在的瑞和来说,压力山大。但它至少还没躺平,还在挣扎求生,这就比那些直接摆烂的公司强一点。


四、个股分析:从财务数据看真相

咱老百姓炒股,最怕的就是被表面数字忽悠。所以得扒一扒它的财报,看看底子到底咋样。

先看营收。2021年瑞和的营业收入还有约28亿元,到了2022年降到17亿左右,2023年进一步下滑到12亿上下。三年时间缩水超过一半,这说明它的订单确实在大幅减少。

再看净利润。2021年已经亏了将近5个亿,2022年又亏了3个多亿,2023年预亏1.5亿到2.5亿之间。三年累计亏损快十个亿了,这可不是小数目。净资产也因此一路下滑,2023年末预计只有两三千万左右,离“资不抵债”就差一口气。

毛利率方面,过去几年一直维持在15%-20%之间,不算特别高,但也说得过去。问题是期间费用压不住,尤其是管理费用和信用减值损失太大。为什么?主要是坏账计提多了。很多项目做完收不到钱,只能计提损失,直接影响利润。

现金流更是惨不忍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连续多年为负,说明它不是靠主业赚钱养活自己,而是靠借钱、卖资产续命。投资活动现金流也是负的,基本没有新增投资,反倒是不断处置资产来回血。

资产负债表上看,总资产大约三四十亿,但负债也差不多这个数,资产负债率长期在70%以上,属于偏高水平。流动比率偏低,短期偿债能力堪忧。

不过也有亮点。比如它的资质还挺全的,拥有建筑装饰专项一级、建筑幕墙一级、建筑设计甲级等资质,在业内算是老牌企业。客户名单里也有不少知名地产商和政府单位,品牌信誉还在。

另外,它的员工人数虽然减少了,但核心团队基本保留,研发和技术人员也没大规模流失。这意味着一旦市场好转,它具备一定的反弹基础。

另外,它的员工人数虽然减少了,但核心团队

总结一下:财务基本面确实很差,处于危机边缘。但如果只看数据不说背景,那就太机械了。要知道,很多企业都是在亏损中完成转型的。关键是看它有没有自救的决心和外部支持的可能性。


五、技术分析:股价走势透露了啥信号?

除了基本面,我也看了看它的K线图和技术指标,毕竟很多人炒股是看图形的。

ST瑞和的股价这几年可以说是“跌跌不休”。2015年最高时接近18块(复权价),现在才两块多,跌幅超过80%,妥妥的价值毁灭型选手。尤其是2022年以来,几乎是一路阴跌,中间偶尔有几个涨停,也都跟ST板块整体异动有关,持续性很差。

从月线图看,长期处于下降通道中,均线系统空头排列,没有任何反转迹象。日线上偶尔会有放量拉升,但很快又被打回原形,说明上方抛压很重,抄底资金一旦获利就跑,没人愿意长期持有。

成交量方面,平时非常清淡,每天几百万成交额都算多了。只有在发布重大消息,比如年报预告、重整进展、监管问询回复时,才会突然放量。这种典型的“消息驱动型”交易特征,说明市场关注度极低,缺乏稳定资金介入。

技术指标上,MACD长期在零轴下方运行,偶尔金叉也是死叉前的回光返照。RSI经常处于超卖区,但超卖不代表马上反弹,有时候可以一直超卖下去。BOLL带持续收窄,说明波动率极低,处于变盘前夜,但往哪个方向突破还不知道。

值得一提的是,它的股价已经跌破每股净资产,也就是所谓的“破净股”。理论上讲,这种股票估值很低,但现实中破净的原因往往就是因为资产质量差、变现难。比如它的应收账款能不能收回?存货是不是积压?固定资产是不是闲置?这些都要打个问号。

所以从技术面来看,目前没有明显的买入信号。趋势仍是向下,情绪偏悲观,流动性差,操作难度大。如果你是短线玩家,可能会关注它的涨停板博弈;如果是长线投资者,估计很难看得上这种走势。


六、风险与机会并存,该怎么看待它?

