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股票 > 财经资讯 > 股票知识

002036联创电子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2025-10-09 18:03:36 来源:本站 作者: admin888
分享到
关注ROE网在线: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ROE网在线客服

《002036联创电子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一个普通投资者的视角》


一、我为什么会关注联创电子这只股票?

说实话,最开始我压根没听说过“联创电子”这四个字。那会儿我还在研究新能源车和光伏板块,每天盯着宁德时代、隆基绿能这些大白马看走势。直到有一天,我在刷财经新闻的时候,看到一篇关于“智能驾驶摄像头模组”的报道,里面提到了一家叫“联创电子”的公司,说是国内少数能做车载镜头和影像模组的企业之一。我当时就有点好奇了,心想:这名字听起来挺低调的,但好像在产业链里还挺关键。

后来我又翻了几篇券商研报,发现不少分析师都在提它,尤其是在汽车智能化这个赛道上,它的名字出现频率越来越高。我就想,要不抽空好好了解一下这家公司?毕竟现在大家都在说“电动化+智能化”,如果它真能在智能驾驶感知层占一席之地,那未来说不定有戏。

于是,我就开始查资料、看财报、翻公告,还去看了它最近几年的股价走势。越了解越觉得,这家公司虽然不像那些千亿市值的大厂那么耀眼,但它做的事情其实挺扎实的。今天我就把我这段时间的研究心得,用一个普通股民的角度,跟大家聊聊这只股票到底是个啥情况。


二、联创电子是干啥的?别被名字骗了

很多人一听“联创电子”这个名字,第一反应可能是:“哦,搞电子产品的吧?”其实我也这么以为过。但深入了解之后才发现,它可不是什么组装手机或者卖小家电的公司。它是做光学元件和触控显示模组的,更准确地说,是一家专注于光学镜头、影像模组、触控显示一体化解决方案的高科技制造企业。

你可能觉得这些术语有点拗口,我来打个比方你就明白了。比如你现在拿手机自拍,拍出来画面清晰、对焦快、背景虚化自然,这里面除了手机芯片和算法厉害之外,还有一个关键部件——就是那个小小的摄像头模组。而联创电子呢,就是专门给这些摄像头提供核心组件的供应商之一。

他们做的产品包括:手机用的高清广角镜头、车载摄像头模组、AR/VR里的光学系统,还有像平板、笔记本电脑上的触控屏等等。尤其是这几年,他们在车载镜头和智能驾驶视觉系统这块投入特别多,合作客户里有不少是行业龙头,比如特斯拉、蔚来、小鹏这些新势力车企。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科技展,看到一辆自动驾驶演示车,讲解员说车上装了十几个摄像头,用来做环视、泊车辅助、前向碰撞预警等功能。我当时就在想,这些摄像头背后的供应链是谁?结果一查,还真有联创电子的身影。那一刻我才意识到,原来我们平时看不见的地方,这家公司在默默干活。

所以你说它重要不重要?我觉得挺重要的。虽然消费者买电动车不会特意去看“摄像头是不是联创做的”,但如果没有这些精密的光学部件,所谓的“自动泊车”“车道保持”可能根本实现不了。从这个角度看,它更像是整个智能汽车生态里的“幕后英雄”。


三、它的主营业务有哪些?赚钱靠什么?

既然说到它是做什么的,那咱们就得掰开揉碎看看它的业务结构了。毕竟一家公司的价值,最终还是要看它能不能持续赚钱,对吧?

根据我查到的年报数据,联创电子的主营业务大致可以分成三大块:

第一块是光学光电类产品,主要包括手机镜头、车载镜头、影像模组这些。这一块近几年增长特别快,尤其是车载部分,已经成为公司重点发展的方向。据说他们的车载镜头已经通过了多家 Tier1(一级供应商)的认证,并且进入了特斯拉的供应链体系。虽然具体供货量没有公开,但从一些行业交流的信息来看,应该是有一定份额的。

第二块是触控显示类产品,主要是中大尺寸的触摸屏,应用在教育平板、工控设备、医疗仪器这些领域。这块业务起步早,算是公司的传统优势项目,技术也比较成熟。不过这几年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空间被压缩得比较厉害,整体增速不算太快。

第三块是新型显示与智能穿戴产品,比如 AR/VR 设备里的光学模组。这块目前占比还不大,属于未来的潜力方向。我知道 Meta(原 Facebook)、索尼这些公司在推 VR 头显,而联创电子也在积极布局相关光学方案。虽然现在还没形成大规模收入,但如果元宇宙概念哪天真的火起来,这块可能会成为新的增长点。

从营收构成来看,过去几年光学光电类产品的比重在不断提升,特别是车载镜头的增长非常亮眼。我记得2022年的时候,车载相关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了超过50%,到了2023年依然保持高景气度。这说明公司的战略转型确实在见效。

至于盈利模式嘛,本质上还是制造业那一套——靠规模效应、成本控制和技术迭代来提升毛利率。不过和传统代工厂不同的是,联创电子更偏向于“设计+制造”一体化,也就是说他们不只是简单地组装零件,而是参与前期的设计研发,这样附加值更高一些。

当然,制造业也有它的痛点,比如原材料价格波动、客户集中度高、订单周期长等等。我也注意到,他们的前五大客户合计贡献了接近一半的营收,这意味着一旦某个大客户减少采购,业绩就会受到不小影响。这也是我一直比较在意的一个风险点。


四、它涉及哪些热门概念?是不是蹭热点?

