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
手机网
沙滩财经网网站欢迎您!
广告
主页 > 诗词 > 名家 > 正文

七言绝句大全500首(包含评点解析)

2022-07-19 19:57 来源:未知 作者: admin
分享到
关注沙滩财经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沙滩财经网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沙滩财经网在线客服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一座高桥隔着云烟隐现,在石岩的西畔询问渔船。
桃花整天随着溪水流淌,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
【评点】
这是一首描写景物的诗,是借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意境而作的。
桃花溪在湖南省桃源县桃源山下,沿岸都是桃林。春分时节,落英缤纷,溪水流霞,美不胜收。相传这里就是晋代诗人陶渊明所记“世外桃源”的遗址。这首诗巧用这一典故,写桃花溪一带的秀丽景色,再由写桃花溪引出对“桃源”的畅想,抒发了诗人对桃花源和隐逸生活的向往。本诗构思曲折,意境犹如画卷,景与情相互交融,意味深远。蘅塘退士对本诗的批注为:“四句抵得一篇《桃花源记》。”此话并不为过。
本诗从远处入笔,描写山谷幽深,云雾缭绕,恍若仙境。首句写远景;横跨山溪上的长桥在云烟中忽隐忽现,似有似无,恍若在虚空里飞腾。这境界多么幽深、神秘,令诗人心荡神驰,如入仙境。在这里,桥的静和烟的动相得益彰:野烟将桥的静化为动,使桥看上去缥缈虚无;桥将野烟的动转为静,让烟宛如垂挂的轻纱帷幔。隔着这“帷幔”看桥,别有一番朦胧之美。诗人刻意渲染的这种含蓄迷茫的神秘气氛,与《桃花源记》中的境界联系开来。
随后,诗人的写作视角移到近处,描写桃花溪水,渔船轻摇,询问渔人,寻觅桃源。第二、三句写近景。近处,如岛如屿的岩石突出水面,溪水上飘零着朵朵桃花。碧波之上,小舟轻泛,空灵现于朦胧之中。诗人站在古老的石矶之旁,看着溪上漂流不尽的桃花瓣及渔船遐想,自然地想到那“林尽水源”,恍恍惚惚之间,仿佛将眼前的渔人当成当年曾走进桃花源里的武陵渔人。因此,那“问”字就顺口说出。这一“问”字,使诗人自己也进入了画面中,令读者在这一山水画里,不仅见到了山水的秀美风光,还见到了人物的情态。“问渔船”三个字,生动地展现出诗人一心向往的情态。诗人问得很有趣:“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他仿佛真的以为这随水漂流的桃花瓣是从桃花源中流过来的,因此由桃花联想到进入桃源的洞。这洞到底在桃花溪的哪个地方呢?这句询问渔人的话,深刻表现出诗人向往桃源的迫切心情。但桃花源本来就是虚构的,诗人自然明白渔人无法作答,他的故意发问流露出诗人感觉理想境界缥缈难求的惆怅之情。诗至此戛然而止,但尾句的问题却又引人无限遐思。诗人的笔墨精巧轻快,从远及近,从实到虚,接连变化角度来展示景物。同时,诗人又不进行繁复、细腻的描绘,只是轻描淡写,勾勒轮廓,融情于景,让诗成为一幅写意画作,悠远蕴藉,耐人玩味。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少小离开家乡老了才返回,乡音未改两鬓毛发已花白。
孩子们看见个个都不相识,笑着问客人从什么地方来。
【评点】
唐天宝三年(744年),贺知章辞掉朝廷官位,返归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当时,他已经八十六岁,离开故乡已经有五十余年了。诗人少年离家考取功名时充满远大抱负,雄姿英发,但再次返乡时却已鬓发斑白,人生暮年。看到故乡物是人非,诗人心头不禁涌出万般慨叹,因此写下本诗,表达了年华易逝、尘世沧桑的慨叹。本诗是难得的感怀佳作。《回乡偶书》中的“偶”字,不仅是说作本诗的偶然,还吐露出本诗的诗情源于生活、发于内心。
在前两句的描写中,诗人身处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中,一路走来,心情复杂,难以平静:当初离开故乡时,青春年少,风姿勃发;今朝返乡,鬓毛已斑白稀疏,不由得感慨万千。第一句,诗人以“少小离家”和“老大回”的对比,总括出自己几十年客居他乡的情况,暗露自己因“老大”而伤感的情绪。第二句,诗人用“鬓毛衰(cuī,稀疏,疏落)”承接上句,具体描写自己的衰老之态,并用未变的“乡音”衬托已变的“鬓毛”,暗含“我未忘故乡,故乡是否还记得我”的疑问,为下面两句写儿童因不认识而发问打下了伏笔。
诗的后面两句,诗人由描写充满慨叹的自我画像,转为描写富有戏剧性的儿童含笑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一句,在儿童看来,仅是简单的一问,语尽则意尽;在诗人心中,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引出了他不尽的慨叹。诗人年老体衰及反主为宾的哀伤,全都蕴含在这看似平常的一句问话中了。整首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悄结束。而诗句之外的含义却像空谷余音,哀伤婉转,久久萦绕不去。
就整首诗来看,前两句还算平淡,后两句,诗人却急转笔锋,另辟新境,写得十分巧妙:虽然抒写哀伤之情,却借助欢乐的场景来展现;虽然为了写自己,却通过写儿童来体现。而且,诗中所写的儿童发问的场景又非常富有生活趣味。就算读者不被诗人多年客居他乡、如今年老体衰的感伤所感染,也必定会被这一别有情趣的生活场景所感动。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独自漂泊在外作异乡之客,每逢佳节到来加倍地思亲。
遥想兄弟们今天都在登高,遍插茱萸时少我一个亲人。
【评点】
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旅居长安时所作。九月九日重阳节本是亲人团聚的佳节,但诗人为考取功名,旅居长安,孤身独处,难免在这一日生起思亲之情,于是写下这首诗。山东,指华山以东。王维的家乡蒲州在华山之东,所以这首诗题为“忆山东兄弟”。王维有兄弟五人,他是长兄,另有两个妹妹。
在本应合家团圆的“佳节”,诗人却独处异乡,非常思念家人,其悲凉寂寥的生活可见一斑。本诗第一句点题,一个“独”字点出了诗人的寂寞。“异乡”和“异客”两个词真实地道出了诗人独自在外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富有强烈感染力。这一个“独”字和两个“异”字,笔力下得很重。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想念,对自己孤身独处的感受,皆集中在了“独”字之中。“异乡为异客”只是说客居他乡,然而两个“异”字所形成的艺术效果,却较之一般地述说客居他乡要更加强烈。在封建时代,自然经济是主要经济形式,不同地域间的风俗、语言、生活方式等等差异非常大。一个人一旦远离生活数年的故乡到异地他乡去,就会觉得对一切都不熟悉不习惯,觉得自己是漂流在异地的一叶浮萍。“异乡”和“异客”,恰好朴素而真实地说出了此种感受。客居他乡者的思念故乡、怀念亲人之情,在平时当然也存在着,只是不一定会流露出来,然而只要碰到某种触媒——最经常碰到的是“佳节”——便非常容易显露出来,甚至一发不可收拾。诗人“孤独无依”和“遇逢佳节”的处境,为下面做了充足的铺垫,使那句流传千古的名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水到渠成。这两句诗非常凝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在外游子的心声。
重阳节有佩带茱萸、登高远眺的风俗。第三、第四句如果诗人仅仅是写遥忆兄弟过重阳节登高插茱萸,而自己不能参加的情形,尽管也写出了佳节思念亲人的感情,却会显得平淡直白,缺乏新鲜感。而在本诗中,诗人写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两句是说,今日,身在遥远故乡的兄弟们带着茱萸登高之时,却发现少了一个兄弟。在这里,诗人觉得遗憾的似乎并非是自己不能回家过节,反而是兄弟们不能团聚在一起;诗人自己独自客居他乡的处境似乎并不值得倾诉,反而是兄弟们的遗憾之感更需要安慰。这种转换角度的曲笔写法看似有悖常理,却收到了比平铺直叙更生动的效果。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漫江的寒雨在夜晚潜入吴地,清早送客我凝望着楚山孤影。
洛阳的亲友们若问我的近况,你就说像那玉壶中一片冰心。
【评点】