说到这儿,我想你也听出来了,ST瑞和这家公司,现状确实不太乐观。但它也不是完全没有看点。

我觉得吧,看待这类股票,最重要的是摆正心态。它不适合追求稳健收益的人,也不适合小白新手。你要是抱着“捡便宜”的心理去买ST股,那得做好亏光的准备。毕竟ST股最大的风险就是退市。

我觉得吧,看待这类股票,最重要的是摆正心

但反过来说,高风险也可能带来高回报。历史上确实有不少ST股最后成功摘帽,甚至走出大行情。比如以前的ST舍得、ST康美(现*ST康美)、ST海航等等,都有过戏剧性的反转。

所以关键在于判断:这家公司是真的病入膏肓,还是只是暂时困难?是有实质性重组动作,还是光喊口号没落实?管理层是否积极应对,还是任由局势恶化?

就瑞和目前的情况看,它属于“尚未放弃治疗”的那一类。虽然财务指标难看,但业务没停,项目还在做,也在尝试各种方式自救。只要2024年能扭亏为盈,就有望申请撤销ST。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它得活下去。而活下去的关键,一是现金流不断裂,二是债务问题得到缓解,三是主营业务能稳住基本盘。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它得活下去。而活

另外,政策环境也很重要。如果接下来国家加大对城中村改造、保障房建设、城市更新的投资力度,那么像瑞和这样的装饰企业或许能分一杯羹。毕竟老旧小区改造也需要重新装修啊,这部分市场潜力还不小。

还有一个变量是资本市场的情绪。每年年底到次年年初,ST板块往往会有一波“摘帽行情”,资金会提前布局那些有望脱星的公司。如果你相信瑞和能在2024年实现盈利,那现在可能是观察窗口期。

但必须强调一点:这种博弈带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你无法准确预测它会不会被审计出具非标意见,会不会因净资产为负而继续被ST,更不知道会不会突然爆出新的诉讼或担保问题。

所以啊,玩ST股,更像是在走钢丝。你能看到机会,但脚下就是深渊。要不要参与,完全是个人选择,别人没法替你决定。


七、散户该不该碰?听听不同人的说法

我身边有几个炒股的朋友,对这只股看法完全不同。

老李是个价值投资者,他说:“这种公司早就该远离了,净资产都快没了,还谈什么投资?纯粹是赌博。”他认为应该把资金放在那些盈利能力强、分红稳定的蓝筹股上,而不是在这种边缘公司上浪费时间。

小王是个短线高手,他说:“我专门盯着ST股,尤其是两块左右的低价股。只要有风吹草动,比如公告重组、签大单、高管增持,我就敢冲进去搏一把。赚了就跑,亏了认栽。”对他来说,ST瑞和这种流动性差的股反而有机会,因为一旦有资金进场,容易拉涨停。

张姐是瑞和的老股东,她持股好几年了,被套得很深。她说:“我知道公司现在困难,但我还是相信它能挺过去。毕竟做了这么多年,资质都在,人也没散。我不指望翻倍,只要能回本我就卖。”她的心态代表了一部分长期被套散户的想法——不甘心割肉,只能等待奇迹。

还有个做财务的朋友提醒我:“你们别光看股价便宜,要看它的资产质量。瑞和那么多应收账款,很多都是开发商欠的,现在房企都自身难保,这些账款能收回多少?提完坏账后,实际净资产可能更低。”

所以你看,每个人的角度都不一样。有人看风险,有人看机会,有人看情感,有人看数据。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适不适合你自己。


八、监管动态和最新消息值得关注

炒股不能闭门造车,还得关注官方信息。我特意去翻了深交所的公告和公司的披露文件。

最近几个月,瑞和的动作其实不少。比如:

  • 发布了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确认将继续亏损;
  • 回复了交易所关于持续经营能力的问询函,解释了亏损原因和应对措施;
  • 公告称正在与债权人协商债务展期或重组方案;
  • 拟出售部分非核心资产以回笼资金;
  • 高管承诺不减持股份,稳定市场信心。

这些动作说明公司并没有躺平,而是在积极应对危机。虽然效果还没体现出来,但至少态度是端正的。

另外,证监会和交易所对ST公司的监管越来越严。特别是对于通过“财技”手段规避退市的行为,打击力度很大。所以瑞和要想摘帽,必须是实实在在的盈利,而不是靠卖资产、甩包袱来粉饰报表。

这也意味着,未来的财报将更加真实透明。投资者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它的经营状况,而不是被各种会计手段绕晕。