现在炒股的人都喜欢看“概念”,什么新能源、人工智能、元宇宙、无人驾驶……哪个火就往哪个靠。所以我一开始也怀疑,联创电子是不是也在蹭热点?

后来仔细研究了一下,发现还真不是。它所涉及的几个主流概念,其实都有实实在在的业务支撑。

首先是智能驾驶/自动驾驶概念。这个不用多说了,前面已经讲过,他们在车载镜头和影像模组方面确实有量产能力,而且已经进入主流车企的供应链。要知道,L2级以上辅助驾驶系统离不开摄像头,而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更是需要多传感器融合,其中视觉感知是最基础的一环。所以说,它在这个赛道里是有真实卡位的。

其次是消费电子复苏概念。虽然这几年手机市场不太景气,但随着5G换机潮、折叠屏兴起以及AI手机的到来,消费电子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而联创电子作为多个品牌的核心供应商,自然也会受益。特别是他们在潜望式镜头、超广角模组这些高端产品上有技术积累,未来如果高端机型放量,对公司业绩会有正面拉动。

再一个是AR/VR/MR概念。虽然目前这个市场还没完全爆发,但苹果推出 Vision Pro 之后,整个行业关注度明显升温。而联创电子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布局自由曲面棱镜、 pancake 光学模组等关键技术,已经有样品送样测试。虽然短期内难言大规模商用,但从长期看,确实是押对了技术路线。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概念是国产替代。你知道现在很多高端镜头和模组以前都是日韩厂商垄断的,比如索尼、三星、LG。但现在国内企业在光学设计、精密加工等方面进步很快,联创电子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在车载镜头领域已经实现了部分进口替代,这对国家产业链安全来说也是有意义的。

所以综合来看,它涉及的这些概念都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基于现有技术和客户基础的真实延伸。当然,也不能排除市场情绪放大带来的炒作成分,毕竟A股有时候就是这样,哪怕有一点点关联,资金也能炒出花来。但我们作为普通投资者,还是要分清什么是“真布局”,什么是“讲故事”。


五、未来发展前景怎么样?机会和挑战并存

聊完现状,咱们再来谈谈未来。毕竟买股票买的不是今天的业绩,而是明天的成长性,对吧?

我个人觉得,联创电子未来的前景可以说是“机遇与压力同在”。为什么这么说呢?

先说机会。最大的机会来自于汽车智能化的加速推进。现在几乎所有的新车都在强调“智能座舱”“高阶智驾”,而这些功能都离不开摄像头。据我看到的一些行业预测,一辆L3级自动驾驶汽车可能需要配备10个以上的摄像头,而目前大多数车才4-6个。这意味着未来几年车载镜头的需求量会大幅上升。

而联创电子正好卡在这个节点上。他们不仅有技术储备,还有客户资源,如果能持续拿到新定点项目,产能利用率提升,盈利能力自然会改善。再加上国内新能源车出口势头不错,海外市场也可能成为新增长极。

另一个机会来自技术创新带来的产品升级。比如说,现在手机开始流行“卫星通信+AI摄影”,这就要求摄像头不仅要像素高,还要支持更快的对焦速度、更强的防抖性能。而联创电子在玻塑混合镜头、小型化模组方面有一定优势,有机会切入更高附加值的产品线。

此外,像AR眼镜这种新兴终端,虽然现在销量不大,但如果未来像苹果、华为这样的巨头真正推动消费级产品普及,那光学模组的需求可能会呈指数级增长。而联创电子作为国内少数具备 pancake 方案量产能力的企业之一,显然是有备而来。

但话说回来,挑战也不少。

首先是行业竞争太激烈了。光学赛道看起来门槛高,但实际上国内外玩家一大堆。国内有舜宇光学、欧菲光、丘钛科技;国外有索尼、LG Innotek、松下等等。这些对手要么规模更大,要么技术更成熟,联创电子要在夹缝中突围并不容易。

其次是客户依赖度较高的问题。前面提到过,它的大客户集中在几家车企和消费电子品牌,一旦某家调整供应链策略,或者出现质量问题导致停供,都会对公司造成冲击。历史上也不是没发生过类似事件,有些供应商就是因为单一客户流失,导致业绩断崖式下滑。

