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935四川双马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admin888
|000935四川双马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嘿,今天咱们来聊聊这只在市场上时不时冒个头的股票——000935,四川双马。说实话,我最近也挺关注它的,毕竟名字听着就有点“双马奔腾”的气势,再加上它背后的故事也不少。不过呢,咱今天不吹不黑,就是平心静气地聊一聊,看看这公司到底是个啥情况,值不值得我们多看两眼。
一、先说说四川双马是干啥的?
你要是第一次听说“四川双马”,可能会以为这是家搞赛马或者体育产业的公司,对吧?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四川双马,全名叫四川双马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听这名字就知道,主业跟水泥脱不了干系。没错,它最早就是一家传统的水泥生产企业,总部在四川江油,属于建材行业里的老资格了。
不过啊,这几年它的业务早就不是单纯卖水泥那么简单了。你可能不知道,这家公司其实已经悄悄转型了好几年。现在它的主营业务里,水泥虽然还占一部分,但更多精力已经转向了“股权投资”和“产业投资”这些听起来更高大上的领域。
说白了,现在的四川双马,更像是一个“投资平台”。它自己不怎么直接生产东西了,而是通过控股子公司去投一些项目,比如新能源、智能制造、科技类企业等等。这种模式,有点像那种“母基金”或者“产业资本”的玩法。
所以你要问我它到底是干啥的,我现在还真不好一句话概括。你说它是水泥公司吧,它早就不靠水泥赚钱了;你说它是投资公司吧,它又没挂牌成金融企业。总之,它现在走的是“传统+转型”的混合路线,挺有意思的。
二、它的概念题材有哪些?
说到股票,大家最关心的就是“有没有概念”。毕竟现在市场炒的就是预期,有概念才有人炒,没人炒就没流动性,对吧?
那四川双马有哪些概念呢?我给你捋一捋。
首先,最基础的一个标签是“水泥股”。虽然它现在不怎么靠水泥赚钱了,但它的历史出身在这儿摆着,很多软件和板块分类还是会把它归到“建筑材料”或者“水泥行业”里。所以每逢基建行情起来,它也会被带一下。
其次,它有个特别火的概念——“创投概念”或者叫“股权投资概念”。为啥?因为它旗下的和谐锦弘、和谐绿色这些基金,投了不少项目,有些还上了科创板。比如之前它参与投资的某半导体公司上市,股价涨了不少,市场一看,哟,这公司会“炒股”啊,立马就给它贴了个“隐形独角兽孵化器”的标签。
再然后,它还有“国企改革”的影子。虽然它现在的大股东是IDG资本背景的私募基金,但早年它可是四川省属国企出身,后来经过一系列股权转让和重组,变成了民企主导的结构。这种“从国企变民企”的路径,在市场上也算是一种改革叙事,有些人就爱炒这个逻辑。
另外,近几年它也开始往“碳中和”、“绿色能源”这些方向靠。毕竟水泥行业本身就是高耗能、高排放的代表,现在国家推双碳目标,它也得表态转型。所以你会看到它公告里经常提到“节能减排”、“绿色工厂”、“循环经济”之类的词,虽然实际动作还不算特别大,但至少概念上能蹭上热点。
最后,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点——“壳资源”。你别小看这个。四川双马市值不算特别大,股权结构清晰,历史上有过重组经验,而且管理层相对市场化。这些特点让它在某些投资者眼里具备一定的“壳价值”,万一哪天搞个资产注入或者借壳上市,也不是没可能。
所以综合来看,它的概念还挺丰富的:水泥、创投、国企改革、碳中和、壳资源……每一个单独拎出来都不算顶级热门,但凑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多题材叠加的状态。这种股票,在震荡市里往往容易被资金反复拿出来炒一炒。
三、它的前景怎么样?
