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股票 > 财经资讯 > 股票知识

003004*ST声迅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2025-10-09 18:21:00 来源:本站 作者: admin888
分享到
关注ROE网在线: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ROE网在线客服

003004*ST声迅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来聊聊我的看法

嘿,朋友,今天咱们坐下来,就像两个老熟人喝杯茶那样,好好聊一聊这只叫“003004*ST声迅”的股票。说实话,最近有不少人在讨论它,我也留意了一阵子,心里有些想法,不吐不快。我不是什么股神,也不是财经博主,就是个普通投资者,平时爱琢磨点市场动向,喜欢把看到的东西用自己的话捋一捋。所以今天这通分享,纯粹是个人视角,有说得不对的地方,欢迎你指正。


一、先说说这是家啥公司?

你要是第一次听说“*ST声迅”,那咱得先搞清楚它是干啥的。我查了一下资料,这家公司全名叫“湖南声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听名字可能觉得挺陌生,但其实它在安防领域混得不算小。它的主营业务主要集中在智能安检、轨道交通安防系统这些方面。比如你在地铁站过安检时用的那个X光机,或者人脸识别闸机,背后说不定就有他们家的技术或设备参与。

我记得几年前还看过新闻,说他们在一些大城市的地铁项目里中标了不少订单。听起来是不是还挺靠谱的?不过呢,别急着下结论,咱们慢慢来。这家公司最早是在新三板挂牌的,后来转到了主板上市,代码就是现在的003004。从背景来看,算是有一定技术积累和行业经验的企业。

但你也知道,现在市场上讲“故事”的公司太多了,光看业务听起来高大上可不行,还得看它到底做得怎么样,对吧?


二、“*ST”到底是啥意思?听着就有点悬

说到这儿,你肯定注意到了那个刺眼的“*ST”。哎,这个前缀一加上,气氛立马就不一样了。我在炒股论坛上经常看到有人一看到“*ST”就摇头,说“这票不能碰”,但也有人专门盯着这类股票找机会,说是“凤凰涅槃”的前夜。

那“ST”到底是个啥?简单来说,就是交易所给那些连续亏损、财务状况异常的公司贴上的警示标签。“”代表可能被退市,“ST”是特别处理的意思。换句话说,这家公司的基本面出问题了,监管层提醒大家:小心点,这公司有风险。

我翻了下财报,发现声迅电子确实因为2022年和2023年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又被审计机构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所以被戴上了“*ST”的帽子。这就意味着,如果2024年再亏,或者没法消除审计问题,真的有可能面临退市。

你说吓人不吓人?反正我是捏了把汗。但话说回来,也不是所有带“*ST”的公司都没救。有的企业通过重组、变卖资产、引入战投等方式,最后还真摘了帽,股价也翻了几倍。所以关键还得看它有没有自救的能力和决心。


三、它的概念题材有哪些?能蹭上热点吗?

现在炒股,很多人不光看业绩,更看重“概念”。你说一个公司哪怕现在亏钱,只要踩中了风口,资金照样往里冲。那*ST声迅有没有啥拿得出手的概念呢?

我梳理了一下,它身上至少贴着这么几个标签:

第一个是“安防科技”。这不用多说了,毕竟主业就是做安检和监控系统的。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公共安全越来越受重视,像机场、地铁、高铁站这些地方的需求一直都在。尤其是AI技术融入之后,智能识别、行为分析这些功能让传统安防升级了不少。

第二个是“轨道交通”。这个概念这几年热度一直没降。你看国家一直在推“新基建”,轨道交通就是其中重要一块。声迅在多个城市的地铁项目中有过合作案例,虽然规模不算巨头级别,但至少算是产业链上的一环。

第三个是“国产替代”。现在大家都讲自主可控,尤其是在高端检测设备这块,以前很多依赖进口,现在国内企业也在努力追赶。如果声迅能在某些核心技术上突破,说不定能分一杯羹。

还有一个比较微妙的概念——“ST股重组预期”。虽然听起来有点玄,但现实中确实有不少投资者专门盯着这类股票,赌它会不会被借壳、会不会引入国资、会不会有资产注入。这种情绪一旦发酵,短期股价波动会非常剧烈。

不过你也得明白,概念归概念,能不能落地又是另一回事。我见过太多公司挂着高科技的名头,结果产品卖不出去,营收年年下滑。所以光看概念热闹,不如看看它手里的订单和客户是谁。

不过你也得明白,概念归概念,能不能落地又


四、基本面咋样?赚钱能力还行吗?