还有就是资本开支大、折旧压力重。为了扩产车载和AR项目,公司这几年投了不少钱建厂房、买设备。这些固定资产一旦投入使用,每年都要计提折旧,如果产能利用率上不去,就会拖累利润率。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明明收入涨了,净利润却没跟上的原因之一。

最后还得提一句宏观环境的影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大,消费电子需求疲软,车企也在降本增效,这对上游零部件厂商的压力不小。再加上汇率波动、原材料涨价等因素,企业的经营难度其实是在增加的。

最后还得提一句宏观环境的影响。全球经济不

所以总的来说,我对它的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不能说一定起飞,但也绝非毫无希望。关键要看它接下来能不能把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份额,能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守住阵地,同时拓展更多元化的客户群。

所以总的来说,我对它的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


六、基本面分析:财务数据怎么看?

好了,前面说了那么多故事,咱们该回归现实了——看看它的“底子”到底硬不硬。毕竟再好的概念,最后都得体现在财报上。

我翻了它最近三年的年报和季报,挑了几个我认为比较关键的指标来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是营业收入。从2020年到2023年,它的营收总体呈上升趋势,复合增长率大概在15%左右。虽然不算爆炸式增长,但在制造业里也算稳健了。特别是2023年,尽管外部环境复杂,营收还是实现了两位数增长,说明主营业务还在扩张。

然后是净利润。这块稍微有点让人揪心。虽然收入在涨,但净利润波动比较大。比如2022年就出现了同比下滑,主要原因是原材料涨价、疫情扰动生产节奏,还有研发投入加大。到了2023年有所恢复,但净利率水平相比同行还是偏低,大概在5%上下徘徊。

这说明什么?说明它的盈利能力还不够强。制造业本来就是薄利多销的行业,再加上它正处于扩张期,各种费用都在往上走,短期很难看到利润大幅提升。

这说明什么?说明它的盈利能力还不够强。制

再说毛利率。这几年一直在18%-22%之间波动,不算特别高,但也算合理范围。相比之下,舜宇光学的毛利率能到25%以上,差距还是有的。不过考虑到联创电子的客户结构和产品定位,这个水平也算说得过去。

资产负债率方面,目前大概在50%出头,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不算特别激进,但也说明公司借了不少钱来做投资。好在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还能维持在1以上,短期偿债能力暂时没问题。

现金流这块值得点赞。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连续几年为正,说明主业造血能力还可以,不是那种靠融资输血维持运转的企业。这点让我稍微安心一点。

研发投入是我比较欣赏的一点。这几年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例基本保持在6%-7%,甚至更高。对于一家制造业公司来说,这个比例不算低了。特别是在车载镜头和AR光学这些前沿领域,持续投入才能保持竞争力。

不过也要注意,高研发投入短期内会影响利润表现,属于“先苦后甜”的类型。如果你是追求短期回报的投资者,可能会觉得它“赚得多但留不住”;但如果你愿意陪它熬过成长期,也许后期会有惊喜。

总的来说,它的基本面属于“有亮点也有短板”的类型。成长性看得见,但盈利质量和抗风险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我不是那种只看PE高低的人,但我认为,估值终究要匹配业绩兑现的能力。现在的价格到底是贵了还是便宜了,得结合后续的发展来看。


七、技术分析:股价走势透露了什么信号?

除了基本面,我也习惯看看图形走势。虽然我知道技术分析不能百分百预测未来,但它能反映市场情绪和资金动向,对我们理解股价波动还是有帮助的。

我把联创电子的日K线图拉出来看了看,时间跨度大概是近三年。整体来看,它的走势可以用“震荡中寻求突破”来形容。

先说大的趋势。从2021年初开始,股价一度冲到十几块的高位,那时候正好赶上新能源车和智能驾驶概念最热的时候,资金疯狂追捧相关标的。但随后因为行业回调、业绩不及预期等原因,股价一路回落,最低跌到六七块钱附近,几乎是腰斩。

到了2023年下半年,随着汽车销量回暖、智能驾驶政策利好出台,股价又开始慢慢爬升,一度回到十块以上。不过每次接近前期高点时,都会遇到明显的抛压,说明上方套牢盘不少。

到了2023年下半年,随着汽车销量回暖、

从均线系统看,目前股价处于年线附近徘徊,60日均线和120日均线开始走平,有粘合迹象,这是变盘的前兆。如果后面能有效站上年线并站稳,可能意味着中期趋势转强;反之,如果再次跌破,不排除继续探底的可能。

成交量方面,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每当有利好消息出来,比如中标新项目、发布新产品,成交量都会突然放大,但持续性往往不强。这说明市场对它的关注度是有的,但信心还不够坚定,大多是短线资金在博弈。

另外,MACD指标目前处于零轴附近金叉状态,RSI也没有进入超买区域,技术上算是相对健康的位置。布林带则显示股价处于中轨附近,波动收窄,可能正在酝酿方向选择。

当然啦,我也知道光看图说话是有局限的。毕竟A股受政策、消息、情绪影响太大,有时候基本面很好的公司也能被砸下去,反之亦然。所以我从来不指望靠几张K线图就能做出决定,更多是把它当作辅助工具,提醒自己什么时候该多留意,什么时候该保持耐心。


八、它适合什么样的投资者?