本诗大约是在开元二十九年(741年)以后,王昌龄在江宁(今南京市)任县丞时所写,是诗人为朋友辛渐所写的送别诗。它描绘了诗人和朋友在清晨江边离别的情景。芙蓉楼,在唐代润州城上西北,故址在今江苏镇江市。辛渐,王昌龄任江宁县丞时的诗友。
第一句从昨夜之雨写起,为送别营造了清冷的氛围。蒙蒙的细雨笼罩着江宁,交织成一片没有边际的网。夜晚的雨增添了清寒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感伤气氛。那寒意不止弥漫于满江轻烟细雨中,更侵入两个即将分别之人的心中。“连”描写出雨势的连绵平缓,“夜入”描写出雨趁着黑夜悄然而来,则诗人因为离愁满怀而整夜无眠的情形也自然可以想见。中晚唐时期的诗常常描写落在窗下梧桐、檐前铁马、池里残荷上的雨声,而诗人却并未从听觉、视觉与想象等角度实写秋雨的细节,而仅用一句“连江夜入吴”写雨势,用浅淡的笔墨渲染出满纸细雨,也用浩然的气魄衬托出“平明送客楚山孤”的辽阔意境。
第二句里的“平明”点出送友人的时间;“楚山孤”三个字,不仅写明了友人的去处,而且暗中表达了诗人送友人时的心情。早晨,天色已亮,辛渐就要上船北还。诗人远望江北的山峦,想到友人一会儿就会消失于楚山之外,顿时产生了孤独寂寞之感。因为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相聚,而留在吴地的诗人,却只能像这孤零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江畔空望着江水逝去。浩渺的江水原本就最容易引起离愁别绪的联想,唐人从中而得的佳句也早已数不胜数。这里,诗人以此句抒发了离别之情。
第三、四句,诗人写的是自己,却仍与送别之意相吻合。上句一个“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线,自然而然牵出了诗人后两句的临别叮咛之辞:“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从清透无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莹纯洁的冰心,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此外,诗人在这里也是用玉壶、冰心自喻,以表现自己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信念。
全诗情景交融,浑然融为一体,蕴涵着无穷的韵味。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中的少妇不知道忧愁,春天里浓妆艳抹上翠楼。
忽然看见田头柳色青青,后悔让丈夫去立功封侯。
【评点】
这是王昌龄一系列闺怨诗中的代表作。本诗写了少妇春日登楼见大好春光却因夫婿为功名奔波在外不能共赏而悔恨愁苦,含蓄生动地表现了少妇心情的微妙变化。闺怨,闺中女子的怨情。
诗以“闺怨”为题,起笔却写道“闺中少妇不曾愁”。难道闺中少妇果真没有发过愁吗?当然不是。诗人这样写更突出强调了由“不曾愁”到“悔”的幽怨、离愁和遗憾。当时正处于大唐盛世,远征他乡、建立战功、封侯封爵是绝大多数有志男儿的毕生追求。这位闺中少妇想必也是希望自己的夫君能有朝一日“建功封侯”,所以“不曾愁”也是合情理的。
紧接下来的第二句勾勒出这位少妇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凝妆”登楼远眺的画面。春日清晨,闺中少妇精心梳妆打扮后,却不能随便出门,只能独自一人在自家的高楼远望。这两句既表现了她的“不知愁”,又为下句的“悔”做了铺垫。
第三句是全诗的“诗眼”之所在。少妇所见不过寻常之杨柳,何以谓之“忽见”?其实诗句的关键在于少妇见到杨柳后忽然触发的心理变化和联想。在古代人的心中,杨柳不只代表着“春色”,同时也是友人分别时互相赠送的礼物。很早以前,古人就有折柳相送的习俗。因为那迷蒙的杨花柳絮与人的离情有着某种内在的相似之处,所以少妇看见春风吹拂下的杨柳,必然会联想起许多事情。她会想起日常生活中夫妻间的恩爱,想起和丈夫分别时的不舍之情,想起自己的大好青春在孤独寂寞中渐渐逝去,而眼前这美妙的春光却没有人和她一起欣赏……也许她还会想到,丈夫驻守的边关,不知道是黄沙漫天,还是与家乡一样杨柳依依呢?
在这一系列的联想之后,少妇心里那积聚已久的哀怨、离情及缺憾感就突然变得强烈,并一发不可收拾。于是,“悔教夫婿觅封侯”就成了少妇自然流露出的情感。“忽见”二字说明,杨柳色仅是引起少妇情绪变化的一个媒介,只是外部原因。如果没有少妇平日感情的积聚,她的希望和无可奈何,她的幽怨和哀愁,杨柳是不可能这样强烈地触发其“悔”的情感的。因此说,少妇的情绪变化看起来很突然,实际上却并不突然,而全是合情合理的。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葡萄美酒刚刚斟满夜光杯,正想痛饮马上琵琶把人催。
醉卧在沙场请你不要见笑,自古以来远征人有谁能回。
【评点】
本诗是描绘边塞生活的名曲之一。全诗描写了广袤边塞来之不易的一次盛宴,勾画出戍边将士尽情畅饮、欢快愉悦的场面,表现了将士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也抒发了诗人痛恨战争的愤慨之情。诗人自身的旷达豪迈在本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凉州曲:唐乐府名,属《近代曲辞》。凉州即今甘肃省武威县。
首句,诗人用饱蘸激情的笔触,铿锵激越的音调,绚丽优美的词语,将一个五光十色、酒香四溢的盛大酒宴场景活灵活现地描写出来。耀眼炫目的酒杯,飘香四溢的酒气,此等景象多么使人惊喜,令人兴奋。这一句为全诗的抒情渲染了气氛,定下了基调。第二句用“欲饮”两字,将热闹的豪饮场景进一步展现出来。“马上”二字,往往使人联想到“出发”,事实上,来自西域的乐器琵琶本来就是胡人骑在马上弹奏的。“琵琶马上催”一句,意欲勾勒出盛宴中欢快轻松的画面:正在大家“欲饮”未得之时,乐队奏起了琵琶,昭示宴会的开始。那短促有力的音律仿若劝酒令,敦促将士们开怀畅饮,使已经热烈的气氛瞬间达到了高潮。
三、四句描写了盛宴上将士们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的场面。耳听着阵阵欢快、激越的琵琶声,将士们兴致高昂,开怀畅饮,不一会便有阵阵醉意袭来。不胜酒力的人想要撂杯,却听到他人高呼:“我们早已将死生之念抛于脑后,即便是醉卧沙场,也请在座各位莫要笑话,醉不醉就随它去吧!”这三、四两句正是席间的劝酒之词,借由“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爽旷达的感情,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
诗中征人们所饮的酒,为西域特产的葡萄美酒;所用的杯,是西胡人用白玉精制而成,如“光明夜照”般璀璨夺目,因此叫做“夜光杯”;所奏的乐器,是胡人的琵琶;此外“沙场”、“征战”等等词语,都体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军营生活的韵味。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老朋友在黄鹤楼和我告别,在百花盛开的春天去扬州。
孤船帆影渐渐在远天隐没,只见悠悠长江向天际奔流。
【评点】
唐玄宗开元十八年春,李白正游历于汉口一带,恰逢落第而归的孟浩然要东游吴越,李白为之送行。而两位风流潇洒的伟大诗人之间的离别,无疑是一种诗意的离别。李白作为一位浪漫诗人,在写下本诗时自然充满浓郁的畅想。本诗为送别诗的经典名篇。诗人把对友人无限眷恋难舍难离的惜别深情,借孤帆渐渐在碧空消失,唯见长江水在天际流的场景,含蓄生动地表现出来,情景交融,余味不尽,给人无限的美感享受。广陵,今江苏扬州市。
首句点明送别的地点——黄鹤楼。唐代黄鹤楼处于武昌西黄鹤矶上,踞山临江,得形势之要,登楼八面来风,凭栏可极目千里,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登临送客,诗人自然诗兴大发,文思泉涌。友人要走了,还是在曾经共游的胜地分手,诗人心中的惋惜、不舍之情自是不用言说。
次句写明送别的时间——阳春三月和友人的去处——扬州。诗人在“三月”前加上“烟花”二字,将送别的环境描绘得诗意十足,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开元盛世的时代气氛。“下扬州”之扬州,更是当时最繁华的都会。在这春光明媚的时节,老朋友要去那繁华的大都市扬州,诗人不禁心生羡慕。
但最妙的还是后两句以景写离情,表现了老朋友离去之后诗人的惆怅。诗人伫立江边,目送孤帆远去。直到帆影消失在碧空尽头,翘首凝望的诗人才注意到“唯见长江天际流”,足可见他目送时间之长。这两句实写的是眼前景象,可是谁又能说这是单纯地写景呢?诗人对老朋友的一片深情,还有无限的向往之情,不正像这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吗?