好了,接下来咱们进入硬核环节——基本面分析。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看一家公司到底健不健康,能不能持续经营下去。

我打开它的2023年年报看了看,说实话,心情有点复杂。营业收入大概是3亿多一点,比前一年下降了差不多两成。利润嘛……净亏损超过5000万元,而且不止这一年亏,前两年也是亏的。现金流也不太好看,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负数,说明它卖东西收回来的钱还不够支付成本和费用。

资产负债率倒是不算太高,大概在50%左右,不算特别危险。但它有一笔“其他应收款”数额不小,接近一个亿,而且年报里提到这部分款项回收存在不确定性。这就让人有点担心了——是不是有坏账风险?是不是关联方占款?

研发投入方面,它每年还是会投一些钱做研发,占营收比例大概8%左右。这个数字在科技类公司里不算高,但也算没完全放弃技术创新。问题是,投入了这么多,成果转化如何?新产品有没有带来增量收入?年报里说得比较模糊,没给出具体数据。

客户结构上,它还是挺依赖政府项目和国企客户的。比如地铁公司、铁路局这些单位。好处是订单相对稳定,坏处是回款周期长,而且议价能力弱。有时候项目做完半年都拿不到钱,这对中小企业来说压力很大。

另外我还注意到,它的员工人数这几年在减少,高管也有变动。这可能是为了控制成本,但也可能反映出内部管理不太稳定。

总的来说,从基本面角度看,这家公司目前处于困境之中。盈利能力弱、增长乏力、财务风险偏高。当然,也不能说它完全没有价值,毕竟还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和行业资源。但如果想翻身,必须要有实质性的改善措施。


五、技术面上能看出啥门道?

除了基本面,我也习惯看看技术走势。毕竟市场情绪有时候比财报还影响股价。

我把003004的日K线图拉出来一看,这几年走得真是跌宕起伏。从2021年最高接近40块,一路跌到2023年底的十几块,跌幅超过六成。今年年初有过一波反弹,涨到二十出头,但很快又回落了。

我把003004的日K线图拉出来一看,这

成交量方面,平时交易量不大,属于冷门股。但每逢公告发布、或者市场炒作ST板块的时候,突然就会放量拉升,然后迅速回调。典型的“脉冲式行情”。

从技术指标来看,MACD长期在零轴下方运行,说明整体趋势偏弱。RSI偶尔超买,但持续时间很短,往往冲高就回落。布林带大部分时间处于收口状态,表明缺乏明确方向。

有意思的是,我发现它有几个明显的支撑位和压力位。比如15块钱附近像是个心理关口,多次试探都没跌破;而22块以上则是前期套牢盘密集区,一到那儿就有人卖出。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它的股东户数在过去一年里变化不大,说明没有大规模散户进场接盘,主力资金也没明显建仓迹象。换手率普遍偏低,流动性较差。

所以从技术面判断,这只股票目前缺乏趋势性机会,更多是短线资金在博弈消息面。如果你不是擅长做波段的人,拿着可能会比较煎熬。

所以从技术面判断,这只股票目前缺乏趋势性


六、未来前景到底怎么样?有没有希望?

这个问题问得好,也是我最纠结的地方。你说它没希望吧,它还有业务、有技术、有客户;你说它有希望吧,连年亏损、戴帽风险、经营困难又是实实在在的问题。

我觉得它的未来走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几个关键因素:

第一,能不能扭亏为盈?这是最核心的一点。按照规定,如果2024年净利润为正,并且审计意见不再是“无法表示意见”,就有机会申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所以接下来这一年的财报至关重要。

第二,有没有重组或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可能性?我注意到公司近期发了一些公告,说在积极寻求外部支持,包括与地方政府沟通、探讨债务重组方案等。虽然还没实质性进展,但至少说明管理层在想办法自救。