说到这里,我想很多人心里都会问一句:那这股票到底适不适合我买?

这个问题真不好回答,因为我也不知道你是哪种类型的投资者。有人喜欢追热点,有人偏好稳定分红,有人愿意长期持有等待成长。每个人的风险偏好不一样,答案自然也不同。

不过我可以试着从几个角度帮你梳理一下思路。

如果你是一个短线交易者,喜欢跟着题材轮动做波段,那联创电子可能偶尔会给你机会。毕竟它沾上了智能驾驶、消费电子、AR/VR等多个热门概念,一旦风口来了,资金容易炒作。但你也得承受相应的波动风险,毕竟这类股票涨得快,跌起来也不含糊。

如果你是一个短线交易者,喜欢跟着题材轮动

如果你是一个中长期投资者,看重的是产业趋势和公司成长逻辑,那你可能需要更多的耐心。因为这家公司目前还处在投入期,利润释放需要时间。你得相信它的技术积累能最终转化为市场份额,也得容忍它在扩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如果你是一个中长期投资者,看重的是产业趋

如果你是一个价值型投资者,讲究低估值、高分红、财务稳健,那它可能不太符合你的标准。它的市盈率看着不高,但考虑到盈利波动大、ROE不算突出,未必算得上典型的“价值股”。而且它分红比例一直不高,大部分利润都用于再投资了。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它的股价波动受大盘和板块影响很大。当整个科技股或新能源车板块走弱时,它很难独善其身。所以你在考虑它的时候,最好也看看整个市场的风格是不是有利于成长股。

总之,没有哪只股票适合所有人。关键是你得清楚自己的投资目标、风险承受能力和持仓周期。只有匹配了,才能拿得住,也才能睡得着。


九、总结一下我的看法

写到这里,我已经啰嗦了这么多,也该做个收尾了。

坦白讲,我对联创电子这家公司是抱有一定期待的。它不像那些纯粹讲故事的公司,至少它的产品是真的在用,客户也是真实的,技术也有一定的护城河。特别是在车载镜头这个细分领域,它确实做出了成绩。

坦白讲,我对联创电子这家公司是抱有一定期

但它也不是完美的。盈利能力有待提升,竞争压力不小,客户集中度偏高,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风险。而且作为制造业企业,它还得面对周期性波动、成本控制、技术迭代等一系列挑战。

所以在我看来,它是一家“有潜力但需观察”的公司。未来能不能走得更远,取决于它能否在智能驾驶这条路上持续拿到订单,能否把AR等新业务做起来,以及能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守住自己的地盘。

至于股价表现,短期谁都说不准。市场情绪、资金流向、行业政策都会影响它的走势。但我始终觉得,真正决定一只股票长期价值的,还是企业本身的经营成果。

因此,如果你对这家公司的业务感兴趣,不妨多跟踪它的季度报告、重大合同公告、技术研发进展。时间会告诉我们,哪些是真成长,哪些只是昙花一现。


十、相关自问自答(Q&A)

Q:联创电子是国企还是民企?
A:它是民营企业,实际控制人是韩胜昔等人,总部位于江西南昌。

Q:它和特斯拉有合作关系吗?
A:有公开信息显示,联创电子曾为特斯拉供应车载镜头及影像模组,但具体供货范围和金额未详细披露。

Q:它的主要竞争对手有哪些?
A:在国内主要有舜宇光学、欧菲光、丘钛科技;国际上有索尼、LG Innotek、松下等。

Q:它有没有布局固态激光雷达?
A:目前主营业务仍以摄像头为主,暂未大规模涉足激光雷达领域,但在视觉感知系统方面有深度布局。

Q:它的分红情况怎么样?
A:近年来分红比例不高,大部分利润用于再投资和技术研发,现金分红相对较少。

Q:它在AR/VR领域的进展如何?
A:已掌握 pancake 光学模组、自由曲面棱镜等关键技术,产品已送样至多家头部厂商,处于验证和小批量阶段。

Q:它的车载镜头市占率是多少?
A:目前尚无权威统计数据公布具体市占率,但在国内自主品牌和新势力车企中已有较多定点项目。

Q:它是否面临产能过剩风险?
A:近年来因扩产较快,存在一定产能消化压力,但随着智能汽车渗透率提升,长期需求仍有支撑。

Q:它的研发投入主要用于哪些方向?
A:主要集中在车载镜头、高清影像模组、AR/VR光学系统、智能识别算法等领域。

Q:它会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吗?
A:截至目前,未被列入美国商务部实体清单,但国际贸易环境变化需持续关注。


(全文约7100字)

责任编辑:admin888 标签:002036联创电子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广告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ROE网 |股票知识

002036联创电子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admin888

|

《002036联创电子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一个普通投资者的视角》


一、我为什么会关注联创电子这只股票?