寓离情于写景中,以景物写出离愁,是本诗的最大特色。诗人将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诗文字绮丽,意境优美,为千古丽句。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清晨辞别彩云里的白帝城,一天时间就到达千里江陵。
两岸的猿猴不住声地啼叫,轻快客船飞过了青山万重。
【评点】
肃宗乾元二年(759年)三月,李白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夔州白帝城,遇赦得还。李白忽闻赦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下江陵,故诗题又作“下江陵”。本诗是一篇富于意境的经典名篇,诗人把疾迅的舟行和两岸景色风物融为一体,通过飞舟疾下的画面生动表现了他获赦的喜悦欢快心情。
首句写早上开船时的情景:诗人清晨辞别江边山顶上的白帝城,此刻白帝城云雾缭绕,云雾在初升的太阳的照耀下显得色彩缤纷,非常漂亮。诗人从山下仰望,白帝城就像藏在彩云中间一样。“彩云间”三字,极写白帝城的高峻,为全篇写船下水行快做好铺垫。这一句同时交代了辞别的时间是彩云萦绕的早晨。诗人在这曙光初灿的清晨,告别白帝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句紧承上句,写江陵之远,舟行之迅速。“千里”形容路程之远,“一日”说明行舟之快。“千里”和“一日”,诗人用空间之远与时间之短做悬殊对比,更加突写了船快。更妙的还是“还”字,将诗人急于“回家”的急切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也隐隐透露出诗人遇赦还乡的喜悦。
三、四句转到对途中两岸景物的描绘上,实际上是对上句的具体描述。古时长江三峡,常有高猿长啸,然而何以“啼不住”呢?只因舟行如飞,两岸风光目不暇接,诗人听着不绝于耳的猿啼声,不知不觉,“轻舟已过万重山”。“轻”字再次强调舟行之快,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心情舒畅、归心似箭。“猿啼不住”与“轻舟已过”相互映衬,描绘出一幅雄伟壮丽的锦绣山河图,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险阻、毅然前进的胸襟和气概。
全诗洋溢着诗人经过艰难困苦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雄峻而欢悦,使人神远。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和你相见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评点】
这是一首边塞诗。本诗约写于天宝八年(749年),诗人此时三十四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诗人第一次远赴西域,辞别了居住在长安的妻子,踏上了漫漫征途。可以想见,远离京都和家园的诗人,他的心情是无限凄凉的。西出阳关后,也不知走了多少天,诗人又遇上了和自己反向而行、去往长安的人。两个人互叙寒温后,诗人得知对方要返京述职,不免更加感伤。但同时,诗人又想安慰家人,报个平安,于是想请去往长安的人给家里捎个信。本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这样朴素的人之常情,被诗人用朴实无华的叙述式语气道出,更觉得真切感人。入京使,即入京城长安的官使。
首句写眼前实景。“故园”指的是诗人在长安的家园。“东望”点明家园的位置,也说明诗人在走马西行。诗人辞家远征,回望故园,自觉长路漫漫,平沙莽莽,真不知家在何处。“漫漫”二字,让人有一种茫茫然的感觉。
次句带有夸张的意味,强调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龙钟”本意思是说淋漓沾湿,在这里是说诗人涕泗横流,万分悲伤。“龙钟”与“泪不干”用得非常形象,将诗人对亲人的无限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诗人此时止不住流泪,都是因为他太伤心了。这些描写虽然有些夸张,但显然是诗人真情实感的流露。
三、四句写诗人以匆匆的口气,让京使捎口信:走马相逢,没有纸笔,我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诗人此行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因而此刻,他的复杂心情可想而知:他一方面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另一方面又渴望建功立业、鹏程万里。
这首诗的好处就在于不假雕琢,信口而成,真挚自然。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诗歌在平易之中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当年在岐王府里常和你见面,在崔九堂前又多次听你歌声。
如今正是江南风光美好之时,落花时节又高兴地与你相逢。
【评点】
代宗大历五年(770年),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离世。这首极具情韵的七言绝句,正创作于这一年。大历五年暮春时节,在阔别四十多年后,杜甫与友人李龟年在潭州(今湖南长沙)偶然重逢。此时二人境遇相似,都居无定所,四处漂泊。相同的境遇、凄凉的晚年生活、过往生活的巨大反差,让诗人感慨良多,就此写下本诗,借以抒发与历经苦难战乱的故人久别重逢后的沉重感受。
李龟年是盛唐时期著名的音乐家,长于歌唱,也会作曲,并熟知地方音乐。他在音乐上才华卓绝,所以受到了唐玄宗的垂青。但安史之乱后,李龟年被迫流落江湘。每逢良辰美景,他便给人歌唱,听到他歌声的人,都扔掉酒杯、掩面哭泣。杜甫与李龟年初识于少年时期,当时唐朝适逢“开元盛世”。因而,在杜甫心中,李龟年与国家辉煌的历史以及自己浪漫的青少年生活是紧紧相连的。本诗充满了诗人对过往的留恋,对现实的感叹。
第一、二句,是诗人对当年与李龟年交往情景的回忆。“岐王”,即唐玄宗的弟弟、唐睿宗(李旦)的儿子李范,因好学爱才扬名,雅善音律。“崔九”,名涤,是中书令崔湜的弟弟,经常出入皇宫,是唐玄宗的宠臣,曾任秘书监。“岐王宅里”、“崔九堂前”是开元盛世时期两个有名的文艺名流汇集的地方。当年诗人常常出入其间,结交李龟年这样的有才之人。而今,这已经成为可望而不可即的梦境,诗人只能在回忆中寻找当年的美好时光。在这追忆当中,流露出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深深眷恋和怀念。
第三、四句,诗人停止追忆,回到现在。正是江南风景秀美的大好时节,置身其中,原本应该流连美景,但诗人现在看到的却是凋零的落花和颠沛流离的白发人。哀景衬出悲情。“落花时节”里,身世之感,时代之痛,显现其中。“正是”和“又”,一转一跌,隐藏着诗人的深深慨叹。全诗未用一个伤感之字,但感伤之情却在叙述当中如涓涓细水,一点点流出,耐人寻味。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行,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最爱那幽深野草在涧边漫行,树林深处黄莺啼叫格外动听。
春潮夹带着暮雨奔腾来更急,渡口无人小船儿随意地漂浮。
【评点】
这是一首山水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德宗建中年间,韦应物出任滁州刺史,不久又罢官改任。本诗大约写于此时。滁州,其治所在今天的安徽滁县,位于淮河之南,长江之北,是一座山城。西涧,在滁州西门外,俗名上马河,在北宋欧阳修于仁宗庆历年间守滁州时已“无所谓西涧者”,即淤塞无水了。诗写诗人春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以情写景,借景述意,自然流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和忧伤的情怀。但至于诗中有无寄托,寄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
纵观全诗,诗人通过描写涧边幽草、深树莺啼、带雨春潮、野渡横舟等有声有色的自然景色,表现了滁州西涧优美淡远的风光。全诗紧扣诗题,写西涧的优美、幽静。首句写涧边,二句写涧上,三句写涧潮,四句写涧渡。虽然全篇只有一个“涧”字,但句句不离涧水,将“西涧”之景描绘得真切动人。
前两句以“独怜”二字领起,将读者引入一个碧草丛生、涧水奔流、鸟鸣树深的清幽境界中。在春天繁荣的景物中,诗人独爱涧边幽草。一个“幽”字,不仅写出了草的茵绿、繁茂,而且写出了草的深邃、静谧、未经践踏等意态,写出了西涧的幽僻。而在诗人的头顶之上、林木深处,传来黄鹂的啼鸣。如果说“幽草”给人以静的感受,那鸟鸣就带来了动的乐趣。这两句成功运用了古典诗歌中以声衬静的手法,使画面生机盎然。另外,诗人“独怜”涧边幽草,而对深树上婉转啼叫,以鸣声诱人的黄莺并无表示,形成了鲜明对比。幽草安贫守节,黄鹂居高媚时,诗人爱幽草而轻黄鹂,表现了诗人恬淡的胸襟。
后二句笔锋急转,写晚雨野渡的情景。暮色时分,西涧潮水拍打两岸,一场春雨忽然而至,雨点急落而下。郊野渡口,本来行人无多,而此刻连渡口的船家也回家了,只有空空的渡船,随着涧水的涌动,自在横浮。由于渡口在郊野,无人问津。倘在要津,傍晚雨中,正是渡船大用之时,就不能悠然空泊了。这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情怀,耐人寻味。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月儿西沉乌鸦啼叫寒霜满天,面对着江枫渔火更愁烦难眠。