第三,主营业务能否恢复增长?比如能不能拿到新的大订单?有没有推出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如果能在轨道交通或智慧安防领域打开新局面,或许能带动业绩回暖。

第四,政策环境是否有利?毕竟它做的是一些公共安全相关的项目,如果国家加大对城市安全、反恐安检等方面的投入,整个行业都会受益。

第四,政策环境是否有利?毕竟它做的是一些

当然,挑战也不少。比如行业竞争激烈,海康、大华这些巨头早就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再加上经济环境下行,很多政府项目的预算收紧,招标节奏放缓,对企业来说都是压力。

所以我个人的看法是:它的前景存在不确定性,既有风险,也有潜在转机。不能说一定没戏,但也绝不是那种稳稳当当的投资标的。


七、和其他同类公司比,它处在啥位置?

有时候看一家公司,光自己看不够,还得横向对比一下。

我挑了几个同行业的公司做了个粗略比较,比如辰安科技、佳都科技、高新兴这些,都是做智慧城市、安防系统的。

我挑了几个同行业的公司做了个粗略比较,比

相比之下,*ST声迅的规模要小不少。无论是营收、利润还是市值,都排在后面。技术研发投入也不如人家多,品牌影响力也弱一些。在市场上,它更像是一个区域性的解决方案提供商,而不是全国性的龙头企业。

但在细分领域,它也有一些自己的优势。比如说,在轨道交通安检这块,它有一定的项目经验和客户基础。不像有些公司什么都想做,反而不精。

另外,它的估值目前处于历史低位。由于被ST,市净率已经跌破1,也就是说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这种情况在A股里不算多见,通常意味着市场极度悲观。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可能是一种“错杀”。如果后续经营好转,估值修复的空间是存在的。不过前提是你得相信它能活下来,能摘帽。


八、散户适合关注它吗?

这个问题我得认真想想。毕竟我自己也是散户出身,知道咱们这些人最怕什么——怕被套、怕踩雷、怕信息不对称。

对于*ST声迅这样的股票,我的感觉是:它不适合大多数普通投资者长期持有。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它的不确定性太高了。你不知道明年会不会退市,也不知道哪天会出个利空公告直接跌停。这种心跳加速的感觉,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

其次,它的流动性不好。你想卖的时候,可能挂单半天没人接,尤其是遇到突发情况,想跑都跑不掉。

再者,它的信息透明度也有待提高。年报里有些地方写得模棱两可,重大事项披露也不够及时。作为小散,我们本来就处于信息劣势,这种情况下更容易吃亏。

当然,如果你是那种喜欢研究基本面、跟踪公告、能承受高波动的投资者,偶尔关注一下也可以。比如看看它有没有发布重整进展、有没有新签订单、有没有高层变动之类的。说不定能捕捉到一些阶段性机会。

但千万别抱着“抄底捡便宜”的心态一头扎进去。股市里最贵的教训,往往就是那句“这么便宜总不会一直跌吧”。


九、它最近有什么新动静?