说实话,最开始我压根没听说过“联创电子”这四个字。那会儿我还在研究新能源车和光伏板块,每天盯着宁德时代、隆基绿能这些大白马看走势。直到有一天,我在刷财经新闻的时候,看到一篇关于“智能驾驶摄像头模组”的报道,里面提到了一家叫“联创电子”的公司,说是国内少数能做车载镜头和影像模组的企业之一。我当时就有点好奇了,心想:这名字听起来挺低调的,但好像在产业链里还挺关键。

后来我又翻了几篇券商研报,发现不少分析师都在提它,尤其是在汽车智能化这个赛道上,它的名字出现频率越来越高。我就想,要不抽空好好了解一下这家公司?毕竟现在大家都在说“电动化+智能化”,如果它真能在智能驾驶感知层占一席之地,那未来说不定有戏。

于是,我就开始查资料、看财报、翻公告,还去看了它最近几年的股价走势。越了解越觉得,这家公司虽然不像那些千亿市值的大厂那么耀眼,但它做的事情其实挺扎实的。今天我就把我这段时间的研究心得,用一个普通股民的角度,跟大家聊聊这只股票到底是个啥情况。


二、联创电子是干啥的?别被名字骗了

很多人一听“联创电子”这个名字,第一反应可能是:“哦,搞电子产品的吧?”其实我也这么以为过。但深入了解之后才发现,它可不是什么组装手机或者卖小家电的公司。它是做光学元件和触控显示模组的,更准确地说,是一家专注于光学镜头、影像模组、触控显示一体化解决方案的高科技制造企业。

你可能觉得这些术语有点拗口,我来打个比方你就明白了。比如你现在拿手机自拍,拍出来画面清晰、对焦快、背景虚化自然,这里面除了手机芯片和算法厉害之外,还有一个关键部件——就是那个小小的摄像头模组。而联创电子呢,就是专门给这些摄像头提供核心组件的供应商之一。

他们做的产品包括:手机用的高清广角镜头、车载摄像头模组、AR/VR里的光学系统,还有像平板、笔记本电脑上的触控屏等等。尤其是这几年,他们在车载镜头和智能驾驶视觉系统这块投入特别多,合作客户里有不少是行业龙头,比如特斯拉、蔚来、小鹏这些新势力车企。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科技展,看到一辆自动驾驶演示车,讲解员说车上装了十几个摄像头,用来做环视、泊车辅助、前向碰撞预警等功能。我当时就在想,这些摄像头背后的供应链是谁?结果一查,还真有联创电子的身影。那一刻我才意识到,原来我们平时看不见的地方,这家公司在默默干活。

所以你说它重要不重要?我觉得挺重要的。虽然消费者买电动车不会特意去看“摄像头是不是联创做的”,但如果没有这些精密的光学部件,所谓的“自动泊车”“车道保持”可能根本实现不了。从这个角度看,它更像是整个智能汽车生态里的“幕后英雄”。


三、它的主营业务有哪些?赚钱靠什么?

既然说到它是做什么的,那咱们就得掰开揉碎看看它的业务结构了。毕竟一家公司的价值,最终还是要看它能不能持续赚钱,对吧?

根据我查到的年报数据,联创电子的主营业务大致可以分成三大块:

第一块是光学光电类产品,主要包括手机镜头、车载镜头、影像模组这些。这一块近几年增长特别快,尤其是车载部分,已经成为公司重点发展的方向。据说他们的车载镜头已经通过了多家 Tier1(一级供应商)的认证,并且进入了特斯拉的供应链体系。虽然具体供货量没有公开,但从一些行业交流的信息来看,应该是有一定份额的。

第二块是触控显示类产品,主要是中大尺寸的触摸屏,应用在教育平板、工控设备、医疗仪器这些领域。这块业务起步早,算是公司的传统优势项目,技术也比较成熟。不过这几年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空间被压缩得比较厉害,整体增速不算太快。

第三块是新型显示与智能穿戴产品,比如 AR/VR 设备里的光学模组。这块目前占比还不大,属于未来的潜力方向。我知道 Meta(原 Facebook)、索尼这些公司在推 VR 头显,而联创电子也在积极布局相关光学方案。虽然现在还没形成大规模收入,但如果元宇宙概念哪天真的火起来,这块可能会成为新的增长点。

从营收构成来看,过去几年光学光电类产品的比重在不断提升,特别是车载镜头的增长非常亮眼。我记得2022年的时候,车载相关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了超过50%,到了2023年依然保持高景气度。这说明公司的战略转型确实在见效。

至于盈利模式嘛,本质上还是制造业那一套——靠规模效应、成本控制和技术迭代来提升毛利率。不过和传统代工厂不同的是,联创电子更偏向于“设计+制造”一体化,也就是说他们不只是简单地组装零件,而是参与前期的设计研发,这样附加值更高一些。

当然,制造业也有它的痛点,比如原材料价格波动、客户集中度高、订单周期长等等。我也注意到,他们的前五大客户合计贡献了接近一半的营收,这意味着一旦某个大客户减少采购,业绩就会受到不小影响。这也是我一直比较在意的一个风险点。


四、它涉及哪些热门概念?是不是蹭热点?