姑苏城外著名的寒山寺院里,半夜里悠扬钟声传送到客船。
【评点】
这是一首记叙诗人夜泊枫桥时所看到的景象和自身感受的诗。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平凡的桥,平凡的树,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钟,使他领略到了一种难言的诗意美。经过诗人的再创造,一幅情味隽永的江南水乡夜景图呈现出来,成为流芳千古的名作。霜天凄清,残月朦胧,乌啼悲凉,疏钟远送,游子愁对渔舟,独伴渔火,这些诗中景象渲染了清冷孤寂的气氛,刻画了幽深的意境。诗人运思细密,短短四句诗中包蕴了六景一事。一动一静,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默契,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首句,诗人写了午夜时分三个密切关联的景象:月落(所见)、乌啼(所闻)、霜满天(所感)。残月西沉,令人压抑;乌啼凄哀,催人泪下;霜华满天,寒气逼人。诗人开篇连用比兴,三管齐下,创设出一番清冷凄凉的意境,为后面抒发愁绪做好铺陈。“霜满天”,并不符合实际的自然景观,却完全切合诗人的感受:深夜侵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舟,使他感到身外的茫茫夜气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
次句,诗人接着描绘“枫桥”附近的景象和自身的感受。朦胧夜色中,江边的树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之所以称“江枫”,也许只是因枫桥这个地名而引起的推想。透过雾气茫茫的江面,可以看到点点“渔火”,特别引人注目。“江枫”与“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一江边,一江上,景物配搭颇具用心。“愁眠”,当指满怀旅愁的诗人。一个“对”字,包含了“伴”的意蕴。孤孑的诗人面对霜夜江枫渔火,缕缕轻愁,挥之不去。
前两句共十四字,写了六种景象,后两句却只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夜钟。在如此凄凉、静谧的暗夜中,突然传来一阵钟声,听觉冲击力特别强烈。这“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枫桥的诗意美,有了这古刹钟声,显得更加丰富,动人遐想。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春天京城万紫千红处处飞花,寒食节东风吹御柳飞舞飘洒。
晚上宫廷忙着传送赏赐蜡烛,轻烟先是散入君王宠幸之家。
【评点】
寒食是我国古代传统节日之一,按照习俗,寒食这一日,家家禁火,只吃冷食,故称寒食。由于正值阳春时节,春色宜人,寒食便成为游玩的好日子。本诗便是一首描绘寒食节的佳作,韩翃也因本诗而变得家喻户晓。相传他的知制诰官职也是凭借本诗获得:韩翃早年并不得意,称病在家。一天半夜,他的好友韦贺上门道喜:“韩员外已拜官为驾部郎中知制诰。”韩翃非常吃惊,认为朋友一定是弄错了。原来,德宗曾十分赏识本诗,为此特赐多年失意的诗人以“驾部郎中知制诰”的显职。由于当时江淮刺史也叫韩翃,德宗特御笔亲书本诗,并批道“与此韩翃”,成为一时流传的佳话。
本诗描写京城寒食节景况,表现了春日万紫千红的优美风光。同时,诗人也以明扬暗抑的手法讽刺了封建皇帝对上层贵族及近臣的偏宠,揭露了封建社会上层贵族享有的种种特权。
前两句描写寒食时节长安的迷人风光。“春城”指春日里的都城长安,这两个字高度凝练而华美。“春”是自然节候,城是人间都邑,两者结合,呈现出无限美好的景观。“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春意浓郁,笼罩全城,诗人不说“处处飞花”,因为那只流于一般性的概括,而说是“无处不飞花”,这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大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飞花”即花瓣随风纷纷飘落。不说“落花”而说“飞花”,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蕴意深远。第二句专写皇城风光,这里,诗人并未直接写到游春盛况,而是剪取无限风光中风拂“御柳”这一个典型镜头。一个“斜”字也是间接地写风。
后两句从侧面写出了寒食节禁火的独特风俗。寒食节普天之下一律禁火,唯有得到皇帝许可,才能例外。除了皇宫,近侍宠臣的家庭也可得到这份恩典,“日暮”两句写的就是这种情况。诗人写赐火时用一“传”字,不但状出动态,而且意味着挨个赐予,可见封建等级之森严。“轻烟散入”四个字,生动描绘出一幅中官走马传烛图,仿佛使人嗅到了烛烟的气味,恍如身临其境。同时,这两句诗也自然而然地使人联想到中唐以后宦官专权的政治弊端,有如汉末之世。诗人以“汉”代唐,显然暗寓讽喻之情,让人体会到更多的言外之意。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深夜里斜月照着半边人家,天上北斗星横移南斗西斜。
今夜方觉出春天气候温暖,虫声从院外初次透进窗纱。
【评点】
本诗为诗人春夜感怀之作,描写了蕴含勃勃生机的早春月夜景色,春虫鸣啼,春气宜人。诗人以对物候细微变化的敏锐感受,表现了初春月夜气候转暖的舒适氛围,抒写了喜悦而怅惘的复杂心理。
唐诗用春与月作题的较多,有的吟咏春天之景而抒怀,有的遥望明月而触发情思。本诗描写春景,不仅没有从杨柳桃花之类的事物落笔,反而借着夜幕把这些看似最有春日景色特点的事物遮蔽起来。描写月色,也不细致描写光影、感慨圆缺,而仅是在夜色中调入一半月色。如此一来,夜色不会太深,月色也不会太亮,形成一种迷蒙而和谐的景致。
诗的前两句描绘月夜的静谧,颇具画意。第一句中的“更深”两个字,给下面的景色描写奠定了基调,也给整首诗笼罩上一种独特的气氛。“月色半人家”为“更深”两个字的具体表现。夜半更深,朦胧的斜月映照着家家户户,庭院一半沉浸在月光下,另一半笼罩在夜影中。这明暗的对比越发衬出了月夜的静谧,空庭的阒寂。天上,北斗星和南斗星都已横斜。这不仅进一步从视觉上点出了“更深”,而且把读者的视野由“人家”引向寥廓天宇。这两句共同营造出春夜的宁静和肃穆,意境深远。首句中,月光半照暗含月已西斜,与下句星斗横斜相互衬托,构成了两句间的内在联系。
后两句写虫声,独辟蹊径,匠心独运。夜半更深,正是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刻,然而就在这夜寒、人静之际,清脆、欢快的虫鸣声悄然响起。在这静谧的月夜中,虫声显得格外引人注意。它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所以它在敏感的诗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从虫介之微而知春之暖,说明诗人有着深厚的乡村生活的经验。一个“新”字,既是说清新,又含有欣悦之意,饱含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深情。
本诗的前面两句描写景物,不含一点春的色彩,却暗中关联春意,具有含蓄的意味。第三句中的“春气暖”,尾句中的“虫声”、“绿窗纱”,彼此相映成趣。
田园诗是唐诗的主要流派,知名的大家也不少,但是能仿若陶诗一二者并没有几个,如本诗这样得到陶体真正意趣的,就更加稀少了。至于说这首诗有没有寄寓归隐之情,从字面上看不出征象,不便牵强附会。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年年转战在金河和玉门关,天天都同马鞭和战刀做伴。
三月飞白雪洒盖着昭君墓,万里黄河曲曲弯弯绕黑山。
【评点】
边塞诗是唐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思想深刻、想象力丰富、艺术感染力强等特点。边塞诗题材开阔,内容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题材:描述边疆风光;记述边疆兵士的艰苦生活;展现边疆兵士杀敌报国、戍守边疆的宏大抱负;抒写边疆战士的思乡之情等等。本诗是流传广泛的边塞诗,主要写单于都护府的征人久戍不归、思乡情切所生的怨情。
前两句中使用了两个叠词,“岁岁”“朝朝”写出了戍边时间之长、征战的频繁。首句“金河复玉关”写出了辗转征战的地域之多,“马策与刀环”说明几乎每日都有征战,以致达到马不卸鞍、人不解甲的境地,把征战生活的单调与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战士在边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征战,转战于不同的战场,奔波劳顿。
第三句写得颇为凄凉,“三春白雪”原本应该是很美好的事物,然而终归青冢。“青冢”是西汉时与匈奴和亲的王昭君的坟墓,在今呼和浩特市境内,远离中原,僻远荒凉。传说塞外草白,唯独昭君墓上草色发青,故称青冢。诗人用“归”字,写出了归宿感:征人也许再也不能回到故乡,只会终归坟墓,如王昭君一样长留塞外。
第四句的笔力足有千钧。黄河之水绵长,不停奔涌;暮春时节,征人们想到中原,而眼前的却是黑山。诗人就以“绕”字消除距离,描述了征人们想象黄河之水绕过黑山又继续向前流淌的内心画面。最后一句虽是虚写,但其中的黑山与上句的白雪形成鲜明对照。在古诗中,有些作为地名的颜色名词虽不指颜色,却与诗中其他词语辉映,造成一种色彩丰富、对比强烈的感觉。本诗中最后两句就是典型。其中的“白雪”、“青冢”、“黄河”、“黑山”像浓重的色块,颜色明晰而深重,所占空间广大,造成一种感觉冲击,很有艺术感染力。