我顺手查了下最近的公告,发现这家公司其实也没闲着。

今年一季度报出来了,虽然还是亏损,但亏损幅度比去年同期有所收窄。管理层在报告里提到,正在推进应收账款清收工作,同时优化组织架构,降低运营成本。

今年一季度报出来了,虽然还是亏损,但亏损

另外,他们还在尝试拓展一些新的应用场景,比如把原有的安检技术应用到物流快递、智慧园区等领域。虽然目前贡献的收入还不多,但至少是个积极信号。

还有个消息是,公司跟某地政府平台公司在谈合作,具体内容没细说,但用了“战略合作”这个词。这类表述在A股里经常出现,真假难辨,但至少说明他们在主动寻找出路。

最让我在意的一条是:独立董事换了人。新来的独董有国企背景,做过类似企业的重组顾问。这会不会暗示接下来会有资本运作的动作?我不敢断定,但值得留意。

总之,虽然还没看到根本性好转,但至少动作是有的,没完全躺平。


十、总结一下我的看法

唠了这么多,你也听累了,我来简单总结几句。

*ST声迅这家公司,曾经有过不错的发展阶段,也有一定的技术和行业积累。但现在确实遇到了不小的麻烦,连续亏损、被ST、退市风险压顶,这些都是事实。

它的概念不算差,踩在安防、轨交、国产替代这些线上,理论上是有想象空间的。但想象力不能当饭吃,最终还是要看业绩能不能兑现。

基本面目前偏弱,技术面也没有形成强势趋势,整体来看属于高风险、低确定性的品种。

至于未来有没有希望?我觉得不能完全否定。只要它能在2024年实现盈利、解决审计问题、推动重组或引入资源,还是有机会走出困境的。但这条路不容易,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所以对我来说,这只股票更像是一个“观察型标的”,而不是“配置型标的”。我会继续关注它的公告和财报,看看后续有没有实质性变化,但不会轻易下手。

所以对我来说,这只股票更像是一个“观察型

投资嘛,最重要的不是抓住每一个机会,而是避开那些可能让你亏大钱的坑。有时候,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


相关自问自答(Q&A)

*Q:ST声迅是什么类型的股票?
A:它是一家主营智能安检和轨道交通安防系统的上市公司,目前因连续亏损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属于ST类股票。

Q:它为什么会被“ST”?
A:主要是因为2022年和2023年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且审计机构对其财务报表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触发了交易所的风险警示条件。

Q:它还有可能摘帽吗?
A:有可能,但前提是2024年财报显示盈利,且审计意见不再是“无法表示意见”,同时满足其他合规要求。

Q:它还有可能摘帽吗?
A:有可能,但

Q:它的主营业务是什么?
A:主要包括智能安检设备、轨道交通安防系统集成、视频监控解决方案等,客户多为地铁公司、铁路部门及政府机构。

Q:它现在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营收下滑、项目回款慢导致现金流紧张、部分应收账款存在减值风险,以及整体市场需求疲软等因素共同作用。

Q:它有没有重组的可能性?
A:公司已在公告中表示正积极寻求外部支持,包括债务重组和引入战略投资者,但目前尚无明确进展。

Q:它的股价为什么波动这么大?
A:一方面受ST板块整体情绪影响,另一方面有短线资金博弈摘帽预期或政策利好,容易引发脉冲式上涨。

Q:它和海康威视这类公司比怎么样?
A:无论规模、技术实力还是市场份额都差距较大,属于不同层级的企业,声迅更偏向细分领域和区域性服务。

Q:它现在的估值便宜吗?
A:从市净率看已低于1,处于历史低位,但低价不代表有价值,还需结合其持续经营能力和退市风险综合判断。

Q:普通投资者应该关注它吗?
A:可以关注,但需谨慎对待。因其风险较高、信息透明度有限,不适合风险承受能力低的投资者参与。

Q:它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A:最大的风险是2024年未能扭亏或无法消除审计问题,从而被终止上市。

Q:它有没有核心技术?
A:在X光安检图像识别、多源信息融合等方面有一定积累,但与行业头部企业相比,技术领先性不强。

Q:它最近有没有签订新订单?
A:根据公开信息,公司仍在参与一些轨道交通项目的投标,但尚未披露重大新签合同。

Q:它的股东结构怎么样?
A:前几大股东以自然人和民营企业为主,暂无明显的国资或机构控股背景。

Q:它会不会被借壳上市?
A:目前没有相关公告,借壳属于重大资产重组,需严格披露,投资者应以官方信息为准。

Q:它适合做短线吗?
A:部分短线资金会参与ST股的情绪炒作,但由于流动性差、波动大,操作难度高,需具备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

Q:它有没有分红?
A:近年来未进行现金分红,因公司处于亏损状态,不具备分红条件。

Q:它的员工情况如何?
A:近年人员有所精简,可能与降本增效有关,具体人数变化可在年报中查阅。

Q:它面临的行业前景如何?
A:公共安全和智慧交通仍是长期发展方向,但市场竞争激烈,对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构成挑战。

Q:我可以从哪里获取它的最新信息?
A:建议通过巨潮资讯网查看公司发布的定期报告和临时公告,这是最权威的信息来源。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儿。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帮你更全面地了解这只股票。记住啊,投资这事,别人说得再天花乱坠,也不如你自己静下心来查资料、看公告、独立思考来得靠谱。希望这篇唠叨对你有点帮助。下次咱们再聊别的股,继续喝茶扯淡。