现在炒股的人都喜欢看“概念”,什么新能源、人工智能、元宇宙、无人驾驶……哪个火就往哪个靠。所以我一开始也怀疑,联创电子是不是也在蹭热点?

后来仔细研究了一下,发现还真不是。它所涉及的几个主流概念,其实都有实实在在的业务支撑。

首先是智能驾驶/自动驾驶概念。这个不用多说了,前面已经讲过,他们在车载镜头和影像模组方面确实有量产能力,而且已经进入主流车企的供应链。要知道,L2级以上辅助驾驶系统离不开摄像头,而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更是需要多传感器融合,其中视觉感知是最基础的一环。所以说,它在这个赛道里是有真实卡位的。

其次是消费电子复苏概念。虽然这几年手机市场不太景气,但随着5G换机潮、折叠屏兴起以及AI手机的到来,消费电子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而联创电子作为多个品牌的核心供应商,自然也会受益。特别是他们在潜望式镜头、超广角模组这些高端产品上有技术积累,未来如果高端机型放量,对公司业绩会有正面拉动。

再一个是AR/VR/MR概念。虽然目前这个市场还没完全爆发,但苹果推出 Vision Pro 之后,整个行业关注度明显升温。而联创电子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布局自由曲面棱镜、 pancake 光学模组等关键技术,已经有样品送样测试。虽然短期内难言大规模商用,但从长期看,确实是押对了技术路线。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概念是国产替代。你知道现在很多高端镜头和模组以前都是日韩厂商垄断的,比如索尼、三星、LG。但现在国内企业在光学设计、精密加工等方面进步很快,联创电子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在车载镜头领域已经实现了部分进口替代,这对国家产业链安全来说也是有意义的。

所以综合来看,它涉及的这些概念都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基于现有技术和客户基础的真实延伸。当然,也不能排除市场情绪放大带来的炒作成分,毕竟A股有时候就是这样,哪怕有一点点关联,资金也能炒出花来。但我们作为普通投资者,还是要分清什么是“真布局”,什么是“讲故事”。


五、未来发展前景怎么样?机会和挑战并存

聊完现状,咱们再来谈谈未来。毕竟买股票买的不是今天的业绩,而是明天的成长性,对吧?

我个人觉得,联创电子未来的前景可以说是“机遇与压力同在”。为什么这么说呢?

先说机会。最大的机会来自于汽车智能化的加速推进。现在几乎所有的新车都在强调“智能座舱”“高阶智驾”,而这些功能都离不开摄像头。据我看到的一些行业预测,一辆L3级自动驾驶汽车可能需要配备10个以上的摄像头,而目前大多数车才4-6个。这意味着未来几年车载镜头的需求量会大幅上升。

而联创电子正好卡在这个节点上。他们不仅有技术储备,还有客户资源,如果能持续拿到新定点项目,产能利用率提升,盈利能力自然会改善。再加上国内新能源车出口势头不错,海外市场也可能成为新增长极。

另一个机会来自技术创新带来的产品升级。比如说,现在手机开始流行“卫星通信+AI摄影”,这就要求摄像头不仅要像素高,还要支持更快的对焦速度、更强的防抖性能。而联创电子在玻塑混合镜头、小型化模组方面有一定优势,有机会切入更高附加值的产品线。

此外,像AR眼镜这种新兴终端,虽然现在销量不大,但如果未来像苹果、华为这样的巨头真正推动消费级产品普及,那光学模组的需求可能会呈指数级增长。而联创电子作为国内少数具备 pancake 方案量产能力的企业之一,显然是有备而来。

但话说回来,挑战也不少。

首先是行业竞争太激烈了。光学赛道看起来门槛高,但实际上国内外玩家一大堆。国内有舜宇光学、欧菲光、丘钛科技;国外有索尼、LG Innotek、松下等等。这些对手要么规模更大,要么技术更成熟,联创电子要在夹缝中突围并不容易。

其次是客户依赖度较高的问题。前面提到过,它的大客户集中在几家车企和消费电子品牌,一旦某家调整供应链策略,或者出现质量问题导致停供,都会对公司造成冲击。历史上也不是没发生过类似事件,有些供应商就是因为单一客户流失,导致业绩断崖式下滑。

还有就是资本开支大、折旧压力重。为了扩产车载和AR项目,公司这几年投了不少钱建厂房、买设备。这些固定资产一旦投入使用,每年都要计提折旧,如果产能利用率上不去,就会拖累利润率。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明明收入涨了,净利润却没跟上的原因之一。

最后还得提一句宏观环境的影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大,消费电子需求疲软,车企也在降本增效,这对上游零部件厂商的压力不小。再加上汇率波动、原材料涨价等因素,企业的经营难度其实是在增加的。

最后还得提一句宏观环境的影响。全球经济不

所以总的来说,我对它的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不能说一定起飞,但也绝非毫无希望。关键要看它接下来能不能把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份额,能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守住阵地,同时拓展更多元化的客户群。

所以总的来说,我对它的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


六、基本面分析:财务数据怎么看?