本诗写了一种悲壮的怨情,笔法巧妙,境界阔大。

宫词

顾况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精帘卷近秋河。
高高的玉楼上响起了笙歌,夜风又把宫妃的笑语传播。
漏斗声声宫殿里月光如水,卷起水晶帘凝望秋天银河。
【评点】
这是一首宫怨诗,虽然“宫怨”这一题材在唐诗中颇为常见,但是这首诗在顾况的作品中是独具一格的。本诗和别的宫怨诗不一样的地方,是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本诗前半部分写受宠者笙歌笑语,及时享受欢乐;后半部分写失宠者独听更漏之声,愁望银河,突出表现了失意宫妃的幽怨痛苦之情。悲喜相照,形成强烈对比,无须过多笔墨描绘,“怨”的主题就呈现出来。这首诗用极其简洁、凝练的语言,形象、逼真的描写,美丽、清新的艺术形象,将宫女嫔妃中两种完全不一样的遭遇、境况鲜明地展示了出来,并精巧地将幽怨之情寄托于凄凉、寂寞、冷清的生活里。
本诗的前面两句“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极力描绘了受到皇帝恩宠的宫妃的欢快、愉悦:高高的玉楼之上响起了悠扬、欢快的笙歌,轻柔的夜风又将宫妃的欢笑声、嬉闹声吹送过来,这两句着重渲染了气氛的热闹和欢腾。诗的后面两句“月殿影开闻夜漏,水精帘卷近秋河”,则描写了无法获得皇帝恩宠的宫妃的孤寂、凄凉:深深的宫院中冷冷清清,十分静谧。漫漫长夜,仅能听到时断时续的更漏之声,让人难以安然入眠,她只好轻轻卷起水晶珠帘,愁苦万分地遥望着秋日的银河,默默发呆,幽幽叹息,暗暗伤怀。这两句诗极力渲染了氛围的凄凉、冷清。诗的前后两部分:欢乐喧腾与孤独清冷,热闹与死寂形成强烈对比,失意宫妃的幽怨之情表露无遗。
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明晰,构思巧妙,笔墨细致、精巧,单纯通过客观描写来抒发失意宫妃的内心情感,显得更加委婉曲折,深沉蕴藉,意味深长。

广告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名家 频道

七言绝句大全500首(包含评点解析)

admin

|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一座高桥隔着云烟隐现,在石岩的西畔询问渔船。
桃花整天随着溪水流淌,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
【评点】
这是一首描写景物的诗,是借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意境而作的。
桃花溪在湖南省桃源县桃源山下,沿岸都是桃林。春分时节,落英缤纷,溪水流霞,美不胜收。相传这里就是晋代诗人陶渊明所记“世外桃源”的遗址。这首诗巧用这一典故,写桃花溪一带的秀丽景色,再由写桃花溪引出对“桃源”的畅想,抒发了诗人对桃花源和隐逸生活的向往。本诗构思曲折,意境犹如画卷,景与情相互交融,意味深远。蘅塘退士对本诗的批注为:“四句抵得一篇《桃花源记》。”此话并不为过。
本诗从远处入笔,描写山谷幽深,云雾缭绕,恍若仙境。首句写远景;横跨山溪上的长桥在云烟中忽隐忽现,似有似无,恍若在虚空里飞腾。这境界多么幽深、神秘,令诗人心荡神驰,如入仙境。在这里,桥的静和烟的动相得益彰:野烟将桥的静化为动,使桥看上去缥缈虚无;桥将野烟的动转为静,让烟宛如垂挂的轻纱帷幔。隔着这“帷幔”看桥,别有一番朦胧之美。诗人刻意渲染的这种含蓄迷茫的神秘气氛,与《桃花源记》中的境界联系开来。
随后,诗人的写作视角移到近处,描写桃花溪水,渔船轻摇,询问渔人,寻觅桃源。第二、三句写近景。近处,如岛如屿的岩石突出水面,溪水上飘零着朵朵桃花。碧波之上,小舟轻泛,空灵现于朦胧之中。诗人站在古老的石矶之旁,看着溪上漂流不尽的桃花瓣及渔船遐想,自然地想到那“林尽水源”,恍恍惚惚之间,仿佛将眼前的渔人当成当年曾走进桃花源里的武陵渔人。因此,那“问”字就顺口说出。这一“问”字,使诗人自己也进入了画面中,令读者在这一山水画里,不仅见到了山水的秀美风光,还见到了人物的情态。“问渔船”三个字,生动地展现出诗人一心向往的情态。诗人问得很有趣:“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他仿佛真的以为这随水漂流的桃花瓣是从桃花源中流过来的,因此由桃花联想到进入桃源的洞。这洞到底在桃花溪的哪个地方呢?这句询问渔人的话,深刻表现出诗人向往桃源的迫切心情。但桃花源本来就是虚构的,诗人自然明白渔人无法作答,他的故意发问流露出诗人感觉理想境界缥缈难求的惆怅之情。诗至此戛然而止,但尾句的问题却又引人无限遐思。诗人的笔墨精巧轻快,从远及近,从实到虚,接连变化角度来展示景物。同时,诗人又不进行繁复、细腻的描绘,只是轻描淡写,勾勒轮廓,融情于景,让诗成为一幅写意画作,悠远蕴藉,耐人玩味。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少小离开家乡老了才返回,乡音未改两鬓毛发已花白。
孩子们看见个个都不相识,笑着问客人从什么地方来。
【评点】
唐天宝三年(744年),贺知章辞掉朝廷官位,返归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当时,他已经八十六岁,离开故乡已经有五十余年了。诗人少年离家考取功名时充满远大抱负,雄姿英发,但再次返乡时却已鬓发斑白,人生暮年。看到故乡物是人非,诗人心头不禁涌出万般慨叹,因此写下本诗,表达了年华易逝、尘世沧桑的慨叹。本诗是难得的感怀佳作。《回乡偶书》中的“偶”字,不仅是说作本诗的偶然,还吐露出本诗的诗情源于生活、发于内心。
在前两句的描写中,诗人身处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中,一路走来,心情复杂,难以平静:当初离开故乡时,青春年少,风姿勃发;今朝返乡,鬓毛已斑白稀疏,不由得感慨万千。第一句,诗人以“少小离家”和“老大回”的对比,总括出自己几十年客居他乡的情况,暗露自己因“老大”而伤感的情绪。第二句,诗人用“鬓毛衰(cuī,稀疏,疏落)”承接上句,具体描写自己的衰老之态,并用未变的“乡音”衬托已变的“鬓毛”,暗含“我未忘故乡,故乡是否还记得我”的疑问,为下面两句写儿童因不认识而发问打下了伏笔。
诗的后面两句,诗人由描写充满慨叹的自我画像,转为描写富有戏剧性的儿童含笑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一句,在儿童看来,仅是简单的一问,语尽则意尽;在诗人心中,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引出了他不尽的慨叹。诗人年老体衰及反主为宾的哀伤,全都蕴含在这看似平常的一句问话中了。整首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悄结束。而诗句之外的含义却像空谷余音,哀伤婉转,久久萦绕不去。
就整首诗来看,前两句还算平淡,后两句,诗人却急转笔锋,另辟新境,写得十分巧妙:虽然抒写哀伤之情,却借助欢乐的场景来展现;虽然为了写自己,却通过写儿童来体现。而且,诗中所写的儿童发问的场景又非常富有生活趣味。就算读者不被诗人多年客居他乡、如今年老体衰的感伤所感染,也必定会被这一别有情趣的生活场景所感动。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独自漂泊在外作异乡之客,每逢佳节到来加倍地思亲。
遥想兄弟们今天都在登高,遍插茱萸时少我一个亲人。
【评点】
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旅居长安时所作。九月九日重阳节本是亲人团聚的佳节,但诗人为考取功名,旅居长安,孤身独处,难免在这一日生起思亲之情,于是写下这首诗。山东,指华山以东。王维的家乡蒲州在华山之东,所以这首诗题为“忆山东兄弟”。王维有兄弟五人,他是长兄,另有两个妹妹。
在本应合家团圆的“佳节”,诗人却独处异乡,非常思念家人,其悲凉寂寥的生活可见一斑。本诗第一句点题,一个“独”字点出了诗人的寂寞。“异乡”和“异客”两个词真实地道出了诗人独自在外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富有强烈感染力。这一个“独”字和两个“异”字,笔力下得很重。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想念,对自己孤身独处的感受,皆集中在了“独”字之中。“异乡为异客”只是说客居他乡,然而两个“异”字所形成的艺术效果,却较之一般地述说客居他乡要更加强烈。在封建时代,自然经济是主要经济形式,不同地域间的风俗、语言、生活方式等等差异非常大。一个人一旦远离生活数年的故乡到异地他乡去,就会觉得对一切都不熟悉不习惯,觉得自己是漂流在异地的一叶浮萍。“异乡”和“异客”,恰好朴素而真实地说出了此种感受。客居他乡者的思念故乡、怀念亲人之情,在平时当然也存在着,只是不一定会流露出来,然而只要碰到某种触媒——最经常碰到的是“佳节”——便非常容易显露出来,甚至一发不可收拾。诗人“孤独无依”和“遇逢佳节”的处境,为下面做了充足的铺垫,使那句流传千古的名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水到渠成。这两句诗非常凝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在外游子的心声。