这个问题问得好,前景嘛,谁都说不准,但我可以跟你聊聊我的看法。
先说乐观的一面。四川双马这几年的转型确实是有成效的。你看它的财报,净利润增长挺猛的,但你会发现,大部分利润都不是来自水泥业务,而是来自投资收益。也就是说,它靠“炒股”和“投项目”赚的钱,比卖水泥多多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它的商业模式变了。以前是“制造型企业”,现在更像“资产管理型公司”。如果你相信中国未来会出现一批成功的产业投资平台,那四川双马可能是其中一个样本。
而且它背后的管理团队,尤其是IDG背景的操盘手,确实在创投圈有一定资源。他们投的不少项目都挺有潜力,有的已经退出变现,有的还在成长期。只要后续还能持续挖掘到优质标的,它的投资收益就有望继续释放。
再加上现在国家鼓励“专精特新”、支持硬科技发展,像它这样专注股权投资的平台,理论上是有政策红利可吃的。如果它能抓住机会,把投资组合优化好,未来的想象空间还是有的。
但话说回来,前景好不代表没风险。
最大的问题是——它的主业越来越模糊了。水泥业务在萎缩,而投资业务又高度依赖外部环境。一旦资本市场遇冷,IPO节奏放缓,它投的项目退不出去,利润就会大幅下滑。你看2022年和2023年,它的净利润就有明显波动,就是因为部分投资项目估值回调,甚至出现亏损。
另外,它的投资风格偏“财务投资”,不像一些产业集团那样有明确的战略协同。这就导致它的投资组合看起来有点散,缺乏主线。今天投个新能源,明天投个生物医药,后天又搞个AI芯片,虽然分散了风险,但也让人看不懂它的长期战略到底是什么。
还有就是治理结构的问题。虽然现在是市场化运作,但大股东持股比例比较高,其他中小股东的话语权相对弱。万一哪天大股东想调整方向,或者进行大规模减持,股价波动可能会比较大。
所以总的来说,它的前景是“有机会,也有挑战”。如果你喜欢稳定分红的传统蓝筹,它可能不太适合你;但如果你愿意承担一定不确定性,去看它未来能不能做成一个成功的产业投资平台,那它确实值得关注。
四、这只股票到底怎么样?值不值得看?
哎,这个问题真不好回答。你说它好不好吧,它确实有亮点;你说它差吧,它也没出过大问题。
我觉得吧,评价一只股票,不能光看K线图或者听别人怎么说,得结合自己的投资风格来看。
比如说,你是那种喜欢“稳稳当当收股息”的投资者,那四川双马可能不太对你的胃口。虽然它也有分红,但比例不算特别高,而且利润来源不稳定,哪年投的项目赚了钱就多分点,亏了就少分甚至不分,这点跟银行、电力那些稳定派息的公司没法比。
但如果你是那种喜欢“找变化、抓拐点”的投资者,那你可能会对它感兴趣。毕竟它正处于转型期,故事还没讲完,未来会不会有新的资产注入、会不会孵化出几个明星项目,都是未知数。这种不确定性,恰恰也是机会所在。
另外,它的流动性还可以。日均成交量不算特别大,但在同类股票里也算活跃,买卖不太难。不像有些冷门股,你想买买不进,想卖卖不出。
估值方面呢,它的市盈率(PE)波动挺大的。因为利润受投资收益影响严重,有时候一年赚十几个亿,下一年可能就几个亿,导致PE忽高忽低。所以用传统估值方法去看它,容易误判。你得结合它的净资产、投资组合价值、现金流这些指标一起看,才能有个全面判断。
还有个小细节很多人没注意——它的资产负债率其实挺低的。这意味着它财务比较稳健,没有太多债务压力,手里还有一定的腾挪空间。这对一家做投资的公司来说,是个加分项。
不过你也得警惕一点:它的股价走势经常跟大盘不同步。有时候市场整体涨,它不动;市场跌,它反而抗跌。这种“独立行情”可能是资金控盘的结果,也可能是因为它的投资者结构偏机构化。反正你要是追高进去,不一定马上有回报。
所以总结一下:这只股票不算特别出众,但也不算差。它不属于那种一眼就能看出“必涨”或“必跌”的类型,而是属于那种需要你花时间研究、耐心观察的“慢热型选手”。
五、技术分析怎么看?