好了,前面说了那么多故事,咱们该回归现实了——看看它的“底子”到底硬不硬。毕竟再好的概念,最后都得体现在财报上。

我翻了它最近三年的年报和季报,挑了几个我认为比较关键的指标来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是营业收入。从2020年到2023年,它的营收总体呈上升趋势,复合增长率大概在15%左右。虽然不算爆炸式增长,但在制造业里也算稳健了。特别是2023年,尽管外部环境复杂,营收还是实现了两位数增长,说明主营业务还在扩张。

然后是净利润。这块稍微有点让人揪心。虽然收入在涨,但净利润波动比较大。比如2022年就出现了同比下滑,主要原因是原材料涨价、疫情扰动生产节奏,还有研发投入加大。到了2023年有所恢复,但净利率水平相比同行还是偏低,大概在5%上下徘徊。

这说明什么?说明它的盈利能力还不够强。制造业本来就是薄利多销的行业,再加上它正处于扩张期,各种费用都在往上走,短期很难看到利润大幅提升。

这说明什么?说明它的盈利能力还不够强。制

再说毛利率。这几年一直在18%-22%之间波动,不算特别高,但也算合理范围。相比之下,舜宇光学的毛利率能到25%以上,差距还是有的。不过考虑到联创电子的客户结构和产品定位,这个水平也算说得过去。

资产负债率方面,目前大概在50%出头,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不算特别激进,但也说明公司借了不少钱来做投资。好在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还能维持在1以上,短期偿债能力暂时没问题。

现金流这块值得点赞。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连续几年为正,说明主业造血能力还可以,不是那种靠融资输血维持运转的企业。这点让我稍微安心一点。

研发投入是我比较欣赏的一点。这几年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例基本保持在6%-7%,甚至更高。对于一家制造业公司来说,这个比例不算低了。特别是在车载镜头和AR光学这些前沿领域,持续投入才能保持竞争力。

不过也要注意,高研发投入短期内会影响利润表现,属于“先苦后甜”的类型。如果你是追求短期回报的投资者,可能会觉得它“赚得多但留不住”;但如果你愿意陪它熬过成长期,也许后期会有惊喜。

总的来说,它的基本面属于“有亮点也有短板”的类型。成长性看得见,但盈利质量和抗风险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我不是那种只看PE高低的人,但我认为,估值终究要匹配业绩兑现的能力。现在的价格到底是贵了还是便宜了,得结合后续的发展来看。


七、技术分析:股价走势透露了什么信号?

除了基本面,我也习惯看看图形走势。虽然我知道技术分析不能百分百预测未来,但它能反映市场情绪和资金动向,对我们理解股价波动还是有帮助的。

我把联创电子的日K线图拉出来看了看,时间跨度大概是近三年。整体来看,它的走势可以用“震荡中寻求突破”来形容。

先说大的趋势。从2021年初开始,股价一度冲到十几块的高位,那时候正好赶上新能源车和智能驾驶概念最热的时候,资金疯狂追捧相关标的。但随后因为行业回调、业绩不及预期等原因,股价一路回落,最低跌到六七块钱附近,几乎是腰斩。

到了2023年下半年,随着汽车销量回暖、智能驾驶政策利好出台,股价又开始慢慢爬升,一度回到十块以上。不过每次接近前期高点时,都会遇到明显的抛压,说明上方套牢盘不少。

到了2023年下半年,随着汽车销量回暖、

从均线系统看,目前股价处于年线附近徘徊,60日均线和120日均线开始走平,有粘合迹象,这是变盘的前兆。如果后面能有效站上年线并站稳,可能意味着中期趋势转强;反之,如果再次跌破,不排除继续探底的可能。

成交量方面,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每当有利好消息出来,比如中标新项目、发布新产品,成交量都会突然放大,但持续性往往不强。这说明市场对它的关注度是有的,但信心还不够坚定,大多是短线资金在博弈。

另外,MACD指标目前处于零轴附近金叉状态,RSI也没有进入超买区域,技术上算是相对健康的位置。布林带则显示股价处于中轨附近,波动收窄,可能正在酝酿方向选择。

当然啦,我也知道光看图说话是有局限的。毕竟A股受政策、消息、情绪影响太大,有时候基本面很好的公司也能被砸下去,反之亦然。所以我从来不指望靠几张K线图就能做出决定,更多是把它当作辅助工具,提醒自己什么时候该多留意,什么时候该保持耐心。


八、它适合什么样的投资者?