重阳节有佩带茱萸、登高远眺的风俗。第三、第四句如果诗人仅仅是写遥忆兄弟过重阳节登高插茱萸,而自己不能参加的情形,尽管也写出了佳节思念亲人的感情,却会显得平淡直白,缺乏新鲜感。而在本诗中,诗人写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两句是说,今日,身在遥远故乡的兄弟们带着茱萸登高之时,却发现少了一个兄弟。在这里,诗人觉得遗憾的似乎并非是自己不能回家过节,反而是兄弟们不能团聚在一起;诗人自己独自客居他乡的处境似乎并不值得倾诉,反而是兄弟们的遗憾之感更需要安慰。这种转换角度的曲笔写法看似有悖常理,却收到了比平铺直叙更生动的效果。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漫江的寒雨在夜晚潜入吴地,清早送客我凝望着楚山孤影。
洛阳的亲友们若问我的近况,你就说像那玉壶中一片冰心。
【评点】
本诗大约是在开元二十九年(741年)以后,王昌龄在江宁(今南京市)任县丞时所写,是诗人为朋友辛渐所写的送别诗。它描绘了诗人和朋友在清晨江边离别的情景。芙蓉楼,在唐代润州城上西北,故址在今江苏镇江市。辛渐,王昌龄任江宁县丞时的诗友。
第一句从昨夜之雨写起,为送别营造了清冷的氛围。蒙蒙的细雨笼罩着江宁,交织成一片没有边际的网。夜晚的雨增添了清寒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感伤气氛。那寒意不止弥漫于满江轻烟细雨中,更侵入两个即将分别之人的心中。“连”描写出雨势的连绵平缓,“夜入”描写出雨趁着黑夜悄然而来,则诗人因为离愁满怀而整夜无眠的情形也自然可以想见。中晚唐时期的诗常常描写落在窗下梧桐、檐前铁马、池里残荷上的雨声,而诗人却并未从听觉、视觉与想象等角度实写秋雨的细节,而仅用一句“连江夜入吴”写雨势,用浅淡的笔墨渲染出满纸细雨,也用浩然的气魄衬托出“平明送客楚山孤”的辽阔意境。
第二句里的“平明”点出送友人的时间;“楚山孤”三个字,不仅写明了友人的去处,而且暗中表达了诗人送友人时的心情。早晨,天色已亮,辛渐就要上船北还。诗人远望江北的山峦,想到友人一会儿就会消失于楚山之外,顿时产生了孤独寂寞之感。因为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相聚,而留在吴地的诗人,却只能像这孤零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江畔空望着江水逝去。浩渺的江水原本就最容易引起离愁别绪的联想,唐人从中而得的佳句也早已数不胜数。这里,诗人以此句抒发了离别之情。
第三、四句,诗人写的是自己,却仍与送别之意相吻合。上句一个“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线,自然而然牵出了诗人后两句的临别叮咛之辞:“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从清透无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莹纯洁的冰心,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此外,诗人在这里也是用玉壶、冰心自喻,以表现自己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信念。
全诗情景交融,浑然融为一体,蕴涵着无穷的韵味。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中的少妇不知道忧愁,春天里浓妆艳抹上翠楼。
忽然看见田头柳色青青,后悔让丈夫去立功封侯。
【评点】
这是王昌龄一系列闺怨诗中的代表作。本诗写了少妇春日登楼见大好春光却因夫婿为功名奔波在外不能共赏而悔恨愁苦,含蓄生动地表现了少妇心情的微妙变化。闺怨,闺中女子的怨情。
诗以“闺怨”为题,起笔却写道“闺中少妇不曾愁”。难道闺中少妇果真没有发过愁吗?当然不是。诗人这样写更突出强调了由“不曾愁”到“悔”的幽怨、离愁和遗憾。当时正处于大唐盛世,远征他乡、建立战功、封侯封爵是绝大多数有志男儿的毕生追求。这位闺中少妇想必也是希望自己的夫君能有朝一日“建功封侯”,所以“不曾愁”也是合情理的。
紧接下来的第二句勾勒出这位少妇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凝妆”登楼远眺的画面。春日清晨,闺中少妇精心梳妆打扮后,却不能随便出门,只能独自一人在自家的高楼远望。这两句既表现了她的“不知愁”,又为下句的“悔”做了铺垫。
第三句是全诗的“诗眼”之所在。少妇所见不过寻常之杨柳,何以谓之“忽见”?其实诗句的关键在于少妇见到杨柳后忽然触发的心理变化和联想。在古代人的心中,杨柳不只代表着“春色”,同时也是友人分别时互相赠送的礼物。很早以前,古人就有折柳相送的习俗。因为那迷蒙的杨花柳絮与人的离情有着某种内在的相似之处,所以少妇看见春风吹拂下的杨柳,必然会联想起许多事情。她会想起日常生活中夫妻间的恩爱,想起和丈夫分别时的不舍之情,想起自己的大好青春在孤独寂寞中渐渐逝去,而眼前这美妙的春光却没有人和她一起欣赏……也许她还会想到,丈夫驻守的边关,不知道是黄沙漫天,还是与家乡一样杨柳依依呢?
在这一系列的联想之后,少妇心里那积聚已久的哀怨、离情及缺憾感就突然变得强烈,并一发不可收拾。于是,“悔教夫婿觅封侯”就成了少妇自然流露出的情感。“忽见”二字说明,杨柳色仅是引起少妇情绪变化的一个媒介,只是外部原因。如果没有少妇平日感情的积聚,她的希望和无可奈何,她的幽怨和哀愁,杨柳是不可能这样强烈地触发其“悔”的情感的。因此说,少妇的情绪变化看起来很突然,实际上却并不突然,而全是合情合理的。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葡萄美酒刚刚斟满夜光杯,正想痛饮马上琵琶把人催。
醉卧在沙场请你不要见笑,自古以来远征人有谁能回。
【评点】
本诗是描绘边塞生活的名曲之一。全诗描写了广袤边塞来之不易的一次盛宴,勾画出戍边将士尽情畅饮、欢快愉悦的场面,表现了将士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也抒发了诗人痛恨战争的愤慨之情。诗人自身的旷达豪迈在本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凉州曲:唐乐府名,属《近代曲辞》。凉州即今甘肃省武威县。
首句,诗人用饱蘸激情的笔触,铿锵激越的音调,绚丽优美的词语,将一个五光十色、酒香四溢的盛大酒宴场景活灵活现地描写出来。耀眼炫目的酒杯,飘香四溢的酒气,此等景象多么使人惊喜,令人兴奋。这一句为全诗的抒情渲染了气氛,定下了基调。第二句用“欲饮”两字,将热闹的豪饮场景进一步展现出来。“马上”二字,往往使人联想到“出发”,事实上,来自西域的乐器琵琶本来就是胡人骑在马上弹奏的。“琵琶马上催”一句,意欲勾勒出盛宴中欢快轻松的画面:正在大家“欲饮”未得之时,乐队奏起了琵琶,昭示宴会的开始。那短促有力的音律仿若劝酒令,敦促将士们开怀畅饮,使已经热烈的气氛瞬间达到了高潮。
三、四句描写了盛宴上将士们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的场面。耳听着阵阵欢快、激越的琵琶声,将士们兴致高昂,开怀畅饮,不一会便有阵阵醉意袭来。不胜酒力的人想要撂杯,却听到他人高呼:“我们早已将死生之念抛于脑后,即便是醉卧沙场,也请在座各位莫要笑话,醉不醉就随它去吧!”这三、四两句正是席间的劝酒之词,借由“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爽旷达的感情,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
诗中征人们所饮的酒,为西域特产的葡萄美酒;所用的杯,是西胡人用白玉精制而成,如“光明夜照”般璀璨夺目,因此叫做“夜光杯”;所奏的乐器,是胡人的琵琶;此外“沙场”、“征战”等等词语,都体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军营生活的韵味。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老朋友在黄鹤楼和我告别,在百花盛开的春天去扬州。
孤船帆影渐渐在远天隐没,只见悠悠长江向天际奔流。
【评点】
唐玄宗开元十八年春,李白正游历于汉口一带,恰逢落第而归的孟浩然要东游吴越,李白为之送行。而两位风流潇洒的伟大诗人之间的离别,无疑是一种诗意的离别。李白作为一位浪漫诗人,在写下本诗时自然充满浓郁的畅想。本诗为送别诗的经典名篇。诗人把对友人无限眷恋难舍难离的惜别深情,借孤帆渐渐在碧空消失,唯见长江水在天际流的场景,含蓄生动地表现出来,情景交融,余味不尽,给人无限的美感享受。广陵,今江苏扬州市。
首句点明送别的地点——黄鹤楼。唐代黄鹤楼处于武昌西黄鹤矶上,踞山临江,得形势之要,登楼八面来风,凭栏可极目千里,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登临送客,诗人自然诗兴大发,文思泉涌。友人要走了,还是在曾经共游的胜地分手,诗人心中的惋惜、不舍之情自是不用言说。
次句写明送别的时间——阳春三月和友人的去处——扬州。诗人在“三月”前加上“烟花”二字,将送别的环境描绘得诗意十足,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开元盛世的时代气氛。“下扬州”之扬州,更是当时最繁华的都会。在这春光明媚的时节,老朋友要去那繁华的大都市扬州,诗人不禁心生羡慕。
但最妙的还是后两句以景写离情,表现了老朋友离去之后诗人的惆怅。诗人伫立江边,目送孤帆远去。直到帆影消失在碧空尽头,翘首凝望的诗人才注意到“唯见长江天际流”,足可见他目送时间之长。这两句实写的是眼前景象,可是谁又能说这是单纯地写景呢?诗人对老朋友的一片深情,还有无限的向往之情,不正像这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吗?