责任编辑:admin888 标签:003004*ST声迅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广告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ROE网 |股票知识

003004*ST声迅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admin888

|

003004*ST声迅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来聊聊我的看法

嘿,朋友,今天咱们坐下来,就像两个老熟人喝杯茶那样,好好聊一聊这只叫“003004*ST声迅”的股票。说实话,最近有不少人在讨论它,我也留意了一阵子,心里有些想法,不吐不快。我不是什么股神,也不是财经博主,就是个普通投资者,平时爱琢磨点市场动向,喜欢把看到的东西用自己的话捋一捋。所以今天这通分享,纯粹是个人视角,有说得不对的地方,欢迎你指正。


一、先说说这是家啥公司?

你要是第一次听说“*ST声迅”,那咱得先搞清楚它是干啥的。我查了一下资料,这家公司全名叫“湖南声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听名字可能觉得挺陌生,但其实它在安防领域混得不算小。它的主营业务主要集中在智能安检、轨道交通安防系统这些方面。比如你在地铁站过安检时用的那个X光机,或者人脸识别闸机,背后说不定就有他们家的技术或设备参与。

我记得几年前还看过新闻,说他们在一些大城市的地铁项目里中标了不少订单。听起来是不是还挺靠谱的?不过呢,别急着下结论,咱们慢慢来。这家公司最早是在新三板挂牌的,后来转到了主板上市,代码就是现在的003004。从背景来看,算是有一定技术积累和行业经验的企业。

但你也知道,现在市场上讲“故事”的公司太多了,光看业务听起来高大上可不行,还得看它到底做得怎么样,对吧?


二、“*ST”到底是啥意思?听着就有点悬

说到这儿,你肯定注意到了那个刺眼的“*ST”。哎,这个前缀一加上,气氛立马就不一样了。我在炒股论坛上经常看到有人一看到“*ST”就摇头,说“这票不能碰”,但也有人专门盯着这类股票找机会,说是“凤凰涅槃”的前夜。

那“ST”到底是个啥?简单来说,就是交易所给那些连续亏损、财务状况异常的公司贴上的警示标签。“”代表可能被退市,“ST”是特别处理的意思。换句话说,这家公司的基本面出问题了,监管层提醒大家:小心点,这公司有风险。

我翻了下财报,发现声迅电子确实因为2022年和2023年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又被审计机构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所以被戴上了“*ST”的帽子。这就意味着,如果2024年再亏,或者没法消除审计问题,真的有可能面临退市。

你说吓人不吓人?反正我是捏了把汗。但话说回来,也不是所有带“*ST”的公司都没救。有的企业通过重组、变卖资产、引入战投等方式,最后还真摘了帽,股价也翻了几倍。所以关键还得看它有没有自救的能力和决心。


三、它的概念题材有哪些?能蹭上热点吗?

现在炒股,很多人不光看业绩,更看重“概念”。你说一个公司哪怕现在亏钱,只要踩中了风口,资金照样往里冲。那*ST声迅有没有啥拿得出手的概念呢?

我梳理了一下,它身上至少贴着这么几个标签:

第一个是“安防科技”。这不用多说了,毕竟主业就是做安检和监控系统的。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公共安全越来越受重视,像机场、地铁、高铁站这些地方的需求一直都在。尤其是AI技术融入之后,智能识别、行为分析这些功能让传统安防升级了不少。

第二个是“轨道交通”。这个概念这几年热度一直没降。你看国家一直在推“新基建”,轨道交通就是其中重要一块。声迅在多个城市的地铁项目中有过合作案例,虽然规模不算巨头级别,但至少算是产业链上的一环。

第三个是“国产替代”。现在大家都讲自主可控,尤其是在高端检测设备这块,以前很多依赖进口,现在国内企业也在努力追赶。如果声迅能在某些核心技术上突破,说不定能分一杯羹。

还有一个比较微妙的概念——“ST股重组预期”。虽然听起来有点玄,但现实中确实有不少投资者专门盯着这类股票,赌它会不会被借壳、会不会引入国资、会不会有资产注入。这种情绪一旦发酵,短期股价波动会非常剧烈。

不过你也得明白,概念归概念,能不能落地又是另一回事。我见过太多公司挂着高科技的名头,结果产品卖不出去,营收年年下滑。所以光看概念热闹,不如看看它手里的订单和客户是谁。

不过你也得明白,概念归概念,能不能落地又


四、基本面咋样?赚钱能力还行吗?