九、总结一下我的看法

说了这么多,我自己也捋一捋思路。

ST瑞和这家公司,曾经有过辉煌时期,但现在确实陷入了困境。行业下行、自身亏损、财务恶化、被ST,每一条都不是好消息。从基本面看,它目前不具备长期投资价值;从技术面看,也没有明显的上涨趋势。

但它也没有彻底崩盘。公司仍在运营,项目还在推进,管理层也在想办法自救。只要2024年能实现盈利,就有希望摆脱ST身份。万一有外部资本介入,甚至可能迎来转折。

所以我认为,这只股票更适合那些愿意承担高风险、具备一定研究能力和信息获取渠道的投资者去关注。普通人如果只是听说它便宜就想买,那真的要三思而后行。

股市里有句话叫:“买ST股就像在垃圾桶里找金子。”有可能找到,但更多时候是被垃圾扎伤手。关键是你得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能不能承受最坏的结果。

至于我嘛,目前是不会买的。但我也会继续留意它的动态,看看它能不能上演逆袭好戏。毕竟资本市场从来不缺奇迹,只是奇迹往往只属于少数人。


相关自问自答问题:

Q:ST瑞和是什么类型的公司?
A:它是一家主营建筑装饰工程的企业,主要承接公共建筑、住宅、酒店等室内外装修项目,总部在深圳,2011年上市。

Q:ST瑞和是什么类型的公司?
A:它

Q:为什么叫“ST瑞和”?
A:“ST”是“特别处理”的缩写,表示公司最近两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负,且净资产可能低于面值,存在退市风险。

Q:ST瑞和有重组预期吗?
A:目前没有明确的重组计划公告,但公司正在推进债务重组和资产处置,不排除未来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可能性。

Q:它的股价为什么这么低?
A:主要是由于连续亏损、行业景气度下降、市场信心不足等因素导致股价长期下跌,目前已处于历史低位。

Q:ST瑞和会退市吗?
A:如果2024年仍未能实现盈利且净资产继续为负,可能会被终止上市。具体结果需等待年报审计意见和交易所裁定。

Q:它有哪些主要风险?
A:包括持续亏损、现金流紧张、应收账款回收难、资产负债率高、行业需求疲软等。

Q:它有什么潜在机会?
A:若能成功扭亏、改善财务状况、获得债务重组支持,或受益于城市更新、保障房建设等政策,存在摘帽或反弹的可能。

Q:它的财务状况如何?
A:近年营收下滑,净利润连续亏损,净资产接近零,资产负债率较高,现金流为负,整体财务压力较大。

Q:普通散户适合投资它吗?
A:这类股票波动大、风险高,适合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和信息分析能力的投资者,不适合追求稳健收益的普通散户。

Q:在哪里可以查到它的最新公告?
A:可以通过巨潮资讯网、深交所官网或主流财经APP搜索“ST瑞和”查看其定期报告、临时公告及相关监管文件。

Q:在哪里可以查到它的最新公告?
A:

Q:它现在还接项目吗?
A:是的,尽管订单量减少,但仍有一些地方政府和公共设施类项目在推进,业务并未完全停滞。

Q:它的竞争对手有哪些?
A:同类企业包括金螳螂、亚厦股份、广田集团等,这些公司在规模、资金实力和抗风险能力上普遍强于ST瑞和。

Q:它的竞争对手有哪些?
A:同类企业

Q:它有没有分红?
A:近年来因亏损严重,未进行现金分红,投资者主要依赖股价波动获取收益。

Q:它的市值大概是多少?
A:截至近期数据,总市值在10亿元左右,属于小市值股票范畴。

Q:它有没有海外业务?
A:曾尝试拓展海外市场,但占比极小,目前主要业务仍集中在国内。

Q:它的管理层稳定吗?
A:近年来高管变动较频繁,反映出公司在战略调整和治理层面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Q:它是否涉及诉讼?
A:公开信息显示存在部分合同纠纷和工程款追讨案件,属于行业常见现象,但需关注其对财务的影响。

Q:它是否具备“摘帽”条件?
A:前提是2024年经审计净利润和净资产均为正,且无其他退市风险,目前尚不确定能否达成。

Q:它的股票流动性好吗?
A:较差,日均成交额较低,买卖价差大,不适合大资金进出。

Q:它属于哪个板块?
A:属于建筑装饰板块,细分行业为建筑装修装饰工程,归类于房地产产业链下游。

(全文约7100字)


股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