寓离情于写景中,以景物写出离愁,是本诗的最大特色。诗人将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诗文字绮丽,意境优美,为千古丽句。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清晨辞别彩云里的白帝城,一天时间就到达千里江陵。
两岸的猿猴不住声地啼叫,轻快客船飞过了青山万重。
【评点】
肃宗乾元二年(759年)三月,李白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夔州白帝城,遇赦得还。李白忽闻赦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下江陵,故诗题又作“下江陵”。本诗是一篇富于意境的经典名篇,诗人把疾迅的舟行和两岸景色风物融为一体,通过飞舟疾下的画面生动表现了他获赦的喜悦欢快心情。
首句写早上开船时的情景:诗人清晨辞别江边山顶上的白帝城,此刻白帝城云雾缭绕,云雾在初升的太阳的照耀下显得色彩缤纷,非常漂亮。诗人从山下仰望,白帝城就像藏在彩云中间一样。“彩云间”三字,极写白帝城的高峻,为全篇写船下水行快做好铺垫。这一句同时交代了辞别的时间是彩云萦绕的早晨。诗人在这曙光初灿的清晨,告别白帝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句紧承上句,写江陵之远,舟行之迅速。“千里”形容路程之远,“一日”说明行舟之快。“千里”和“一日”,诗人用空间之远与时间之短做悬殊对比,更加突写了船快。更妙的还是“还”字,将诗人急于“回家”的急切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也隐隐透露出诗人遇赦还乡的喜悦。
三、四句转到对途中两岸景物的描绘上,实际上是对上句的具体描述。古时长江三峡,常有高猿长啸,然而何以“啼不住”呢?只因舟行如飞,两岸风光目不暇接,诗人听着不绝于耳的猿啼声,不知不觉,“轻舟已过万重山”。“轻”字再次强调舟行之快,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心情舒畅、归心似箭。“猿啼不住”与“轻舟已过”相互映衬,描绘出一幅雄伟壮丽的锦绣山河图,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险阻、毅然前进的胸襟和气概。
全诗洋溢着诗人经过艰难困苦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雄峻而欢悦,使人神远。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和你相见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评点】
这是一首边塞诗。本诗约写于天宝八年(749年),诗人此时三十四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诗人第一次远赴西域,辞别了居住在长安的妻子,踏上了漫漫征途。可以想见,远离京都和家园的诗人,他的心情是无限凄凉的。西出阳关后,也不知走了多少天,诗人又遇上了和自己反向而行、去往长安的人。两个人互叙寒温后,诗人得知对方要返京述职,不免更加感伤。但同时,诗人又想安慰家人,报个平安,于是想请去往长安的人给家里捎个信。本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这样朴素的人之常情,被诗人用朴实无华的叙述式语气道出,更觉得真切感人。入京使,即入京城长安的官使。
首句写眼前实景。“故园”指的是诗人在长安的家园。“东望”点明家园的位置,也说明诗人在走马西行。诗人辞家远征,回望故园,自觉长路漫漫,平沙莽莽,真不知家在何处。“漫漫”二字,让人有一种茫茫然的感觉。
次句带有夸张的意味,强调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龙钟”本意思是说淋漓沾湿,在这里是说诗人涕泗横流,万分悲伤。“龙钟”与“泪不干”用得非常形象,将诗人对亲人的无限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诗人此时止不住流泪,都是因为他太伤心了。这些描写虽然有些夸张,但显然是诗人真情实感的流露。
三、四句写诗人以匆匆的口气,让京使捎口信:走马相逢,没有纸笔,我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诗人此行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因而此刻,他的复杂心情可想而知:他一方面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另一方面又渴望建功立业、鹏程万里。
这首诗的好处就在于不假雕琢,信口而成,真挚自然。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诗歌在平易之中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当年在岐王府里常和你见面,在崔九堂前又多次听你歌声。
如今正是江南风光美好之时,落花时节又高兴地与你相逢。
【评点】
代宗大历五年(770年),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离世。这首极具情韵的七言绝句,正创作于这一年。大历五年暮春时节,在阔别四十多年后,杜甫与友人李龟年在潭州(今湖南长沙)偶然重逢。此时二人境遇相似,都居无定所,四处漂泊。相同的境遇、凄凉的晚年生活、过往生活的巨大反差,让诗人感慨良多,就此写下本诗,借以抒发与历经苦难战乱的故人久别重逢后的沉重感受。
李龟年是盛唐时期著名的音乐家,长于歌唱,也会作曲,并熟知地方音乐。他在音乐上才华卓绝,所以受到了唐玄宗的垂青。但安史之乱后,李龟年被迫流落江湘。每逢良辰美景,他便给人歌唱,听到他歌声的人,都扔掉酒杯、掩面哭泣。杜甫与李龟年初识于少年时期,当时唐朝适逢“开元盛世”。因而,在杜甫心中,李龟年与国家辉煌的历史以及自己浪漫的青少年生活是紧紧相连的。本诗充满了诗人对过往的留恋,对现实的感叹。
第一、二句,是诗人对当年与李龟年交往情景的回忆。“岐王”,即唐玄宗的弟弟、唐睿宗(李旦)的儿子李范,因好学爱才扬名,雅善音律。“崔九”,名涤,是中书令崔湜的弟弟,经常出入皇宫,是唐玄宗的宠臣,曾任秘书监。“岐王宅里”、“崔九堂前”是开元盛世时期两个有名的文艺名流汇集的地方。当年诗人常常出入其间,结交李龟年这样的有才之人。而今,这已经成为可望而不可即的梦境,诗人只能在回忆中寻找当年的美好时光。在这追忆当中,流露出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深深眷恋和怀念。
第三、四句,诗人停止追忆,回到现在。正是江南风景秀美的大好时节,置身其中,原本应该流连美景,但诗人现在看到的却是凋零的落花和颠沛流离的白发人。哀景衬出悲情。“落花时节”里,身世之感,时代之痛,显现其中。“正是”和“又”,一转一跌,隐藏着诗人的深深慨叹。全诗未用一个伤感之字,但感伤之情却在叙述当中如涓涓细水,一点点流出,耐人寻味。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行,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最爱那幽深野草在涧边漫行,树林深处黄莺啼叫格外动听。
春潮夹带着暮雨奔腾来更急,渡口无人小船儿随意地漂浮。
【评点】
这是一首山水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德宗建中年间,韦应物出任滁州刺史,不久又罢官改任。本诗大约写于此时。滁州,其治所在今天的安徽滁县,位于淮河之南,长江之北,是一座山城。西涧,在滁州西门外,俗名上马河,在北宋欧阳修于仁宗庆历年间守滁州时已“无所谓西涧者”,即淤塞无水了。诗写诗人春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以情写景,借景述意,自然流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和忧伤的情怀。但至于诗中有无寄托,寄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
纵观全诗,诗人通过描写涧边幽草、深树莺啼、带雨春潮、野渡横舟等有声有色的自然景色,表现了滁州西涧优美淡远的风光。全诗紧扣诗题,写西涧的优美、幽静。首句写涧边,二句写涧上,三句写涧潮,四句写涧渡。虽然全篇只有一个“涧”字,但句句不离涧水,将“西涧”之景描绘得真切动人。
前两句以“独怜”二字领起,将读者引入一个碧草丛生、涧水奔流、鸟鸣树深的清幽境界中。在春天繁荣的景物中,诗人独爱涧边幽草。一个“幽”字,不仅写出了草的茵绿、繁茂,而且写出了草的深邃、静谧、未经践踏等意态,写出了西涧的幽僻。而在诗人的头顶之上、林木深处,传来黄鹂的啼鸣。如果说“幽草”给人以静的感受,那鸟鸣就带来了动的乐趣。这两句成功运用了古典诗歌中以声衬静的手法,使画面生机盎然。另外,诗人“独怜”涧边幽草,而对深树上婉转啼叫,以鸣声诱人的黄莺并无表示,形成了鲜明对比。幽草安贫守节,黄鹂居高媚时,诗人爱幽草而轻黄鹂,表现了诗人恬淡的胸襟。
后二句笔锋急转,写晚雨野渡的情景。暮色时分,西涧潮水拍打两岸,一场春雨忽然而至,雨点急落而下。郊野渡口,本来行人无多,而此刻连渡口的船家也回家了,只有空空的渡船,随着涧水的涌动,自在横浮。由于渡口在郊野,无人问津。倘在要津,傍晚雨中,正是渡船大用之时,就不能悠然空泊了。这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情怀,耐人寻味。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月儿西沉乌鸦啼叫寒霜满天,面对着江枫渔火更愁烦难眠。
姑苏城外著名的寒山寺院里,半夜里悠扬钟声传送到客船。
【评点】
这是一首记叙诗人夜泊枫桥时所看到的景象和自身感受的诗。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平凡的桥,平凡的树,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钟,使他领略到了一种难言的诗意美。经过诗人的再创造,一幅情味隽永的江南水乡夜景图呈现出来,成为流芳千古的名作。霜天凄清,残月朦胧,乌啼悲凉,疏钟远送,游子愁对渔舟,独伴渔火,这些诗中景象渲染了清冷孤寂的气氛,刻画了幽深的意境。诗人运思细密,短短四句诗中包蕴了六景一事。一动一静,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默契,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首句,诗人写了午夜时分三个密切关联的景象:月落(所见)、乌啼(所闻)、霜满天(所感)。残月西沉,令人压抑;乌啼凄哀,催人泪下;霜华满天,寒气逼人。诗人开篇连用比兴,三管齐下,创设出一番清冷凄凉的意境,为后面抒发愁绪做好铺陈。“霜满天”,并不符合实际的自然景观,却完全切合诗人的感受:深夜侵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舟,使他感到身外的茫茫夜气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