好了,接下来咱们进入硬核环节——基本面分析。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看一家公司到底健不健康,能不能持续经营下去。

我打开它的2023年年报看了看,说实话,心情有点复杂。营业收入大概是3亿多一点,比前一年下降了差不多两成。利润嘛……净亏损超过5000万元,而且不止这一年亏,前两年也是亏的。现金流也不太好看,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负数,说明它卖东西收回来的钱还不够支付成本和费用。

资产负债率倒是不算太高,大概在50%左右,不算特别危险。但它有一笔“其他应收款”数额不小,接近一个亿,而且年报里提到这部分款项回收存在不确定性。这就让人有点担心了——是不是有坏账风险?是不是关联方占款?

研发投入方面,它每年还是会投一些钱做研发,占营收比例大概8%左右。这个数字在科技类公司里不算高,但也算没完全放弃技术创新。问题是,投入了这么多,成果转化如何?新产品有没有带来增量收入?年报里说得比较模糊,没给出具体数据。

客户结构上,它还是挺依赖政府项目和国企客户的。比如地铁公司、铁路局这些单位。好处是订单相对稳定,坏处是回款周期长,而且议价能力弱。有时候项目做完半年都拿不到钱,这对中小企业来说压力很大。

另外我还注意到,它的员工人数这几年在减少,高管也有变动。这可能是为了控制成本,但也可能反映出内部管理不太稳定。

总的来说,从基本面角度看,这家公司目前处于困境之中。盈利能力弱、增长乏力、财务风险偏高。当然,也不能说它完全没有价值,毕竟还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和行业资源。但如果想翻身,必须要有实质性的改善措施。


五、技术面上能看出啥门道?

除了基本面,我也习惯看看技术走势。毕竟市场情绪有时候比财报还影响股价。

我把003004的日K线图拉出来一看,这几年走得真是跌宕起伏。从2021年最高接近40块,一路跌到2023年底的十几块,跌幅超过六成。今年年初有过一波反弹,涨到二十出头,但很快又回落了。

我把003004的日K线图拉出来一看,这

成交量方面,平时交易量不大,属于冷门股。但每逢公告发布、或者市场炒作ST板块的时候,突然就会放量拉升,然后迅速回调。典型的“脉冲式行情”。

从技术指标来看,MACD长期在零轴下方运行,说明整体趋势偏弱。RSI偶尔超买,但持续时间很短,往往冲高就回落。布林带大部分时间处于收口状态,表明缺乏明确方向。

有意思的是,我发现它有几个明显的支撑位和压力位。比如15块钱附近像是个心理关口,多次试探都没跌破;而22块以上则是前期套牢盘密集区,一到那儿就有人卖出。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它的股东户数在过去一年里变化不大,说明没有大规模散户进场接盘,主力资金也没明显建仓迹象。换手率普遍偏低,流动性较差。

所以从技术面判断,这只股票目前缺乏趋势性机会,更多是短线资金在博弈消息面。如果你不是擅长做波段的人,拿着可能会比较煎熬。

所以从技术面判断,这只股票目前缺乏趋势性


六、未来前景到底怎么样?有没有希望?

这个问题问得好,也是我最纠结的地方。你说它没希望吧,它还有业务、有技术、有客户;你说它有希望吧,连年亏损、戴帽风险、经营困难又是实实在在的问题。

我觉得它的未来走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几个关键因素:

第一,能不能扭亏为盈?这是最核心的一点。按照规定,如果2024年净利润为正,并且审计意见不再是“无法表示意见”,就有机会申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所以接下来这一年的财报至关重要。

第二,有没有重组或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可能性?我注意到公司近期发了一些公告,说在积极寻求外部支持,包括与地方政府沟通、探讨债务重组方案等。虽然还没实质性进展,但至少说明管理层在想办法自救。

第三,主营业务能否恢复增长?比如能不能拿到新的大订单?有没有推出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如果能在轨道交通或智慧安防领域打开新局面,或许能带动业绩回暖。