说到这里,我想很多人心里都会问一句:那这股票到底适不适合我买?

这个问题真不好回答,因为我也不知道你是哪种类型的投资者。有人喜欢追热点,有人偏好稳定分红,有人愿意长期持有等待成长。每个人的风险偏好不一样,答案自然也不同。

不过我可以试着从几个角度帮你梳理一下思路。

如果你是一个短线交易者,喜欢跟着题材轮动做波段,那联创电子可能偶尔会给你机会。毕竟它沾上了智能驾驶、消费电子、AR/VR等多个热门概念,一旦风口来了,资金容易炒作。但你也得承受相应的波动风险,毕竟这类股票涨得快,跌起来也不含糊。

如果你是一个短线交易者,喜欢跟着题材轮动

如果你是一个中长期投资者,看重的是产业趋势和公司成长逻辑,那你可能需要更多的耐心。因为这家公司目前还处在投入期,利润释放需要时间。你得相信它的技术积累能最终转化为市场份额,也得容忍它在扩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如果你是一个中长期投资者,看重的是产业趋

如果你是一个价值型投资者,讲究低估值、高分红、财务稳健,那它可能不太符合你的标准。它的市盈率看着不高,但考虑到盈利波动大、ROE不算突出,未必算得上典型的“价值股”。而且它分红比例一直不高,大部分利润都用于再投资了。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它的股价波动受大盘和板块影响很大。当整个科技股或新能源车板块走弱时,它很难独善其身。所以你在考虑它的时候,最好也看看整个市场的风格是不是有利于成长股。

总之,没有哪只股票适合所有人。关键是你得清楚自己的投资目标、风险承受能力和持仓周期。只有匹配了,才能拿得住,也才能睡得着。


九、总结一下我的看法

写到这里,我已经啰嗦了这么多,也该做个收尾了。

坦白讲,我对联创电子这家公司是抱有一定期待的。它不像那些纯粹讲故事的公司,至少它的产品是真的在用,客户也是真实的,技术也有一定的护城河。特别是在车载镜头这个细分领域,它确实做出了成绩。

坦白讲,我对联创电子这家公司是抱有一定期

但它也不是完美的。盈利能力有待提升,竞争压力不小,客户集中度偏高,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风险。而且作为制造业企业,它还得面对周期性波动、成本控制、技术迭代等一系列挑战。

所以在我看来,它是一家“有潜力但需观察”的公司。未来能不能走得更远,取决于它能否在智能驾驶这条路上持续拿到订单,能否把AR等新业务做起来,以及能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守住自己的地盘。

至于股价表现,短期谁都说不准。市场情绪、资金流向、行业政策都会影响它的走势。但我始终觉得,真正决定一只股票长期价值的,还是企业本身的经营成果。

因此,如果你对这家公司的业务感兴趣,不妨多跟踪它的季度报告、重大合同公告、技术研发进展。时间会告诉我们,哪些是真成长,哪些只是昙花一现。


十、相关自问自答(Q&A)

Q:联创电子是国企还是民企?
A:它是民营企业,实际控制人是韩胜昔等人,总部位于江西南昌。

Q:它和特斯拉有合作关系吗?
A:有公开信息显示,联创电子曾为特斯拉供应车载镜头及影像模组,但具体供货范围和金额未详细披露。

Q:它的主要竞争对手有哪些?
A:在国内主要有舜宇光学、欧菲光、丘钛科技;国际上有索尼、LG Innotek、松下等。

Q:它有没有布局固态激光雷达?
A:目前主营业务仍以摄像头为主,暂未大规模涉足激光雷达领域,但在视觉感知系统方面有深度布局。

Q:它的分红情况怎么样?
A:近年来分红比例不高,大部分利润用于再投资和技术研发,现金分红相对较少。

Q:它在AR/VR领域的进展如何?
A:已掌握 pancake 光学模组、自由曲面棱镜等关键技术,产品已送样至多家头部厂商,处于验证和小批量阶段。

Q:它的车载镜头市占率是多少?
A:目前尚无权威统计数据公布具体市占率,但在国内自主品牌和新势力车企中已有较多定点项目。

Q:它是否面临产能过剩风险?
A:近年来因扩产较快,存在一定产能消化压力,但随着智能汽车渗透率提升,长期需求仍有支撑。

Q:它的研发投入主要用于哪些方向?
A:主要集中在车载镜头、高清影像模组、AR/VR光学系统、智能识别算法等领域。

Q:它会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吗?
A:截至目前,未被列入美国商务部实体清单,但国际贸易环境变化需持续关注。


(全文约7100字)


股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