好了,前面聊的都是基本面,现在咱们来看看技术面。毕竟很多人炒股,第一眼看的就是走势图。
先说大趋势。四川双马这几年的股价整体是震荡向上的,但中间波动不小。你要是从2018年左右开始看,它经历过一波明显的上涨,最高冲到十几块钱,后来回落,最近几年基本在6块到10块之间来回折腾。
从周线图上看,它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箱体区间:上方压力大概在9.8到10.2元附近,下方支撑在6元左右。每次接近上轨就会遇到抛压,跌到下轨又会有资金进来托底。这种走势说明,目前市场对它的共识还没打破,多空双方在这个价位拉锯。
再看月线级别,它的长期均线系统呈现缓慢上移的趋势,MACD也有过几次金叉信号,说明中长期趋势并不悲观。但问题是,每次突破都没能有效站稳,总是冲高回落。这说明上方套牢盘比较多,想要一口气往上打,难度不小。
日线图上,它的成交量很有意思。平时交易量不大,属于那种“温吞水”状态,但一旦有利好消息出来,比如某个投资项目退出、或者业绩预告超预期,成交量就会突然放大,股价也可能跳空上涨。这种“脉冲式”行情,很适合短线资金操作。
另外,它的RSI指标经常在40到70之间波动,很少进入超买或超卖区域。这说明它的情绪面比较克制,既没有被过度炒作,也没有被彻底抛弃,属于那种“关注度适中”的状态。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它的股价和大盘的相关性在减弱。过去它还会跟着建材板块走,现在更多是按照自己的节奏运行。这可能意味着,主导它的资金已经不再是散户为主,而是有一些特定的资金群体在持续运作。
如果你习惯做波段,那可以在6元附近考虑关注,9元以上就要小心压力;如果你是长线持有者,那可以等它突破箱体并站稳后再评估是否跟进。反正别指望它天天涨,它更像是一只“等待催化剂”的股票。
六、基本面分析深入聊聊
接下来咱们再深入挖一挖它的基本面。毕竟技术面只是表象,真正决定股价长期走势的,还得看公司本身过得怎么样。
先看财务数据。我翻了一下它近几年的年报,有几个关键点值得说说。
首先是营收。它的营业收入其实在逐年下降。你没听错,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收入在减少。这是因为它的水泥业务在逐步收缩,而新的投资业务又不体现在“营业收入”里。所以从报表上看,它像是在“萎缩”,但实际上它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可能是在提升的。
然后是净利润。这块就亮眼多了。尽管收入在降,但净利润却起伏较大,总体呈上升趋势。比如2021年净利超过10亿,2022年回落到7亿左右,2023年又回升到9亿以上。这些利润主要来自“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投资收益”,也就是它持有的股权升值了,或者项目退出赚了钱。
这说明它的盈利模式已经彻底变了——不再是靠卖产品赚钱,而是靠“资产增值”和“资本运作”赚钱。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利润率高,坏处是不可持续。毕竟资本市场有周期,不可能每年都那么多项目成功退出。
再看净资产。它的净资产一直保持稳定增长,说明家底还算厚实。而且它的每股净资产现在差不多有8块多,而股价长期在6-10块之间,也就是说,它大部分时间是“破净”或接近破净的状态。这对价值投资者来说,可能是个心理安慰。
现金流方面,它的经营性现金流不太强,毕竟水泥业务萎缩了,回款也在减少。但它的投资性现金流波动很大,有时候大额支出(对外投资),有时候大额流入(项目退出)。这很正常,毕竟它现在是个投资平台。
股东结构上,前两大股东加起来持股超过40%,其中第一大股东是Lithium Limited(原IDG资本关联方),属于外资背景的私募基金。这类股东通常更注重资本回报,操作也比较灵活,可能会根据市场情况调整持股策略。
机构持仓方面,它的基金持股比例不算高,说明主流公募对它兴趣一般。但有一些私募和券商自营盘长期持有,说明专业投资者里还是有一部分人认可它的模式。
最后提一句风险提示。公司在年报里多次提到:“公司未来业绩依赖于股权投资的退出节奏和资本市场环境。”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我们赚不赚钱,很大程度要看股市脸色。这话一听就有点悬,毕竟谁也不能保证A股每年都牛市。
所以你看,它的基本面是典型的“冰火两重天”:一边是资产厚实、利润可观、转型成功;另一边是收入下滑、盈利不稳定、过度依赖资本市场。你说它是好公司吧,它有隐患;你说它差吧,它又有亮点。
七、和其他类似公司比,它有什么特别?
你可能会问,国内做产业投资的公司也不少,比如电科数字、力源信息、甚至是鲁信创投这样的纯创投公司,那四川双马有啥不一样?
我觉得最大的区别在于“出身”和“路径”。
大多数纯创投公司是从金融或投资起家的,比如鲁信创投是山东国资背景,专门做VC/PE;而四川双马是从实业转型过来的,它原本是个水泥厂,后来一步步把主业卖掉,转做投资。这种“由实转虚”的路径,在A股里并不多见。
正因为它是从实业出来的,所以它的投资决策可能更偏向“产业视角”,而不是纯粹的财务套利。它投的一些项目,多少还能和原来的建材产业链扯上点关系,比如新材料、节能环保技术等。虽然现在范围扩大了,但底色还在。
另外,它的市值规模也比较适中。不像那些动辄几百亿的巨头,它的总市值在七八十亿左右,进可攻退可守。太大了不好炒,太小了没流动性,它这个体量刚好卡在一个“容易被激活”的位置。
还有一点,它的信息披露还算规范。虽然它涉及的投资项目很多,但它基本上都会发公告,重大事项也不隐瞒。这点比起某些喜欢“闷声发大财”的公司,透明度要高一些。
当然,它也有不如人的地方。比如品牌影响力不如专业投资机构,募资能力也不如头部基金,投后管理团队的公开信息也比较少。这些都可能限制它未来的发展上限。
所以综合来看,它不是最强的,也不是最差的,而是属于那种“有特色、有待观察”的中间派。
八、普通投资者该怎么看待它?