第四,政策环境是否有利?毕竟它做的是一些公共安全相关的项目,如果国家加大对城市安全、反恐安检等方面的投入,整个行业都会受益。

第四,政策环境是否有利?毕竟它做的是一些

当然,挑战也不少。比如行业竞争激烈,海康、大华这些巨头早就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再加上经济环境下行,很多政府项目的预算收紧,招标节奏放缓,对企业来说都是压力。

所以我个人的看法是:它的前景存在不确定性,既有风险,也有潜在转机。不能说一定没戏,但也绝不是那种稳稳当当的投资标的。


七、和其他同类公司比,它处在啥位置?

有时候看一家公司,光自己看不够,还得横向对比一下。

我挑了几个同行业的公司做了个粗略比较,比如辰安科技、佳都科技、高新兴这些,都是做智慧城市、安防系统的。

我挑了几个同行业的公司做了个粗略比较,比

相比之下,*ST声迅的规模要小不少。无论是营收、利润还是市值,都排在后面。技术研发投入也不如人家多,品牌影响力也弱一些。在市场上,它更像是一个区域性的解决方案提供商,而不是全国性的龙头企业。

但在细分领域,它也有一些自己的优势。比如说,在轨道交通安检这块,它有一定的项目经验和客户基础。不像有些公司什么都想做,反而不精。

另外,它的估值目前处于历史低位。由于被ST,市净率已经跌破1,也就是说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这种情况在A股里不算多见,通常意味着市场极度悲观。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可能是一种“错杀”。如果后续经营好转,估值修复的空间是存在的。不过前提是你得相信它能活下来,能摘帽。


八、散户适合关注它吗?

这个问题我得认真想想。毕竟我自己也是散户出身,知道咱们这些人最怕什么——怕被套、怕踩雷、怕信息不对称。

对于*ST声迅这样的股票,我的感觉是:它不适合大多数普通投资者长期持有。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它的不确定性太高了。你不知道明年会不会退市,也不知道哪天会出个利空公告直接跌停。这种心跳加速的感觉,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

其次,它的流动性不好。你想卖的时候,可能挂单半天没人接,尤其是遇到突发情况,想跑都跑不掉。

再者,它的信息透明度也有待提高。年报里有些地方写得模棱两可,重大事项披露也不够及时。作为小散,我们本来就处于信息劣势,这种情况下更容易吃亏。

当然,如果你是那种喜欢研究基本面、跟踪公告、能承受高波动的投资者,偶尔关注一下也可以。比如看看它有没有发布重整进展、有没有新签订单、有没有高层变动之类的。说不定能捕捉到一些阶段性机会。

但千万别抱着“抄底捡便宜”的心态一头扎进去。股市里最贵的教训,往往就是那句“这么便宜总不会一直跌吧”。


九、它最近有什么新动静?

我顺手查了下最近的公告,发现这家公司其实也没闲着。

今年一季度报出来了,虽然还是亏损,但亏损幅度比去年同期有所收窄。管理层在报告里提到,正在推进应收账款清收工作,同时优化组织架构,降低运营成本。

今年一季度报出来了,虽然还是亏损,但亏损

另外,他们还在尝试拓展一些新的应用场景,比如把原有的安检技术应用到物流快递、智慧园区等领域。虽然目前贡献的收入还不多,但至少是个积极信号。

还有个消息是,公司跟某地政府平台公司在谈合作,具体内容没细说,但用了“战略合作”这个词。这类表述在A股里经常出现,真假难辨,但至少说明他们在主动寻找出路。

最让我在意的一条是:独立董事换了人。新来的独董有国企背景,做过类似企业的重组顾问。这会不会暗示接下来会有资本运作的动作?我不敢断定,但值得留意。

总之,虽然还没看到根本性好转,但至少动作是有的,没完全躺平。


十、总结一下我的看法

唠了这么多,你也听累了,我来简单总结几句。

*ST声迅这家公司,曾经有过不错的发展阶段,也有一定的技术和行业积累。但现在确实遇到了不小的麻烦,连续亏损、被ST、退市风险压顶,这些都是事实。

它的概念不算差,踩在安防、轨交、国产替代这些线上,理论上是有想象空间的。但想象力不能当饭吃,最终还是要看业绩能不能兑现。

基本面目前偏弱,技术面也没有形成强势趋势,整体来看属于高风险、低确定性的品种。

至于未来有没有希望?我觉得不能完全否定。只要它能在2024年实现盈利、解决审计问题、推动重组或引入资源,还是有机会走出困境的。但这条路不容易,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所以对我来说,这只股票更像是一个“观察型标的”,而不是“配置型标的”。我会继续关注它的公告和财报,看看后续有没有实质性变化,但不会轻易下手。