次句,诗人接着描绘“枫桥”附近的景象和自身的感受。朦胧夜色中,江边的树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之所以称“江枫”,也许只是因枫桥这个地名而引起的推想。透过雾气茫茫的江面,可以看到点点“渔火”,特别引人注目。“江枫”与“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一江边,一江上,景物配搭颇具用心。“愁眠”,当指满怀旅愁的诗人。一个“对”字,包含了“伴”的意蕴。孤孑的诗人面对霜夜江枫渔火,缕缕轻愁,挥之不去。
前两句共十四字,写了六种景象,后两句却只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夜钟。在如此凄凉、静谧的暗夜中,突然传来一阵钟声,听觉冲击力特别强烈。这“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枫桥的诗意美,有了这古刹钟声,显得更加丰富,动人遐想。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春天京城万紫千红处处飞花,寒食节东风吹御柳飞舞飘洒。
晚上宫廷忙着传送赏赐蜡烛,轻烟先是散入君王宠幸之家。
【评点】
寒食是我国古代传统节日之一,按照习俗,寒食这一日,家家禁火,只吃冷食,故称寒食。由于正值阳春时节,春色宜人,寒食便成为游玩的好日子。本诗便是一首描绘寒食节的佳作,韩翃也因本诗而变得家喻户晓。相传他的知制诰官职也是凭借本诗获得:韩翃早年并不得意,称病在家。一天半夜,他的好友韦贺上门道喜:“韩员外已拜官为驾部郎中知制诰。”韩翃非常吃惊,认为朋友一定是弄错了。原来,德宗曾十分赏识本诗,为此特赐多年失意的诗人以“驾部郎中知制诰”的显职。由于当时江淮刺史也叫韩翃,德宗特御笔亲书本诗,并批道“与此韩翃”,成为一时流传的佳话。
本诗描写京城寒食节景况,表现了春日万紫千红的优美风光。同时,诗人也以明扬暗抑的手法讽刺了封建皇帝对上层贵族及近臣的偏宠,揭露了封建社会上层贵族享有的种种特权。
前两句描写寒食时节长安的迷人风光。“春城”指春日里的都城长安,这两个字高度凝练而华美。“春”是自然节候,城是人间都邑,两者结合,呈现出无限美好的景观。“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春意浓郁,笼罩全城,诗人不说“处处飞花”,因为那只流于一般性的概括,而说是“无处不飞花”,这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大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飞花”即花瓣随风纷纷飘落。不说“落花”而说“飞花”,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蕴意深远。第二句专写皇城风光,这里,诗人并未直接写到游春盛况,而是剪取无限风光中风拂“御柳”这一个典型镜头。一个“斜”字也是间接地写风。
后两句从侧面写出了寒食节禁火的独特风俗。寒食节普天之下一律禁火,唯有得到皇帝许可,才能例外。除了皇宫,近侍宠臣的家庭也可得到这份恩典,“日暮”两句写的就是这种情况。诗人写赐火时用一“传”字,不但状出动态,而且意味着挨个赐予,可见封建等级之森严。“轻烟散入”四个字,生动描绘出一幅中官走马传烛图,仿佛使人嗅到了烛烟的气味,恍如身临其境。同时,这两句诗也自然而然地使人联想到中唐以后宦官专权的政治弊端,有如汉末之世。诗人以“汉”代唐,显然暗寓讽喻之情,让人体会到更多的言外之意。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深夜里斜月照着半边人家,天上北斗星横移南斗西斜。
今夜方觉出春天气候温暖,虫声从院外初次透进窗纱。
【评点】
本诗为诗人春夜感怀之作,描写了蕴含勃勃生机的早春月夜景色,春虫鸣啼,春气宜人。诗人以对物候细微变化的敏锐感受,表现了初春月夜气候转暖的舒适氛围,抒写了喜悦而怅惘的复杂心理。
唐诗用春与月作题的较多,有的吟咏春天之景而抒怀,有的遥望明月而触发情思。本诗描写春景,不仅没有从杨柳桃花之类的事物落笔,反而借着夜幕把这些看似最有春日景色特点的事物遮蔽起来。描写月色,也不细致描写光影、感慨圆缺,而仅是在夜色中调入一半月色。如此一来,夜色不会太深,月色也不会太亮,形成一种迷蒙而和谐的景致。
诗的前两句描绘月夜的静谧,颇具画意。第一句中的“更深”两个字,给下面的景色描写奠定了基调,也给整首诗笼罩上一种独特的气氛。“月色半人家”为“更深”两个字的具体表现。夜半更深,朦胧的斜月映照着家家户户,庭院一半沉浸在月光下,另一半笼罩在夜影中。这明暗的对比越发衬出了月夜的静谧,空庭的阒寂。天上,北斗星和南斗星都已横斜。这不仅进一步从视觉上点出了“更深”,而且把读者的视野由“人家”引向寥廓天宇。这两句共同营造出春夜的宁静和肃穆,意境深远。首句中,月光半照暗含月已西斜,与下句星斗横斜相互衬托,构成了两句间的内在联系。
后两句写虫声,独辟蹊径,匠心独运。夜半更深,正是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刻,然而就在这夜寒、人静之际,清脆、欢快的虫鸣声悄然响起。在这静谧的月夜中,虫声显得格外引人注意。它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所以它在敏感的诗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从虫介之微而知春之暖,说明诗人有着深厚的乡村生活的经验。一个“新”字,既是说清新,又含有欣悦之意,饱含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深情。
本诗的前面两句描写景物,不含一点春的色彩,却暗中关联春意,具有含蓄的意味。第三句中的“春气暖”,尾句中的“虫声”、“绿窗纱”,彼此相映成趣。
田园诗是唐诗的主要流派,知名的大家也不少,但是能仿若陶诗一二者并没有几个,如本诗这样得到陶体真正意趣的,就更加稀少了。至于说这首诗有没有寄寓归隐之情,从字面上看不出征象,不便牵强附会。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年年转战在金河和玉门关,天天都同马鞭和战刀做伴。
三月飞白雪洒盖着昭君墓,万里黄河曲曲弯弯绕黑山。
【评点】
边塞诗是唐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思想深刻、想象力丰富、艺术感染力强等特点。边塞诗题材开阔,内容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题材:描述边疆风光;记述边疆兵士的艰苦生活;展现边疆兵士杀敌报国、戍守边疆的宏大抱负;抒写边疆战士的思乡之情等等。本诗是流传广泛的边塞诗,主要写单于都护府的征人久戍不归、思乡情切所生的怨情。
前两句中使用了两个叠词,“岁岁”“朝朝”写出了戍边时间之长、征战的频繁。首句“金河复玉关”写出了辗转征战的地域之多,“马策与刀环”说明几乎每日都有征战,以致达到马不卸鞍、人不解甲的境地,把征战生活的单调与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战士在边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征战,转战于不同的战场,奔波劳顿。
第三句写得颇为凄凉,“三春白雪”原本应该是很美好的事物,然而终归青冢。“青冢”是西汉时与匈奴和亲的王昭君的坟墓,在今呼和浩特市境内,远离中原,僻远荒凉。传说塞外草白,唯独昭君墓上草色发青,故称青冢。诗人用“归”字,写出了归宿感:征人也许再也不能回到故乡,只会终归坟墓,如王昭君一样长留塞外。
第四句的笔力足有千钧。黄河之水绵长,不停奔涌;暮春时节,征人们想到中原,而眼前的却是黑山。诗人就以“绕”字消除距离,描述了征人们想象黄河之水绕过黑山又继续向前流淌的内心画面。最后一句虽是虚写,但其中的黑山与上句的白雪形成鲜明对照。在古诗中,有些作为地名的颜色名词虽不指颜色,却与诗中其他词语辉映,造成一种色彩丰富、对比强烈的感觉。本诗中最后两句就是典型。其中的“白雪”、“青冢”、“黄河”、“黑山”像浓重的色块,颜色明晰而深重,所占空间广大,造成一种感觉冲击,很有艺术感染力。
本诗写了一种悲壮的怨情,笔法巧妙,境界阔大。

宫词

顾况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精帘卷近秋河。
高高的玉楼上响起了笙歌,夜风又把宫妃的笑语传播。
漏斗声声宫殿里月光如水,卷起水晶帘凝望秋天银河。
【评点】
这是一首宫怨诗,虽然“宫怨”这一题材在唐诗中颇为常见,但是这首诗在顾况的作品中是独具一格的。本诗和别的宫怨诗不一样的地方,是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本诗前半部分写受宠者笙歌笑语,及时享受欢乐;后半部分写失宠者独听更漏之声,愁望银河,突出表现了失意宫妃的幽怨痛苦之情。悲喜相照,形成强烈对比,无须过多笔墨描绘,“怨”的主题就呈现出来。这首诗用极其简洁、凝练的语言,形象、逼真的描写,美丽、清新的艺术形象,将宫女嫔妃中两种完全不一样的遭遇、境况鲜明地展示了出来,并精巧地将幽怨之情寄托于凄凉、寂寞、冷清的生活里。
本诗的前面两句“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极力描绘了受到皇帝恩宠的宫妃的欢快、愉悦:高高的玉楼之上响起了悠扬、欢快的笙歌,轻柔的夜风又将宫妃的欢笑声、嬉闹声吹送过来,这两句着重渲染了气氛的热闹和欢腾。诗的后面两句“月殿影开闻夜漏,水精帘卷近秋河”,则描写了无法获得皇帝恩宠的宫妃的孤寂、凄凉:深深的宫院中冷冷清清,十分静谧。漫漫长夜,仅能听到时断时续的更漏之声,让人难以安然入眠,她只好轻轻卷起水晶珠帘,愁苦万分地遥望着秋日的银河,默默发呆,幽幽叹息,暗暗伤怀。这两句诗极力渲染了氛围的凄凉、冷清。诗的前后两部分:欢乐喧腾与孤独清冷,热闹与死寂形成强烈对比,失意宫妃的幽怨之情表露无遗。
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明晰,构思巧妙,笔墨细致、精巧,单纯通过客观描写来抒发失意宫妃的内心情感,显得更加委婉曲折,深沉蕴藉,意味深长。


名家