说实话,我对普通投资者的建议一向很谨慎。毕竟每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知识水平、投资目标都不一样。
但既然你问了,我就说说我个人的看法。
如果你是个刚入市的新手,我建议你先别急着碰这只股票。为什么?因为它太复杂了。你得懂水泥行业,还得懂股权投资,还得看懂财报里的“公允价值变动”、“非经常性损益”这些术语。不然你根本搞不清它到底赚的是什么钱。
而且它的股价波动逻辑和传统行业股不一样。你不能用“市盈率低就便宜”这种简单思维去判断。它今天的低PE,可能是因为去年投资赚得多;明天的高PE,可能是因为今年项目没退出。变量太多,容易误导。
但如果你已经有几年炒股经验,喜欢研究公司转型、资产重组这类题材,那四川双马倒是可以列入观察名单。你可以定期看看它的公告,关注它投了哪些新项目,有没有退出动作,大股东有没有增减持。
另外,它的季度报告值得仔细读。特别是“主要参股公司分析”那一块,里面会披露它旗下基金的投资情况。虽然不会写得太细,但能看出些端倪。
最重要的是,别把它当成“黑马股”去押注。它不是那种一夜暴富的标的,更像是一个需要长期跟踪的“潜力股”。你得有足够的耐心,等它的故事慢慢兑现。
九、结语: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公司?
聊了这么多,我想最后总结一下我的感受。
四川双马,就像一个“转型中的老将”。它曾经是个踏实干活的水泥工人,如今换上了西装,开始玩起了资本游戏。它走得不算快,但也没停下脚步。它有过高光时刻,也经历过质疑和低谷。
它不是一个完美的公司,但它一直在尝试改变。它不像茅台那样让人安心,也不像宁德时代那样充满激情,但它有自己的节奏和逻辑。
如果你愿意花时间去理解它,你会发现它背后有很多值得琢磨的东西。它的每一次公告、每一份财报、每一笔投资,都在讲述一个关于“蜕变”的故事。
至于这个故事最后能不能圆满,谁也不知道。但至少现在,它还在继续写着。
相关自问自答:
问:四川双马现在还生产水泥吗?
答:还在生产,但规模已经很小了,不再是主要收入来源。公司重心早已转向投资业务。
问:它的主要利润来自哪里?
答:主要来自股权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也就是它投资的项目升值或退出带来的利润。
问:它是不是国企?
答:曾经是四川省属国企,但现在控股股东是外资背景的私募基金,属于混合所有制企业。
问:它有没有分红?
答:有分红,但分红比例不稳定,取决于当年的投资收益情况。
问:它的股价为什么长期在6-10元之间?
答:可能是因为缺乏持续的催化剂,同时上方套牢盘较多,市场对其估值存在分歧。
问:它投资了哪些知名项目?
答:具体项目信息有限,但从公告看,涉及新能源、半导体、智能制造等领域,部分项目已在科创板上市。
问:它会被ST吗?
答:目前没有迹象。公司盈利正常,净资产为正,财务状况未触及退市风险警示条件。
问:它算不算小盘股?
答:按总市值算,属于中小盘股,流通市值适中,有一定的操作空间。
问:它的董事长是谁?
答:根据最新资料,董事长为谢建平,具有多年企业管理经验。
问:它未来有可能被借壳吗?
答:理论上存在可能性,但目前公司自身在运作投资项目,主动转型意愿较强,借壳概率较低。
问:它和IDG资本是什么关系?
答:原大股东与IDG资本有关联,虽然后续股权有所变动,但仍保留一定的合作渊源。
问:它的ROE高吗?
答:近年来净资产收益率(ROE)波动较大,高峰时超过15%,低谷时不足5%,受投资收益影响显著。
问:它适合长期持有吗?
答:取决于你的投资理念。如果你能接受盈利波动,并看好其转型方向,可以考虑长期跟踪。
问:它的股票代码是多少?
答:000935,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问:它属于哪个行业板块?
答:在交易软件中通常归类为“建筑材料”或“水泥制造”,但实际业务已多元化。
问:它有没有海外业务?
答:目前主营业务集中在国内,暂无公开的海外布局信息。
问:它的员工人数多吗?
答:相比传统制造企业已大幅精简,具体人数需查阅最新年报。
问:它会不会改名?
答:有可能,随着水泥业务进一步剥离,未来不排除更名为更符合定位的名称。
问:它有没有发布过ESG报告?
答:近年来开始重视可持续发展,部分年报中提及环保和社会责任内容,但尚未独立发布ESG报告。
问:它的限售股解禁会影响股价吗?
答:需关注具体解禁时间和股东性质,若大股东集中减持,可能对股价造成短期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