所以对我来说,这只股票更像是一个“观察型

投资嘛,最重要的不是抓住每一个机会,而是避开那些可能让你亏大钱的坑。有时候,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


相关自问自答(Q&A)

*Q:ST声迅是什么类型的股票?
A:它是一家主营智能安检和轨道交通安防系统的上市公司,目前因连续亏损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属于ST类股票。

Q:它为什么会被“ST”?
A:主要是因为2022年和2023年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且审计机构对其财务报表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触发了交易所的风险警示条件。

Q:它还有可能摘帽吗?
A:有可能,但前提是2024年财报显示盈利,且审计意见不再是“无法表示意见”,同时满足其他合规要求。

Q:它还有可能摘帽吗?
A:有可能,但

Q:它的主营业务是什么?
A:主要包括智能安检设备、轨道交通安防系统集成、视频监控解决方案等,客户多为地铁公司、铁路部门及政府机构。

Q:它现在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营收下滑、项目回款慢导致现金流紧张、部分应收账款存在减值风险,以及整体市场需求疲软等因素共同作用。

Q:它有没有重组的可能性?
A:公司已在公告中表示正积极寻求外部支持,包括债务重组和引入战略投资者,但目前尚无明确进展。

Q:它的股价为什么波动这么大?
A:一方面受ST板块整体情绪影响,另一方面有短线资金博弈摘帽预期或政策利好,容易引发脉冲式上涨。

Q:它和海康威视这类公司比怎么样?
A:无论规模、技术实力还是市场份额都差距较大,属于不同层级的企业,声迅更偏向细分领域和区域性服务。

Q:它现在的估值便宜吗?
A:从市净率看已低于1,处于历史低位,但低价不代表有价值,还需结合其持续经营能力和退市风险综合判断。

Q:普通投资者应该关注它吗?
A:可以关注,但需谨慎对待。因其风险较高、信息透明度有限,不适合风险承受能力低的投资者参与。

Q:它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A:最大的风险是2024年未能扭亏或无法消除审计问题,从而被终止上市。

Q:它有没有核心技术?
A:在X光安检图像识别、多源信息融合等方面有一定积累,但与行业头部企业相比,技术领先性不强。

Q:它最近有没有签订新订单?
A:根据公开信息,公司仍在参与一些轨道交通项目的投标,但尚未披露重大新签合同。

Q:它的股东结构怎么样?
A:前几大股东以自然人和民营企业为主,暂无明显的国资或机构控股背景。

Q:它会不会被借壳上市?
A:目前没有相关公告,借壳属于重大资产重组,需严格披露,投资者应以官方信息为准。

Q:它适合做短线吗?
A:部分短线资金会参与ST股的情绪炒作,但由于流动性差、波动大,操作难度高,需具备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

Q:它有没有分红?
A:近年来未进行现金分红,因公司处于亏损状态,不具备分红条件。

Q:它的员工情况如何?
A:近年人员有所精简,可能与降本增效有关,具体人数变化可在年报中查阅。

Q:它面临的行业前景如何?
A:公共安全和智慧交通仍是长期发展方向,但市场竞争激烈,对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构成挑战。

Q:我可以从哪里获取它的最新信息?
A:建议通过巨潮资讯网查看公司发布的定期报告和临时公告,这是最权威的信息来源。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儿。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帮你更全面地了解这只股票。记住啊,投资这事,别人说得再天花乱坠,也不如你自己静下心来查资料、看公告、独立思考来得靠谱。希望这篇唠叨对你有点帮助。下次咱们再聊别的股,继续喝茶扯淡。


股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